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小区新建道路工程施工设计(二灰碎石基层施工)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41854725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2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宅小区新建道路工程施工设计(二灰碎石基层施工)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住宅小区新建道路工程施工设计(二灰碎石基层施工)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住宅小区新建道路工程施工设计(二灰碎石基层施工)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住宅小区新建道路工程施工设计(二灰碎石基层施工)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住宅小区新建道路工程施工设计(二灰碎石基层施工)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住宅小区新建道路工程施工设计(二灰碎石基层施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宅小区新建道路工程施工设计(二灰碎石基层施工)(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住宅小区新建道路施工组织设计二灰碎石基层施工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某经济开发区南区,与世纪大街、规划路相交。东南侧为客底花园小区,西侧为拖拉机场住宅小区,北侧为北航新苑小区。新建道路3467.31m2,边石848.51m,采用掺石,掺灰处理土基;新建雨水管线长459.65m(含预留管63m),管径DN500,新建检查井14座(含预留井8座),新建沉泥井5座。排入既有规划路雨水管线。机动车道结构:4cm沥青砼AC-16密级配PC-3乳化沥青粘层油(0.5L/m2)7cm沥青砼AC-25 乳化沥青透油层(1L/m2)撒15#钉子石(0.3m3/100m2)15cm二灰碎石8:17:7

2、5(石灰:粉煤灰:碎石)15cm二灰碎石8:17:75(石灰:粉煤灰:碎石)20cm石灰土12:8820cm石灰土12:88排水部分:雨水管线DN500承插管雨水连接管DN300承插管二、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一)编制依据1、城市道路设计规CJJ37-90;2、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JTGd50-2006;3、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92;4、公路路基设计规JTGd30-2004;5、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678-2009;6、其他相关的规和法规;7、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CJJ1-2008;8、联锁型路面砖面施工及验收规;9、室外排水设计规GBJ50014-2006;10、给排水标

3、准图集(2005年版);11、给水排水管道工程及验收规;12、客底花园南侧规划路(乐东居住区规划路)道路排水工程施工图(二)编制原则1、施工总体布置体现统筹规划、布局合理、节约用地、减少干扰和避免环境污染的原则。2、施工环境保护工作,必须贯彻“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管理”的方针和“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3、遵循有关施工技术规和验收标准原则,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严格按施工技术规要求优化施工方案,认真执行工程质量检验及验收标准。4、遵循实事的原则,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根据工程特点,从实际出发,科学组织,均衡施工,达到快速、有序、优质、高效。5、遵循专业化队伍

4、施工和综合管理的原则,在组织施工时,以专业队伍为基本型式,配备充足的施工机械设备,同时采取综合管理手段合理调配施工资源,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6、遵循贯标机制的原则,确保质量标准体系在本项目自始至终得到有效运行。三、施工工程总体策划及部署(一)施工总体策划为能按拟定的施工如期完工,从本工程开工前就必须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工作,在开工后狠抓每个施工环节,在确保质量及文明施工的前提下,加大力量投入,要有苦干、大干精神,从组织落实到设备配置等方面全力以赴。 1、进度计划按施工阶段节点控制,具体分排水工程、道路工程。2、各专业项目施工分部按专业共享项目组织人员合理安排,进行平行流水施工。各施工班组合理地、

5、充分地施工平面流水作业和部分立体交叉施工作业。(二)施工部署1、开工前部署(1)如承蒙中标,在接到建设方的开工通知3天进场,落实施工及生活用房。联系有关单位,协商、协调解决好施工前的各项前期工作。(2)安排施工用各种机械设备,安排落实施工班组等问题。(3)办妥各项有关施工手续。按规定制度和当地有关规定条例做到有准备开工,按规施工。(4)计划主材来源、对地方材料、半成品、成品定制等材料经发包方同意后签办订货供料合同。2、开工阶段部署(1)施工部署目标整体施工中合理地进行流水施工,施工各阶段劳动力安排相对均衡,各班组分工明确,搭接紧密,在保证质量和工期的前提下,做到成本的最优化。(2)施工总体安排

6、在施工安排上,做好各施工队的协调工作,各个工序安排紧凑,建立立体网络化控制。只有控制住关键点,带动全线,抓住整体才能确保工程按期完工。施工在机械设备上充足,进行机械化施工。主要材料供应方面,可就地取材,使材料供应充足。施工准备阶段与业主和当地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完成前期准备工作,为各项目分部开工创造条件。施工准备主要容:1、施工前应组织施工人员对设计文件、图纸、资料认真进行熟悉,查对是否齐全,有无遗漏、差错或相互之间有矛盾之处,发现差错应向设计单位提出;或补齐或更正,并作出记录。2、在研究设计图纸、资料过程中,需与现场实际情况核对,并于必要时进行补充调查。以利做好准备。3、现场

7、踏勘和调查的主要容有:1)对施工有影响,需拆迁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公用事业的杆线、管道和附属设施以及树木、农作物,坟墓等;2)因施工影响沿线建筑物、构筑物,公用事业的杆线、管道安全,需加固保护的结构、数量和确切位置;3)沿线需重点保护的历史文物、古迹、测量标准及军事设施等;4)了解沿线缺土、余土的地段和数量以及可供借土或弃土的地点;5)摸清沿线可利用的排水沟浜和下水道,及以往暴雨后的积水情况,以便考虑施工期间的排水措施;6)了解现场附近供水、供电、通讯设施、运输路线、场地及其它设施的情况;7)对外漏的检查井、消防栓、人防通气孔等应在图上标明,以备核对,避免埋没或堵塞;8)了解沿线个单位因施工

