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整理)最全文学常识.doc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1849412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9.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7月整理)最全文学常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0年7月整理)最全文学常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20年7月整理)最全文学常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20年7月整理)最全文学常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20年7月整理)最全文学常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7月整理)最全文学常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7月整理)最全文学常识.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最全文学常识!先秦篇一、散文(一)历史散文(1)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前后记叙了春秋时期250 多年的史事。(2)国语:我国第一部的国别体史书,共21 卷。传为左丘明所著。全书按不同国家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前后500 余年的史事,从春秋末年到战国初期。国语和左传区别是国语写不同国家,以记言见胜;左传按年代编写,长于记事。(3)战国策: 即国策,国语后又一部国别体史书,西汉末年刘向所编订,共33 编。记事上起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下迄

2、秦二世元年(前209),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 的著作之一。该书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 “南辕北辙”等。(二)诸子百家散文(1)道家老子,又称老聃、李耳,道家学派创始人,生活于春秋时期。主张“无为”,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代表朴素辩证法观点。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并能由对立而转化。代表作老子,又名道德经。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河南)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主张“天人

3、合一”和“清静无为”。现存庄子一书,33 篇,又名南华经。代表作逍遥游。(2)儒家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zu)邑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现存论语20 篇,是他的弟子记录他与弟子们言行的语录体专集。“论”,读ln ,择也,选择摘录之意。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山东)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其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向背。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著有孟子一书。荀子,名况,尊号“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汉时避宣帝刘洵讳,改称“孙卿”,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著有荀子。针对孟子“性

4、善论”提出“性恶论”,针对儒家“天命论”提出“天行有常”的朴素唯物论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3)墨家墨子,名翟(d),春秋时代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著有墨子一书,今存53 篇。(4)法家韩非,战国末韩国人,荀况弟子,法家学派代表人物。在政治上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者诸项政策,主张君主集权,反对贵族操纵政治。现存韩非子55 篇。春秋三传: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六经:易、书、诗、礼、乐、春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义(诗经):风、雅、颂、赋、比、兴十三

5、经: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十家:西汉史学家班固概括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三教九流:三教,儒教、道教、佛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二、诗歌(一)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诗经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到汉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共305篇。内容分 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共160 篇,大都是各地民间歌谣,这是诗经的精华,如伐檀、硕鼠。“雅”分大雅、小雅,共105篇,多系西周王室贵族文人的作品,也有少数民 谣,内容大都是记述

6、周贵族历史,歌功颂德的。“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 篇,多为贵族统治者祭祀用的乐歌舞曲。手法分为“赋”、“比”、“兴”,形式以四言为主,多数为隔句用韵,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优良传统的源头。(二)楚辞西汉末年,刘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辑录成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它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楚辞(浪漫主义)与诗经(现实主义)成为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屈原, 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我

7、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 人。他用楚辞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即遭遇忧愁,“离”通“罹”),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为“骚体”。还有九歌、九章、天 问等。涉江是九章中的一篇。农历五月初五是他投汨罗江自沉的纪念日。 风骚:“风“指诗经“国风”,骚指楚辞中离骚,后以此概指诗经和楚辞。屈宋:屈原、宋玉(屈原弟子,主要有九辩风赋登徒子好色赋高唐赋。)三、其他(1)山海经: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内容为古代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其中保存了大量远古神话传说,如“黄帝战蚩尤”、“鲧禹治水”、“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等故事。(2)列子: 列子,名御寇,战国时郑(河南)人,

8、被道家尊为前辈,主“虚静”、“无为”。(3)晏子春秋:记载齐国晏婴言行轶事的著作,对当时统治者的奢侈腐败、劳动人民的饥寒交迫及各国之间的勾心斗角,都有真实反映,文章有较浓厚的文学色彩。秦代篇(1)李斯:代表作是散文谏逐客书。秦王政十年(前237)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为秦王政采纳。他在秦王政统一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2)吕不韦:战国末期韩国大商人,曾为秦国的相国。他集合门客编写了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杂家代表作。吕不韦还想出一个宣传该书的办法,“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即“一字千金”的由来。汉代篇一、散文(一)政论散文(1)贾谊:西汉

9、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贾长沙、贾太傅,洛阳人。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有“疏”7 篇,新书10 卷58 篇;明朝人辑有贾长沙集。新书反映了贾谊的政治经济思想,开篇过秦论,总结了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提出了一系列政治主张;宗首、藩强、权重等阐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大政、修政等提出了利民安民的民本思想。代表了汉初政论散文的最高成就。(2)晁错:西汉政治家,作品有守边劝农疏论贵粟疏。守边劝农疏,就抗御匈奴问题深入议论,首次提出屯田戍边的建议,并周密地设计了实施举措:如从罪人至庶民,广泛招募,当免罪的免罪;由官府补偿被匈奴夺去的损失等,以使屯戍者久安其处。此疏奏上后,即被文帝采纳,定为国策

