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新七年级第19讲-《寓言四则》+想象与联想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873047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2.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暑假新七年级第19讲-《寓言四则》+想象与联想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暑假新七年级第19讲-《寓言四则》+想象与联想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暑假新七年级第19讲-《寓言四则》+想象与联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暑假新七年级第19讲-《寓言四则》+想象与联想(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 22 1 对 3 辅导讲义 学员姓名:学科教师: 年级:七年级辅导科目:语文 授课日期时间 主题寓言四则 & 想象和联想 学习目标 1、了解并掌握寓言的基础知识,能用现代汉语翻译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 2、用自己的话多角度分析寓言寓意,发散思维。 3、能够掌握联想与想象的写作方法,运用到写作中去。 教学内容 1、 上次课后巩固作业复习 2、 互动探索 你认识他们吗?知道与他们有关的故事吗? 宙斯赫拉赫尔墨斯雅典娜 复习济南的冬天 老舍散文选读 上次课后作业巩固 2 / 22 【知识梳理1】 知识点 1: 寓言四则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篇幅大多简

2、短,具有鲜明的哲 理性和讽刺性。故事的主人翁有的是人,有的是人格化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其他东西和现象。 主题思想大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寓言在创作上经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伊索寓言作者伊索。相传其中故事是一名埃塞俄比亚黑人奴隶所作,“伊索”即是“埃塞俄”的谐 音。从作品来看,时间跨度大,各篇的倾向也不完全一样,据推测,它不是一人一时之作,可以看作是古希 腊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的集体创作。伊索,可能是其中的一位重要作者。 伊索是公元前6 世纪古希腊著名的寓言家。他与克雷洛夫、拉封丹和

3、莱辛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他曾 是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曾被转卖多次,但因知识渊博,聪颖过人,最后获得自由。自由后,伊索开始 环游世界,为人们讲述他的寓言故事,深受古希腊人民的喜爱。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文学常识 文体介绍 3 / 22 课文重点理解: 原文: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 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 的店里。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 值 多少钱?” 雕像者说:“ 一个银元。” 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 赫拉的雕像值 多少? ” 雕像者说:“ 还要贵一点。” 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 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 会对他更尊重些,于是问道:“ 这个多

4、少钱? ” 雕像者回答说:“ 假如你买了 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 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 不被人重视的人。 1. 赫耳墨斯为什么来到凡间? 参考答案:“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 重”。 2. 他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来问价,请说 出他此刻的心理? 参考答案: 想与地位最高的神一比高低,非常的 自负。 3. 赫耳墨斯三次问话, 神态、语气一样吗?为什 么要“笑着问道”,这“笑”有什么含义? 参考答案: 第一问是探询; 第二问时“笑”写出 他满意又得意的心态;第三问时他已经有把握胜 过所有的神,显得很狂妄。 4、你认为赫耳墨斯是个怎样的人?这则寓言的 寓意是什么?从这则寓言中你获

5、得了怎样的启 发? 参考答案: 赫尔墨斯是个贪慕虚荣,自以为是的 人,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寓言寓意:讽刺、 批评那些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人。启示:1、 人不能爱慕虚荣,否则一文不值。2、人要谦逊, 要有自知之明。3、不被人重视的人不等于没有 价值。 4 / 22 蚊子和狮子 课文重点理解: 原文: 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 我 不怕你, 你并不比我强。要说不是这样, 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 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 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 来较量较量吧!” 蚊子吹着喇叭冲过 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 蚊子战胜了

6、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 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要 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 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 了。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 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5、蚊子为什么能打败狮子?为什么会败给蜘 蛛?这则寓言的寓意又是什么? 参考答案:智者胜,骄者败。寓意:讽刺那些取 得一点成绩而得意忘形的人。(骄兵必败)。 6、蚊子和狮子这则寓言启示我们 参考答案: 任何时候都要谦虚谨慎,只有保持清 醒的头脑,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7、比较这则寓言和上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的异同之处? 参考答案: 相同点:结构相同。都是第一段讲故 事,第二段议论并得出道理。 不同点:

7、 1.情节不同。赫采用三问三答,把情节推 向高潮。 蚊写了两件事。第一是蚊子和狮子 的战斗,战胜了狮子;第二件是蚊子得意忘形, 被蜘蛛网粘住。 2.寓意不同。赫讽刺了那些爱慕虚荣、自 命不凡的人。 蚊是讽刺那些取得一点成绩而 得意忘形的人。 3.表现方法不同。 赫把神当作人来写。 蚊 5 / 22 穿井得一人 课文: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 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诸丁氏。丁氏对曰:“得一 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译文: 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

8、,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 井的时候,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 了一个人。”全国人都把“凿井得一人”这个消息相互传说着,一直传到宋国国君的耳朵里。宋国国君 派人向姓丁的问明情况,姓丁的答道,“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像这样 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 文言归纳 6 / 22 (1)选自吕氏春秋 慎行论第二察传。题目是编者加的。穿,挖掘、 开凿。吕氏春秋又称吕览, 先秦杂家代表著作。战国末秦相吕不韦(?前235)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全书二十六卷, 分为十二纪、 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

