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种源与优树的选择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875035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6.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业种源与优树的选择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林业种源与优树的选择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林业种源与优树的选择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林业种源与优树的选择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林业种源与优树的选择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业种源与优树的选择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业种源与优树的选择课件(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种源与优树的选择,种源选择,种源选择,一、种内遗传变异,种源选择,种源指从同一树种分布区范围内由不同地点收集的备战子或其他繁殖材料。 对地理起源不同的种子或其他繁殖材料,放到一起所做的栽培对比试验,叫做种源(产地)试验。 为各造林地区选择生产力高、稳定性好的种源,称为种源选择。,种内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种源选择,种源选择是在承认种内存在遗传变异,存在差别的前提下进行的选择。 群体指一个物种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相互能交配的所有个体的总和。,种内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发生了遗传变异的群体,称为地理小种。地理小种是由性状相似的个体组成的种内分类单位,有共同的祖先,占有能够适应的特定地域。Wak

2、eley对地理小种用了如下规定: 1、是种以下的分类单位,可通过观察或试验与其它小种区别。 2、是经自然选择作用产生的某个物种的一部分,组成小种的个体是由一对祖先或有亲缘关系的一群祖先产生的后代。 3、区别小种的性状是遗传的。 4、地理小种是在相当确定的环境条件下自然发生的,十分适应环境,且能存活和繁殖。,种源选择,种内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生态型是由同一物种中对特定生态环境最能适应的基因型组成。,种源选择,种内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种源选择,二、种源试验的目的和作用,目的: 1、在理论上研究林木地理变异的规律性,阐明其变异模式,变异与生态环境和进化因素的关系; 2、从造林生产考虑,对各造林地区确

3、定生产力高,稳定性好的种源,并为区划种子或种条的调拨范围提供科学依据; 3、为今后进一步开展选择、杂交育种提供数据和原始材料。,种源选择,种源试验的目的与作用,作用: 1、增加木材产量。树高与纬度呈相关。在多数育种计划中,通过选用最佳种源能够以最小的代价,在短期内取得显著的增益。这是优先开展种源试验的原由。 2、提高林分稳定性,同一个树种的不同种源,对气温高低、湿度大小。甚至病虫害的抵抗能力,都有不同的表现。,种源选择,种源试验的目的与作用,种源选择,三、种内地理变异的 普遍性和特殊性,种内地理变异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一)南北调运 (二)东西调运 (三)高低调运 (四)连续变异和不连续变异 (

4、五)随机变异,种源选择,种源选择,四、种子区区划与种子认证,种内地理变异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通过造林实践和种源试验,林业工作者了解到用同一树种中不同一区生产的种子造林,在成活率、保存率、生长和材质等方面都可能存在着遗传差异,有时,这种差异是极其显著的,不少国家开始规定种子供应的范围,或划分种子区,提倡使用当地种子,限制使用外地种子。,种源选择,种内地理变异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种子区区划:凡对某个树种各地所产种子的供应范围,根据生态条件、遗传性状以及行政区界等进行的区划。,种源选择,种内地理变异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所谓种子认证,就是验明种子的来源和种子的遗传品质。,种源选择,种内地理变异的普遍性与特殊

5、性,我国对划分种子区的树种,采种后要分别种批,填写采地标签,包括种批号、树种、产地、种子区、种子亚区、采种日期、签证人和签证日期和签证机关等项目。 所谓种批,指在一个县(旗)范围内采集的,属于同一树种,立地条件、林分年龄和采种时间也大致相同的种子;而产地,指产种林分或母树所在的县。,种源选择,种源选择,油松,种源选择,樟子松,种源选择,云南松,种源选择,华山松,种源选择,杉木,种源选择,侧柏,种源选择,白榆,种源选择,五、种源试验的方法,种源试验的方法,种源试验一般可分为两类: (1)全面种源的试验,或称为全分布区试验; (2)局部种源试验,或称为局部分布区试验。,种源选择,种源试验的方法,(

6、一)采种点的确定 采种点选择得当与否,是否全面,是否有代表性,对能否达到预期试验目的关系重大。,种源选择,种源试验的方法,(二)采种林分和采种树 采种林分的起源要明确,应尽量用天然林,林分组成和结构要比较一致,密度不能太低,以保证异花授粉。采种林分应达结实盛期,生产力较高,周围没有低劣林分或近缘树种。采种林分面积较大,能生产大量种子,以保证今后供应种子。,种源选择,种源试验的方法,(三)采种记录 记录的目是采种程保持书面记载,不因人事更替而贻误工作,同时详尽的记录可为今后研究提供方便。,种源选择,种源试验的方法,(四)苗圃试验 苗圃阶段的任务主要有: (1)为造林试验提供所需苗木 (2)研究不

