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夏日绝句》朗读+知识精讲+课件教案

上传人:ja****ee 文档编号:141854784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古诗《夏日绝句》朗读+知识精讲+课件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小学古诗《夏日绝句》朗读+知识精讲+课件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小学古诗《夏日绝句》朗读+知识精讲+课件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小学古诗《夏日绝句》朗读+知识精讲+课件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小学古诗《夏日绝句》朗读+知识精讲+课件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古诗《夏日绝句》朗读+知识精讲+课件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古诗《夏日绝句》朗读+知识精讲+课件教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

2、慷慨,与其词风不同。创作背景:靖康二年(1127),金兵入侵中原,砸烂宋王朝的琼楼玉苑,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被迫南逃。后来,李清照之夫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一天夜里,城中爆发叛乱,赵明诚不思平叛,反而临阵脱逃。李清照为国为夫感到耻辱,在路过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创作此诗,同时也有暗讽南宋王朝和自己丈夫之意。译文活着的时候应当作人中的豪杰,就是死了也要成为鬼中的英雄。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思忆项羽,他在惨遭失败之时,宁可自杀也不愿逃回江东。注释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思:怀念。项羽(公元前2

3、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江东:指长江下游一带。诗词赏析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

4、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诗人盛赞“不肯过江东”的精神,实因感慨时事,借史实来抒写满腔爱国热情。“至今”两字从时间与空间上将古与今、历史与现实巧妙地勾联起来,透发出借怀古以讽今的深刻用意。同步练习1.这首诗怀念项羽,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价值观念?2.试分析这首诗的风格特色。3、阅读下面三首关于项羽的诗,完成、两题。题乌江亭 (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题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夏日绝句 (李清照)生

5、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1)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但对项羽评价的角度并不一样,他们的角度分别是什么?答案:第一首是从兵家用兵的角度来评价的 第二首是从民心向背的角度来评价的 第三首是从节操(气节)角度来评价的(2)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答案: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李清照认为人要讲求气节,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题目猜测文本内容。2、能够结合时代背景和作

6、者经历理解诗句内容。3、能够根据诗句内容体会作者情感。一、看诗题,猜内容1、夏日:看到这个词你有什么感受?(凉爽、炎热)想到夏天,你会想起哪首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夏天正是赏花出游的好时机!2、绝句:这是什么意思?(绝顶好句。/自绝前的句子。-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短句、绝诗,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3、进入主题但作者在这美好的夏日中,却是无心赏景,也无心出游。她写下来这么一首诗。(出示夏日绝句)二、看作者,明背景1、李清照何许人也?百度百科是这

7、样介绍她的。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其文学创作具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称为“易安体”。不过宋朝一文艺女青年,少年时跟随父亲生活在汴京,过着优雅闲适的大小姐生活。她的日常不过是: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睡睡懒觉,喝喝小酒,赏赏花草,抒发一下自己的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但你若因此而小看她,那可不行。李清照十七岁时便深刻分析了唐朝之所以会发生

8、安史之乱和唐王朝军队一败涂地的原因,表现了诗人对北宋末年朝政的担忧。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此时的李清照虽有担忧,却仍怀希望。但数年过去,南宋却处在了一个风雨飘零的时期,请看同时期的诗人所做的诗词:出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丹心:忠心汗青:史册)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从上述诗句你可以看出此时的南宋正处在生死存亡之际。靖康二年(1127),金兵入侵中原,砸烂宋王朝的琼楼玉苑,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被迫南逃。后来,李清照之夫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一天夜里,城中爆发叛乱,赵明诚不思平叛,反而临阵脱逃。李清照为国为夫感到耻辱,在路过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创

9、作此诗,同时也有暗讽南宋王朝和自己丈夫之意。三、看诗句,知情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诗人四句诗中便有三个典故,你知道是那三个典故吗?教师补充: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项羽: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战中,兵败自杀。江东: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诗句译文生时应当作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诗人为何这么说?在国家风雨飘零、生死存亡之际,皇帝被金兵掳走,身为守城知府的丈夫不顾国家、不顾百姓,临阵脱逃,李清照她气啊!气什么?(国家无人杰)她恨啊!恨什么?(胆小懦弱的弃城者,临阵脱逃的叛国者)让我们带着这股气,带着这股恨,再来读一读这首诗。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令李清照感到耻辱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我们的国家的未来掌握在你们的手中,孩子们,学习吧,等到学成那天,我们也为我们的国家献出自己的一片丹心。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