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重大主题报道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关于提高纸媒影响力的几点思考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41874701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化重大主题报道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关于提高纸媒影响力的几点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强化重大主题报道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关于提高纸媒影响力的几点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强化重大主题报道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关于提高纸媒影响力的几点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强化重大主题报道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关于提高纸媒影响力的几点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强化重大主题报道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关于提高纸媒影响力的几点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强化重大主题报道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关于提高纸媒影响力的几点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化重大主题报道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关于提高纸媒影响力的几点思考(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强化重大主题报道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关于提高纸媒影响力的几点思考 NEWS WORLD 一、建立三级策划制度,强化主题报道纸媒的优势从最初的传递新闻延伸为如今的深度报道,只有强化深度稿件,打造出一篇篇值得读、有思考、有立场的作品,才能在媒体行业站得住脚。 打造深度报道首先要建立三级策划制度,打造一支懂得策划的团队,对新闻进行深加工、细加工,从一个公众关心的角度入手,打磨出精品文章。 首先,建立记者策划、策划和部门策划三级策划制度,形成新闻策划常态化。 在三级策划制度中,以记者策划为基础,在收集新闻线索的同时,要加强与记者的沟通,部门负责人根据新闻线索的重要性进行研判,最终确定报道思路。 如,滁城会

2、峰路铁路跨线桥下发生火情,稿件见报同时,晨刊部跳出火灾新闻本身,提出想法,部门负责人共同讨论,最终确定对立交桥下管理进行策划,按照“滁城立交桥下乱象谁来问”的主题进行采访报道,提出观点桥下空间管理成真空。 三篇报道后,分管副市长在报纸上作出批示,部门积极行动,最终针对桥下空间建立了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再如,第六届农歌会期间,晨刊充分发挥三级策划制度,记者负责收集一线新闻线索,对稿件进行梳理,部门全面策划,从会前、会中、会后三个层次对第六届中国农民歌会予以全面报道。 会前,点面结合,营造良好氛围,以一天一篇报道的形式全面展示此次农歌会。 会中,推出特刊,全面解析农歌会,以推荐滁州为根本,精彩展示

3、此次农歌会。 会后,深度报道,精彩纷呈,以六个整版的形式激昂展示此次农歌会。 同时,还特意策划了各界盛赞农歌会及农歌会对滁州的意义和影响。 跳出农歌会本身,提炼主题,打造滁州这一国字号文化招牌。 点面结合,立体报道了农歌会,全面展示了美丽滁州。 其次,结合节令、节日开展阶段性主题策划,提出观点,重点策划形势性、趋势性新闻,对一选题开展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策划,加强舆论引导。 节令、节日策划一直是晨刊的优势和传统,每个月的月度重点新闻版的报道都有一些是节日、节令性新闻。 由于节日、节令每年都有,如何避免同质化成为晨刊新闻策划的一个难点。 如,9月份节日较多,晨刊部结合开学第一强化重大主题报道提高

4、舆论引导水平关于提高纸媒影响力的几点思考王琼【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媒体融合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而纸媒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如何进一步发挥纸媒优势,增强报纸的可读性,提高阅读量,留住读者,成为当下纸媒转型过程中需思考的问题。 无论媒体传播方式如何变化,内容仍然是根本。 只有打造出过硬的新闻产品,强化重大主题报道,提高舆论引导水平,提升报纸的影响力,才能树立起纸媒的品牌,在当前困境中突出“重围”。 【关键词】主题报道;平民化视角;舆论引导新闻实务40NEWS WORLD日、教师节、“九一八”、爱牙日、世界老年痴呆日等,提前做好主题策划,整合出一篇篇主题鲜明的新闻报道。 其中,教师节的

5、策划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xx年教师节策划的主题是到底该不该给老师送礼?xx年的主题是关注乡村教师。 xx年的主题几经讨论,最终确定为关注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 记者走进特殊教育学校,了解他们的教学环境,倾听他们的心声,上上他们的课,感受特教老师对特殊学生们的点点滴滴,提出观点用爱呵护“折翼天使”。 二、减少碎片化,做透重点新闻报道随着受众对纸媒阅读需求的转变,深度报道已成为纸媒的重点。 晨刊的重点新闻版块一直坚持打造深度新闻,对于时政类新闻,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进行深入采访,做足权威新闻,做深、做透现象类新闻,报道了一批有亮点、有看点的新闻。 如,对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滁州实施方案、

6、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国村民自治村试点等重大政策进行了深入报道,对滁州港、滁州花博园、明湖、北湖等重点工程进行了深度解读,对实施的31项民生工程、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出台城区物业管理工作意见等新闻进行了及时传递等等。 在具体稿件写作时,对新闻进行统筹,不再只写碎片化的线索,全面整合的同时,提升记者对大稿件、宏观性稿件的驾驭能力,重点新闻可读性也进一步增强。 对网络上海量不确凿的信息,积极求证、辨别真伪;重点、热点、观点引导性稿件必要时可以“记者手记”“编者按”等形式配发短评。 随着网络媒体、自媒体的快速发展,纸媒的时效性已经难以赶得上网络,相比而言,纸媒的优势就是求证、深度解读。 如,网上散布信息

