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双向DCDC电源设计报告DOC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41854338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双向DCDC电源设计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双向DCDC电源设计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双向DCDC电源设计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双向DCDC电源设计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双向DCDC电源设计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双向DCDC电源设计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双向DCDC电源设计报告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201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双向DC-DC变换器(A题)2015年8月12日. . . . 摘 要 本系统以Buck和Boost并联,实现双向DC-DC交换,以STM32为核心控制芯片。Buck降压模块使用XL4016开关降压型转换芯片,通过单片机闭环实现恒流输出控制。放电回路选择Boost升压模块,以UC3843作为PWM控制器,组成电压负反馈系统,通过调整PWM的占空比,实现稳压输出。系统能自动检测外部电源电压变化,在负载端电源较高时自动切换成充电模式,反之切换为放电状态。系统具有过流、过压保护功能,并可对输出电压、电流进行测量和显示。关键字: DC-DC交换;Buck;

2、Boost;PWM控制 AbstractThe system is Buck and Boost parallel, to achieve two-way DC-DC exchange, STM32 as the core control chip. The Buck Buck module uses the XL4016 switch Buck converter chip, takes the current signal in the output, controls the feedback of XL4016, completes the closed-loop control, a

3、nd realizes the constant current output. Boost boost module uses UC3843 as the PWM control chip, according to the output voltage negative feedback signal to adjust the PWM signal, the closed-loop control is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regulator output. System can automatically switch charge

4、 and discharge mode, can also be manually switch. The system has the function of over current and over voltage protection, and can measure and display the output voltage and current.Key words: bidirectional DC-DC converter, Buck, boost, PWM control目 录1系统方案11.1 升、降压电路的论证与选择11.2 系统组成及控制方法12系统理论分析与计算22

5、.1 电路设计与分析22.1.1 提高效率的方法22.1.2 控制回路分析22.2 控制方法分析22.3 升压、降压电路参数计算32.3.1 元件选取32.3.2 电感计算33电路与程序设计43.1电路的设计43.1.1系统总体框图43.1.2 充电系统原理43.1.3 放电系统原理53.2程序的设计53.2.1程序功能描述与设计思路53.2.2程序流程图54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64.1测试方案64.2 测试条件与仪器74.3 测试结果及分析74.3.1测试结果(数据)74.3.2测试分析与结论7附录1:电路原理及实物8附录2:主要程序片段9双向DC-DC变换器(A题)【本科组】1系统方案系统要

6、求效率,所以恒压输出、稳流输出都应采用开关电路,鉴于本题目要求的功能,系统主要由恒压控制模块、恒流控制模块组成,另为了灵活调整输出参数并实时监控系统工作状态,运用单片机控制技术,还有支持系统控制系统工作的辅助电源。1.1 升、降压电路的论证与选择方案一:采用线性电源电路。线性控制电路控制简洁,输出波形指标良好,电路简单,但缺点是效率极低,在当前的大功率电源应用场合已被淘汰,因题目对效率的要求,这里不能采用线性电源。方案二:正激、反激变换器。电源调整管工作在开关状态,优化调整后其效率远高于线性电源;且有可以有灵活的参数设计满足不同的需求;有大量产品级方案可供借鉴,实现起来难度不大。方案三:当前流

7、行的开关电源大多基于Buck、Boost基本电路拓扑结构或他们的结合,在对题目进行仔细分析后,系统需求的尽是升压和降压,在Buck、Boost基础上附加反馈控制就可完成任务,这样还可以省略繁杂的变压器参数设计,因电路简洁实现起来更加容易。并且因为使用较少的常规元件,节省成本提高可靠性,符合产品设计的思路。综合以上分析,选择方案三。1.2 系统组成及控制方法方案一:系统由Buck、Boost模块实现升压、降压任务,各模块所需PWM信号的由单片机提供,单片机AD采集实时输出量,经运算后通过改变占空比调整模块工作状态。该方案电路最简单,各种控制灵活,缺点有单片机运算量过大,开关信号占空比受单片机限制

8、,浮点运算的时延影响电路跟随,另外单片机容易受到功率管开关干扰而失灵。方案二:使用振荡器、比较器产生PWM波,由负反馈电路实现输出控制,单片机负责状态切换和测量显示,该方案原理易于理解,但自己装调的PWM电路在开关时容易出现振铃毛刺,直接影响了系统效率,并且要完善反馈控制对回馈信号要求较高。方案三:借用现有成熟PWM控制器,该类集成电路输出波形好,工作稳定,都具备至少一个反馈控制引脚,按照厂商提供的典型电路就可装调出应用电路。但这类电路一般针对专用场合设计,借用时需要较多设计计算,特别是该类芯片的反馈有极高的控制灵敏度,在单片机参与时需要较多改动。为提高系统性能选择方案三,降压回路使用XL40

