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暑假新八年级第7讲-《唐诗五首》+习作:学习景物描写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835675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暑假新八年级第7讲-《唐诗五首》+习作:学习景物描写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部编版暑假新八年级第7讲-《唐诗五首》+习作:学习景物描写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暑假新八年级第7讲-《唐诗五首》+习作:学习景物描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暑假新八年级第7讲-《唐诗五首》+习作:学习景物描写(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 18 暑假新初二辅导讲义 学员姓名:学科教师: 年级:八年级辅导科目:语文 授课日期时间 主题唐诗五首 +习作:学习景物描写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课文,读出节奏与韵味。 2、感受律诗的格律美,领略五首诗不同的风格。 3、掌握景物描写在作文中的运用,能够进行相关的写作。 教学内容 1、 上次课后巩固作业复习; 2、 互动探索 “唐代是诗的时代。”唐诗流派众多,名家辈出,佳作迭现,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你对唐 诗有哪些了解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唐诗五首吧。 2 / 18 唐诗五首 【知识梳理】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

2、相识,长歌怀采薇。 【作者及背景介绍】 【译文】 在黄昏的时候,我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彷徨徘徊心中没有主张。 每一棵树都凋谢枯黄,每一座山峰都涂上落日的余晖。 放牛的儿童骑着小牛回家,猎人骑着骏马带回猎物。 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相识,心情郁闷于是长声歌唱诗经中“采薇采薇”的诗句。 【诗歌解读】 本诗描绘了萧瑟恬静的秋天黄昏景色,表现了诗人当时孤独、抑郁的心情。 “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 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 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

3、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 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 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作者王绩生卒年约 589644 朝代唐 字无功号东皋子籍贯 绛州龙门 (今山 西河津 )人 生平事迹 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 故乡。 唐武德中, 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初, 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 自号“东 皋子”。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撰酒经酒谱。 作品风格 其诗近而不浅, 质而不俗, 真率疏放, 有旷怀高致, 直追魏晋高风。 律体滥觞于

4、六朝, 而成型于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声。 野望 3 / 18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萎萎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作者及背景介绍】 据报恩录记载,黄鹤楼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 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10 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并跨上黄鹤直上 云天。辛氏为了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 另一说是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人,在黄鹤山中修炼成仙,然后乘黄鹤升天。后来人们为怀念费祎,便在这 黄鹤山上建造了一

5、座黄鹤楼。 【译文】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 只看见悠悠的白云。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天色已晚,眺望远 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诗歌解读】 作者崔颢生卒年704754朝代唐 评价 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 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全唐诗 收录诗四十二首。 他秉性耿直,才思敏捷,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著有崔颢集,黄鹤楼。 作品简介 最为人称道的是他的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 题诗在上头”的赞叹。 黄鹤楼 颔联:楼头

6、送目,江天相接的自然画面因白云的衬托愈显宏丽阔大,受此景象的感染,诗人的 心境渐渐开朗,胸中的情思也随之插上了纵横驰骋的翅膀:黄鹤楼久远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一 幕幕在眼前回放,但终归物在人非、鹤去楼空。人们留下什么才能经得起岁月的考验?她不是 别的,她是任地老天荒、海枯石烂也割舍不断的绵绵乡恋、悠悠乡情。 首联:诗人满怀对黄鹤楼的美好憧憬慕名前来,可仙人驾鹤杳无踪迹,眼前就是一座寻常 可见的江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 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4 / 18 诗作的前两句民歌风味浓郁,景到言到,语如联珠;后两句则

7、对仗工整,音律谐美,文采飞扬。特别是 作者独具匠心的剪裁,更有令人回味无穷之感。诗人将思念亲人的狭义乡愁与心系天下苍生的广义乡愁有机 结合,使得本篇的韵味和风骨跨上了同类诗作的最高峰巅。诗人的风采与秉性亦随诗篇的展开跃然纸上:他 才华横溢,如晴川东去,奔流不息;他不拘小节,似芳草萋萋,峥嵘不已。没有自恋自迷之颓废,也无自私 自利之狭隘,乡愁情怀的抒发也同样波澜壮阔、豪迈昂扬,不愧为是被后人推为唐朝七律诗中的第一佳作。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作者介绍: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开元二十五年(737)王维

8、为监察御史出使边塞师所作的。当时, 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战胜吐蕃, 王维奉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此诗作于赴边塞途中,写出出塞时沿途景色。 诗歌解读: 作者王维生卒年701 761 朝代唐 字摩诘籍贯太原祈(今山西祁县) 评价 唐代诗人、画家。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他精通禅理,人称“诗佛”。苏轼称 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作品简介 有王右丞集。包括名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山居秋暝等。他的山水诗精 美闲逸,边塞诗慷慨激昂。他的诗反映了盛唐时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 使至塞上 首联:交代了出使的目的“问边”和经过的地区“居延”。 颈联:艳阳高照,澄空流碧,恍惚中,汉水北

