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ja****ee 文档编号:141853310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 采访果蔬会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1、只要是求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2、注意应用题中如果有“大约”等字,一般是要求估算的。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如:3005 = 60)被除数中间有0,商的中间不一定就有0。(如:1055 = 21)4、笔算除法:(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2)除法验算:用乘法 没余数:商除数=被除数; 有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验算时别忘了加余数,横式上结果要写准。(3)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0不能做除数第二单元 热闹的民俗节对称轴对称图形: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它的对称轴。第三单元 美丽的街

2、景两位数乘两位数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 三 )位数,也可能是( 四 )位数。2、验算: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3、口算:15200= ?( 方法: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乘积的末尾添0,注意添几个0。)4、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5、有“大约”字样的一般要估算。6、凡是问 “够不够” ,“能不能” 等的题,都要三大步:计算、比较、答题。别忘了比较这一步。在进行等量交换时,首先要正确理解已知条件,掌握已知条件中的数量关系,在进行交换。加数+加数=和 加数=和-加数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减

3、数=被减数-差 差=被减数-减数 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被除数除数=商 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因数因数=积因数=积因数第四单元 我家买新房子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2、 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3、 背熟公式。长方形的周长= (长宽)2 长方形的面积 = 长宽正方形的周长 = 边长4正方形的边长 = 周长4正方形的面积 = 边长边长4、面积单位 :(1)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反过来也要会说。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厘米

4、。但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不一定是正方形。)(2)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3)边长是(1米 )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5、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 )。但米和千米进率是1000 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0 )。但平方米和公顷进率是100006、常用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进率高级单位的数(进率100)低级单位聚成高级单位:低级单位的数进率(进率100)7、公顷、平方千米计算土地面积的单位计算土地面积常用的单位是:平方米、

5、公顷。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0000平方米,也就是1公顷。计算大面积的土地用平方千米作单位。边长时1千米(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它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也叫1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公顷、平方千米这两个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注 意:(1)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2)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单位不同,无法比较大小。例如:16平方米和16米是无法比较大小的(如变长是4米的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相等的说法是错误的)。长度单位有:千米(公里)、米、

6、分米、厘米、毫米第五单元 走进天文馆年、月、日一、年和月1、时间单位:年、月、日、时、分、秒2、 一年中有7个大月,分别是: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每月31天;一年中有4个小月,分别是: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每月30天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熟记:月份天数歌谣或拳头记忆法(同一年)7月和8月是连续的大月。一个星期有7天,每个月至少有4个星期日,最多有5个星期日。日期每加7天,星期几都是相同的。例如,6月1日是星期三,那么6月8日还是星期三,6月15日也是星期三。3、平年2月有28天,闰年2月有29天,一个星期有7天,平年全年365天,合( )个星期零( )天。(平年

7、天数:317+304+28=365)3657=52(个)1(天) 闰年全年366天,合( )个星期零( )天。(317+304+29=366) 3667=52(个)2(天)2月只有28天的这一年是平年,平年全年有365天。2月有29天的这一年是闰年,闰年全年有366天。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通常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除以4没有余数)的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末尾有两个0)的,必须是400的倍数(除以400没有余数)才是闰年。练习:1996、2100、1960、2010、2009、1978年中哪几年是平年、哪几年是闰年。思考:平年闰年的三个特征。闰年:全年366天,二月有29天,整百

8、年份要是400的倍数,非整百年份是4的倍数4、一年有四个季度,四个季节,季节和季度不相同要注意区分。第一季度是:一月、二月、三月;平年第一季度有( )天, 闰年第一季度有( )天;第二季度是:四月、五月、六月;有( )天;第三季度是:七月、八月、九月;有( )天;第四季度是: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有( )天。提示:季度和季节的划分不一样。(如:第一季度并不是春季)练习题1、1年=( )月 大月( )天有( )月;小月( ),有( )月2、平年全年( )天,平年2月( ) 日 闰年全年( )天, 闰年2月() 日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平年4 有余数 (整百年有余数的是平年)闰年4 没有余数 整百

9、年400没有余数的是闰年)3、一年有( )季度,每3 个月一个季度。第一季度是()月, (平年31+28+31=90日)(闰年31+29+31=91日)第二季度是()月,(30+31+30=91日)第三季度是()月,()日第四季度是()月,()日4、一个星期有( )天, 天数7=星期数5、一年可以分成( )半年和( )半年,上半年有( )月,是( )日;下半年有( )月,是( )日;(上半年就是前六个月。)二、日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1、1日=( )小时,时针在钟表上走两圈(第一圈从夜里12时(0时)到中午12时;第二圈从中午12时到夜里12时(第二天的0时)。);走完第一圈过了12时,就是

10、13时,14时15时24时一天结束(同时是第二天的开始也叫0时)2、在计算两个时刻之间经过的时间,要注意先弄清楚开始的时间和结束的时间,将两个时刻都用24时计时法表示,然后相减所得的差就是经过的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经过(间隔)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间隔)时间第六单元 家居中的学问小数的初步认识1、小数的意义:像5.98、0.85、2.60这样的数叫做小数。“.”叫做小数点。把1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份数来表示,也可以依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右面,用圆点隔开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

11、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分数与小数的转换)2、小数的数位:小数点的左边是它的整数部分,小数点的右边是它的小数部分。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转换率:1元=10角 1角=10分1元=100分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分=0.1角=0.01元 1厘米=0.1分米=0.01米3.小数大小的比较: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4.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

12、算,最后记住在得数中点上小数点。第七单元 小教练统计(一)简单的数据分析常见的有横向、纵向条形统计图,统计图中的一格可以代表1个单位,也可以代表若干个单位。(统计数据比较大时,起始格于其它格表示不同单位)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之前,必须弄清楚统计图中所包含的数据情况,再根据这些数据来进行分。(二)平均数若干数相加的和,除以这些数的个数,所得的结果叫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求平均数分为两步,首先求出若干数的和,再用所求的和除以这些数的个数。计算类型1、口算2、列竖式计算(关于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加减)3、乘除法估算4、应用题中的计算也很重要。在解答应用题时,首先要读准题目,分析题意,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在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解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