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提分方案(答题模板与典型例题)(必修三)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41875173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提分方案(答题模板与典型例题)(必修三)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地理提分方案(答题模板与典型例题)(必修三)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地理提分方案(答题模板与典型例题)(必修三)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地理提分方案(答题模板与典型例题)(必修三)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地理提分方案(答题模板与典型例题)(必修三)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提分方案(答题模板与典型例题)(必修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提分方案(答题模板与典型例题)(必修三)(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地理提分方案 源一、全球主要气候类型:气温带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分布规律分布地区形成原因热 带:(南北纬30之间,T最冷月15)1、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南、北纬10之间非洲刚果河流域、亚洲印度尼西亚等地、南美亚马河流域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盛行上升气流。2、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干湿季明显交替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非洲中、南部、澳大利亚北部和东部、南美巴西等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3、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等地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即受夏季风和冬季风交替控制4、

2、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南、北回归线30 大陆部和西岸非洲北部地区、亚洲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大沙漠区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交替控制亚热带南北纬3040间T最冷月0)1、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南、北纬25至35间的大陆东岸我国岭以南、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即受夏季风和冬季风交替控制2、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地中海沿岸,南、北美洲大陆西岸,非洲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西南等地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下,受热带大陆气团影响,干旱炎热;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多气旋活动,暖湿多雨温带(南北纬4

3、060之间T最冷月0)1、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南、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我北、东北,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半岛和日本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即受夏季风和冬季风交替控制2、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南、北纬4060之间大陆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陆地区全年受大陆气团控制3、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温夏凉,四季湿润,冬雨较多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及岛屿西欧、北美大陆和南美大陆西海岸狭长地带、新西兰全年受盛行西风控制北 纬60附近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严寒,暖季短促,降水少且集中夏季南、北纬5070之间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寒带(北纬60

4、90T最热月0:5、亚热带季风气候、6、地中海气候热带(南北纬30之间):T最冷月15:1、热带雨林气候、2、热带草原气候3、热带季风气候、4、热带沙漠气候寒带(北纬6090之间):T最热月07、温带季风气候、8、温带大陆性气候、9、温带海洋性气候2、根据降水特点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三、河流的治理1、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下面我们从成因和治理措施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自然原因:主要从水系特征、水文特征、气候特征三个方面分析。人为原因:主角从植被破坏、围湖造田分析。2、河流的治理措施: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

5、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3、举例:以长江为例自然原因:A、水系特征:流域广,支流多。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B、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C、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人为原因:A、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B、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降低四、区位优势的分析(注意一般先答自然条件条理要清

6、晰,再加上必要的分析,空答理论而无材料分析也无法得分)(高考必考)自然条件:水:水源。流量、流速、含沙量、结冰期、洋流等方面。土:土地。土地类型、土壤肥度、疏松度等。资:资源。能源、矿产、森林、粮食、海洋等生:生态。动物、植被、生态环境等地:地形、地势、海拔、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等气:气候。降水、光照、气温(温差)、热量、气压、盛行风(季风)等社会经济条件工:工业。基础、结构、布局等农:农业。基础、结构、布局、机械化、专门化、商品化水平等城:城镇。历史、布局、辐射带动作用、基础设施建设等交:交通。航运、海运、空运、铁路、公路、港口等商:市场、劳动力、资金(即资本主义三要

7、素)、地价、集群效应等人:人口。人群类别、数量、密度、文化水平、就业机会等其他:政治:政策等科技:高新技术区、研究所等教育:高等院校、人才等【例】:分析珠江三角洲的区位优势。水:珠江。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无结冰期,航运价值高。土:多水田资:大亚湾核电能源丰富;粮食资源丰富;海洋资源丰富。生:无。地:位于河口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位于热带亚热带交汇处;临近港澳,面向东南亚。气:亚热带季风季候,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降水丰富。工:珠江三角洲工业区农:农业发达;基础好城:有、等大城市带动;基础设施较完善。交:铁路、公路、航运发达。商:市场广阔;劳动力丰富;资金雄厚;产业集群效应强。人:人口稠密;文化