7、同种源苗期性状的差异 (3)研究苗期和成年性状间的相关,种源选择,种源试验的方法,(五)造林试验 造林试验的目的是了解不同种源对不同气候土壤条适应性、稳定性和生产潜力。,种源选择,种源试验的方法,试验林主要观测性状与要求,种源选择,种源试验的方法,(六)优良种源的供应 可以通过如下三个途径: (1)利用原地的优良林分改建成母树林; (2)在原产地选 择优树,建立优树无性系种子园; (3)对于有希望的种源在做第二阶段试验的同时,建立种子园或母树林。,种源选择,优树选择,优树选择,优树选择或称单株选择或选优。 优树是指在立地条件、起源、树龄、管理措施一致的条件下,某个或某些性状远远超过同种树木的单

8、株。 优树选择则是按选优标准,在实生群体中将符合标准的表型优良个体挑选出来,分别采种、采条,分别繁殖。,优树选择,马尾松优树,27年生,树高25.3 m ,胸径32.5cm,生长量突出,主干通直圆满 ,侧枝细 ,树冠窄。,优树选择,一、优树选择及其标准,优树选择及其标准,优树选择,凡是由单株树木上生产的自由授粉子代,或由双亲控制授粉产生的子代,统称家系。 凡由单株树木经无性繁殖产生的所有植株,称无性系。 对繁殖成无性系的原始植株,叫无性系原株;由它繁殖出来的个体,叫无性系植株或分株。,优树选择及其标准,优树选择,(一) 、凡是根据入选标准挑选的个体,分别采种、采条,单独繁殖,单独鉴定的选择,即

9、谱系清楚的选择,称为单株选择,优树选择一般属单株选择。由于单株选择是谱系清楚的选择,所以有可能通过家性或无性系的遗传测定对亲本或原株进行再选择,以提高改良效果。这对于寿命长、多次结实的树木来说,是特别有利的选择方式。,单株选择时的家系比较,一次单株选择,多次单株选择,多次单株选择,优树选择及其标准,优树选择,(二)、 根据一定的标准,从混杂群体中按表现型淘汰一批低劣的个体,或挑选一批符合要求的优良个体,并对选出来的个体混合采种、采条,混合繁殖,称混合选择 ,种源选择是混合选择。,一次混合选择,多次混合选择,优树选择及其标准,优树选择,(三)、用材林树种的标准 1生长指标 主要是树高、胸径和单株

10、材积。 2形质指标 (1)干形圆满直立,形率不低于优势木的平均值; (2)(树冠匀称,侧枝较细,冠幅较窄,顶端优势强; (3)树干单一,自然整枝良好,枝痕平滑,树皮裂纹较直; (4)无病虫感染,无机械损伤; (5)应有相当的结实能力。如在天然林分中选择用材林优树时,其标准应以形质指标为主,兼顾数量指标。,优树选择及其标准,优树选择,杉木在适生区、一般区、边缘区优树入选最低标准,优树选择及其标准,优树选择,马尾松优树与同等条件下其他林木单株的比较,优树选择的标准,优树选择,(四)经济林优树的标准 (1)产量高,发枝力强,果枝比大,座果率高,产量稳定; (2)品质好,壳薄,易脱粒,出籽率及含有效成

11、分高; (3)树形匀称,树冠开张,发育正常,结实空间大; (4)抗性强,适应性广; (5)具有其它特殊的优良性状,如高产,抗性特强,特早熟,果大或品质特佳等。,优树选择,二、优树选择的林分条件,优树选择林分条件,优树选择,优树选择应在实生起源林龄一致或差异不大的林分中进行,供选林分以壮林为好。,优树选择,三、优树选择的方法,优树选择的方法,优树选择,(一)优势木对比法 以候选优树为中心,在立地条件相一致的15m半径范围内(包括30-40株以上立木),选出仅次于优树候选树的35株优势木作对比树。按优树标准生长量指标逐实测,比较鉴定。符合优树入选标准者作为优树入选登记。,优树选择的方法,优树选择,

12、(二)连续选择法 就是对所要改良的性状依次地先对第一性状选择,再对第二性状进行选择,即改良一个性状,再改良一个性状,直至达到目的。按这种方法选择需时太长。但是,当经济林树种受到严重病虫危害,且成为其发展的限制因子时,这种方法仍需采用。,优树选择的方法,优树选择,(三)标准法 对所需改良的性状同时进行选择,每个性状都规定一个最低标准,只要有一个性状不够最低标准,不论其它性状如何优越,都不能入选。优点是简单易行,选择效果明显,缺点是会把只有个别性状达不到标准,其它性状均优良的个体被淘汰。,优树选择的方法,优树选择,(四)评分法 是指单株每个经济性状的表型,按选优标准及重要性给予分数,累加各性状表型的评分,就可以对选择单株作总的评价。由于没有考虑遗传力参数,而且各性状是按划分的等级评分,评选结果的可靠性和精确度较差。,优树选择,四、优树选择的步骤,优树选择的步骤,优树选择,(一)制订计划,查阅资料,拟定调查路线 (二)踏查预选 (三)实测初选 (四)复选 (五)优树资源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