7、称“滁州楼市解除限价”,市民不知真假,网络大肆传播。 鉴于此,本报采访房产、物价部门,并以公开声明的形式对“滁州解除楼市限价政策”的谣言进行辟谣,表示将继续执行上半年出台的市区商品住房价格备案指导机制,并将对散布谣言、制造市场恐慌情绪的行为进行处罚。 同样网上传播老旧小区改造的信息,到底是哪些小区?去年已改造的小区现状如何?今年将改造的小区打算怎么改?记者深入去年改造的老旧小区发现焕然一新,并准确传递出今年改造小区的名单及改造内容,给市民一本清单。 三、以平民化视角,做细民生服务新闻加大民生服务稿件的报道力度和频次,细致解读民生政策,以多维视角和详尽的信息,给读者提供一个最佳的阅读平台,增强新

8、闻的可读性。 在具体的报道过程中,尤其是写作稿件时,尽可能以读者的角度来写作,少用专业术语、行业术语、生僻词语等,让读者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新闻的核心内容。 如,在物业专修维修资金使用办法出炉后,本报第一时间予以解读,到底哪些情况可以使用维修资金,哪些情况可以快速提取维修资金等;为缓解城市停车难,滁城新增设195个蓝色标线停车位,即“潮汐式”停车位,晚间19时至次日7时可停车;新版老年证来了,及时予以报道,并告知市民可申领;秋季开学在即,为缓解滁城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本报及时报道了7所普惠性幼儿园上岗等等。 同时,继续做好身边气象专栏,及时播报天气变化,为市民提供服务。 四、及时赶赴现场,做鲜做

9、活社会新闻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更是社会新闻能否抢抓读者的关键。 在平时的采访过程中,晨刊部采写了一批时效性较强,抢抓到第一落点的新闻。 如,4月18日滁州至南京公交实现“无缝对接”的当天,本报记者赶赴南京全程体验滁宁换乘中心与南京公交对接的现场情况,并写出了皖苏首条跨省公交线路昨开通的稿件,标志着“滁宁公交一体化”正式迈出实质性进程。 这一稿件让社会新闻的及时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为提高社会新闻的现场感,纸媒需继续强调抢抓突发社会新闻时效性,鼓励记者去现场。 对于突发的、社会关注度高的、网络上广泛传播新闻实务41NEWS WORLD的社会新闻,必须深入实地采访,抢抓第一落点,采写出客观、全面、

10、深度的稿件。 五、强化监督报道,做有价值的热线新闻加大监督报道力度,增强热线新闻的关注度。 从市长热线与晨刊热线中甄选出事关民生的线索,记者深入细致地进行采访,以事实说话,表述得当,把握好尺度,一切以利于被监督问题的解决为出发点。 培养记者的新闻敏感性,学会从众多热线线索中挑选新闻。 市长热线“12345”与晨刊联动,为晨刊热线报道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 部门负责人实行“沉下去”的做法,不定期到市长热线值班室与记者一起收集线索,共同探讨、共同谋划,确保找出一批适合热线报道的新闻。 其中,8月6日龙蟠河公园成了“洗车场”就是代表之一,提醒市民莫要在河边洗车影响城市环境,同时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管

11、理,杜绝不文明行为。 报道见报后,滁州市委主要负责人在报道上批示,责令城管部门落实好网格化管理。 培养记者的新闻驾驭力,学会将雷同的线索加以整合。 市长热线“12345”与晨刊110热线一样,每天都会接到许多市民的热线爆料,这就需要记者从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对于一些有价值的新闻,记者需要进行辨别、求证。 特别是一些共性的问题,记者需要有驾驭综合性稿件的能力,学会合并同类项,采写出带有普遍意义的稿件。 培养记者的责任感,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敬业精神。 热线新闻必须是记者去现场才能完成的稿件,体现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 只有永远在路上,才能采写出带有生命力的稿件。 对于现下媒体界逐渐出现的“评论的

12、多了,去现场的少了”这一现象,需要纸媒从业人员坚持做好热线新闻,为百姓解决问题,体现媒体的舆论监督力。 (滁州日报社)责编周蕾“数字鸿沟”又称为信息鸿沟。 最先由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于1999年在名为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的报告中定义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指的是一个在那些拥有信息时代的工具的人以及那些未曾拥有者之间存在的鸿沟。 数字鸿沟体现了当代信息技术领域中存在的差距现象。 一、城乡大学生“网络接入鸿沟”对比接入网络硬件设备是数字化技术应用的前提条件。 “网络接入鸿沟”指的是网络数字化技城乡大学生数字技术应用差异探究李丹【摘要】数字技术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影响着经济社会变革。 在信息化背景下,城乡大学生在数字技术应用中出现了差异,导致城乡大学生间的教育、心理、认知出现了不均衡状态。 本文以郑州大学学生为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从“网络接入比例”、“网络使用比例”、“网络知识认知”三方面,分析城乡大学生数字鸿沟出现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字鸿沟;城乡大学生新闻e家42。 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