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整理)谈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doc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1842140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7月整理)谈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年7月整理)谈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年7月整理)谈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年7月整理)谈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年7月整理)谈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7月整理)谈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7月整理)谈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谈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 对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原理的认识【内容摘要】 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实践决定认识,认识也反过来指导实践。认识与实践是辩证统一的。我们应该做到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循环往复以至五穷,一步步深化和提高。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全面贯彻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关键词】 实践 认识 一切从实际出发一、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原理的基本内容(一) 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

2、具体体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性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行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是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二) 在实践中的坚持和发展真理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必须坚持辨证唯物注意的真理观,努力做到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方法本身也是应当不断发展、深化和完善的。在当代科技发展的大趋势下,应当将实践检验真理的方法与科学技术的方法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有效的操作系统,将这个方法规范化、程序化和清晰化,更为有效地发挥实践检验真理的作用,避免在这个问题上的含糊性、不

3、确定性及主观随意性。(三)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认识世界是改造世界的基础,认识世界的目的也是为了改造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是辩证统一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又必须正确的认识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决定了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二、 对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原理的几点认识(一) 对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认识从实际出发,关键是要注重事实,从事实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做到了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物质决定意识,意识

4、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是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的过程中,在反对主观主义特别是在反对其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实事求是”这个成语,最早出自汉书河间献王传,是东汉著名的是削减班固赞誉汉景帝的儿子刘德严谨治学态度的话。原文是:“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写与之,留其意。”因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所以我们在实践中要坚持这一实际条件,一切从实际出发,只有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才是一个合格的实事求是者,也就遵循了按客观规律办事。所以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前提和根本。反过来讲,我们做任何事坚持

5、实事求是,按照符合客观规律的原则来处理问题,不回避矛盾,这也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具体体现形式。用一个例子来说,在民主革命时期,针对中俄两国不同国情,毛泽东主席决定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这与俄国的道路正好相反,但是革命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都取得了胜利。从这一点我们清楚的看到:两国的国情不同,所以两国的方法各异,但是两个国家都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个实际就是各国的国情实际,这是前提和基础,在这个前提基础下,两国都遵循客观规律而不是违背规律,坚持实事求是的革命道路,最终革命取得成功,这遵循客观规律而不是违背规律,最终革命取得成功,这遵循客观规律就是从实际出发的具体表现形式。(二) 对在实践中坚持

6、和发展真理的认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有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性决定的。真理的本性就是主管正确的反映客观,主观同客观相符合,即具有能动性的特点。认识不能在自身范围之内随意规定可观现实,也不能用自己去证明自己是否正确,客观事物本身没有把认识同自身联系起来加以对照的特性,从而也不能判明认识与自身是否符合,唯一能把主客观来你系起来、沟通起来。用来充当检验认识标准的,只能是社会实践。用认识指导实践,再用实践的结果与认识加以对照,从而确认该认识是否正确。举一个例子:邓小平在1978年推动的改革开放,从体制上解放了庞大的生产力,经济复苏的过程以释放土地资源调动简单劳动力积极性为先导。短时间内依靠庞大

7、的简单农业生产和同样庞大的商业流通带动了繁荣。随后的开放政策更进一步打开对外贸易渠道,使得经济运行重新回到历史上繁荣期的格局,即政治稳定下的繁荣局面。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一方面,实践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活动,实践活动中包含着主观因素。另一方面,实践 优势一种变革现实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客观性,实践是唯一能起到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的作用。而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理论创新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吸取新的实践经验,新的思想形成新认识的过程,它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理论创新,恩格斯列宁强调,并不是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框条。只有

8、创新才能不断发展,创新是以坚持和继承为前提的。把继承和创新同意起来,理论才能真正顺应时代和实践的呼唤,体现与时俱进的要求。理论创新的前提,是以实事求是的态度,面向实际。邓小平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然而,无数事实证明,要真正做到实事求是,并不容易。除去方法论方面的问题,还有既得利益、观念上的偏见、某些制度与机制方面的问题,妨碍着人们了解真实的状况。回想一下,多少年来,我们一直将前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视作不可移易的范本,不承认在世界其他地方的工人阶级、人民大众用和平方式所积累的社会主义成果。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仍以帝国主义及资本主义腐朽的、垂死的、垄断的阶段涵盖其全部发展变化。而我们自己

9、,则在一个很长的时期里,不能正视那些空想社会主义、民粹主义乃至封建主义的东西对我们的影响,从而造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巨大曲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领导集体,对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发展演变的全过程,对当代世界发展的总态势,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全部经验,都进行了非常认真的调查和深入的思考,坚持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主观臆断或固定观念出发,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他们之所以能以身作则,体现出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格,敢于和能够从实际出发,作出新的理论创造,就是因为他们真正坚持了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三) 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认识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充满矛

10、盾的过程。人类世界是有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构成的。人们认识世界不仅是为了理解世界,不只是为了对客观事物和现象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更主要是为了有效地改造世界,满足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认识的价值归根结底要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实现。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施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也是没有价值的,这一点是我们大学生特别要引以为戒的。改造世界不仅是认识世界的目的和归宿,而且是认识世界的基础。举一个例子:科学与技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科学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形成的,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的现象、内部结构和运动规律的系统理论知识。科学还提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态

11、度和方法,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处世的科学精神。技术是在科学的指导下,总结实践经验所得到的,在生产过程和其他实践过程中,从设计、装备、方法、规范到管理等的系统知识。技术直接指导生产,是现实的生产力。科学产生技术,技术推动科学,这两者互相促进,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大家知道,科学技术最早是来源于生产的。它们从生产中独立出来成为人类的三大实践活动之一以后,科学就远远走在了生产的前面。无论是在它研究的空间范围、时间范围,还是研究的物质层次和规律上面,都走在了现实的生产前面。特别是它的基础研究部分,其中有暂时还看不到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部分。所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下,科学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为人类建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生存家园。【参考文献】1、实践论2、改造我们的学习3、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4、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6、共产党宣言7、反社林论8、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9、列宁选集10、费尔巴哈的提纲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