9、16,升压回路以UC3843为核心,控制单片机使用STM32,有很高的工作速度、丰富的外围资源,可以很好地完成系统控制任务。2系统理论分析与计算2.1 电路设计与分析 2.1.1 提高效率的方法在电路的设计过程中,找到了影响系统效率的主要因素有三点:功率变换器开关器件的开关损耗;感性元件的铁损和铜损;控制电路的损耗。.所以提高系统效率,我们可以从这三方面出发。1开关器件的损耗不可避免,但是可以采用低功耗的开关管和二极管。采用MOS管做为开关管,IRF540型MOS管开关损耗小,其只在导通期间由开关损耗,适合频率比较高的工作场合。采用肖特基二极管做为续流二极管,耐压高,损耗小。如此选择器件可以降

10、低开关器件的损耗,提高系统效率。2.通过理论和实践验证,电感越大,纹波电流越小,电感损耗越大。所以在满足要求的条件下减小电感,并且严格按照要求绕制电感,减小磁隙,线圈紧凑等。3.在焊接时合理安排布局,减少开关信号走线的连接,可以在布局布线上减小损耗。2.1.2 控制回路分析1.恒流输出:在输出端检测采样电阻的电压,因为信号很小,经过20倍放大送至单片机,单片机将处理结果,经误差放大器送至XL4016的反馈端FB。FB与部1.25V基准电压比较,控制PWM信号,进而达到控制输出电流。经过闭环负反馈系统控制,可以使输出电流恒定,起到了过流保护作用。2.自动切换:由单片机采集30欧负载两端电压,当电

11、压低于30V时,系统工作在放电模式;当电压高于30V时,系统工作在充电模式。此外,还可以手动切换工作模式。3.液晶显示:使用12864液晶屏,显示电池组的充电电流和充电电压。充电电压是采集XL4016输出端的电压,当电压大于24V时,断开充电模式。充电电流同XL4016反馈的电流信号,在单片机部换算并显示。2.2 控制方法分析 UC3843是高性能固定频率电流模式控制器,电压负反馈均衡控制,每周期由斜波电流峰值关断。UC3843的振荡频率由RT/CT引脚接的电阻电容决定,系统的开关频率为f=1.8(RT*CT)=60KHz。PWM以60 KHz的频率控制开关管的导通截止,电感L储存并释放能量。

12、PWM的占空比越大,开关管的导通时间越长,电感存储的能量越大;相反电感存储的能量越小。稳压过程有两个闭环系统来控制,分别是恒压输出和过流保护。恒压输出:在输出端通过电阻分压采集比例电压信号,经电压误差比较器后平滑滤波。积分器的电容大小影响系统的调节速度,即影响指标中输出的动态响应时间。当采集的电压小于部2.5V基准电压,使PWM调节器的输出脉宽增加,从而影响输出电压调节幅度。2.3 升压、降压电路参数计算 2.3.1 元件选取1.MOS管的选取根据主电路中的工作电压及电流,结合MOS管的耐压、耐流及损耗性能,电力晶体管耐压高,且开关损耗大,适合工作频率比较低的场合,电力场效应管耐压比较低,但是

13、开关损耗小,适合频率比较高的工作场合。根据这里的情况,我们选用了。考虑到实际电压电流尖峰和冲击,电压电流耐量分别取2.5和2倍裕量,即应选取耐压高于40V,最大电流33A。实际选用IRF540型MOS管。2.二极管的选取为降低续流二极管的导通压降,减少功率损耗,提高效率,选用肖特基二极管作为续流二极管。根据主回路中的工作电压及电流,结合肖特基二极管的耐压、耐流及损耗性能,选用IN4746耐压40V最大电流为30A。2.3.2 电感计算1.CCM工作模式下MOS开关管占空比D的计算:2.当输出最大负载时若要使电流连续,则:为开关导通时的压降和电流取样电阻上的压降之和,取060.9V设电感纹波电流

14、为平均电流的30%,即: 所以电感值:电感的设计包括磁芯材料、尺寸选择及绕组匝数计算、线径选用等。电路工作时重要的是避免电感饱和、温升过高。磁芯和线径的选择对电感性能和温升影响很大,材质好的磁芯如环形铁粉磁芯,承受峰值电流能力较强,EMI低。而选用线径大的导线绕制电感,能有效降低电感的温升。3电路与程序设计3.1电路的设计3.1.1系统总体框图系统总体框图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DC-DC降压充电模块、DC-DC升压放电模块、MCU控制模块、显示单元、转换开关、稳压电源、电池组七部分组成。本系统可实现手动和自动充放电模式选择。DC-DC降压充电模块DC-DC升压放电模块MCU控制电池组直流稳压电源

15、转换开关转换开关显示图1 系统总体框图工作原理:转换开关调整为充电模式,直流稳压电源输出大于30V电压,经降压模块以小于24V电压、2A恒定电流为电池组充电。当转换开关调整为放电模式时,电池组输出电压经UC3843升压模块达到30V为负载供电。3.1.2 充电系统原理充电系统那个框图如图2所示。Buck调整器PWM控制器MCU控制误差比较放大器VinVout采样电阻图2 充电系统框图采用XL4016做Buck调整,FB脚接电流负反馈。由0.05电阻将电流信号转变为电压信号,并放大20倍,这时就将电流的误差也放大,使误差判断器更准确的判断误差。单片机采集放大后的电流信号并给出基准电压,误差放大器判断将结果送入FB端,控制输出电压的变化,从而达到控制电流。3.1.3 放电系统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