10、。论贵粟疏,提出了“欲民务农,在于贵粟”的观点,扭转了“谷贱伤农”的状况振兴了农业生产,增强了国力,对历史上“文景之治”的局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二)历史散文(1)司马迁: 字子长,西汉夏阳(陕西)人,太史令司马谈之子。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正史二十四史的第一部,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 韵之离骚”。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共130篇,本纪记帝王生平事迹;世家记贵族兴衰史;列传记不同阶层社会著名人物事迹;表是全书叙事的联 络和补充;书是天文历法科技专著。史记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司马迁与西汉司马相如有“文章两汉两司马”之称。司马迁与班固有“班马”之称。

11、(2)班固:字孟坚,东汉扶风(陕西)人,修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开创“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辞赋以两都赋最著名。两都赋分西都赋、东都赋两篇。西都赋由假想人物西都宾叙述长安情况,以暗示建都长安的优越性;东都赋则由假想人物东都主人介绍东都洛阳盛况,表明已超过了西都长安。后张衡二京赋、左思三都赋,在形式上都受其影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三)其他(1)刘安:沛郡(江苏)人,西汉思想家、文学家,汉高祖孙,袭父爵封为淮南王。招门客集体编著淮南鸿烈,也叫淮南子。 全书内容庞杂,汉书艺文志则将它列入杂家。其中最为著名的篇章有鲧禹治水、共工怒触不周山、塞翁失马等。(2)刘向:西汉经学家、文学家

12、。撰有说苑、新序,还整理修订了战国策、楚辞。说苑:按各类记述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遗闻轶事,其中以记述诸子言行为主,不少篇章中有关于治国安民、家国兴亡的哲理格言。主要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新序采集舜、禹时代至汉代史事和传说,分类编纂,与说苑一书性质类似。(3)王充:王充是东汉伟大的无神论者。著有论衡,订鬼是他的名篇。论衡, 无神论著作,是针对这种儒术和神秘主义的谶纬说进行批判。论衡解释世俗之疑,辨照是非之理,即以“实”为根据,疾虚妄之言。“衡”字本义是天平,论 衡就是评定当时言论的价值的天平。它是古代一部不朽的唯物主义的哲学文献。正因为论衡一书反叛于汉代的儒家正统思想,故将它视之为“异书”。订鬼,选

13、自论衡。王充生活的时代,各种鬼神迷信泛滥,危害社会,他着重对“死人为鬼,有知,能害人”的有神论思想进行了有力地批判,针对相对的提出了“死人不为鬼,无知,不能害人”的无神论主张。(4)蔡琰:东汉杰出的女诗人和书法家。字文姬,东汉末年人,是文学家蔡邕的女儿。“天下丧乱,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而重嫁于(董)祀。后感伤乱离,追怀悲愤,作诗二章。”这是悲愤诗由来。二、赋 (我国古代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1)贾谊:吊屈原赋,公元前176年,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历屈原放逐之地,遂作此赋。此赋描写了一个善恶颠倒,是非混淆的黑暗世界

14、,表现对屈原深深的同情。但他不赞同屈原以身殉国,主张“远浊世而自藏”,以此保全自己,这才合乎“圣人之神德”。鵩鸟赋,人鸟对话形式,开汉赋主客问答体之先河。作者向这只带来死亡之兆的鸟儿诉说,得到的答案是死亡不过是万物变化的一种,不值得为生留恋,为死悲伤。(2)枚乘:西汉辞赋家,代表作七发是一篇讽谕性作品。赋中假设楚太子有病,吴客前去探望,通过互相问答,构成七大段文字。在于劝诫贵族子弟不要过分沉溺于安逸享乐,表达了作者对贵族集团腐朽纵欲的不满。(3)东方朔:西汉辞赋家,答客难以主客问答形式,说生在汉武帝大一统时代,“贤不肖”没有什么区别,虽有才能也无从施展,有诙谐的特点,发泄了他怀才不遇的牢骚。(4)司马相如:西汉辞赋家,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子虚赋通过楚国之子虚先生讲述随齐王出猎,齐王问及楚国,极力铺排楚国之广大丰饶。乌有先生不服,便以齐之大海名山、异方殊类,傲视子虚。上林赋是子虚赋的姊妹篇,描绘了上林苑宏大的规模,进而描写天子率众臣在上林狩猎的场面。(5)扬雄:西汉文学家,哲学家,作品甘泉赋羽猎赋,是仿子虚上林而作。(6)张衡:字平子,东汉著名科学家、文学家。代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