8、水平高;就业机会多政治:政策优惠。 科技:人才众多;科技发达。 历史:开发早,“侨乡”五、土地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1、背景:位置和围: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以北。行政区划跨新、宁、甘、及吉、辽、冀、陕等省区的一小部分。地形地貌:以高原、盆地为主,洞中部为辽阔坦荡、波状起伏的高原;西部是(境)三山夹两盆。自然特征: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原因:自然-海陆位置:深居陆、远离海洋,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地形高原面积广大、高山环绕盆地、青藏高原隆起)自然景观的东西差异:以贺兰山为界2、分布:半干旱的旱农垦区周围:土地荒漠化呈斑点状及片状分布半干旱的草原牧

9、区:过度放牧造成斑点状的土地荒漠化圈干旱的绿洲边缘,过度樵采,造成沙丘活化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由于水资源利用不当和樵柴破坏固定沙丘导致荒漠化发生和发展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不重视环保,荒漠化呈点、线状,面积小而分散,但危害大3、西北荒漠化的原因(重点):自然原因:地理位置:深居陆、远离海洋 海洋水汽来源少,气候异常干旱 地表松散物质(物质基础) 大风吹人为原因:过渡樵采 过度放牧 过渡农垦 水资源利用不合理4、治理(重点):干旱农牧过渡区和旱农区: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采取防风沙措施相结合;扩大林草比重,集约经营水土条件好的丘间低地;营造防护林;解决能源问题:如省柴灶、沼气池干旱地带沙漠边缘

10、的绿洲: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林;发展节水农业;建草方格沙障和障固沙植物相结合;解决能源问题:如省柴灶、沼气池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恢复自然植被六、水土流失问题以黄土高原为例1、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多沙质沉积物(2)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开矿。2、治理的措施: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3、治理的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

11、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补充*小流域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水土保持农业耕作措施,也叫水土保持耕作法;水土保持林草措施,即水土保持造林措施及种草措施;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在山坡水土保持工程中有梯田、坡面蓄水工程(水窖、涝池)、山坡截流沟等,在山沟治理工程中有谷坊、拦沙坝、沟道蓄水工程及山洪、泥石流排导工程等。七、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1、湿地的定义及分布、湿地的定义:指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湿地的类型及特点天然湿地:沼泽、滩涂、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泛洪平原、珊瑚礁、河口三角洲、红树林、低潮时水位小于6米的浅海人工湿地:水库、稻田、渔塘、人工河

12、、人工湖陆地和水体的过渡地带红树林:红树林是一种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因砍伐时遇铁变成红色而得名。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统。2、洞庭湖成为“鱼米之乡”的有利条件: (1)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雨热同期,无霜期长(2)地形和土壤:地势低平的冲积平原,土壤肥沃(3)水源:河湖密布,灌溉便利,水产养殖业发达3、洞庭湖的功能:(1)产出功能:产生人类需要的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动植物、矿产、水产)、生活资源(2)调节功能:调节气候,调蓄洪水(3)生态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4)降解功能:净化水中污染物质(5)其他功能:美化环境、旅游、航运、

13、各种动物的栖息地4、保护措施: A、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B、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植被,减少泥沙淤积C、防止水污染,保护水体D、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建立自然保护区,维护生物多样性E、建立保护湿地的法律法规、增强人们保护湿地的意识5、保护湿地的意义(好处及作用):(1)生态效益:a、维持生态多样性;b、调蓄洪水,防止自然灾害;c、降解污染物(2)经济效益:a、提供丰富的动植物产品;b、提供矿物资源;c、能源和水运(3)社会效益:a、观光与旅游;b、教育与科研价值【引申题型】(2015卷)为了满足调水的水质要求。南四湖沿湖地区工业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材料略省南部的南四湖(四湖合称),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种的重工通道)答案调整工业结构,限制造纸等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