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4)

上传人:lb2****090 文档编号:141874985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4)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湖南省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4)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湖南省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4)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湖南省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4)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湖南省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4)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4)(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考生注意:本试卷共四大题,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中。总分150分,时量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唐诗与现代歌词唐诗现在又开始让人感觉真切和亲切了,这是经历了和传统文化分别的痛苦之后才有的内心感觉。经历了千年,唐诗还留下那么多,可以想象当时的创作盛况。那么多唐诗显然不可能都是为了功名而写作的。它是一种流行的东西,是社会场合的一种交流方式,更多时候就像现在的歌词。王之涣和高适、王昌龄几个去歌台舞榭,听歌女唱他们的诗。几轮下来,独独听不到王之涣的诗。王之涣指着歌女中最美的一个,对在座的诗人们说,如

2、果她唱的不是他的诗,他从此就不写诗了。那个最美的歌女出场唱的果然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那一首。这说明我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当时很可能多是传唱的歌词。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歌唱的内容就是人的现实和梦想,譬如生命、爱情、母亲、故乡、离别、重逢、游历和从军等等。这些在唐诗里也都写遍了。

3、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对于故乡的依恋和怀念的心情,和李白的静夜思是一样的精致平实。谷建芬作曲的烛光里的妈妈和孟郊的游子吟可以匹敌,思念和李商隐的无题诗,美感是相通的。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把现在的歌词和唐诗比较,只是想说明两者是同样的东西。尽管不在同一时空,两者的文化身份是一样的。虽然两个时代的作品也无法混淆,同样的留别的诗,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罗大佑的追梦人就不一样。但徐志摩的文本的诗无愧于时代,罗大佑的歌词同样无愧于时代。至于说历代的歌唱同样珍贵,为什么唐诗让我们心存景仰,甚至是徐志摩的诗总觉得要比现在的歌词好多了?且以唐三彩为例。唐人

4、见到的唐三彩一定和我们见到的不一样。我们见到的唐三彩要美得多,是时间和距离产生了美。当时的唐三彩和唐诗一样流行、时尚。时时面对的东西,美不到哪里去。迎面的歌唱可能不被看重,千百年的歌唱,会滋润和鼓舞同样歌唱着的心。(摘编自陈鹏举诗与歌词)(1)下列对于唐诗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A、让人们感到真切和亲切的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的情感所难以割舍。B、在唐朝,人们盛行写诗和传唱诗,所以可以肯定,其中有一些诗并不是为了求取功名而创作的。C、现在人们所景仰的唐诗,在唐朝既被用作一种社交方式,又被作为流行歌曲的歌词,其中尤以后者为多。D、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

5、就渐渐不再流行了,唐朝诗人之多,于此可见一斑。(2)下列关于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_A、历史上唐诗最终为宋词元曲所取代,而三十年来中国的流行歌词却能长盛不衰,这是值得欣喜的。B、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一样,写的都是人的现实和梦想,都会使人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C、李谷一首唱的乡恋和李白的静夜思,在表现对故乡的依恋和怀念方面可谓异曲同工。D、比起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显得更为出色。(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_A、王之涣说,如果最美的歌女唱的不是他的诗,从此就不写诗了。这说明王之涣的诗当时曾被广泛传唱。B、杜甫的诗,可能

6、表现得文本一些,这应该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难以流行。C、在唐代,唐三彩和唐诗一样也是流行的、时尚的东西,因而当时的人们是不会把它看得很珍贵的。D、时间和距离能够产生美,可以想见,现在流行歌曲的歌词在若干年后应该也会被人们推崇的。【答案】(1)D(2)C(3)B【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要考生审准题干“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浏览选项意思,回归原文,比对是否有时空错位、张冠李戴、无中生有、不符合逻辑等问题,选出最佳答案。D项,“即使是大诗人李白的诗的传唱,到晚唐也就渐渐不再流行了”错误。依据第1段“当时写诗的人太多了,即使是李白,也可

7、能就是在盛唐被歌唱了一些年。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可知,原文只说“在晚唐大概唱不过小李杜和温庭筠吧”,不能据此得出李白的诗歌“到晚唐就不再流行了”的结论,故本题逆推错误。所以选D。(2)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时既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作者观点态度等,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内容与原文的差别。注意选项删、改、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A项,“这是值得欣喜的”错误,依据第二段“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年来中国内地流行歌词的长盛不衰是值得欣喜的”,句中的“这”指代上一段末所说的“即使是李杜的诗歌,流行也有时代性”;而且“值得

8、欣喜”的不是将唐诗为宋词元曲取代,而是与流行歌词长盛不衰比较而言的,此题张冠李戴。B项,“现在的流行歌词和唐诗一样都会使人感动在心”错误,依据第二段“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经历着,悲欢冷暖,酸甜苦辣,都会感动在心,用心去歌唱”可知,“感动在心”的是人的生活、经历,而不是“流行歌词”。D项,“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显得更为出色”错误,依据第二段末“还有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和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比,也是不见逊色的”可知,“我和你显得更为出色”此项言过其实。故选C。(3)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本题是推断题,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比对选项和原文在

