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小说《聊斋志异》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873793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清小说《聊斋志异》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明清小说《聊斋志异》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明清小说《聊斋志异》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明清小说《聊斋志异》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明清小说《聊斋志异》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明清小说《聊斋志异》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清小说《聊斋志异》课件(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讲 蒲松龄与,一、蒲松龄的生平思想,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淄博)蒲家庄人。,生平,出身于久已衰落的世家。十九岁以县、府、道试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生员,得到学使施闰章的称扬。 此后科场困顿不振,直考到六十多岁。七十一岁时,援例得到岁贡生名义。,蹭蹬科场数十年,做过短期幕宾,后长期在官宦人家为私塾教师。 中年始,一边教书一边写作聊斋志异,直到晚年。书未脱稿,便在朋辈中传阅,并受到王士禛的赏识。 聊斋志异外,还存有相当数量的诗、词、文、俚曲等,今人编为蒲松龄集。,“聊斋”,书斋名;“志异”,记载怪异神奇之事。,2、成书过程:,聊斋志异通行本十六卷,四

2、百三十一篇。 包含两种不同性质的作品: 一类篇幅短小不具故事情节,各类奇异传闻的简单记录; 一类真正意义的小说,多为鬼魅狐妖、花木精灵的奇异故事。,作品材料来源,聊斋自志称,“喜人谈鬼,闻则命笔”;“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长久积累而成。 邹弢三借庐笔谈说,蒲松龄常在路边备烟茶供行人享用,趁机与之闲谈,搜罗记录异闻传说。 内容多来自民间传闻。,1、手稿本,仅存上半部(1950年于东北西丰发现,凡4卷237篇)。,版本:,2、乾隆十六年(1752)铸雪斋抄本,凡13卷,目488篇,实存474篇(1963年在淄博市周村区还发现了一部二十四卷抄本聊斋志异)。 3、乾隆三十一年(1766)青刻亭刻本

3、,收作品431篇,是聊斋志异最早的刻本,也是一般通行本的底本。,4、三会本,由张友鹤会校、会注、会评,收作品491篇,中华书局1962年出版。 5、全本新注本。朱其铠主编,底本校本均用抄本,收作品494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是目前最完备的本子。,4、蒲松龄的思想,思想感情很复杂,造成聊斋志异内容的驳杂不一。 其一,才华出众而毕生潦倒,大半生困于场屋;又以低贱的塾师身份坐馆于缙绅富贵之家,其生活内容就是读书、教书、著书,可谓一位标准的穷书生。 特殊的身世地位,使他一生徘徊于两种社会之间。,身居农村,家境贫寒,是贫寒大众的一员,对此阶层的苦难、怨恨也深有体会; 另一方面,长期与科举中人交

4、往,经常接触当地的搢绅名流、地方官员,又不同于下层百姓。 这一切造成他心理上的极大压抑,经常表现为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的尖锐抨击,有时又表现为对某些野蛮、阴暗现象的兴趣(如犬奸)。,如此决定了蒲松龄在文学创作上,摇摆于文士的雅文学与民间的俗文学之间;思想上摇摆于传统保守与反抗求新之间。 其二,作者对许多社会问题的理性看法并不高明,在理性与感性上表现出极大的矛盾性。,以现实人物为小说主人翁时,每每宣扬陈腐的礼教(如耿十八、金生色、杜小雷等),对妇女不能守节大加鞭挞,认为她们的悲惨结局是活该。书中的轮回报应,处处可见。 但作为情感丰富、想象力出众的艺术家,当他沉溺于幻想境界,描写狐鬼形象时,却又写出

5、了人类的许多美好向往。,二、思想内容,小说占主导地位的作品,主要是批判社会现实和幻想美好人生两类。 前者表现了对现实的认识,后者表现了在幻化的狐魅世界里理想的自由驰骋。,1、对科举的控诉,一生受尽科举之苦楚,每言及此,百感交加,辛酸无比。此类作品有十几篇,凝聚着作者浓厚的感情。 蒲氏对科举制的揭露批判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揭示考官的昏庸糊涂,二是反映考生的倍受折磨。,作者笔下,试官是不学无术、香臭不分、良莠不辨、营私舞弊、贪污受贿的丑恶人物。这样的人主持考试,只能“黜佳才而进凡庸”(三生)。 考弊司,描写了阴间衙门口高挂着“礼仪廉耻”的招牌,衙门里却干着欺骗无耻的勾当。,三生,名士兴于唐被考官黜

6、落,愤懑而死,三世轮回与该考官的后身为仇。篇末作者议论道:“一被黜而三世不解,怨毒之甚至此哉!” 三仙,写指导秀才考中的仙人竟是癞蛤蟆、螃蟹和蛇! 正是作者自身心态的反映。,贾奉雉,贾奉雉“才名冠一时”,但总是名落孙山。仙人指导,把“不得见人之句”连缀成文,“但榜发,竟中经魁”,高中第一名。贾奉雉重读时,竟“一读一汗,重衣尽湿”,觉得“此文一出,何以见天下士乎!”随即披发入山学道去。 贾奉雉带着作者自我形象的影子,由此抨击了考官的无能与卑劣。,司文郎,一神奇的瞎和尚能用鼻子嗅出烧成纸灰的文章的好坏,他嗅糊涂考官的文章,竟立时“向壁大呕,下气如雷”,真是所谓“屁文”。抨击考官连瞎子都不如。 这类

