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形象策划案例_奔驰汽车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41854988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形象策划案例_奔驰汽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企业形象策划案例_奔驰汽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企业形象策划案例_奔驰汽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企业形象策划案例_奔驰汽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企业形象策划案例_奔驰汽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形象策划案例_奔驰汽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形象策划案例_奔驰汽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企业形象策划-奔驰汽车奔驰:永远与高质量同义在中国有很多人都知道奔驰汽车。德国的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是一个有百年历史的汽车制造厂,110年前,世界上最早的一辆汽车就诞生在这里。一个多世纪以来,汽车行业发生了令人惊讶的变化,在激烈的竞争中,有的公司消失了,有的公司改行,有的公司却能福星高照,不仅坚守了汽车的地盘,而且还有了巨大的发展。奔驰汽车公司就是这样一家少有的公司。自从第一辆汽车生产出来以后,世界就随着汽车车轮的转动而产生了一种奇妙而令人意想不到的变化,因为汽车,尤其是轿车,它不仅仅是代步工具,而且由于汽车带来的速度也推动了整个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节奏的变化,人类终于进入“

2、汽车时代”,就像如今的电脑出现预示着一个新时代到来一样。企业主、资本拥有者、投资者的目光是实际而敏锐的,他们很清楚在这样一个大好机会中应该做些什么,汽车行业从一开始便充满残酷、激烈的竞争。二战以后,日本汽车迅速发展,以低价、优质打入欧美市场,冲击着那里的汽车制造业。进入九十年代以后,这种竞争称之为你死我活,一点也不过分。世界汽车产量不断增长,1994年至少增长了6%,西欧的增长幅度最大。美国销售量1993年为1420万辆,到1994年就增至1540万辆,增长率为8.5%,销售量连续几年上升。日本汽车销售仍保持良好势头,尽管90年代以后失去了汽车产量世界第一的宝座,美国在相隔15年后再次超过日本

3、,但是日本的实力未减。其次亚洲的国、拉美的墨西哥汽车制造业都呈现出凶猛的上升势头。然而就是在这种竞争环境下,奔驰汽车依然是世界汽车制造中的佼佼者。目前,奔驰轿车公司生产的车辆,从高档小轿车到大型载重汽车,以及运输车、大轿车、越野车、多用拖拉机等,共有160多个品种,3700种型号,年产量控制在70多万辆,营业额达400亿马克,有60%的产品销往国外。如今,奔驰轿车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元首和知名人士的用车和接待专用车。可以说,无论在何处,高级奔驰汽车都是权利和身份的象征。不仅如此,奔驰公司实际上还是一个跨越了汽车、飞机、宇航、地铁、电子、咨询等多种领域的大型集团。在这些领域奔驰公司都有着广阔而

4、吸引人的前景。奔驰汽车公司取得这样的成功,靠的是什么?(一)醒目的标志:独特的视觉识别(VI)形象从斯图加特机场沿高速公路开车进城,当你越过路边葱郁的树林时,远远就能看到戴姆勒奔驰集团总部大厦楼顶那个不停转动的、直径相当于五、六层楼高的三叉星圆环。这个标志即是奔驰企业的标志,也是奔驰汽车的商标。如今,这个商标、标志早已是人们耳熟能详、十分醒目的标志了。视觉识别的角度来看,奔驰的标志的设计相当圆满、十分成功的。企业的标志是企业利用符号语言来传达的信息,因此其设计图样须尽可能体现出企业的功能特点和在品质及追求,并且通过点、线、面等最简单的图形构成要素加以创造性的组合、合成,从而在一种简洁明快的图形

5、中体现出企业的一种不可言传的风格-这种风格有时比无数的黄金时间的广告更具有说服力。奔驰-一个圆环,环中一个三叉星。其标志就这么简单,构成极为简洁有力,充满了节奏。由于简单而独特,所以很具有识别性,非常容易被传播。圆往往是一个美的形式、天生美的形式。心理学家实验中发现,人们在圆形、方形及三角形的包装中,往往倾向选择圆形,人的直觉总觉得圆形包装物中的产品似乎更优越。许多标志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圆形。奔驰的圆形标志同样首先就给了观众、顾客一个良好的心理暗示。把握住人们的心理,利用人们的心理特点进行企业视觉形象设计,可以说是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开发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奔驰公司不仅在其产品-各种奔

