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358)

上传人:g**** 文档编号:141875124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358)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35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35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358)一、单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1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的中国民族理论具有( )和科学性统一的特点。A理论性 B学术性C实用性 D政治性 2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目前通用汉语的民族是( )。A满、回 B回、壮C满、壮 D满、蒙 3我国是一个宗教多元化的国家,对少数民族影响最大的宗教是( )。A,佛教和道教 B佛教和基督教C佛教和伊斯兰教 D佛教和原始宗教 4任何民族文化的发展,最终都体现在( )上。A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 B民族语言的发展C民族

2、文学艺术的发展 D民族文化结构的改善 5民族教育政策、法制是民族教育发展的( )。A基本前提 B必然要求C必然结果 D必然要求和必然结果 6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迫切要求( )的问题上。A加强民族区域自治 B。加快经济文化发展C提高文化教育水平 D扩大民族干部队伍 7广义的民族问题是指民族自身的发展,以及民族之间、( )、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问题。A民族与阶级 B民族与部落C民族与氏族 D民族与部落联盟 8. 2005年党中央在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加入的一项重要民族关系原则是( )。A.平等 B团结C互助 D和谐 9决定了加速发展(包括帮助发展)少数民族

3、经济的必要性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落后状况 B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地位C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战略地位 D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丰富 10.现在我国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 )的关系。A不同民族之间 B民族自治地方与中央政府之间C各民族与各自治机关之间 D各族劳动人民之间二、多项选择题(在各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项及2项以上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30分)11斯大林提出的民族的共同特征是( )。A共同语言 B共同地域C共同文化 D共同经济生活E共同心理素质12民族同化的特点有( )。A民族同化是一个过程B民族同化中人为和自然因素并存C民族自

4、然同化是一种向较高经济和文明发展程度接近的形式D民族同化首先涉及显露于外的民族特征E民族同化是民族过程的局部现象13.马克思主义对民族语言文字采取的原则态度是( )。A.独立 B平等C尊重 D使用E发展 14.各民族风俗习惯共同的基本特性包括( I。A民族性 B群众性C传承性 D变异性 E敏感性 15民族教育( )。 A是提高民族素质的有效途径 B是民族经济起飞的前提条件 C是少数民族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D有利于协调和完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E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法制 16.民族平等是指不同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的相互关系中,处在同等地位,具有同样的权利,包括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

5、)的平等。 A.地位 B待遇C权利 D利益 E财富 17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是( )。A.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正确结合 B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的正确结合C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的正确结合 D民族自治权利的广泛性 E自治机关的两重性、民族化 18以下被誉为我国少数民族英雄史诗的是( )。A.格萨尔王 B江格尔C玛纳斯 D四部医典 E饮膳正要 19.我国的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是( )。A民族特征 B历史依据C现实依据 D民族意愿 E就近认同 20我国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宗教问题,所具有的基本特点有( )。A群众性 B民族性C国际性 D长期性 E复杂性三、辨析题(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每题5分,其

6、中判断2分,理由3分,若判断失误则全题不得分。共25分) 21宗教信仰不属于政治问题。对。宗教信仰是一部分信教群众对于生活的认识和态度,属于思想领域的认识问题,而不属于政治问题。 22.在民族问题理论中,有关民族问题概念的理论观点是最基本和最基础的理论。对。民族问题概念的合理确定,将直接关系到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与社会革命、社会发展和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3中国民族教育的基础差,发展不平衡。对。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状况很不相同,大都基础很差。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少数民族的教育事业有了大的发展,但基础仍很薄弱,各少数民族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现象仍然明显。我国少数民族教育

7、综合指数也大大低于全国教育综合指数。 24关于民族的定义是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认识,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另一方面反映在人们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态度和方法上。错。民族观才是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认识。25.我国历史上出现过的所谓“民族融合”,实际上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融合。对。那些历史上出现过的所谓“民族融合”,实际是民族同化。四、论述题(25分)(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有论证过程,否则扣5分)26.党和国家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方针、政策有哪些? 答:党和国家一直很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方针、原则和政策。在少数民族地

8、区的经济建设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必须从国际国内的大环境和民族地区的具体环境出发。(4分) (1)坚持改革开放,积极稳妥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分) (2)坚持“五个统筹”,坚持因地制宜。(3分) (3)坚持国家帮助和少数民族自力更生相结合的方针。(3分) (4)在国家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开发利用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时候,必须坚持国家利益和当地民族的实际利益相结合的原则。(3分) (5)根据国家的总体发展布局和规划,民族地区依据本地方的特点和需要,制定经济建设的方针和措施。(3分) (6)实行“对口支援”,帮助民族地区经济发展。(3分)(7)采取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