7、故事,作者主观情绪的宣泄最为强烈,尖锐但难免夸张太过。,聊斋多处涉及科举,但蒲氏对科举制度本身并未提出否定,他所特别加以攻击的,只是考官的“心盲或目瞽” 。 此类作品写得最有意义的是反映考生在精神上遭受巨大折磨、灵魂被扭曲的作品。,王子安,王子安屡试不第,在一次临近放傍时喝得大醉,片刻间梦见自己中举人、中进士、点翰林,于是大呼给报子“赏钱”,又想到应“出耀乡里”,因“长班”迟迟而至,便“捶床顿足,大骂钝奴焉往?” 酒醒之后,始知虚妄。,描写入木三分地反映了由于盼望而精神错乱、恍惚的状态,也包含了作者深刻的心理反省。 篇末“异史氏曰”的议论,总括秀才入闱前后,忽异想成狂,忽沮丧欲死,神昏志迷的情

8、态,令人感慨不已。 真实地写出了作者自己屡经考场不第的切身体会和心理写照:,秀才入闱有七似焉:初入时,白足提篮似丐;唱名时,官呵吏骂似囚;其归号舍也,孔孔伸头,房房露脚,似秋末之冷蜂;其出场也,神情恍惚,天地异色,似出笼之病鸟;迨望报也,草木皆惊,梦想异幻。时作一得志想,则顷刻而楼阁俱成;作一失志想,则瞬息而骸骨已朽。此际行坐难安,则似被絷之猱。忽然而飞骑传入,报条无我,此时神色猝变,嗒然若死。则似饵毒之蝇,弄之亦不觉也。,初失志,心灰意冷,大骂司衡无目,笔墨无灵,势必举案头物而尽炬之。炬之不已,而碎踏之。踏之不已,而投之浊流。从此披发入山,面向石壁,再有以“且夫”、“尝谓”之文进我者,定当操

9、戈逐之。无何,日渐远,气渐平,技又渐痒,遂以破卵之鸠,只得衔木营巢,从新另抱矣。如此情况,当局者痛哭欲死,而自旁观者视之,其可笑孰甚矣。,真实而深刻地揭示了读书人在科举制度下,欲进不能、欲罢不忍的矛盾痛苦心理,和扭曲的精神世界,变态的心路历程。 杨大洪、素秋、叶生等,共同反映了读书人的异想成狂、沮丧欲死、神志昏迷,以至于生生死死、难于摆脱科举纠葛的心理。,2、对真挚爱情的歌颂,题材分现实和幻想两类,前者反映了作者浓郁的封建传统礼教的观念;后者反映了作者人性中对美好人生的向往与歌颂。 聊斋志异长期受到人们喜爱的主要内容,是许许多多狐鬼与人恋爱的美丽故事。,娇娜、青凤、婴宁、莲香、阿宝、巧娘、翩翩

10、、鸦头、葛巾、香玉、连城等。 主角都是女性,她们在爱情中大多采取主动的姿态,或憨直任性,或狡黠多智,或娇弱温柔,富有生命活力,敢于追求幸福的生活和感情的满足,很少受人间礼教的拘束。,婴宁,狐女婴宁,为狐母所生,鬼母所养,一露面,便是“手拈梅花”“笑容可掬”,永远天真烂漫地笑个不停,嬉闹玩耍,绝无顾忌,丝毫未曾受到人间文明法则的污染; 翩翩,仙女翩翩,能以树叶制作锦衣,每当情郎意有旁骛,便不动声色地让他的衣衫变回片片黄叶,当场出丑。,作者艺术创造力的高超,就在于他能够把真实的人情和幻想的场景、奇异的情节巧妙地结合起来,从中折射出人间的理想光彩。,阿宝,穷书生孙子楚爱上阿宝,竟砍掉了阿宝玩笑说不喜

11、欢的手指,“大痛彻心,血溢注,滨死。清明出游,路遇阿宝,不觉痴立,目注神驰,魂灵随阿宝而去。终于借一只死去的鹦鹉,依偎在情人身旁。不因化鸟而难过,反说 “得近芳泽,于愿足矣。” 阿宝终为孙子楚的痴情所感动,对父母说:“儿既诺之,处蓬茆而甘,藜藿不怨也。”,连城,连城爱上乔生,以死徇情;以鬼魂向乔生表示,“不能许君今生,愿矢来世。”还魂后向父亲表示,“如有变动,但仍一死。” 乔生也痴情地爱着连城,当连城病时,便“闻而往,自出白刃,封膺授僧,血濡袍袴”。连城死,他“往临吊,一恸而绝”。到阴间,其友帮他还魂,却说:“有事君自去,仆乐死不愿生矣。但烦稽连城脱生何里,行与去俱去耳。”可谓生死不渝。,吕无

