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信》阅读解析(2020年7月整理).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1846348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7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柳信》阅读解析(2020年7月整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柳信》阅读解析(2020年7月整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柳信》阅读解析(2020年7月整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柳信》阅读解析(2020年7月整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柳信》阅读解析(2020年7月整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柳信》阅读解析(2020年7月整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柳信》阅读解析(2020年7月整理).pdf(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 1 五、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5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619 题。 柳 信 宗璞 今年的春,来得特别踌躇、迟疑,乍暖还寒,翻来复去,仿佛总下不定决心。但是路 边的杨柳,不知不觉间已绿了起来,绿得这样浅,这样轻,远望去迷迷蒙蒙,像是一片轻盈 的、明亮的雾。我窗前的一株垂柳,也不知不觉在枝条上缀满新芽,泛出轻浅的绿,随着冷 风,自如地拂动。这园中原有许多花木。这些年也和人一样,经历了各种斧钺虫豸之灾,只 剩下一园黄土、几株俗称瓜子碴的树。还有这棵杨柳,年复一年,只管自己绿着。 少年时候, 每到春来, 见杨柳枝头一夜间染上了新绿, 总是兴高采烈, 觉得欢喜极了, 轻快极了

2、,好像那生命的颜色也染透了心头。 抗战期间在南方,为躲避空袭,我们住在郊外一个庙里。庙的右侧,有一个小山坡, 草很深, 杂生着野花。 坡下有一条深沟, 沟上横生着一株柳树, 据说是雷击倒的。 虽是倒着, 还是每年发芽。靠山坡的一头有一个斜生的枝杈,总是长满长长的柳丝,一年有大半年绿阴 阴的,好像一把撑开的绿伞。我和弟弟经常在这柳桥上跑来跑去,采野花、捉迷藏,不用树 和灌木,只是草,已足够把我们藏起来了。 一个残冬,我家的小花猫死了。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什么是死。它躺着,闭着眼。我和 弟弟用猪肝拌了饭,放在它嘴边,它仍一动也不动。“它死了。”母亲说,“埋了吧。”我 们呆呆地看着那显得格外瘦小的小猫,

3、弟弟呜呜地哭了。我心里像堵上了什么,看了半天, 还不离开。“埋了吧,以后再买一只。”母亲安慰地说。 我做了一篇祭文,记得有“呜呼小花”一类的话,放在小猫身上。我们抬着盒子,来 到山坡。我一眼便看中那柳伞下的地方,虽然当时只有枯枝。我们掘了浅浅的坑,埋葬了小 猫。我拉着弟弟的手,呆呆地站着。忽然间,那晃动的枯枝上透出的一点青绿色,照亮了我 们的眼睛,那枝头竟然有一点嫩芽了,多鲜多亮呵!我猛然觉得心头轻松好多。杨柳绿了, 学 海 无 涯 2 杨柳绿了,我轻轻地反复在心里念诵着。那时我的词汇里还没有生命这些字眼,但只觉得 自己又有了精神,一切都又有了希望似的。 时光流去了近四十年,我已经历了好多次的

4、死别,到一九七七年,连我的母亲也撒手 别去了。我们家里,最不能想象的就是没有我们的母亲了。母亲病重时,父亲说过一句话: “没有你娘,这房子太空。”这房子里怎能没有母亲料理家务来去的身影,怎能没有母亲照 顾每一个人、关怀每一个人的呵叱和提醒,那充满乡土风味的话音呢!然而母亲毕竟去了, 抛下了年迈的父亲。 两个多月过去,时届深秋。园中衰草凄迷,落叶堆积。我从外面回来,走过藏在衰草 落叶中的小径这小径, 我曾在深夜里走过多少次啊。 请医生, 灌氧气, 到医院送汤送药, 但终于抵挡不住人生大限的到来。我茫然地打量着这园子,这时,侄儿迎上来说,家里的大 猫死了,是让人用鸟枪打死的,已经埋了。这是母亲喜欢

