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41854804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天津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天津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天津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天津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津一中2019-2020-2高二年级语文学科期末质量调查试卷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请考生将答案涂写在答题纸或答题卡的规定位置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祝大家考试顺利!第卷(18分)一、语言积累与应用(每题2分,共8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近日,知名短视频博主李子柒_由成都文旅局颁发的“成都非遗推广大使”;其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更在海外圈粉无数。人民日报微博曾评论:“李子柒的视频不着一个英文字,却圈了无数国外粉。春耕夏种秋收冬藏,一箪食一瓢饮,到底是真实生活或精心_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所表达的中式生活之美,在赏心悦目之际让人愿意接近

2、。无声胜有声,李子柒的样本意义,绝不应被忽视。无论怎样的文化,想要让别人理解,必先打动人。”李子柒的海外走红,与其说是一种文化输出,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输出似乎带有一种预设的目的和动机,李子柒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孩,她没有可能承担起“文化输出”的重任。当然,从结果上看,李子柒的作品很好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海外传播。如何让不同文明之间实现_和对话,避免陷入文化的自言自语、_,这需要真正深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异同。在李子柒视频表现出来的仁爱、勤劳、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价值理念中,是她能够广泛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荣获 表演 交融 自怨自艾B

3、. 荣获 表演 交流 孤芳自赏C. 荣膺 演绎 交融 孤芳自赏D. 荣膺 演绎 交流 自怨自艾2. 对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文化输出”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 左传是我国早期最重要的历史著作之一,梁启超说它是“商周以来史界之革命”,又说它“实两千年前最可宝贵之史料”。B.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C. 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D. 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单老了些;家中却一律忙,都在准备着“祝福”。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在

4、李子柒的视频中,表现出来的仁爱、勤劳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价值理念中,这是她能够广泛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B. 李子柒的视频表现出了仁爱、勤劳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价值理念,是她能够广泛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C. 在李子柒的视频中,表现出了仁爱、勤劳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价值理念,是她能够受到广泛欢迎的重要原因。D. 李子柒的视频表现出了仁爱、勤劳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价值理念,这是她能够受到广泛欢迎的重要原因。【答案】1. C 2. B 3. D【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成语运用常见错误类型有望文生义、用错

5、对象、褒贬误用、语意重复、自相矛盾、谦敬错位、不合逻辑。正确辨析成语,要在识记的基础上理解透彻成语的含义,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第一空,荣获:光荣地获得,多指竞赛优胜者得奖。荣膺:光荣的接受或承当。此处为接受某项称号,应选“荣膺”。可以排除A和B项;第二空,演绎:展现,表现。表演:演员演出剧本或扮演角色。此处强调“精心”的展示、表现,用“演绎”更恰当。第三空,交流:互相沟通。交融:形容事物的交汇融合,也指不同思想、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往、融合。此处形容“不同文明之间”的交往、融合,应选“交融”。可以排除D项。第四空,自怨自艾:悔恨自己的错误。孤芳自赏:泛指自命清高,自我欣赏的人,也指脱离群

6、众,自以为了不起。此处无悔恨之意,当选“孤芳自赏”。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根据自己的识记,浏览选项,排除有错误的句子即可。原句“文化输出”,引号起突出强调作用。A项,梁启超说它是“商周以来史界之革命”,又说它“实两千年前最可宝贵之史料”。这两处引号都起引用的作用;B项,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秋”字的引号起突出强调作用;C项,“大师”和“发扬国光”是运用了反语的修辞,引号起讽刺批判的作用;D项,都在准备着“祝福”,“祝福”的引号起特定称谓的作用。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

7、题解答时,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A项,“表现出来的仁爱、勤劳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价值理念中,这是她能够广泛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错误,“这”指代不明,“广泛”语序不当;介词残缺,应在“勤劳”后加介词“和”。B项,“是她能够广泛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错误,后句主语暗换,不是承前省略的李子柒的视频,而是价值理念,且“广泛”语序不当;介词残缺,应在“勤劳”后加介词“和”。C项,“在李子柒的视频中,表现出了仁爱、勤劳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等价值理念”错误,“在”掩盖了后一句的主语,最后一句的主语也不明朗。故选D。【点睛】病句可通过以下方法筛选

8、正确答案:一读,通读语句,是查找病句的前提;二找,认真分析,查找病因,看有没有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三改,针对病因,对症下药,进行删、补、换、移,修改病句;四查,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校对阅读,看是否通顺、句意准确。4.下列相关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中唐诗人力求新、变,诗风走向多源。其中,李贺诗歌重在诉说怀才不遇的悲愤,想象奇特,语言俏奇艳丽,诗境诡谲。B. 不同于韩愈的雄健深厚,欧阳修散文更加追求绵邈悠长、风神韵致。比如他的醉翁亭记祭十二郎文,无论写景还是抒情,都情意真切。C. 隋唐以来将古代典籍分为四部,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作为一部综合

