广东省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2 第7讲 水循环与水运动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875416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0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2 第7讲 水循环与水运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广东省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2 第7讲 水循环与水运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广东省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2 第7讲 水循环与水运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广东省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2 第7讲 水循环与水运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广东省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2 第7讲 水循环与水运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2 第7讲 水循环与水运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2 第7讲 水循环与水运动课件(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水循环与水运动,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在水循环的四个基本环节(水汽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径流输送)中,人类活动主要对径流输送施加影响,进而改变下垫面特点。如修水库调节径流量的季节分配,跨流域调水调节径流量的空间分,水循环的基本原理及人 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3,布。在实际生活中,人类活动(如水利措施和农林措施)对水循环可产生如下有利影响: (1)水利措施中修筑水库、塘坝等拦蓄洪水,增加枯水期径流,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地下水位的提高,可加大蒸发; (2)农林措施中,“旱改水”、精耕细作、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能增加入渗,调节径流,加大蒸发,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降水。 修水库、跨流域调

2、水、扩大灌溉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蒸发量,使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降水,4,增加。围湖造田,则减少了湖泊的蓄水量,削弱了防洪抗旱的能力,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此外保护湿地资源(沼泽)、植树造林(绿色水库)、保护草原(绿色蓄水池)会产生有利的影响;反之,则会产生恶劣的后果。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人类对水循环的过程干预最大的是地表径流这一环节。最典型的活动就是修建水利工程,通过修建水库改变径流的时间分布不均,通过跨流域调水改变径流的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这往往成为本讲知识考查的切入点。,5,例1:下图是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6,(1)图中字母含义表

3、述正确的是() Aa表示污水处理,b表示污水收集 Ba表示污水排放,b表示污水处理 Ca表示水的利用,b表示水的污染 Da表示水的污染,b表示污水处理 (2)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增大供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有() A减少区内水体蒸发量 B增加区内降水量 C提高区内水资源重复利用率 D增加地下水储量,A,C,7,(3)如果区内某水体发生了富营养化,可行的治理措施是() A增加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 B减少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 C减少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 D增加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题眼】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增大供水量;区内;富营养化,A,8,本组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及对水域环境污染防控相关知识

4、的掌握。据图,供水系统提供可利用水源,产出有用产品及通过b转化为废水,故b为污水收集;废水通过a可返回区内水体及供水系统,遵循水资源循环利用原则,a为污水处理。故第(1)题选A。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增大供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是对废水进行处理,回收循环利用,提高水的利用率。故第(2)题选C。区内水体发生富营养化,治理的关键在于增强水体的流动性,要增加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故第(3)题选A。,9,【思路点拨】 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关键是读懂关联图中的箭头含义及各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10,(2011江苏卷)下图为同一降水过程形成的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

5、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双项选择),11,(1)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洪水过程线是() A B C D (2)防治城市内涝的措施有() A兴建污水处理厂 B疏浚河道 C加强道路建设 D完善排水系统,AC,BD,12,第(1)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在图中找出自然状态下洪水过程线。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较自然状态形成得早,洪水位高,是。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较形成得迟,洪水位低,为,故第(1)题选择AC。第(2)题,防治城市内涝的措施应该是疏浚河道和完善排水系统。,13,洋流成因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北印度洋季风环流的形成 在北印度洋海区,由于受季风的影响,洋流具有明显季节

6、变化。冬季盛行东北风,季风洋流向西流,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组成,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盛行西南风,季风洋流向东流,此时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消失,索马里沿岸受上升流的影响,形成与冬季相反的索马,14,里寒流,整个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寒流和南赤道暖流组成,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暖流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2)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四大渔场的形成: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秘鲁渔场;(3)对海洋污染的影响加快了原污染海域的净化,但扩大了污染范围;(4)对海洋运输的影响顺流快,逆流慢。,15,例3: 根据材料并结

7、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三角贸易示意图。,16,指出三角贸易涉及海区的大洋环流规律,以及三段航程海域洋流的性质(寒、暖流)。,【题眼】图中大西洋;三角贸易海区;大洋环流规律;三段航程;洋流性质,17,从图中可看出三角贸易海区属于北大西洋中低纬度海区,根据洋流模式图可知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三段航程是出程、中程和归程,根据洋流图可知出程,寒流,中程,暖流,归程,暖流。,【答案】属于北大西洋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出程,寒流,中程,暖流,归程,暖流。,18,【思路点拨】本题考查洋流基础知识,从洋流区域定位入手探究此处洋流的分布规律,然后逐一分析出程、中程、归程三段洋流的性质即可。,19,(2011江苏卷)下图为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20,(1)日本及其附近海域震源深度的分布特点是() A由北向南深度增大 B由南向北深度增大 C由西向东深度增大 D由东向西深度增大 (2)2011年3月11日,日本以东海域发生了9级地震,福岛核电站遭受破坏,其泄漏的污染物随洋流扩散的主要方向是() A西南 B东北 C西北 D东南,D,B,21,第(1)题结合图例,读图可直接得出结论。第(2)题,主要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福岛核电站沿岸为日本暖流,流向大致由西南向东北,故B项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