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党的代表大会主要内容(2020年7月整理).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1855009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8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届党的代表大会主要内容(2020年7月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历届党的代表大会主要内容(2020年7月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历届党的代表大会主要内容(2020年7月整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历届党的代表大会主要内容(2020年7月整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历届党的代表大会主要内容(2020年7月整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届党的代表大会主要内容(2020年7月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届党的代表大会主要内容(2020年7月整理).pdf(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历届党的代表大会主题内容: 一大:1921 年 7 月 23 日至 8 月初分别在上海和淅江嘉兴南潮船上召开主题:通过了党的第 一个纲领和党的工作决议。党纲确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党的“一大”正式宣告了中国 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开天辟地的一件大事,具有深远伟大的历史意义。 二大:1922 年 7 月 16 日至 23 日在上海召开主题: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和动力, 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三大:1923 年 6 月 12 日至 20 日在广州召开主题:正确估计了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的革命 立场及国民党改组的可能性,批评了张国焘等人怀疑国共合作的“左” 倾错误。党的“三 大”

2、 确定的国共合作方针与政策对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促进中国革命的发展具有重大 意义。 四大:1925 年 1 月 11 日至 22 日在上海召开主题:是研究和确定党对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五大:1927 年 4 月 27 日至 5 月 9 日在武昌举行 主题:大会接受了共产国际关于中国问题 的决议案,批评了陈独秀右倾错误,强调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建立革命民主政权及实行土地 革命的重要性,但没有提出如何争夺革命领导权及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切实可行的解决办 法,也没有对如何建立党领导的革命武装提出具体措施。大会仍然选举陈独秀为总书记。 六大:1928 年 6 月 18 日至 7 月 11 日在莫斯科

3、召开主题:是总结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 训,制定新的历史时期的路线与政策。指出,中国社会的性质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 国革命现阶段仍属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当时的政治形势是处在两个革命高潮之间的低潮中, 党的总任务不是进攻而是争取群众准备暴动。既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也批了“左”倾 盲动主义错误。 “六大”的这些决议与路线基本上是正确的,但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复杂 性认识不足,特别是忽视了农村根据地的重要性,而且错误地把民族资产阶级当成“最危险 的敌人之?,埋下了后来“左”倾错误的根源。 七大:1945 年 4 月 23 日至 6 月 11 日在延安召开主题:是争取抗战最后胜利和在中国实现

4、光明的前途。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大会制定了正确的政治路线: “放手 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 通过了新党章, 规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 毛泽东思想作 为党的指导思想。 新党章还规定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大会强调党的群众路线是根本的政治路 线和组织路线, 并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概括为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和人民群众 紧密联系在一起、自我批评这三大作风。七大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全 党在组织上、 思想上都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为最后取得抗战胜利和民主革命胜利奠定 了基础。

5、 八大: 1956 年 9 月 15 日至 27 日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积极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总结经验, 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 大会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 成以后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 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变为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 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 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要求同当前经济 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党今后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 把 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已成为国家政权的主要任 务。大会在认真结“一五”计划时期经济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确立了既反保守又反

6、冒进、在综 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 并要求合理规定经济发展速度, 保证国民经济均衡发展。 大会提出要进一步健全和改进国家政治生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同官 僚主义作不懈的斗争。大会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方针。党的“八大”为我国社会主义建 设事业指明了方向,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了个好头。 九大:1969 年 4 月 1 日至 24 日在北京召开主题是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所谓经验成果。林 彪在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全面肯定了“文化大革命” 2 的所谓“丰功伟绩” ,并规定了“斗、批、改”的任务,把“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思想 作为党在整个

7、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 “九大”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 合法化,并加强了林彪、江青集团在党中央的权力和地位。 十大:1973 年 8 月 24 日至 28 日在北京召开主题是批判林彪集团的反革命罪行,但是大会 通过的由张春桥等主持起草的政治报告和党章没有正确分析林彪事件发生的原因, 总结必要 的教训,反而全面继承了“九大”的错误理论与路线。 十一大:1977 年 8 月 12 日至 18 日在北京召开主题是宣告“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并重申 在 20 世纪内把我国建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期党的根本任务。 但是大会仍肯定 “文 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政策,因此未能完成党在粉碎