9、篇。 (2)溉汲:从井里打水浇地。溉:浇灌。汲:音j , 从井里打水。 (3)及:等到。 (4)国人道之:都城的人谈论这件事。国:古代国都也称“国”,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道,讲述。 (5)闻之于宋君:这件事被宋君听到了。之:代词, 指“丁氏穿井得一人”一事, 是“闻”的宾语。于:介词: 当“被”讲 , 引进主动者。宋君:宋国国君. (6)问之于丁氏:向丁氏问这件事。于:介词:当“向”讲。 (7)对:应答,回答。 (8)得一人之使: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重点虚词】 宋之丁氏家无井:“之”助词,的。 有闻而传之者曰:“之”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之”代词,指“穿

10、井得一人”。 之 闻之于宋君:“之”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之”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得一人之使:“之”助词,的。 求能之若此:“之”定语后置标志。 于 闻之于宋君:“于”表被动。译为:被宋君听到了。 杞人忧天 启示 这凡事都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 耳听为虚, 眼见为实。 谣言往往失实, 只有细心观察, 研究, 以理去衡量,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要深入调查研究,切不可轻信流言, 盲目随从,人云亦云。 7 / 22 课文: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 奈何忧崩坠乎?”

11、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 充塞四虚, 无处无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译文: 古代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另外又有个人为这 个杞国人的忧愁而忧愁,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 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那人说:“天是气体,那 日、月、星、辰不就会掉下来吗?”开导他的人说:

12、“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 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那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 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 心地会陷下去呢?”(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了心, 文言归纳 8 / 22 (1)选自列子天瑞列子集释。题目是编者加的。杞,周朝诸侯国。初在今河南杞县,后迁至今山 东安丘东北。列子,旧题为列御寇著。据后人考证,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今本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 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列御寇,相传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 (2)无( w):无

13、,没有。 (3)晓:告知,开导。 (4)积气:积聚的气体。 (5)若:你。 (6)行止:行动,活动。 (7)奈何:为何,为什么。 (8)只使:纵使,即使。 (9)中( zh ng)伤:伤害。 (10)积块:积聚的土块。 (11)四虚:四方。 (12)躇( ch)步跐(c )蹈:这四个字都是踩、踏的意思。 (13)舍( sh)然:消除疑虑的样子。舍,同“释”,解除,消除。 知识点 2: 标题的想象和联想 【知识讲解】 启示 文章通过杞人忧天的故事,嘲笑了那种整天怀着毫无必要的担心和无穷无尽的忧愁,既自扰又扰 人的庸人,告诉人们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文章基本以对话构成,言简意赅,逻辑严谨,读来

14、 文气贯通,一气呵成。 9 / 22 经典再现天上的街市(郭沫若) 注意: 远远的 街灯 明了, 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相关联想角度举例练习 你看 , 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你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联想(共同点的 再现) 想象(事物 的 再创造) 联想 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

15、物的思维过程,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想象 对于人们已有的经验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想象是一种在创造,比较天马行空, 但是联想 是有自己的角度的,如下表格。 10 / 22 常 见 的 联 想 角 度 一、从外形上看 白云棉花糖;月亮白玉盘; 柳条美女的长发 想一想:你还能想到那些 呢? 二、功能、属性联 想(从事物的功能、 属性角度去联想) 电视机 - 新闻娱乐发电机- 发电电饭 煲 - 煮饭灭火器- 灭火消防车- 灭 火货车 - 运货 想一想 : 由下面你会联想到 什么呢? 电视机 电脑桥衣服学 校学生 三、借物喻人 腊梅不畏困难的人;蜡烛默默无 闻、无私奉献的人;小

16、草生命力顽强的 人 想一想: 你还能有哪些物联 想到人呢?它们之间有什 么相关呢? 四、谐音联想 1、广告:默默无闻(蚊);百年润发 2、歇后语: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 白;孔夫子搬家尽是书(输) 想一想: 你还知道哪些广告 和歇后语是采用了这类谐 音联想? 联想与想象的运用 1、作为一种思维训练; 2、由图片展开联想与想象; 3、由诗句展开联想与想象; 4、由作文题目展开联想与想象; 注:虽然明确了联想与想象的概念,但是平时在运用的过程中最好不要分开,这就是 一种思维的方式。 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分析,事物之间 是可以 串联 起来的,运用这种串联进行记 忆。 11 / 22 例如:(运用联想和想象,将这些词语串联起来,变成一个简短的故事进行记忆。) 动动脑筋: 乌云下雨孩子皇帝大海衣服冷饮桌子小猫地震 串联联想成:满天“乌云”密布,要“下雨”了,一 个“孩子”看见“皇帝”正在“大海”中洗“衣服”,他 把“冷饮”准备好了放在“桌子”上,被“小猫”发现了, 小猫闹得天翻地覆,仿佛“地震”了。 水管开水插座触电电梯黑夜水井白兔洗衣粉洗澡 串联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