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整理)逻辑学课后练习题答案.doc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1841953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2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7月整理)逻辑学课后练习题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20年7月整理)逻辑学课后练习题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20年7月整理)逻辑学课后练习题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20年7月整理)逻辑学课后练习题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20年7月整理)逻辑学课后练习题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7月整理)逻辑学课后练习题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7月整理)逻辑学课后练习题答案.doc(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练习题答案一、简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逻辑学的研究对象?答: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2、 什么是思维形式结构?什么是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答:思维内容的存在、联系方式,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构成。逻辑常项是思维形式结构中的不变成分,决定思维的逻辑内容。逻辑变项是思维形式结构中的可变成分,容纳思维的具体内容。3、 什么是对思维形式结构的代入?答:思维形式结构不表达具体思维内容,因而没有真假。用具体词项或命题,代入思维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变项,这种思维形式结构就被赋予了具体内容,就有了真假。不同的代入,思维形式结构就被赋予了不同的内容,可以有不同的真假情况。4、 什么是逻辑规律? 答:在任意带入下,

2、都表达真实的思想内容的一类思维形式结构。5、 什么是逻辑矛盾?答:在意带入下,都表达虚假的思想内容的一类思维形式结构。6、 什么是思维形式结构的规律?答:一个真确的演绎推理的形式结构同时也是一个逻辑规律。7、 逻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什么?答:判定推理的有效性,分辨推理的正误,研究判定规律。8、 语言、思维、逻辑学的关系是什么? 答:语言是思维的直接显示,是思维的物质外壳。逻辑学通过研究语言的形式结构,来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9、 语言有哪些构成要素? 基本符号(是语言的基本材料,没有基本符号就没有语言),语形规则(什么样的基本符号是合式的,即是本语言中的词、词组或语句、项或公式),语义规则(是对

3、语言中的合式的词、词组或语句的解释,即赋予其意义)。2、 在下列命题或推理中,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用公式表示出来。1和5:所有S是P2和7:所有 P是M,所有S不是M,所以,所有S不是P。3和8:只有p,才q。6和9:如果p,那么q;p;所以,q。三、选择题(选择一个或多个恰当选项作为答案)。1. C 2. C 3. A B C D 4. B E第二章 练习题答案一、判断下列断定的正误:1、对象所具有的性质,统称为对象的属性。答:错。因为属性是对象的的性质以及对象间关系的统称。2、 对象的本质属性就是为该类对象共同具有的属性。答:错。一类对象共有的属性是固有属性,不一定是本质属性。3、 一

4、个对象如果不具有某个概念的内涵,那么它一定不属于这个概念的外延。答:正确。4、 空概念只有内涵没有外延。答:错。任何概念都有外延,空概念外延是空集合,而不是无集合。5、 每一概念的正确定义是唯一的。答:错。因为同一个概念可以有不同的内涵,因而可以有不同的正确定义。6、 定义都是适当的概念陈述,但适当的概念陈述并不都能成为定义。答:正确。7、 定义不能使用否定句。答:错。对正概念不能否定句,对负概念可以使用否定句。8、 任意两个概念之间,都存在内涵与外延的反变关系。这种反变关系是指:内涵越少的概念外延越大,内涵越多的概念外延越小。 答:错。只有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外延之间,才存在内涵外延的反变关系

5、。二、运用本章的相关知识以及相关常识,回答下列问题。1. “平反就是对处理错误的案件进行纠正。”错误。定义过宽。2. “科学理论就是符合实际的认识。”错误。定义过宽。3. 把勇敢限制为“勇敢的战士”。错误。“勇敢”和“勇敢的战士”之间不存在属种关系。4.“喜马拉雅山脉”概括为“珠穆朗玛峰”。 错误。“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之间不存在属种关系。三、在以下各句的括号中填入哪个或哪些选项是适当的?1. C 2. A B C 3. A 4. A 5. B6. B C 7. B 8. B 9. B C 10. A C四、下列各题中括号内的话,是从内涵方面还是从外延方面来说明标有横线的概念的?1.

6、分别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2. 从内涵方面。3. 分别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4. 分别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5. 分别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6. 分别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五、从两种概念分类的角度(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正概念和负概念)说明下列各题中标有横线的概念属于哪一种类。1. “美术作品”是普遍概念、正概念。2. “孔乙己”是单独概念、正概念;“作品”是普遍概念、正概念。3. “非司机”是普遍概念、负概念。4. “中国女子排球队” 是单独概念、正概念;“世界冠军” 是普遍概念、正概念。5. “中国工人阶级” 是单独概念、正概念。6. “国家检察机关” 是单独概念、正概念。六、试分析下列各题

7、中标有横线的语词是在集合意义下使用的,还是在非集合意义下使用的?1. 集合2. 非集合3. 非集合4. 集合5. (1)集合 (2)非集合 (3)非集合6. 集合7. 集合七、下列各组概念是什么关系?1. 真包含 2. 全异(反对) 3. 交叉 4. 真包含于5. 全异 6. 全异(矛盾) 7. 全同 8. 全异(反对)八、用欧拉图表示下列各题中标有横线的概念之间的关系:1. C A D B2. A B C D3. B A D C4. C A B D5. A C B D九、用欧拉图表示下列各题中概念之间的关系:1. A B C D2. A B C D E3. A C B4. D A B C5.