9、性的著作,介绍了我国农业、手工业主要成就和发展历史,可以归入到“史”部中。D. 奥地利作家卡夫卡同百年孤独的作者艾萨克什维斯辛格一样,都擅长将幻想和现实融为一体,在丰富的想象世界中反映生活,因此而成为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注意平时整理积累,可以按照一定顺序或线索梳理文学文化常识,侧重名家名作,分类整理记忆。做题时要仔细分辨,注意时间、国别等重要信息。B项,祭十二郎文的作者是韩愈;C项,天工开物记录农业、手工业主要成就,不能归入“史”部中;D项,百年孤独作者是马尔克斯,卡夫卡不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故选A。二、古诗文阅读(共

10、3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贞观元年,太宗谓侍臣曰:“自古帝王凡有兴造,必须贵顺物情。昔大禹凿九山,通九江,用人力极广,而无怨讟(d)者,物情所欲,而众所共有故也。秦始皇营建宫室,而人多谤议者,为徇其私欲,不与众共故也。古人云不作无益害有益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固知见可欲,其心必乱矣。至如雕镂器物,珠玉服玩,若恣其骄奢,则危亡之期可立待也。自王公已下,第宅、车服、婚嫁、丧葬,准品秩,不合服用者,宜一切禁断。”由是二十年间,风俗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贞观二年,公卿奏曰:“依礼,季夏之月,可以居台榭,今夏暑未退,秋霖方始,宫中卑湿,请营一阁以居之。”太宗曰:“朕有气疾,岂

11、宜下湿?若遂来请,糜费良多。昔汉文帝将起露台,而惜十家之产。朕德不逮于汉帝,而所费过之,岂为人父母之道也?”固请至于再三,竟不许。贞观四年,太宗谓侍臣曰:“崇饰宫宇,游赏池台,帝王之所欲,百姓之所不欲。帝王所欲者放逸,百姓所不欲者劳弊。孔子云: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朕尊为帝王,富有四海,每事由己,诚能自节,若百姓不欲,必能顺其情也。”魏徵曰:“陛下本怜百姓,每节己以顺人。臣闻以欲从人者昌,以人乐己者亡。隋炀帝志在无厌,惟好奢侈,所司每有供奉营造,小不称意,则有峻罚严刑。上之所好,下必有甚,竞为无限,遂至灭亡,此非书籍所传,亦陛下目所亲见。为

12、其无道,故天命陛下代之。陛下若以为足,今日不音足矣。若以为不足,更万倍过此亦不足。”太宗曰:“公所奏对甚善!非公,朕安得闻此言?”(选自吴兢贞观政要论俭约,略有删节)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第宅、车服、婚嫁、丧葬,准品秩 品秩:品级身份B. 宫中卑湿 卑:地势低下C. 若遂来请,糜费良多 遂:顺遂,这里指同意D. 每节己以顺人 节:节约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物情所欲,而众所共有故也 为其无道,故天命陛下代之B. 为徇其私欲 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其恕乎C. 固知见可欲,其心必乱矣 固请至于再三D. 请营一阁以居之 每节己以顺人7

1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A. 古人云/不作无益/害有益/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B. 古人云不作/无益害有益/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C. 古人云/不作无益害有益/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D. 古人云不作/无益/害有益/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8. 以下六句话,全都是唐太宗崇尚俭约的原因的一组是固知见可欲,其心必乱矣。 若恣其骄奢,则危亡之期可立待也。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 若遂来请,糜费良多。帝王之所欲,百姓之所不欲。 公所奏对甚善!A. B. C. D. 9.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本文所论俭约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勤俭节约,而是针对王公贵族挥霍无度“则危亡之期可立

14、待”展开讨论的,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性。B. 贞观以来“二十年间,风俗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是王室和大臣们认真贯彻唐太宗俭约治国主张的必然结果。C. 唐太宗不仅以古为鉴,对俭约治国有清醒的认识,而且身体力行,宁愿忍受疾病困扰也决不造屋避湿,体现了一代明君的高尚风范。D. 魏徵认为,隋炀帝亡国与奢侈无关,主要是因为他滥施刑罚,并针对于此对唐太宗提出劝谏,得到了唐太宗的赞许。10.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7分)(1)自古帝王凡有兴造,必须贵顺物情。(2)帝王所欲者放逸,百姓所不欲者劳弊。(3)以欲从人者昌,以人乐己者亡。【答案】5. D 6. D 7. C 8. C 9. D

15、 10. (1)自古帝王大凡有兴建营造,一定要看重依顺民心。(2)帝王所要的是放纵逸乐,百姓所不希望的是劳苦疲累/帝王之所以希望这样,是为了放纵逸乐,百姓之所以不希望,是因为劳苦疲累。(3)拿自己的欲望顺应民情的就会昌盛,靠百姓来博取自己欢乐的就会灭亡。【解析】【5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平时注意积累、识记,再结合原文语言环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D项,“每节己以顺人”是说“经常节制自己来顺应民情”,节:节制、克制。故选D。【6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与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实词与虚词的用法和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再逐项对比。A项,“物情所欲,而众所共有故也”是说“是因为民心希望这么做,而为大家共同享有的缘故”,“故”:名词,原因。“为其无道,故天命陛下代之”是说“正因为他无道,所以上天才让陛下来取代他”,“故”:连词,所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