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6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学案)

上传人:浅*** 文档编号:141874722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4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6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6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6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6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学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课标要求】了解中国古代科举制和西方近代文官制度对近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影响。【重点难点】学习重点:清末选官制度变革的原因、内容,认识社会变迁对选官制度的影响。学习难点:中国现代公务员制度建立的意义。【时空定位】【名词解释】蒙养学堂:属于小学阶段,中国近代的蒙养学堂是新式学堂,它打破了过去蒙学单个授课模式,实行集体上课;学习内容也与过去只教识字、古文等不同,有算学、格物等现代学科。20世纪初,纳入学制。【问题引领】1.阅读教材第一目,回答科举制度变化的背景和表现。2.阅读教材第一目,回答选官制度改革的背景与内容。3.阅读教材第二目,回答北洋政府时期的选官方式

2、。4.阅读教材第二目,简要回答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官员选拔的措施、特点与评价。5. 阅读教材第三目,回答新中国改革开放前的干部制度的措施与内容。6.阅读教材第三目,回答改革开放之后公务员制度的确立与意义。【深入探究】探究1:清末选官制度的变革史料一: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朝廷又一次通令各省选派学生到西洋各国求习专门学业。二十九年(1903年)颁布了学生章程。这时,已经实行了对各级学堂毕业的人授予贡生、举人、进士等名衔的办法,而且规定按照科举考试制度通过会试的人还必须去京师大学堂分门肄业。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史料二:近数年来,各国盼我维新,劝我变法,每疑我拘牵旧心,群怀不信之心,未敢轻侮

3、之意.科举夙为外人诟病,学堂最为新政大端。一旦毅然决然舍其旧而新是谋,则风声所树,观听一倾,群且刮目相看,推诚相与;而中国士子之留学外洋者,亦知进身之路,归重学堂一途,益将励志潜修,不为邪说浮言所惑,显收有用之才俊,隐我不虞之诡谋,所关甚宏,收效甚巨。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且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 袁世凯等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1905年)史料三:(清政府)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成立学部,同时,在京师设立仁学院、进士馆,各省设立课吏馆。 郑师渠中国近代史 (1)根据史料一,概括清末新政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2) 根据材料二,归

4、纳文中袁世凯的主张,为说服清政府改革他是怎样论证的。(3)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史料二中选官制度变革的原因。探究2:中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史料一:清代的官吏等级制度沿用了自汉魏六朝以来“九品十八级”的制度,每一品有正、从之别,如正一品、从二品等。北洋政府的文官分为行政官、外交官、司法官、技术官、警察官5种,有4级9等,有了近代化的初步的模型。从1912年开始,北洋政府制订了各种文官管理的法规,如1913年文官考试法草案规定:民国男子年满21岁者,得应文官考试。史料二: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初期,随着考试院的成立和公务员考试法公务员任用法公务员考绩法公务员惩戒法等一系列法规的颁布,公

5、务员制度逐步形成和完备。公务员制度包括考选制度和铨叙(沿用北洋政府时期按资历或劳绩授官或升迁)制度两大部分。1935年公务员任用法规定:“政府公职人员必须加入国民党,重要职位的公务员应由该党长官督促研究党义,随时介绍入党,与党无深切关系,特非所宜。”摘编自姚琦论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等(1) 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洋政府时期官员选拔与任用制度的特征,并分析原因。(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京国民政府文官制度的特点并做简要评价。【知识框架】 【直通高考】1.(2019湖北襄阳四校联考)1898年,京师大学堂开办。1903年清政府改革科举,考试内容转向时务。同年乡试前夕,“大

6、学堂两馆生均已纷纷赴汴乡试,两馆所存学生不过三十余人设诸公乡试得意,似较学堂出身为优。”新式教育困境的出现表明( )A.废除科举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首要途径B新旧教育体制的矛盾不可调和C.教育改革缺乏社会共识及国家支持D.科举制妨碍学堂的推进和开展2(2018四川雅安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1901年,清政府谕令自1902年起各省科举要考试能够解说四书五经和论述中国历史、政治及西学政治、艺学的“策论”,废除八股文章;将各省、府、州县的书院改设大、中、小学堂,学生毕业后可以取得功名;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毕业后分别赏给进士、举人出身。这反映了当时( )A.教育近代化开始起步B.“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

