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长度单位》优秀教案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1835668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2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长度单位》优秀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长度单位》优秀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长度单位》优秀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长度单位》优秀教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精选】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优秀教案 第 1 课时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 教材第 2 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 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 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重难点】 重点: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 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难点:借助身边熟悉的物体去测量其他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课件、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曲别针、铅笔、橡皮。 【教学设计】 【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第 2 页例 1 主题图。 师

2、:同学们,这幅情境图中都有什么?学生举手回答。( 大石头、长方形布、 竹竿) 师:同学们观察得不错。那你们知道它们有多长吗? 学生举手回答。 ( 把两臂曲直测量、用拃去测量、用脚去测量) 师:测量的结果是多少? ( 学生回答。 ) 2 师:什么东西最长? (学生回答。 ) 师:同学们,两臂伸直的长度、一拃的长度、一只脚的长度,这三者的长度 不一样,也就无法判断大石头、 长方形布、竹竿的长度谁最长, 对吗? (生:对。) 师:同学们的困惑,老师也知道,你们一定想知道为什么吧,这就涉及到统 一长度单位方面的知识,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下面的内容吧!( 板书课题。 ) 【探究新知】 1组织学生用不

3、同的物品作标准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 (1) 教师先明确活动的方法。 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 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人从四件物品中( 圆形、正方形、曲别针、三 角形) 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测量数学书的宽。 测量好后四人小组交流汇报自己测量的结果,并思考:为什么都是测量数 学书的宽,而测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2)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 全班交流汇报。 教师小结: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为标准测量,所以测量的结果不同。 (4) 让选用同一物品进行测量的学生展示他们测量的结果。 教师小结: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2组织学生用不同的

4、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物体的长度。 (1) 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 ( 如橡皮、铅笔、曲别针或用手等) 去测量桌子、 铅笔盒等物体的长度。 (2) 交流展示学生测量的结果,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如:为什么数学书的宽是5个曲别针的长, 铅笔盒是 5 块橡皮的长, 但它们 并不一样长? 为什么桌子比铅笔盒长, 但桌子才 4 支铅笔长而铅笔盒却有5 块橡皮长呢? 引导学生体会: 因为选用不同的标准去测量,它们的长度不同, 所以测量的 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 (3) 让学生用同一物品 ( 正方形 ) 作计量单位去测量不同长度的物品看结果如 3 何,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巩固应用】 让学生用铅笔去测量课桌

5、的高和凳子的高。 1指导学生明确测量方法。 2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 【课堂小结】 今天的数学课,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想说点什么?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先通过教材的情境图引 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然后组织学生实践操作,帮 助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为了使学生能够真实地感受到统一长度的必要性,学生准备好了要用的学 具。 学生在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初步体验了用不同的长度作标准去测量同一个物体 的长度,接着又用不同的长度作标准去测量不同的物体的长度。在活动中让学生 能够用不同的物体去测量课桌的长,然后再用曲别针去测量数学书的

6、宽。显然教 材设计者充分考虑了教具的实用性,为了让学生容易进行比较, 进行了大量的实 践。学生在测量课桌的长的时候,由于用的物体长度是不一样的,所以测量的结 果也不一样。但是这一活动恰恰又让学生体验了用不同的长度标准去测量同一个 物体的长度。 4 第 2 课时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教学内容】 教材第 3 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长度单位的产生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 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形成1 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初步建立1 厘 米的长度观念。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理米 ) 。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尝试估测物

7、体长度,初步培养学 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重难点】 重点:掌握 1 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方法。 难点: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 课件、尺子、图钉、纸条等。 【教学设计】 【复习导入】 师:上一节课中, 我们都知道了测量物体时要统一长度单位,也用了不同的 物品对要测量的物体进行了测量, 但这种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是很不方便的。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怎么能既方便又准确地测量物体的长度吗? ( 同学们讨论,各抒己见。 ) 师:有的小朋友已经知道了,那就是用带有刻度的尺子测量物体。( 介绍认 识尺子。 ) 师:为了便于交流, 尺子上的刻度作了

8、统一规定。这就涉及长度单位方面的 5 内容,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下面的内容吧!( 板书课题:认识厘米、用厘米 量。) 【探究新知】 1认识厘米。 (1) 投影出示厘米尺,师生一起观察厘米尺子,在尺子上用不同的颜色标出 1 厘米的长度。 (2) 让学生量图钉的长度,初步建立1 厘米的长度观念。 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尺子,量一量图钉大约有多长。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得出一枚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 厘米长。 (3) 教师明确测量的正确方法:图钉的一端对准尺子的0 刻度,再看另一端 对着几。 (4) 请小朋友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 厘米? 学生活动,同桌交流。 (5) 巩固