5、的猫。这两个月,它天天坐在母亲 房门外等, 也没有等得见母亲出来。 我没有问埋在哪里, 无非是在这一派清冷荒凉之中罢了。 我却格外清楚地知道,再没有母亲来安慰我了,再没有母亲许诺我要的一切了。 深秋的风将落叶吹得团团转,枯草像是久未梳理的乱发,竖起来又倒下去。我的心直 在往下沉,往下沉忽然,我看见几缕绿色在冷风中瑟瑟地抖颤,原来是那株柳树。在秋 日的萧索中,柳色有些黯淡,但在一片枯黄之间,它是在绿着。“这容易生长的、到处都有 的、普通的柳树,并不怕冷。”我想着,觉得很安慰,仿佛得到了支持似的。 清明时节,我们将柳枝插在门外,据说是可以辟邪,又选了两枝,插在母亲骨灰盒旁 的花瓶里。 柳枝并不想跻

6、身松柏等岁寒之友中, 它只是努力尽自己的本分, 尽量绿得长一些, 就像一个普通正常的母亲,平凡清白的人一样。 柳枝在绿着,衬托着万紫千红。这些丝丝垂柳,是会织出大好春光的。 (有删节) 【本文导读】【本文导读】 从全文看,文章的思路清晰明白:少年时候看见杨柳枝头一夜间染上了新绿,总是兴高 采烈,觉得欢喜极,爱柳之情奠定了全文基调;接着分别写了抗战时期和母亲去世后柳树给 学 海 无 涯 3 自己的心灵上的慰藉。 现代文阅读的阅读思路是很诗歌鉴赏部分一样的, 先从确定意象入手。 本文写的是柳树,那就是物了。主观的情感的抒发在散文作品中也只能借助具体的形象(意 象)了;能把主观的情感和客观的形象建立

7、联系的,只能是语言、结构、技巧了。语言的理 解在考纲里已经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包括“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理解文中重要句 子的含义”这两部分,17 小题考的就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如此而已。18 小题 分别考了文章内容的理解和结构上的问题。明白了“的”和“症”,就能有的放矢、对症下 药。下面我们逐一讲解、剖析。 16.1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 4 分)分) A.从全文看, 园中早春的杨柳触发了作者对往事的回忆; 首段奠定了全文悲凉而又充 满希望的基调。 B.作者每当悲伤的时候,总能从柳树的绿意中获得安慰与希望,因为看到柳树就能想

8、起自己的母亲。 C.第段中,作者以深秋的冷风、落叶、衰草渲染园子清冷荒凉的气氛,反衬了柳树 的坚韧顽强。 D.作者用较多的篇幅写了母亲去世前后的情境,在于表达对生命有限、人生无常的感 慨和无奈。 E.作者选取平凡的景物和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变故来抒真情、写真意,文字朴素无华却 感人至深。 【解析】 正确选项是 B、D. 学 海 无 涯 4 B.选项中说“作者每当悲伤的时候,总能从柳树的绿意中获得安慰与希望, 因为看到柳树就能想起自己的母亲”,我在“本文导读”部分就说了,这篇文章 写了“少年时候看见杨柳枝头一夜间染上了新绿,总是兴高采烈,觉得欢喜极, 爱柳之情奠定了全文基调; 接着分别写了抗战时期和

9、母亲去世后柳树给自己的心 灵上的慰藉”。现在 B 选项说“作者每当悲伤的时候,总能从柳树的绿意中获 得安慰与希望,因为看到柳树就能想起自己的母亲”,注意“作者每当悲伤的时 候”这句话,文章写了少年时的悲伤和母亲去世后的悲伤,每当悲伤时“因为看 到柳树就能想起自己的母亲”,典型的以偏概全。 D 选项中,说“作者用较多的篇幅写了母亲去世前后的情境,在于表达对生 命有限、人生无常的感慨和无奈”与全文主旨相背离。全文就是要通过柳树顽强 生命力的写照,表达一种乐观向上、顽强奋进的精神!“好像那生命的颜色也染 透了心头”、 “ 我想着,觉得很安慰,仿佛得到了支持似的”、 “ 柳枝在绿着, 衬托着万紫千红。