8、 A B C6. A C B7.同38. B D C A9. A B C D十、对下列概念各作一次限制与概括。1. 限制为“教授”,概括为“劳动者”。2. 限制为“七律”,概括为“文学形式”。3. 限制为“公牛”,概括为“哺乳动物”。4. 限制为“美国”,概括为“国家”。5. 限制为“发动机”,概括为“工业产品”。6. 限制为“中国历史学”,概括为“科学”。十一、下列概念的限制和概括是否正确?为什么?1. 限制正确。概括错误,因为“学生”和“知识分子”不是属种关系。 2. 限制错误,因为“勇敢的人”是对象,“勇敢”是属性,二者不具有属种关系。概括正确。3. 限制正确。概括错误,因为并非违法行为

9、都是犯罪行为,二者不具有属种关系。4. 限制错误,因为“军队”和“人民战士”不具有属种关系。概括正确。5. 限制错误,因为限制是从属概念到种概念。概括错误,因为“喜马拉雅山脉”与“喜马拉雅山最高峰”不具有属种关系。6. 限制和概括均正确。十二、下列表述作为连续限制或连续概括是否正确?为什么?1. 错误。不具有属种关系。2. “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市”概括为“中国最大的城市”错误,二者不具有属种关系。其余正确。3. 错误。单独概念不能限制。4. “洪秀全”限制为“青年时代的洪秀全”错误,因为单独概念不能限制。其余正确。十三、下列判断作为定义是否正确?为什么?1. 错误。定义过宽。 2. 错误。定义过

10、窄。3. 错误。定义不能使用比喻。4. 正确。5. 错误。循环定义。十四、20世纪初,美国有家报纸征求关于“新闻”这一概念的定义,应征者很多。现将应征的定义举出如下四项,请指出它们是否正确?为什么?1. 错误。定义过宽。2. 错误。定义过窄。3. 错误。定义过窄。4. 错误。定义过宽。对正概念下定义不得使用否定句。十五、下面三例从事实上说明关于“健康”这一概念的所作的相关定义是不确切的。请从逻辑上分析这些定义各犯有什么错误?1. 错误。定义过宽。2. 错误。对正概念下定义不得使用否定句。3. 错误。定义过宽。定义含糊。十六、下列语句是否为语词定义?1. 是。2. 是。3. 不是。4. 是。十七

11、、下列各题是不是划分?为什么?1. 不是划分,是分解。2. 是划分。3. 是划分。4. 不是划分,是分解。十八、下列各题作为划分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1. 不都正确。有“划分标准不同一”和“子项相容”的错误。例如,“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划分标准是篇幅,而“现代小说”的划分标准是时间。这就造成“长篇小说”与“现代小说”相容。2. 错误。多出子项。兄弟、姐妹不属于直系亲属。3. 错误。有“划分标准不同一”和“子项相容”的错误。4. 正确。十九、从所列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一个,多选为错。1. B。感染艾滋病的人数,和死于艾滋病菌的人数是两个密切相关但并不相同的概念,不能把

12、它们作为同一概念使用,题干的反驳正是指出了这一点。2. E。由条件,有围棋爱好者爱好武术,并且所有的武术爱好者都不爱好健身操。因此有的围棋爱好者不爱好健身操,所以不可能所有的围棋爱好者都爱好健身操。3. A。由条件,每个桥牌爱好者都爱好围棋,又每个围棋爱好者都爱好武术或者健身操,因此,每个桥牌爱好者都爱好武术或者健身操。这与A项的断定矛盾。 4. A。I不可能是真实的。因为由题干,上述观点,是瑞典科学家在1998年5月首次提出的,因此,芬兰科学家不可能在1997年4月已经提出过。II和III都可能是真的。因为题干只是断定,科学日报登载的消息是真实的,而没有断定消息中提到的瑞典科学家的观点是真实的。第三章 练习题答案一、判定下列断定的正误。1正确。 2. 错误。 3. 正确。 4. 正确。 5. 正确。6. 错误。 7.错误。 8. 正确。 9. 正确。二、用真值表判定以下两个真值形式的等值。pqpqpq111 0 1 1100 0 0 0011 1 1 1001 1 1 0三、运用命题推理的知识,解答以下问题。答:上场的是A、C、G、R;不上场的是D、F、P、Q、S、T,推理过程如下:(1) P S 规则P(2) D G 规则P(3)A C 规则P(4)D R 规则P(5) R C 规则P(6) A P 规则P(7) S T Q 规则P(8) R F 规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