6、驰汽车上装上醒目的品牌标志,而且还善于做广告,扩大奔驰的影响。1988年欧洲足球杯赛,赞助西德足协100万马克的米勒奶制品公司,通过球队的出场及记者招待会,使自己公司的标志频频在电视屏幕亮相,大做免费广告。两年后,米勒公司再次出资100万马克赞助西德足协参加第14届世界杯足球赛,可这次,米勒公司却没能得手,却让奔驰公司出尽风头。许多西德队队员甚至在平时,也穿上印有奔驰标记的运动衫,这种标记印在衣衫的肩胛上,极易入电视镜头。在每月的记者招待会上,贝肯鲍尔总是恰到好处的坐在电视镜头前,肩胛上的星似乎就要冲过他的头顶奔向天空。此时,米勒公司生产的红橙饮料罐尽管一再被推入镜头,但总是放得远远的,连罐上

7、的文字都无法辩清。奔驰标志如此“幸运”,实际事出有因,实际上贝肯鲍尔每年都从奔驰公司的工资单上领取50万马克,他是奔驰公司的一名“勤勉”的职员。他同时还是德国足球协会的雇员,因此当贝肯鲍尔吉代表奔驰又代表德足协签订赞助合同时,与其说是两个机构在签协议,不如说是贝氏自己同自己订合同更为妥当。更令人吃惊的是,这位双重身份的贝肯鲍尔只向奔驰公司要了150万马克,而意大利的国家队赞助者却要为同样的一份合同出1500万马克。前往意大利的足球精英们,在各种场合中都不失时机地展现自己新近得到的高档奔驰跑车,这些跑车都是奔驰公司根据运动员们的要求,一改官僚作风,亲自送货上门。一般情况下,买一辆这种类型的车至少

8、得等5年。奔驰公司不失时机地争取这些精英,车子价格根据个人的知名度作不同的减价优惠,平均优惠价为4万马克。只有依靠这种积极态度和灵活机巧,广告才会取得轰轰烈烈的效果。(二)理念识别(MI)的核心:要用自己的产品整体满足顾客的要求50年代以后,汽车工业蓬勃发展,能生产高级小轿车的工厂不断涌现。宝马、奥迪、富豪、福特以及日本的丰田等,质量不断提高,性能逐步改进,而价格却大多低于奔驰。这种情况就迫使公司花大力气研制新产品,以符合顾客新的需求,完善车型设计,迎接来自各方的挑战。自汽车竞争日趋激烈的80年代以来,商家都十分明白,要赢得市场,关键在争取顾客的信任。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的创立的宗旨实际

9、上就是以一种全方位、全时段地提供优质服务来争取公众的认同。产品不再是售出完事,售后服务、终身服务、维修越来越成为一个影响产品销路的重要因素。同时,产品又能够不断推出新型号,能够以最佳的质量呈现在顾客面前更是一个富有吸引力的措施,而奔出汽车恰恰注重在这些产品的在本质方面下功夫。为了使奔驰新车型的设计既能保持奔驰传统形象,又能尽可能的降低成本,奔驰公司不惜财力到处网罗人才。全公司约18万人,仅工程师就有1万人,投入科研经费近15亿马克。公司上下全都调动起来,为新车型的诞生献计出力。公司还请来了气体动力学家、美学家、心理学家、商人等,请他们参与,提意见,出主意。新车型从研究、设计、绘制到做出模型,每

10、个环节,每个零部件,都要用科学的仪器进行测量和测试,而且精细到测定车辆行进时的空气阻力系数。1983年,一种新型的小型奔驰汽车上市了,与老式奔驰相比,它体积更小、更安全、更结实、更舒适,而外观线条流畅美观,富有动感。很快,订单纷纷而来,各家竞争对手又被落下一大截。奔驰汽车公司又不失时机地刊登广告,声称:“如果有人发现奔驰汽车发生故障,被修理车拖走,我们将赠送你1万美元。”虽是一则广告,但也反映了公司对自己产品的质量的自信。很自然,当我们一提起“奔驰”这个品牌就让我们联想起性能优越、安全系统很高、噪音很小、加速很快、光亮崭新、设计完美等优点。确实,多年来,奔驰汽车公司的经营战略目标并不是放在扩大