8、受到的影响情况,以及车辆交通影响,以便提出安排方案。 4、大型道路工程开工前可根据调查情况,编制施工大纲,按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确定施工程序,施工方法,采取的技术措施以及工、料计划与施工进度等。 5、大、中型规模的工程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它是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和调查研究,经过综合分析而编制的,其主要容包括:工程概况及其特点(着重施工特点)、施工方法、施工程序、针对关键性部位所采取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包括安全技术措施)与施工进度、工程量、工作量、机料设备、劳力计划、施工总平面布置等。6、按施工图纸的工程量、施工组织设计、指定的施工方法、公路或城市道路相应的工程预算定额(或其它经上级指定的专用工程

9、预算定额)和有关费用,由施工单位编制好施工图预算。7、对建设单位所交付的道路中线位置桩、水准基点桩等及其测量资料进行检查核对,若发现桩志不足,不稳妥,被移动,或测量精度不符合要求时,应按施工测量要求进行补测、加固、稳设或重新测校,并通知建设单位。8、开工前做好各项施工准备,应充分调查有无地下原有管线或其它地下建筑物等障碍,以及施工中可能涉及与其它部门有关的问题。对此应事先联系,加强协作,签订协议。9、施工围若有混凝土构筑物需采取爆破方法拆除时,除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外,必须由持有执照的专业单位实施,并报请有关部门审批。四、各分部分项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一)施工测量本工程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就是通

10、过布设满足施工放样精度的控制网和选择使用方便的施工放样方法,使得各独立施工的工程相互之间相互关系达到国家工程有关的技术规要求。 施工测量将本着“从整体到局部、从控制到碎部”的原则。围绕着工程施工的整体部署,按照施工控制网的加密、各级控制点的引测、细部的测量放样、施工完成面貌的检查、重要部位的安全监测这一程序。在人员和设备合理配置、科学管理、严格遵守各种测量规进行实际工作。同时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管理办法、操作规程、安全规等)来加强管理,做到机构合理,层次清晰,责任明确,确保测量工作准确、及时,发挥测量工作的重要性。1、主要的测量技术标准及规主要的测量技术标准及规如下:(1)国家三角测量和精度导

11、线测量规(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GB12897-91)(3)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GB12898-91)(4)中、短程光电测距规(5)公路路线勘测规程(6)设计图纸、修改通知、业主及监理部门的其他具体施工技术要求。2、施工控制网的建立与保护本工程根据业主先期提供的施工控制网作为基本的控制基准。施工过程中在直接利用首级控制网的同时,为保证工程质量及方便施工,须根据具体施工情况进行控制点的加密。随着工程的进展还必须将各级基本控制点引测、布设到各个工组面上,通过国家技术要求的规,确定各级施工控制等级及施测要求。(1)首级控制网的检测工程进点先期对业主提供的控制网成果进行局部的检测,确定联测首

12、级控制网点,组成一定图形;将各网点之间的边、角全部观测,观测值进行计算平差,首先检测图形自身的精度要求(三角形闭合差、边角关系等);合格后再将已知点之间的观测数据与理论数据(业主提供成果的计算值)进行比较。角度限差按分组观测两组共同方向观测角之差的精度来考虑,即应达到测角中误差的二倍(2*m),具体为3.6,边长限差按观测仪器的测距中误差(2*md)来作为精度指标,即应满足往返观测边长较差之限差。(2)施工平面控制网加密点的布置按照施工的质量精度要求,进行控制点加密。鉴于本工程只要排水管道及道路基层及面层铺设等工程容。拟在整个工程方向平均每100m设一个混凝土标墩,以便控制管沟开挖、管道安装、

13、道路基层等施工。(3)施工平面控制网加密点的等级根据施工测量规的规定,梯级布网其最末级平面控制点相对于同级起始点或邻近高等级基本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大于10mm。根据施工放样起始数据误差和测量误差比例关系,采用三、四等平面控制网可以满足施工要求。主要技术要求见表。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km)测 角中误差()测 距中误差(mm)测距相对中误差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相对闭合差DJ1DJ2三等1431.8201/15万6103.6n1/55000四等91.52.5181/80000465n1/35000注:表中为n测站数 平面加密控制网采取图上定位、实地勘察、现场放样调

14、整的方法来选定为点。觇标采用混凝土标,标形端正,标架稳定,标注的中心、仪器台的中心与标石的中心位于同一铅垂线上,墩上埋设目前各大工程普遍采用的有安全护盖的强制对中底盘。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平面控制 网等 级测距仪精 度等 级观 测次 数总 测回 数一测回读数较差(mm)单程各测回较差(mm)往返较差往返二、三等116572(a+b*D)81015四等114-6574-81015注:测回是指照准目标一次,读取24次的过程;a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mm);b标称精度中的比例误差系数(mm/km);D测距长度(km)。 基本导线点的位置选定在施工围以外不被破坏处,在埋设一个混凝土墩,并在混凝土墩周围浇筑一个混凝土平台;作为基本导线点的标石,平台高于地面5cm10cm,中间布置一锚筋,锚筋入岩40cm,外露0.5cm,锚筋外露顶面刻十字,并以十字的交叉点作为点位。 进行外业观测各项操作均严格按照工程施工测量规执行,外业资料经100%检查方可使用。对观测值进行测量平差,以检查观测成果的精度。边长观测值在经过气象改正、正常改正、倾斜改正及投影到侧区选定高程改正后,方能投入使用;最后成果采用计算机,应用测量平差软件进行严密平差,基本导线成果经二人核算无误后,才能申请上报、使用,达到工程所需的质量要求。 支导线无相关校核条件,故基本导线必须由独立观测二组重复观测进行校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