10、这些丝丝垂柳,是会织出大好春光的”,这些语句哪里有丝毫 “对生命有限、人生无常的感慨和无奈”?! 1717请解释请解释“还有这棵杨柳,年复一年,只管自己绿着还有这棵杨柳,年复一年,只管自己绿着”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3 3 分)分) 【解析】 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具体含义,就得从语境意和深层意去考虑。 “还有这棵杨柳,年复一年,只管自己绿着” ,我们结合第一、第二自然 段的内容来理解就可以了。 学 海 无 涯 5 “今年的春,来得特别踌躇、迟疑,乍暖还寒,翻来复去,仿佛总下不定决 心。但是路边的杨柳,不知不觉间已绿了起来,绿得这样浅,这样轻,远望去迷 迷蒙蒙,像是一片轻盈的、

11、明亮的雾。我窗前的一株垂柳,也不知不觉在枝条上 缀满新芽,泛出轻浅的绿,随着冷风,自如地拂动。这园中原有许多花木。这些 年也和人一样,经历了各种斧钺虫豸之灾,只剩下一园黄土、几株俗称瓜子碴的 树。还有这棵杨柳,年复一年,只管自己绿着。” “少年时候,每到春来,见杨柳枝头一夜间染上了新绿,总是兴高采烈,觉 得欢喜极了,轻快极了,好像那生命的颜色也染透了心头。” 那么,“这园中原有许多花木,这些年也和人一样,经历了各种斧钺虫豸之 灾,只剩下一园黄土、几株俗称瓜子碴的树。还有这棵杨柳,年复一年,只管自 己绿着”,作为园中的幸存者,“经历了各种斧钺虫豸之灾”也就是经历了许多 的磨难却能最终 “只管自己

12、绿着” , 竭尽自己的生命本能传递绿意, 充满了生机, 传递着对未来的无限的希望“我”怎么会不备受鼓舞,对未来充满希望呢? 自然,就表达了作者对柳树的赞美、敬仰之情。组织答案就可以了。 答案示例:作为园中花木的幸存者,无论历经了怎样的磨难,柳树总是表现 出了无穷的生命力,对未来充满了希望。通过对柳树的描写,表达了对柳树的赞 美、敬仰之情,也表现出对未来、对生活的信心。 18.18.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8 8 分)分) 学 海 无 涯 6 作者写母亲去世后大猫被打死这件事,有何用意?(作者写母亲去世后大猫被打死这件事,有何用意?(3 3 分)分) 【解析】 目的是

13、写柳树,写柳树顽强不屈的生存状态对自己的启示和鼓舞,那么,写 “作者写母亲去世后大猫被打死这件事”的用意就是为了通过这件事的“悲”、 对作者的打击,为后面些柳树给自己信心与慰藉张本。组织答案即可。 答案示例:与小猫死后的情境呼应(或形成对比),作者已永远失去母 亲的安慰了,进一步强化了失去母亲后的极度悲伤的情感;为下文写从柳树那 里得到支持、看到希望做铺垫(1 分)。 本文以本文以“柳信柳信”为题有什么好处?请分条回答。(为题有什么好处?请分条回答。(5 5 分)分) 【解析】 这完全是考核结构上的问题了, 譬如开头、 结尾、 过渡句、 标题等等的作用。 回答这类题目需要借助一些专门的名词术语,否则无法下笔。我们要明白某个 “点” 的相关内容即可。文章标题一般有什么作用啊?不知道?不知道怎么参加 高考? 标题的作用无非是:总领全文、点明主旨 、表达作者情感、表明作者写作 目的、作全文线索,好的标题还可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结合具体文本,看看 这些内容中哪项是本文最显著的,然后按照“点面结合、三步到位”思维顺序安 排答案即可。 学 海 无 涯 7 答案示例: 柳树是作者情感的触发点;柳枝透露春的信息、生命的信息,给人以生机 和希望,暗示(喻示)文章的主旨;以柳喻人,目的是以柳树的平常普通来表 现如像母亲一样的平凡清白的人,能带给人安慰和坚持的力量;以柳为线索组 织材料,照应全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