8、“四人帮“之后的新时期拔乱反正、 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的任务。 十二大:1982 年 9 月 1 日至 11 日在北京召开主题是确定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 面的正确道路、 纲领和方针政策。 胡耀邦代表党中央作了政治报告。 邓小平在会上讲话指出,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依 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党总结长期 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他还把经济建设作为一项核心任务加以强调。 提出了党在新时期 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四 个现代化,

9、把我国建设成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还提出到 20 世纪末基本实 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目标。 十三大:1987 年 10 月 25 日至 11 月 1 日在北京召开主题是加快和深化改革。大会明确解释 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含义, 并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即以经 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 大会进一步提出了经济建设 与改革、党的建设的基本方针。经济建设方面提出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实现这一战略部署的 目标必须依靠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逐步建立起有计划商品经济新体制的基本框架。 大会高度 评价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找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0、道路的伟大意义, 指出: 这是马克思 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 继找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之后 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十四大: 1992 年 10 月 12 日至 18 日在北京召开江泽民作 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的报告。 大会的主题是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确定今后一个时期的战略部署,动员 全党全国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 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夺取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 更大胜利。 第一次明确地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规定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提 出要用邓小

11、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这是新时期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核 心问题。大会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写进党章修正案。 十五大:1997 年 9 月 12 日至 18 日在北京召开江泽民作了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 21 世纪的报告。大会的主题是从世纪之交的历 史高度,科学地总结过去,筹划未来,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世纪的发展 作全面部署。大会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了党章。 十六大 2002 年 11 月 8 日至 14 日,江泽民代表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 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开创中

12、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 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十六大的 灵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确立的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党的十 六大报告强调,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个重要论断,体现了“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揭示了发展与执政、兴国与执政的内在关系,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 3 坚持以发展为己任, 以兴国为目标, 以富民为取向。 同时也表明, 在党面临的一系列任务中, 发展始终是第一位的任务,根本任务

13、、中心任务。党和国家其他任务都要围绕这个“第一要 务”来进行。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实现了我们 党承前启后,完成整体性新老交替的任务。 十六大以来历届全会主要内容 十六届六中全会 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定(2006 年 10 月 8 日-11 日) 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定全文发布,指出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证公民权利和 自由,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健全公务员工资制度,通达社情民意,建设服务型政府 十六届五中全会 通过制定十一五规划建议(2005 年 10 月 8 日-11

14、日) 十六届五中全会举世瞩目, “十一五规划”首次将“计划”改为“规划” ,并与以往单 一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不同, 此次规划同时强调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规划将涉 及突出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城市化健康 发展、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切实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六大重点. “十一五规划” 从 2006 年至 2010 年 十六届四中全会 作出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决定(2004 年 9 月 16 日-19 日) 2004 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 一切积极因素, 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这是在党的文

15、件中第一次把和谐社 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同意江 泽民同志辞去中央军委主席职务的决定。全会高度评价江泽民同志为党、为国家、为人民作 出的杰出贡献。江泽民同志参加革命 60 年来,矢志不移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为党 和人民建立了卓越功勋,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赞 誉 十六届三中全会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3 年 10 月 11 日-14 日)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 决定提出的“五个统筹”的改革目标,即

16、 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 和对外开放。 中央讨论拟提请十六届三中全会研究振兴东北问题。 要充分认识振兴东北地区 等老工业基地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统筹规划, 从长计议, 量力而行, 分步实施,确保这一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 十六届二中全会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2003 年 2 月 24 日-26 日) 全会强调,要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通 过拟向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意见 ,建议国务 院根据这个意见形成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交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 十六届一中全会 胡锦涛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2002 年 11 月 15 日) 全会选举了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委员会总 书记;根据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提名,通过了中央书记处成员;决定了中央军事委员会 组成人员; 批准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书记、 副书记和常务委员 会委员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