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育》读后感(2020年7月整理).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1846759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5.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2020年7月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2020年7月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2020年7月整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2020年7月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什么是教育》读后感(2020年7月整理).pdf(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悦来初中悦来初中郁亚如郁亚如 我寒假里翻看了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一书,刚一看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了。说 实话,我从来没对一本书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虽然有些章节哲学意味比较浓,不是很容 易理解,但我每看一章节,就做些简单的摘录,及时的总结出里面的一些思想观点。经过 将近一周的阅读,我终于读完了这本书,我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颤,收获很大。下面我 想从五个方面谈谈我的感想。 1、教育的含义、教育的含义 书中谈到“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 ,包括 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 交给

2、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的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因此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 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原初派生出来的东西和平庸的 知识。真正的教育绝不容许死记硬背,也从不奢望每个人都成为有真知灼见、深谋远虑的 思想家。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而实践的特性是 自由游戏和不断尝试。 ” “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 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简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 积。 ” “只有导向教育的自我强迫,才会对教育产生效用,而其它所有外在强迫都不具有教 育的作用。相反,

3、对学生精神害处极大,最终会将学生引向对有用性世俗的追求。在学习 中,只有被灵魂所接受的东西才会成为精神瑰宝。 ” 我非常赞同他的这些观点,细想我们从小到大所学的知识,有多少还存留在我们的记 忆里?简直是太少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一直是在强迫下学习这些枯燥乏味的 知识,不明白学习它的意义,很多时候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我们的灵魂没有被唤醒,我 们的好奇心、学习兴趣、想象力都被强迫性的教育磨灭了。将来等我做了老师,我要努力 去唤醒学生的灵魂,去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让他们享受学习的乐趣。我一直以为学 习本该是件快乐的事。每个人生来就有探究的欲望,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当我们去接受新 鲜的事物时

4、,我们的内心得到了满足,我们会获得一种快乐。 2、计划的必要性和全盘计划的危害、计划的必要性和全盘计划的危害 2 “教育绝不能按人为控制的计划加以实行。教育计划的范围是很狭窄的,如果超越了 这些界限,那接踵而来的或者是训练,或者是杂乱无章的知识堆积,而这些恰好与人受教 育的初衷背道而驰。 人,只能自己改变自身,并以自身的改变来唤醒他人,但在这一过程中如有丝毫的强 迫之感,那效果就丧失殆尽。 把整个人类的存在视为一个群体组织的全盘计划这种计划在根本上就受到人类 理解力的限制是对真正人性的扼杀,这些计划侵吞了属于人的自由。 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学校应为每

5、 一个人创建一个智力和精神的基础,这一基础对掌握其他的知识和技能是必不可少的。 创建学校的目的,是将历史上人类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当下生气勃勃的精神,并通过这 一精神引导所有学生掌握知识和技术。 教学活动中的读、写、算的学习并不是既能的获得,而是从此参与精神生活,细心地 把握其中的美,而不是外在的手的动作和理解运算。 ” 3、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 “教育是极其严肃的伟大事业,通过培养不断地将新的一代带入人类优秀精神之中, 让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 教育,不能没有虔敬之心,否则最多只是一种劝学的态度,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 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 ” 这个观点真的说出了我的心声。我一

6、直追求完整的精神生活,寻求终极价值和绝对真 理。在生活中,对物质我不太注重,衣服穿着舒适就好,饭可以吃饱保证营养即可,我的 电脑在宿舍是公用的。我喜欢躺在床上全身心的听音乐,沉浸在歌曲所描述的那种场景和 心境中,去体会主人公的感受。看电影的时候我也会不知不觉的进入情境,随剧中人物的 喜怒哀乐而或喜或悲,看完电影才猛然意识到那只是虚构的情节。午后的一杯奶茶会让我 的心情非常愉悦,听着雨声心里会特别清爽。有时我会因为陷入某些思考而平静或烦恼很 久,尤其是当我追问为何而活着或教育的意义时。很多时候同学总会说我天真,笑我傻, 去追求那种不现实的生活,去思考这些根本没有答案而且在他们看来毫无意义的问题,

7、有 时我也以为这是我的错,我的较真给自己带来了这么多无谓的苦恼。现在我终于明白,我 那不是天真,不是较真。我一直在完整的精神中享受着生活的美,一直在追求真理。 4、教育的意义、教育的意义 “人不只是经由生物的遗传,更主要是通过历史的传承而成其为人。人的教育重复出 3 现在每一个人身上;在个人赖以生长的世界里,通过父母和学校的有计划教育,自由利用 的学习机构,做后将其一生的所见所闻与个人内心活动相结合,至此为止,人的教育才成 为的第二天性。 教育正是借助于个人的存在将个体带入全体之中。个人进入世界而不是固守着自己的 一隅之地,因此他狭小的存在被万物注入了新的生气。如果人与一个更明朗、更充实的世

8、界合为一体的话,人就能够真正成为他自己。 教育帮助个人自由的成为他自己,而非强求一律。 ” 5、教育的危机、教育的危机 “当教育的本质发生问题,当教育的信仰开始动摇时,人们就会有意识地寻求教育目 标何在。 如果变得日益严重的教育本质问题,竟被人们如此地忽视,那么教育就会变得丧失根 本目标而不稳定和支离破碎。 它带给学生的不再是包罗万象的整体知识, 而是混杂的知识。 当代教育已出现下列危机征兆:非常努力于教育工作,却缺乏统一的观念;每年出版 不计其数的文章书籍,教育方法和技巧亦不断花样换新。每一个教师为教育花出的心血是 前所未有的多,但因缺乏一个整体,却给人一种无力之感。此外,就是教育一再出现的

9、特 有现象:放弃本质的教育,却去从事没完没了的教学经验、做一些不关痛痒的调查分析, 把不可言说之事用不真实的话直接表达出来,并不断地更换内容和方法做种种实验。如此 这般, 就好像人类把好不容易争得的自由,花费在无用的事物上。自由变成了空洞的自由。 一个连自己都不信任的时代去关心的教育,就好似从虚无中能变出什么东西来。 ” 以上提到的这些问题,在目前的教育中确实存在,以我目前的认知水平我暂时还不能 做出明确的判断,但我隐隐之中觉得雅斯贝尔斯说的不无道理。从我自身来看,我小学和 初中的学习主要是为了求得他人的看重和考试的成绩,目前很多学生的学习只是为了通过 考试学一些很快就被遗忘的知识,而很少能够在知识的陶冶中享受学习的快乐。或许这真 的值得我们很多教育工作者去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