7、方针C.科举制度宣告终结D.中国教育呈现新旧并存的发展特征3.孙中山认为“单凭选举来任命国家公仆,从表面看来似乎公平,其实不然。因为单纯通过选举来录用人才而完全不用考试的办法,就往往会使那些有口才的人在选民中间运动,以占有其地位。而那些无口才但有学问思想的人却被闲置”。这表明( )A.要继续沿用八股取士的政策B.民主选举官员制度应该废除C.临时政府通过考试选拔官员D.官员选拔应该与选举考试相结合4.(2019重庆北碚高二期末调研)北洋政府相继颁布了一整套文官法将文官分为政务官和事务官:政务官负责制定政策,随内阁更替而变动;事务官负责执行政策,管理行政事务,不因内阁更替而变动。文官法的颁发A为复

8、辟帝制做准备 B规范了官员等级秩序C. 有利于政治近代化 D.推动了政党政治发展5.1919年秋天,郁达夫从日本回国,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报效祖国,参加北洋政府组织的外交官考试和文官考试。意想不到的是,北洋政府只是做做样子,选取名单已经内定,致使学富五车的郁达夫两次都名落孙山。这反映了( )A.北洋政府没有文官选拔制度B.北洋政府文官选拔存有弊端C.郁达夫志大才疏,无真才实学D.文官考试无法选拔真正人才6.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湖南军阀何键(湖南醴陵人)选人是“非醴勿听,非體勿用”,阎锡山(山西五台人)则是“学会五台话,就把洋刀挎”。这体现了( )A.文官选任制度的随意性B.军阀用人无视选任制度

9、C.宗法观念对中国的影响D.国民政府没有统一全国7.从中央组织部出台组织人事部门对领导干部提醒、函询和诫勉实施细则印发到2019年3月18日,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共开展提醒、函询和诫勉139.6万人次,其中提醒1108万人次,函询169万人次,诫勉119万人次。这体现了党的( )A.严惩腐败原则B.甄别审查机制C.党管干部原则D.干部任用改革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清末新政前后,清政府开始设立经济特科取士;废除八股后,又采取学堂育才选才和留学生毕业录用等措施。到了北洋政府时期,受国内外诸种因素的影响,以强化文官立法为特点,中国近代文官制度进一步趋于完善。这些近代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具有许

10、多值得总结和可供借鉴之处,并且在某些方面还显示出了其所特有的时代价值。摘编自关学增近代中国官去员选任制度及其得失材料二以199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暂行规定正式颁布为标志,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正式建立。该规定实施20年以来,一大批优秀人才陆续进入国家机关工作,为国家公务员队伍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摘编自韩达亮当代中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浅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期中国官员选任制度变革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实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意义。【问题引领】答案1.阅读教材第一目,回答科举制度变化的背景和表现。(1)背景:西学的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开展

11、。(2)表现(戊戌变法期间):加设经济特科,改试策论,戊戌变法失败后,所有考试悉照旧制。(清末新政期间):书院一律改为大学堂;多设蒙养学堂;1905年,废除科举制,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2.阅读教材第一目,回答选官制度改革的背景与内容。(1)背景:科举制度的变化(2)内容:学堂选官制度。毕业生选官制度。3.阅读教材第二目,回答北洋政府时期的选官方式。(1)方式:选拔官员主要采用考试和甄别两种方式。4.阅读教材第二目,简要回答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官员选拔的措施、特点与评价。(1)措施:人事制度:重新设计颁布,官吏称谓逐渐被公务员代替。公务员制度:1929年,国民政府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1933

12、年颁布的公务员任用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建立。考试法规:1929年,国民政府公布了第一部考试法,此后又颁布一系列法规。(2) 特点:以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为基础,吸收和继承了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公务员的选任由最高考试机构考试院负责。孙中山关于文官考试的思想主张这一时期得到了确立。考试法允许女子参加考试,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和平等对一般在职人员,也采用甄别审查措施,使其取得任用资格。(3) 评价:制度规定严密。实施过程漏洞百出,任用亲信、拉帮结派现象始终无法禁绝。5.阅读教材第三目,回答新中国改革开放前的干部制度的措施与内容。(1)措施:沿用旧制:沿用民主革命时期由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管理的干部制度。建立新制:建立了在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领导、统一管理下的分类管理的干部制度。(2)内容:包含国家干部人事管理体制、原则、机构,以及干部选拔、任用、考核、监督、交流、培训等内容。6. 阅读教材第三目,回答改革开放之后公务员制度的确立与意义。(1) 确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