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二年级下全册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ja****ee 文档编号:141854303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DOC 页数:66 大小:7.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s版二年级下全册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语文s版二年级下全册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语文s版二年级下全册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语文s版二年级下全册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语文s版二年级下全册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s版二年级下全册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s版二年级下全册知识点总结(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识点总结1 古诗二首咏柳1、作者简介:贺知章,唐代诗人。除了咏柳外,我们还学过他的回乡偶书。2、咏柳 咏:歌颂、赞美。 “碧玉”,绿色的玉,这里把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妆”,打扮。“一树”,满树,“一”字表示满、全的意思。“万条”,指柳树枝条多。“绦”,一种用丝编成的带子。前两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扮的一样。从树上垂下来无数好像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细叶”,又细又嫩的柳叶。“裁”,裁剪。 似,好像。后两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剪裁出来的? 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3、咏柳作者描写柳树,歌颂春天,赞美大自然世界呈现出的勃勃生机。春日表达了

2、作者对万物复苏的春天的渴望以及春天到来的喜悦。4、注释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妆:装饰,打扮。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绦(t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裁:裁剪。似:如同,好像。练习题1、连线。刀细柳条万wntiodoxli2、组词。万()树()思()刀()柳()细()3、我会写。咏柳碧()妆()()()高,()条垂()绿丝绦。()()细()谁裁(),()()()()似剪()。绝句*【原文】*绝句(唐代: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3、,门泊东吴万里船。*【注释】*西岭:西岭雪山。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泊:停泊。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江苏省一带。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译文】*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赏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在鸣,这就有声音了。“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就有一个行为、一个行动。一横一纵,“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这句诗中以“鸣”字最为传神,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黄鹂描写的更加生动活泼。那么接下来杜甫又

4、讲到“窗含西岭千秋雪”,我的窗子里包含了岷山千万年累积的雪,西面的岷山,是千年的积雪的一个岷山。“门泊东吴万里船”我的门口停着长万里的船只。这样就形成了一迎一送,迎这个积雪的山头来进入你的视野,送这个船到下游去。那么这个“万里船”能够通行,也说明这个“安史之乱”已经进入了尾声了,已经接近要平定了,这个时候那航船也可以通行了,做生意的人可以在这条江上来来往往了。 那么这么一首诗,它本身是非常有修饰之美的,在加之它四句都是对仗的。从六朝开始就有绝句,到了唐代以后绝句就形成了非常圆熟的一种艺术,我们很多著名的诗都用绝句。绝句就是四句,四句往往或者四句都不对仗,或者四句前面两句写景对仗后面两句抒情不对

5、仗,或者是前面两句不对仗后面两句对仗,那么现在他这首诗四句都对仗,可以说是一首非常工整的、写得非常认真的一首诗。杜甫有一个写诗的时候让人“语不惊人誓不休”,所以他就把这首诗千锤百炼。*【练习题】*一、看拼音写词语。Mng jio chung ku shn lng( ) ( ) ( )二、默写古诗。_。*【参考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Mng jio chung ku shn lng( 鸣叫 ) ( 窗口 ) ( 山岭 )二、默写古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同步习题一、默写古诗。两个黄鹂_,_白鹭_。_,_。二、根据不同的环境运用诗句。春天来了,我看到两

6、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梢上欢快地歌唱,这时,我不由得想起一句诗:“_ , _。”三、根据古诗内容填一填。绝句是( )朝诗人( )写的。诗中一共描写了六种景物:( )、( )、( )、( )、( )、( )。提到了四种颜色,分别是( )、( )、( )、( )。参考答案:一、鸣翠柳 一行 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三、唐 杜甫 黄鹂 翠柳 白鹭 青天 千秋雪 万里船 黄 翠 白 青2 笋芽儿多音字撒s撒手 撒网 撒娇撒s撒种撒播藏cng躲藏 隐藏藏zng西藏 宝藏词语理解唠叨:没完没了地说话。滋润:保持水润,使物体表面不干燥。阻碍:阻挡,使不能顺利通过或

7、发展。近义词央求恳求 呼唤叫唤阻拦阻挡 优美优雅反义词娇嫩刚硬 粗重尖细勇敢懦弱 强壮瘦弱词语运用自豪 骄傲主要区别“骄傲”可以用于贬义,如“他有了一点成绩就骄傲起来。”也可以用于褒义,如“中国的富强让海外华人纷纷感到自己是中国人的那份骄傲。”“自豪”只用于褒义。自问自答1、笋芽儿这个形象十分可爱,课文是怎样描写它的?课文把笋芽儿描写成了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她会“揉”眼睛,会“伸”懒腰,会向四周“看”,还会“撒娇”,这些都写出了笋芽儿的讨人喜爱。2、笋芽儿被吓住了,缩着身子,低着头,说:“那我还是呆在这儿吧。”这段话写出了一个被吓住的孩子的表现。有一处省略号,这处省略号表现了什么?读的时候该怎样