12、病、端云、乔女等,反映了爱情应建立在情感、性格、爱好一致的基础上,不能以貌取人,以丑俊改变初衷,更不能把爱情建立在钱财、权势等世俗之上。,狐鬼故事在中国古小说中渊源流长,蒲松龄作为一个有才华的文学家,他的内在情感是活跃的,在痛苦孤独的生活中,渴望得到情感上的安慰,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从明末到清初,封建礼教、程朱理学的重新抬头,追求个性解放的社会思潮处于压抑状态,蒲松龄也受此影响。 当小说以具有现实社会身份的女性为主人公时,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会对她们提出现实伦理的约束。,写狐鬼一类女性形象时,由于这些人物超脱于社会固有结构之外,而无法以礼教的准则衡量,作者内心的欲望便自然地活跃起来,在一种“

13、伦理疏隔”的虚幻场景中,自然情感便得到了较为自由的抒发。 这应是蒲松龄对狐鬼故事特别感兴趣的原因。,即便如此,作者心理上的阴影还是对小说产生了影响。 那些人与狐鬼之间旷男怨女的短暂结合,毕竟缺乏世俗生活的明朗欢快,给人以幽凄的感觉。,3、对贪官污吏的批判,揭露批判封建吏治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也是聊斋志异内容之一。 蒲松龄一生社会地位不高,深知民间疾苦;又与官场人物多有接触,早年宝应县曾做师爷的经历,深知其中弊害,因此,写出了一些优秀的揭露政治黑暗的作品。,这类作品反映的社会现实既真实可信,又有着鬼神小说的驰骋想象。 席方平、促织、红玉、向杲、梦狼、崔猛、任秋月等。 席方平,杨姓乡绅,靠有钱不仅在

14、人间飞扬跋扈,在阴间也大扇威虐。席方平状告到城隍、郡司,乃至冥王都无济于事。,二郎神判词说: “金光盖地,因使阎摩殿上尽是阴霾;铜臭熏天,遂教枉死城中全无日月。余腥犹能役鬼,大力只可通神。” 冥界贪贿公行,含冤者负屈难伸,受尽恐怖的摧残,正是现实社会的一种缩影。,促织,明正德年间,因为皇帝好斗蟋蟀,各级官吏纷纷进贡邀宠,造成民间家破人亡的惨剧。成名一家的悲剧可以说是封建社会中劳动人民的命运写照。 向杲,只有变成老虎,才报了仇。 这类具有现实意义的作品,在全书中占有相当比例。,一些讽刺世俗民风的作品写得也相当出色。 崂山道士、画皮、骂鸭等,内容深刻丰富,表现形式上生动活泼、超脱幽默 。,还有一些

15、反映商人的作品也非常出色。将商人经商的过程与神仙想象很好地融在一起,表现了现实与幻想的结合。,三、艺术成就,“三言”、“二拍”和聊斋志异作为晚明和清初短篇小说代表,生动的白话与雅致的文言、富于市俗气息的人间故事与幽凄的狐鬼故事相比较,可看出文学的生气处于减退中。,体式上,蒲松龄常于故事之末,仿史记“太史公曰”论赞体例,附“异史氏曰”的议论。从小说已摆脱史传影响、减少议论趋向而言,也无可赞赏。 它既结合了志怪和传奇两类文言小说的传统,又吸收了白话小说的某些长处,形成了独特的风格。,1、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优秀篇章,以丰富的想象力建构离奇的情节,避免故事平铺直叙,直线发展,让故事在不断的矛盾冲突中

16、展开,使读者在曲径中探幽揽胜。 促织叙述成名靠着一头蟋蟀而改变命运的故事,但情节却跌宕变化,大起大落。,围绕一只蟋蟀的得而复失,失而复得的周折,通过成名一家的忧惧悲喜,深刻地写出了封建社会中“天子偶用一物”,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 聊斋中许多曲折的故事情节,不是为曲折而曲折,而是围绕着主题,围绕着塑造人物而展开。,席方平,在阴间为伸理父冤,历尽磨难艰险,“屈于城隍”、“扑于郡司”、“笞炙锯解于冥王”,最后在二郎神的干预下才昭雪了冤情。 曲折的情节,昭示了席刚毅顽强的性格,也勾勒出大小官吏贪暴狡诈的丑恶嘴脸。表现“金光盖地,因使阎摩殿上尽是阴霾;铜臭熏天,遂教枉死城中全无日月”的主题。,人妖恋爱的故事,俱以曲折生动的情节构成美丽的神话。,2、奇异多彩的人物形象,聊斋中最生动的人物形象,多为狐魅花妖幻化而成。 一方面描绘出她们独具特征的各种自然属性; 一方面又赋予她们各式各样的社会性格。,葛巾为牡丹花精,因而遍体异香,“宫装艳艳”,“鼻息汗熏,无气不馥”; 绿衣女是绿蜂幻化而成,其体态容颜均似绿蜂,“绿衣长裙”,“腰细殆不盈掬”,“其声娇细”; 阿纤是耗子精,“寡言少怒,或与言,但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