9、岸的树木化作久久思念的亲爱之人,宛如眼前。 和煦的阳光,给人家的温暖。依稀间,鹦鹉洲上的芳草丛中走来一身正气、击鼓骂曹的祢衡, 他面对黄祖的屠刀,视死如归,血洒碧草,正是无数浪迹天涯的游子浸满血泪的无私付出,才 构筑了无数令人难忘的故乡。美好的憧憬与动情的追忆,使得“晴川、 芳草” 二句极富人情味。 诗作的思想品位也因此跨进更为高远的境地。 尾联:日暮后面是夜晚,鸟要归巢,船要归航,游子要归乡。水雾江烟,一片迷蒙,问乡 乡不语,思乡不见乡,面对此情此景,谁人不生乡愁也无由。诗作以一“愁”收篇,准确地表 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同时又和开篇的暗喻相照应,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 绵的乡愁

10、,做到了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拖音。 5 / 18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作者介绍】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至荆门时所作。25 岁的李白此次出蜀是坐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 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随着船的移动,两岸的景色像画卷一样展开、变换。诗人很自 然地描绘了船过荆门时所见的景色。 【诗歌解读】 作者李白生卒年701 762 朝代唐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籍贯绵阳昌隆(今四川江油) 评价 他是我国继屈原之后又一位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他把浪

11、漫主义精 神和创作方法推向了新的高潮。李白擅长七言歌行和绝句。他的绝句被后人奉为唐人绝句 的典范。 作品简介 有李太白集。名篇有蜀道难行路难将进酒等。他的诗风雄奇豪放, 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韵律和谐多变。 颔联:运用比喻,用“征蓬”“归雁”自比,写出了诗人被排斥出朝廷后的抑郁心情。既有孤 单失意之感,又有思乡之情。 颈联:意境雄浑, 视野开阔。 “大漠” 写出了边塞的浩瀚无边,“孤”写出了景物的单调, “直” 表现了劲拔坚毅之美。“长河”写出了黄河横贯沙漠之间,杳无尽头,一个“圆”,给人以亲 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直”一“圆”不仅描写了沙漠的景象,也把自己孤寂的情绪巧妙 的融入广阔的自

12、然环境的描绘中。 尾联:写守边将士繁重紧张的战斗生活,诗歌于此戛然而止,余味无穷。 渡荆门送别 首联:叙事,交代了此行的目的:远渡荆门,到楚地游历。 颔联:融情于景,用移动的视角 来描写景物的变化。“随”字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 推移, 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入” 字又将长江滚滚远去的气势描画出来。给人以想象空间。 融入了诗人初见平野的欣喜之情。 颈联: 描绘了生动的水中映月画一天边的云霞图。“下” 动感十足, 作者俯瞰江流, 明月倒映, 感觉明月如同从天上飞入江底的明镜一般;而诗人看到天空云彩的奇幻变化,由此联想到“海 市蜃楼”。这些想象和联想极富浪漫主义色彩,透露出望见平野新奇与欣

13、喜的感受。 6 / 18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作者简介 】 【译文 】 绕过孤山寺以北漫步贾公亭以西,湖水初涨与岸平齐白云垂得很低。几只早出的黄莺争栖向阳的暖树, 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野花竞相开放就要让人眼花缭乱,春草还没有长高才刚刚没过马蹄。最喜 爱湖东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诗歌解读 】 作者白居易生卒年772 年 846 年朝代唐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籍贯太原 评价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

14、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 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 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 年,白居易在洛 阳逝世,葬于香山。 作品介绍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钱塘湖春行 尾联:抒情,不直接说自己眷恋故乡,而采用拟人 的手法说“故乡水”一路送“我”远行,越 发显出诗人对故乡依依不舍之情。 首联: 紧扣题目总写湖水。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 景象, 两个地名连用, 显示出一种动感,说明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 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

15、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 颔联:写仰视所见禽鸟。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 者,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又启迪 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几处” 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 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 7 / 18 【例题精讲】 例 1.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16、2、“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例 2.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萎萎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1、解释下面的词浯。(2 分) 颈联: 写俯察所见花草。因为是早春, 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 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 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这一联中的“渐欲”和“才能”又是诗人观察、欣赏的感受和 判断,这就使客观的自然景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读者受到感染。 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沙堤。白堤中贯钱塘湖,在湖东一带,可以总揽全湖之胜。只见 绿杨荫里, 平坦而修长的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堤上骑马游春的人来往如织,尽情享受春日美景。 诗人置身其间,饱览湖光山色之美,心旷而神怡。以“行不足”说明自然景物美不胜收,诗人也 余兴未阑。 8 / 18 历历:;乡关: 1、除“黄鹤楼”外,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的还有哪两座? 例 3: 使至塞上 王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