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历史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知识点精讲+同步练习题

上传人:ja****ee 文档编号:141873729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2.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上历史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知识点精讲+同步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八上历史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知识点精讲+同步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八上历史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知识点精讲+同步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八上历史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知识点精讲+同步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八上历史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知识点精讲+同步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上历史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知识点精讲+同步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上历史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知识点精讲+同步练习题(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识点整理1.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这场战役的时间是1937年9月,指挥官是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师长林彪 。2.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枢纽是延安3.为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各项政策和措施。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4.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总部在彭德怀的指挥下,组织100对个团,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5.百团大战历史数月,战果辉煌 ,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

2、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预习提纲预习填空1.平型关大捷背景:淞沪会战期间,日军侵入山西,企图占领太原。时间:地点:山西中国主力:115师指挥:林彪结果:胜利,歼灭日军1000多人。意义: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八路军的声誉。平型关大捷属于太原会战的一部分,八路军配合正面战场作战。2.敌后抗日根据地(1)建立:全民族抗战爆发后,、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2)代表: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苏南、陕甘宁等。(3)中心: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4)作战方式:群众性的战争。

3、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使日军攻防无措,疲于奔命,不得安宁。(5)巩固:政治上建立抗日民主政权(“三三制”)经济上实行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英勇事迹狼牙山五壮士(6)作用:与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3.百团大战背景:日军的“囚笼政策”和“三光”政策目的:为了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时间:年下半年地点:华北指挥:主要目标: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特点:大规模结果:胜利。历时数月,战果辉煌意义: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

4、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不畏强敌,不畏牺牲,英勇杀敌,为国捐躯的英雄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时间排序:九一八事变华北危机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七七事变淞沪会战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百团大战第三次长沙会战豫湘桂战役预习填空答案:1.1937年9月;平型关;八路军;第一个;2.八路军、;延安;人民游击;减租减息;敌后战场;正面战场;3.1940年;彭德怀;主动进攻。导学案【学习目标】知道平型关大捷及影响;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情况;百团大战的基本情况和历史影响;正确分敌后战场的抗战。【学习重点】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学习难点】正确分敌后战场的抗战。【名词解

5、释】正面战场:是中国人控制的连片国土与日军侵华推进线上日控区对峙交战而形成的战场。由于在这个战场上作战的中国军队主要是国民党的军队,因此一般也称其为国民党正面战场。敌后战场:是指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深入到日本占领区而开辟的战场。一般特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依靠有利地形在日本军队占领区所形成的有一定军事控制范围地区。 由于这些地区是在日本占领军所控制的后方,相对于抗日战争初期,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力量日本军队和国民党政府军队正面交锋的战场而言,叫敌后战场。【课文解读】 知识点一:平型关大捷1、背景:淞沪会战期间,日军入侵山西,企图占领太原。1937年9月,日军向太原的重要门户平型关进发,一场

6、伏击战即将开始。平型关地形2、概况:时间:1937年9月地点:山西东北平型关部队:林彪115师歼敌人数:歼灭日军1000多人意义: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粹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八路军在平型关伏击日军知识点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1、抗日根据地的建立:(1)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八路军和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根据地。(2)先后建立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苏南、陕甘宁等抗日根据地。抗日根据地示意图(3)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4)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主力部队和地方基干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础,组织各方力量,展

7、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 采取 地道战、地雷战、 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 2、抗日根据地的发展(1)措施: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2)目的: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3)影响: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础。3、敌后战场的地位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知识点三:百团大战1、背景: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囚笼政策”,依托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蚕食。2、时间:1940年3、指挥:彭德怀彭德怀(1898年10月24日1974年11月29日),名清宗,后改德怀,字得华,号石穿,小名钟伢子、石穿,湖

8、南湘潭人,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毕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将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抗日战争中发动百团大战,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重大胜利。朝鲜战争中,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与麦克阿瑟和李奇微对决,迫使联合国军撤退至北纬38度线以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第一任国防部部长,中共第六至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50年7月31日,彭德怀被授予“朝鲜英雄”称号。4、目的:粉碎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振奋抗战军民的士气。5、主要目标: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6、经过:八路军

9、总部组织100多个团,在华北广阔的地域,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进攻,史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形势图7、意义:百团大战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知识归纳】【线索梳理】【练一练】1.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指的是哪次战役()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淞沪会战2.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是()A上海B瑞金C北京D延安3.以下对抗日战争的两个战场叙述正确的有()两个战场指国民政府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由国民政府统一领导在敌后战场共产党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正面战场国民政府的军队没有继续抗

10、战ABCD4.下列英雄人物与敌后抗战有关的是()A赵登禹B狼牙山五壮士C李宗仁D邓世昌5.“1940年整个华北地区,都成了战场。战斗日以继夜,一连厮杀了3个半月。他们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材料描述的是()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平津战役6. 农村革命根据地和敌后抗日根据地材料一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在军事上失利之后,必然要考虑部队退却方向和找一个落脚地点的问题。在这紧急关头,毛泽东以决断的语气说:“目前敌强我弱的形势,需要我们退到井冈山这样的地方去。这件事,我会向湖南省委报告的。”材料二 全面抗战爆发后,毛泽东每天都在关注局势发展,思考战略方

11、针问题。他深知这场战争的残酷性和长期性,日军兵力占优势,武器装备精良,国民党军队以170万之众都难以抵挡其大举进攻,而当时陕北红军总共不到8万人,改编后能上前线的只有3个师4.5万人。在敌强我弱、统一战线又不巩固的形势下,这点力量如何在战场上发挥最大作用,有效打击敌人?如何积蓄力量,求得长期生存发展?如何坚持到最后,赢得胜利,将侵略者赶出中国?毛泽东冷静思考,反复琢磨,提出了创造抗日根据地的主张。他说,我们的基本任务是:创造根据地;钳制和相机消灭敌人;配合友军作战;保存和扩大红军;争取民族革命战争领导权。为此,红军的战略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包括在有利条件下消灭敌人兵团和在平原发展游击战

12、。争。(1)创建井冈山根据地的历史意义是什么?(2)农村革命根据地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敌人有何不同,敌后抗日根据地为打击敌人创新了哪些战法?(3)两段材料共同反映了毛泽东的哪一优秀品质?参考答案ADBBC6.(1)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2)敌人分别是国民党军队和日本侵略者;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等。(3)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平型关大捷及影响;知道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情况;知道百团大战的基本情况和历史影响;正确分敌后战场的抗战。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归纳,学会正确分析、归纳历史资料的方法,进而培养学

13、生的历史唯物主义史观;通过合作交流学习,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敌后战场的抗战,使学生清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敌后战场中的作用,明白抗击外来侵略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历史责任和使命。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平型关大捷的影响、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教学难点:百团大战以及对敌后战场抗战的评价。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全民族抗战爆发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深入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的抗战取得了怎样的战绩,抗日根据地是如何壮大起来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平型关大捷1.教师

14、讲述:淞沪会战期间,日军入侵山西,企图占领太原。1937年9月,日军向太原的重要门户平型关进发,一场伏击战即将开始。2.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有关平型关大捷的叙述,了解其中的有效信息。学生回答:时间1937年9月;领导人八路军第一一五师长林彪;结果经过一天的激战,将日军1000多人全歼。3.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上述内容讨论平型关大捷的影响?学生回答: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坚定了中国人民抗日的决定和意志;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声望。4.教师过渡:中国共产党在积极领导抗战的同时,还积极深入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目标导学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1.教师展示:抗日根据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