8、朗读呢?省略号写出了小笋芽儿的犹豫和思考,是最终决定“我还是呆在这儿”的一段考虑的时间,朗读的时候需要停顿一会儿,注意体现笋芽儿的心理变化。3、笋芽儿再也沉不住气了。她扭动着身子,一个劲儿向上钻,不住地说:“我不怕,我要出去”文中的“扭动”一词运用得十分巧妙,你能试着说说理由吗?“一个劲儿”写出了什么?“扭动”这个词有拟人的意味,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笋芽儿钻出泥土的动态写得形象生动。“一个劲儿”体现了她钻出泥土的决心和奋发向上的精神。积累好词表示声音的ABB形式的词语:轰隆隆 哗啦啦 叮铃铃 淅沥沥 呼啦啦扑簌簌表示声音的AABB形式的词语:叽叽喳喳 乒乒乓乓 叮叮当当 叮叮咚咚5 曹冲称象(1

9、)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候(时候等候)柱(柱子圆柱)底(到底海底)杆(笔杆秤杆)秤(秤杆大秤)岁(岁月年岁)站(站立车站)船(小船坐船)然(果然居然)(2)好句积累: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3)曹冲称象的过程:赶象上船;在船舷上做记号;把大象赶上岸,装石头上船;称石头重量。6 沙滩天使生字学习9 波斯猫找快乐10 对症下药11 找骆驼1.故事改编自阿拉伯民间故事。人物两个:商人和老人。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老人在没有见过骆驼的情况下,凭着对观察到的现象的准确分析和判断,使商人终于找到了骆驼。老人的观察、分析、判断,对人很有启发,令人拍案叫绝。找骆驼写的是

10、一位老人指点商人找到走失的骆驼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必须多观察、多思考。老人根据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判断骆驼左脚有点跛;根据路的左边有一些蜜,右边有一些米,判断骆驼驮的是这两样东西;根据骆驼啃过的树上留下了牙齿印,判断骆驼缺了一颗牙齿。2.读了找骆驼的课文,我们认识了一位( 善于观察和思考)的老人,他通过观察发现了商人丢失的骆驼有这些特点:(左脚跛)、 (左边驼蜜右边驮米) 、(缺了一颗牙齿) 。他看见路上有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 ,就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又看见路的左边有一些(蜜 ),右边有一些 (米) ,就知道骆驼左边驼蜜右边驮米)。还看见骆驼啃过的树叶,上面

11、留下了(牙齿印),所以知道它 (缺了一颗牙齿)。12 激光自述13 鲁班造伞14 听诊器的由来15 古诗二首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译文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子正在学垂钓,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遇到有人问路,他老远就招着小手,因为不敢大声应答,唯恐鱼儿被吓跑。注释蓬头:形容小孩可爱。稚子:年龄小的、懵懂的孩子。垂纶(ln):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莓(mi):一种野草。苔:苔藓植物。映:遮映。借问:向人打听问路。应(yng):回应,答应,理睬。小儿垂钓是胡令能到农村去寻找一个朋友,向钓鱼儿童问路后所作。第一、二句重在写形:垂钓,第

12、三、四句重在传神:问路。作者简介胡令能(785-826年),唐代诗人,隐居圃田(河南中牟县)。唐贞元、元和时期人。家贫,年轻时以修补锅碗盆缸为生,人称“胡钉铰”。传说诗人梦人剖其腹,以一卷书内之,遂能吟咏。他的诗语言浅显而构思精巧,生活情趣很浓,现仅存七绝诗4首。夜书所见宋 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翻译: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秋风吹来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一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注释:萧萧:风声。客情:旅客思乡之情。挑:挑弄、引动。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篱落:篱笆。诗人简介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写作背景:这是叶绍翁在异乡触景生情之作。秋风的声音,最能触动在外的人的思乡之情。夜已深了,还有儿童点着灯,在篱笆边找并捉蟋蟀。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作者客居异乡,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16 小鹿的减法17 爱发脾气的孩子18 寓言二则坐井观天生字拼音组词井 jng(一口井)(井水)(水井)(井口)(打井)(挖井)(油井)(矿井)观 gun(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