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整理)马克思主义题目及答案.doc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41839669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7月整理)马克思主义题目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2020年7月整理)马克思主义题目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2020年7月整理)马克思主义题目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2020年7月整理)马克思主义题目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2020年7月整理)马克思主义题目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7月整理)马克思主义题目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7月整理)马克思主义题目及答案.doc(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绪论一、多项选择题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包括(ABCD )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B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的列宁主义思想C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2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包括(ABCD)A从创始者的认识成果讲,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B从阶级属性讲,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C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科学理论D从主要构成讲,包括马克思主义

2、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3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ABC )A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B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反展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的破坏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4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5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BCD)巴黎公社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3、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ABC)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的启蒙思想7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BC)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笛卡尔8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B)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马尔萨斯西斯蒙第9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BC)昂利圣西门沙尔傅立叶罗伯特欧文托马斯莫尔10马克思和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CD)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11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ABCD)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争夺和瓜分世界殖民地的矛盾激化资本主义各国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奥地利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在南斯拉夫遇刺

4、身亡12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概括为(ABCD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诊疗室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3马克思主义的根特性是(AB )A阶级性 B实践性C科学性 D人民性1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BCD )A李大钊的理论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二、辨析题1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答:这一说法不准确。作为中国共

5、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因为只有用发展了的理论才能指导发展了的实践。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将黑格尔等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的产物。答:这一说法不对。黑格尔在他的哲学体系中,第一次试图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述为是运动和发展的,并努力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这种辩证

6、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合理内核”。但是,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在他看来,人们头脑中的思想不是现实事物及其发展过程的反映,而是在世界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绝对观念”的反映。这样,一切都被头足倒置了,世界的现实联系完全被颠倒了。因而,他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不彻底的。费尔巴哈把自然界和人当作哲学的出发点,大胆地批判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提出了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任何人的观念而存在的,它是人类赖以生长的基础。他认为,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宗教幻想创造出来的那些最高存在物只是人的本质的虚幻的反映。但是,由于他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离开了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所以只

7、能从抽象的人出发去考察历史,在社会历史领域又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不是简单地加以拼凑,而是进行了彻底地改造。首先,抛弃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对他的体系和范畴进行了革命的改造。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克服了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 ,改造了他的人本主义唯物论,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答:这一说法不正确。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他们研究了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经济生活同自然界一样,都是受“自然规律”支配的。他们提

8、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马克思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那里继承了劳动价值理论、利润理论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方面的思想精华。同时又批判地改造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指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涉及资本主义历史命运问题时暴露了阶级局限性和历史片面性,批判它们把资本看作是一种永恒的自然关系;同时,又极力掩饰工业革命过程中就已初露端倪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尖锐冲突,断然否定资本主义存在普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批判它们在历史和时代发展问题上所持的资产阶级的立场、所运用的非社会的和反历史的方法,得出的也只能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现实相悖的理论观点。在

9、这个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揭示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及其经济运行客观规律的科学,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着重研究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发展趋势。4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是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答:这一观点正确。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第一,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无情揭露和深刻批判,是其学说的最有价值和最有生命力的部分,它为后人提供了研究资本主义早期发迹史的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也提供了启发工人阶级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思想材料。第二,空想社会主义者在分析社会发展史的过程中,在猜测和论证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

10、的过程中,萌发了许多进步的、引导人类历史发展方向的思想。但是,空想社会主义有很多局限性,主要在于:空想社会主义否认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苍白幸运的偶然性;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无产阶级群众的力量;离开阶级斗争去设计和谈论社会主义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意义在于:第一,科学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之上;第二,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即必须建立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大众通过社会革命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的统治;第三,指明了实现社会主义的阶级力量无产阶级。所以说,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5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答:这一说法不对。

11、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马克思说过:“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它使无产阶级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12、三、问答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答: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

13、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答: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早在14世纪末15世纪初,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已开始孕育成长。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革命兴起。工业革命大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及其经济发展,也把资本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到19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英国已成为第一个从工场手工业占统治地位的国家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占优势的国家。法国于19世纪初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生产中使用

14、的机器迅速增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加快。德国到了19世纪30年代,也已开始进入了工业革命的阶段。欧洲其他国家如比利时、瑞士、西班牙等国,19世纪上半叶也都先后进入了工业革命时期。生产力的这种巨大发展,既促进了新兴资本主义制度统治的确立和巩固,也使这种制度开始显示出它所固有的深刻的内在矛盾。这不仅表现为生产技术发生了飞跃,而且表现为以机器大生产和雇佣劳动制度代替了封建社会古老、陈旧的生产方式,引起了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推动了近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但是,在生产力巨大发展的同时,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矛盾也开始发展、激化,周期性地爆发的生产过剩危机就是这种矛盾的突出表现。这促使人们全面思考经

15、济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等问题。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的对抗性,暴露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成为现代社会化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同时又引发并加剧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两个最基本阶级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的对立和斗争。因此,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这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是什么?答: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随着机器大工业对工场手工业、雇佣劳动制度对封建生产关系的取代和发展,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阶级。工业革命在创造了一个大工业资本家阶级的同时,也创造出了一个与大工业相联系的人数众多的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资本家为了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采取延长劳动时间、增大劳动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