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12届高考历史复习 第3讲 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 选修2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874598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5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2012届高考历史复习 第3讲 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 选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山西省2012届高考历史复习 第3讲 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 选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山西省2012届高考历史复习 第3讲 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 选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山西省2012届高考历史复习 第3讲 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 选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山西省2012届高考历史复习 第3讲 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 选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2012届高考历史复习 第3讲 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 选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2012届高考历史复习 第3讲 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 选修2(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选修2,第 3 讲,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一、美国独立宣言 1独立宣言发表的背景: (1)思想渊源:启蒙思想。 (2)内在动力:英属北美殖民地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 (3)北美独立战争的爆发:幻想和解争取独立。 (4)1776年潘恩发表常识,号召人们运用常识判断独立的合理性与合法性。,3,2独立宣言: (1)起草与发表通过:1776年7月4日。 (2)独立宣言体现的民主思想:平等与自然权利:“天赋人权”学说。主权在民:人民是主权者。人民革命权利理论。 3独立宣言的影响: (1)意义:宣布崭新的国家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等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对亚洲

2、和拉美的民族独立运动也有着深远影响。 (2)局限性:“人人平等”“主权在民”原则并非 绝对的、无条件的,实际上存在着财 产、性别、种族等各种限制。,4,二、法国人权宣言 1人权宣言发表的背景: (1)波旁王朝的封建统治阻碍社会发展。 (2)舆论准备:法国启蒙运动的发展。 (3)美国独立战争的推动。 (4)法国大革命的爆发。,5,2人权宣言的发布: (1)发表:1789年8月26日。 (2)核心:“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基本政治原则。 (3)主要内容:人人生而平等、自由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国家权力来自人民。,6,3人权宣言的影响: (1)对法国而言: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

3、平等原则。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君权、神权、贵族特权),彻底宣告旧制度的灭亡。成为1791年宪法的前言,以法律为根基的公民社会取代以特权为基础的贵族社会。 (2)对世界而言: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具有深远影响。对亚洲和中国革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7,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颁布时间:1912年3月11日。 2主要内容: (1)关于国家制度和主权(性质):“主权在民”原则。表达了维护领土完整的国家意志。 (2)关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原则:“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 (3)关于国家的政治体制:立法权:由参议院行使。行政权: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员行使。司法权:法院行使。 (4)

4、关于临时约法的性质: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8,3影响: (1)历史地位:第一次以宪法的形式规定了“主权在民”的基本原则,并用法律方式赋予了国民民主权利,彻底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直接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伟大成果,代表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进步方向。促进平等自由思想的普及、人民民主意识的觉醒。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宪政运动及政治民主化的进程。,9,(2)历史局限性:对实现人民的基本权利以及维护责任内阁制缺乏相应的制度措施进行确实的保障,以致约法成为一纸空文。现实需要的因人立法反映出很大的人治主义色彩,损害了立宪的严肃性。,10,1.独立宣言中体现的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5、11,(2009海南卷)独立宣言曾被马克思称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与法国人权宣言不同,独立宣言还提出了 A.生命权 B.自由权 C.财产权 D.反抗压迫权,12,独立宣言主要体现了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人民革命权利,人的基本权利包括“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等;而人权宣言则宣称人民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这些权利包括“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可见,B、C、D三项是两者的共同点,与人权宣言相比,独立宣言特别将生命权放在了突出的地位。 答案: A,13,独立宣言认为人民拥有革命权利,主要是基于( ) 天赋人权理论主权在民理论 君主立宪理论三权分立学说 A.B.C.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

6、分析能力。独立宣言以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理论为基础,进一步提出人民革命权利的理论。故正确。,A,14,2.人权宣言的基本思想和历史意义。 人权宣言的思想基础是洛克和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自然法则”“社会契约”和“主权在民”等思想。,15,16,(2009上海单科)路易十六在日记中写道:“14日,星期二,无事。”然而,这一天却成为改写法国历史的日子。因为在那天 A.第三等级召开了国民会议 B.制宪议会通过了人权宣言 C.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 D.拿破仑颁布了法国民法典,17,路易十六是法国大革命中被推翻的国王,“14日”改写了法国历史,应该是指法国大革命中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7、因为这一事件标志了法国大革命的开始。 答案: C,18,法国大革命中制定的人权宣言成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思想武器。它在政治和法律领域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一“变化”是指( ) A.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 B.以法律为基础的资产阶级权力取代封建特权 C.将启蒙思想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D.人权宣言成为法国1791年宪法的前言,19,人权宣言以法律形式确定了资产阶级的权力,它改变了以前通过君主个人意志获得封建特权的状况,说明其在政治和法律领域带有根本性的变化。 答案: B,20,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目的、特点及评价。 (1)目的:防范袁世凯专制独裁,维护辛亥革命成果,确保中国走上资产阶级民主

8、政治道路。 (2)特点: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扩大参议院的权力和严格修宪程序。,21,(3)评价:临时约法反映了革命党人用议会民主制来限制袁世凯,维护辛亥革命成果的正义愿望。它也代表了大多数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对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认识水平。临时约法的内容汲取了近代西方国家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原则,并在中国第一次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一座光辉里程碑。,22,阅读下列材料: (一)1911年12月3日通过颁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作为临时宪法,共四章21条,内容规定了: 1.行政机关是临时大总统、副总统、行政各部;立法机关是参议院;司法机关是临时中央审判

9、所。,23,2.中央行政机关实行总统制。 3.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公布后,依据大纲的规定,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誓就职,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正式成立。该政府成立后,就宣告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24,(二)在修改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基础上制定完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于1912年3月11日公布。共7章56条。主要内容是: 1.规定中华民国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规定中华民国领土的范围,“中华民国领土为22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 3.实行资产阶级三权分立,规定中华民国以参议院(立法机关)、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国务员(行使行政

10、权)、法院(司法机关),行使其统治权。,25,4.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这是亘古未有的大事,是中国历史上的创举。 5.规定保护私有财产。 请回答: 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相比较后找出临时约法具有的特点?通过这些特点可以看出临时约法制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6,特点:前者规定实行内阁制,后者规定实行总统制;进一步扩大参议院的权力;增加“人民”一章。 主要目的: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将袁世凯置于责任内阁的监督和约束之下,维护民主革命的成果。,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和临时约法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制定的重要文献,在辛亥革命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从两者的不同联系临时约法制定的背景和目的。,27,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最能体现“政权机构中权力的分配、制约、平衡”这一原则的内容是( ) A.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国内各个民族一律平等 C.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D.国民有选择和被选择权,28,解题时注意关键词“制约”“平衡”,C项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体现了参议院、总统、法院三者的制约、平衡关系。A项体现的是国家性质“主权在民”原则。B、D两项体现的是人民的权利和义务规定。 答案: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