9、观点态度上是否有细微差别,是否有强加因果、条件不充分、无中生有、时空错位等问题。B项,“这应该跟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难以流行”错误,依据第一段末“杜甫的诗,可能文本些,难以流行;杜甫的崇高地位,在他死去数十年后才建立,应该和唐诗本真的歌词性质有关”可知,此项张冠李戴和强化因果。故选B。【点睛】完成论述类文本的阅读,要根据各选项所涉及的内容,先回到原文中找到相关信息,然后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看能否得到选项中的某个结论。通过对照,往往会发现干扰项的种种错误:正反颠倒、时间错位、强加因果、以偏概全、无中生有、张冠李戴以及种属概念并列等,排除了干扰项,就可确定正确选项了。当然有时很可能

10、几个说法从某个角度看都有不妥之处,这时应该比较一下几个选项中哪个说法的错误更为明显,然后就选定这个明显有错的选项。(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甲)阅读下面节选文字,完成各题。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料之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残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

11、意义,意义就在此罢。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鸣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2. 文中加点的“苟活者”和“真的猛士”分别指什么人?3.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这一句话有什么含意?【答案】2. 苟活者:平庸之人 真猛士:刘和珍等英勇的战士 3. 烈士的鲜血不会白流,对苟活者来说,会使他们日益觉醒而看到希望;对革命者来说,会使他们受到鼓舞而奋勇前进。【解析】【2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本题的考点是词语的含义。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

12、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务必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苟活者”是指只顾眼前苟且生活着,而看不到长远的人,即平庸而不知反抗之人;“真的猛士”从“奋然而前行”中可见,是指能够奋起反抗,试图打破黑暗社会的人,即刘和珍等英勇的斗士。【3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理解句子的几种方法: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来理解句子。“苟活者”虽然平庸,但也能从烈士牺牲的鲜血中受到触动,渐渐觉醒;“真的猛士”更会在他们的激励下奋勇前行,这句话主要

13、是表明烈士们的鲜血不会白流,一定能够对人们起到激励作用。【点睛】理解文章中重要语句的含义,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角度一,从句中不同的关键词语分析其丰富含意;角度二,从句子内部结构的层次性分析其丰富含意;角度三,从句内句外两个层面分析其丰富含意;角度四,从因果关系分析其丰富含意等。(乙)阅读梁文蔷我的父亲梁实秋节选文字,完成各题。父亲翻译莎士比亚剧本始于抗战前,那时我只有四五岁。后来因抗战,颠沛流离,只译了10本,就停顿下来,因为翻译莎士比亚是没有钱的,为了我们一家,父亲必须谋生,教书、写文章。生活相对安定下来后,他又开始有计划地翻译。父亲给自己规定,每天要译两千字。台湾的天气很热,那时也没有冷

14、气,父亲这个北方人对气候颇不适应,他又很胖,非常怕热,经常挥汗如雨。父亲非常有毅力,如果因为有事未能完成预计的工作,加班也要把拖下的工作补上。父亲每译完一本,就将手稿交给母亲装订。母亲用古老的纳鞋底的锥子在稿纸边上打洞,然后用线缝成线装书的样子。没有母亲的支持,父亲是无法完成这一浩大工程的。我在台湾与父母一起生活了10年,因为哥哥姐姐的失散,成了“独生女”。父亲与母亲的感情很好,他们后来跟着我到西雅图生活了一段时间,我时常在汽车的后视镜里很“嫉妒”地发现,他们还经常手拉手坐在一起。1974年4月30日上午,父亲与母亲照样手拉手到附近市场购物,市场门口一个梯子突然倒下,正好击中了母亲。母亲被送到

15、医院进行抢救,因伤势很重,需要动大手术。临进手术室前,母亲以一贯的自我克制力控制自己,既不抱怨,也不呻吟。进手术室前,她似乎已有预感,对父亲说:“你不要着急,你要好好照料自己。”几个小时后,护士出来通知,母亲已不治。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刻,父亲坐在医院的长椅上开始啜泣,浑身发抖,像个孤苦无依的孩子就在母亲去世后一个月,父亲终于辗转知道了哥哥、姐姐仍然在世的消息。他特地跑到西雅图母亲的墓前,告慰母亲。1981年夏,我第一次回大陆探亲,回到了儿时居住的庭院,却已是物是人非。临行前,大姐文茜折了一小枝枣树叶,上面还有一个小青枣,让我带回台湾,送给父亲。这棵枣树是我们在北京时老枣树的后代,老树早已离去。我

16、小心翼翼地把枣叶包好,回到台湾后,把在大陆的见闻一五一十地告诉父亲,包括姐姐文茜、哥哥文骐33年的经历,讲到激动处,与父亲相对而泣。那个枣和树叶后来都枯萎了,父亲把叶子留下来,放在书里,珍存着。1986年,我最后一次赴台探望父亲。临走时与父亲在客厅中道别,父亲穿一件蓝布棉外衣,略弯着腰,全身发抖。他用沙哑的声音不厌其烦地告诉我怎么叫出租车,怎么办出境手续等,那一刻,他又把我当作他的没出门的小女儿。那一次离家,我充满了不祥之感。1987年11月3日,父亲因突发心脏病住院。当时,小量地输氧已经不够。父亲窒息,最后扯开小氧气罩,大叫:“我要死了!”“我就这样死了!”此时,医生终于同意给予大量输氧,却发现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物理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