11、生产规模,而在于提高产品质量。公司新闻处的一位负责人明确地说:“我们的最高方针就是要优质”。奔驰汽车不但是在新产品开发中,实际上在各种车辆的生产过程中,从产品的构思、设计、研制、试验、生产直至推销、维修,质量第一的原则一直贯彻始终。为了提高质量,汽车公司十分注意把住质量关。在产品质量检验制度中公司明确规定,不合格的零部件坚决不用,不合格的成品不能出厂;一个发动机要经过42道检验,即使油漆有划痕,也得返工重来。搞生产的工人有1/7左右是专门从事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的。检验的校准又十分严格,如外场提供的零部件,一箱里有个一个零件不合格,就得把整箱零件全部退回。提到奔驰车的质量和安全性能不能不提到奔驰

12、车的撞车试验。在德国辛德风根,有一位世界汽车著名的安全专家胡巴教授。他在奔驰作了36年的安全研究工作。1959年他设计了世界上第一个汽车撞击试验装置,并且参与了安全气囊、安全带拉力限制装置、电子稳定器等诸多安全系统的研究。胡巴教授的实验室看上去简直就像一座大摄影棚,整整一面墙是奔驰八最著名的撞击试验的历史照片。试验室的一端是撞击模拟器,上方是100多盏用于拍摄高速影片的水银灯。胡巴教授说,模拟器可以取代大量的真车来进行撞击试验。在他的试验室每年的撞击试验就要做1000多次。但是,即使如此,奔驰每开发一种新车,都要把第一批50辆原型车中的30%用于破坏性试验。公司设有安全部,每年要有100辆新车

13、以35英里时速冲撞坚固的混凝土高墙,以试验前座的安全性能。平均下来,每年在试验室里用作撞击的奔驰轿车就有150辆之多。胡巴教授说,奔驰花在汽车安全性研究方面的经费是惊人的,但是,看到今天众多汽车厂商把奔驰的安全技术用在他们的汽车上,让广大驾车者的人身财产获得保障,这笔钱花得很值得。奔驰公司正是以产品的高质量、优越的品质性能来满足顾客的整体要求。(三)奔驰的哲学-不断开发新的车型企业的理念识别(MI)中的主要容有三个:一是企业使命,二是企业经营思想,三是行为准则。奔驰的经营思想不断开发新的车型是很耐人寻味的。现代社会进入了消费时代,企业经营又进入竞争激烈时期,这两个因素使得企业很难再有以一两种产

14、品占领市场许多年的机会。消费时尚不但促使人们追求时髦、追求新鲜,而厂家的竞争有很注意从消费者的这种心理去把握成功的机会。奔驰公司当然更注重这种契机。于是,“不断开发新车型,适应新的市场”就成了奔驰公司的经营哲学。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奔驰生产的都是豪华高档轿车,但是,面对着多变和多样化的市场,奔驰也变得多样化。过去奔驰有豪华的S系列、SL系列,许多汽车制造商常常以它们作为企业制造的典;1993件,奔驰公司又推出适用于各种场合的、较小的C系列;1995年,又向世界发布了一种全新生态理论的E系列;在1997年前后,奔驰紧凑、小型的单厢式的A系列车也将问世。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的轿车工业也逐渐进

15、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轿车进入家庭”这一话题,近年来也被新闻媒介炒得很热,而且不断升温。汽车热,煽热了国人,也煽热了洋人。虽然中国有识之士对汽车热究竟热到什么程度,持有相当谨慎、保守的态度,但是外国汽车业的行家们已经对中国汽车市场进行了十分乐观的预测。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亚太区总裁麦环宇认为,在2010-2015年,中国大约每年消费汽车1000-1500万辆,超过欧、日市场是肯定的,甚至有可能超过美国。他的预测大约是我国有关部门预测的一倍。无论怎样,21世纪中国是国际汽车市场唯一有待进一步开发的地方,各国大汽车集团都瞄准中国这个大市场,奔驰公司也毫不例外,早已摩拳擦掌,准备进入中国。他们宣称,奔驰素以高质量著称于世,在中国,他们也恪守这一原则:高质量、高安全系数、高舒适度。很快,他们就推出适合中国国情的FCC。FCCFamily Car China,“中国家庭汽车”的英文缩写。这种奔驰公司希望能够在中国合作生产而专门开发的车型,会在1994年国际家庭轿车研讨会上大出风头。FCC开发小组的负责人艾力逊先生说:“我们奔驰公司的哲学就是不断开发新车型,适应新的市场。正是出于这种哲学,我们希望能和中国的汽车厂家合作生产F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