9、 1 厘米的表象。 请小朋友用手势比划1 厘米的长度、闭上眼睛想1 厘米的长度等。 (6) 想想在自己身边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 厘米?让学生去找大约1 厘 米长的物体,帮助学生形成1 厘米的长度观念。 2用厘米量。 (1)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量的方法,也对1 厘米有了初步的表象,下面我们 就来量一量物体的长度。 师:请小朋友用手中的尺子量一量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纸条,注意测量的方法 要正确。 (2) 学生测量纸条,教师巡视,加强个别指导。 (3) 交流反馈,教师再次强调测量的正确方法。 【巩固应用】 1请学生随意拿出自己的一支铅笔,量一量你的铅笔有多长。 ( 量好后同桌 交流检查。 ) 24

10、人小组合作,每人分别量出3 厘米、 5 厘米、 7 厘米、 10 厘米 (教 6 师个别指导。 ) 3学生自己选择身边的物品量一量,如:一支新铅笔的长、数学本的长、 橡皮的长等。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说一说?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长度单位“厘米”,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 知道 1 厘米 的实际长度, 初步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 主要 是让学生通过测一测、量一量、估一估等动手操作的方法,感知长度单位、认识 厘米及如何对一些较短的物体进行测量。同时让学生观察直尺, 利用他们已有的 生活经验, 通过观察、 交流来掌握

11、直尺的基本构造,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 力,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 7 第 3 课时认识米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教材第 4 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认识米,建立l 米的表象,知道 1 米100 厘米。 2通过观察、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米的正确表象,体验长 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的能力。 【重难点】 重点: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 米的长度概念。 难点: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 课件、 1 米的直尺、皮尺、卷尺、纸。 【教学设计】 【复习导入】 1复习旧知。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什么知识? 生 1:上

12、节课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 生 2:厘米可以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引入新知。 师: 同学们,我们身上穿的衣服是怎么做出来的?(裁缝阿姨将布料通过“量 体裁衣”量出需要的长度再加工成衣服。) 师:这么长的布料,如果用你手上的尺子量,你觉得合适吗?( 不合适。 ) 教师引导:量布、长绳等比较长的物体一般用米尺。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8 有关米的知识。 (板书课题:认识米。 ) 【探究新知】 1认识米。 师:请你用你手上的小尺子来量一量我们教室黑板的长度,哪位同学愿意用 你的小尺子量一量? ( 学生举手,教师让一位手拿 30 厘米长的尺子的女生来量黑 板的长,要求其他学生注意看着。 女生

13、拿着尺子每量一次都在尺子的右端作个记 号再往下量,并口算着: 30 厘米、60 厘米、90 厘米越来越慢,最后停了下 来。) 师: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让学生说。 ) 师:这样一小节一小节地量, 太麻烦了, 拿老师的这把尺子 (教师出示米尺 ) 试试。 ( 指名上台量一量。师生合作,很快就量出黑板的长。) 教师指出:刚才我们用的这把尺子是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 米。(板书:1 米。) 师:米是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1 厘米只有这么一点, 1 米却有这么长,请 同学们用手来比划一下。 教师小结:测量比较短的物体, 我们可以用“厘米”作单位,用我们手上的 直尺就行了, 可是测量比较长的物体, 用“厘

14、米”作单位比较麻烦,这时我们可 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 ”表示。 2认识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 师:观察尺子上的刻度,数一数,010 表示从 0 到 10 是 10 厘米,接着是 20、30、40100。 师:1 米里面有几个 10厘米? (10 个 10 厘米。 ) 师:1 厘米 1厘米地数, 1 米里面有几个 1 厘米? (100 个。) 让学生数并作答。 ( 板书: 1 米100 厘米。 ) 3用米量。 拿出准备好的长绳,量出1 米。( 注意:量时刻度 0 对准绳子的左端。 ) 学生分小组合作量,交流反馈,接着量2 米、3 米 4估量。 把绳子放下,把手张开比划1 米的长度,看谁估得

15、准。 9 教师指出:通常情况下, 我们不可能随身携带尺子, 当我们要估量一些物体 的长度时,我们可以用身体作为尺子去估一估。 【巩固应用】 1量一量,填一填。 ( 教材第 8 页“练习一”第 3 题。) 同桌合作进行测量和估算。(由于铅笔和筷子的规格不同,在学生测量时建 议学生取整厘米数。 ) 2估一估。 ( 教材第 8 页“练习一”第 4 题。) 先估量,再在合适答案后的里打“”,并说说理由。 3操作性练习。 (1) 认识卷尺和皮尺。 教师出示卷尺和皮尺,学生认识卷尺和皮尺。 (2) 教材第 9 页“练习一”第 5 题。 同桌合作量一量。用卷尺量出黑板的长和同学的身高。 分小组合作测量,4个

16、人用 1米长的卷尺合作测量教室里较长物体的长度, 测量后进行汇报并交流。(如:教室地面的长和宽、四周墙壁的长等。)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长度单位?它有多长?为什么?用手比划一下,通常测 量哪些物体的长度时用它作单位?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生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后,又认识的一个新的长度单位 米。这节课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 因为他们对于 1 米到底有多长完全没有任何概 念。因此,教师可为学生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1 米的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 运用让学生测量黑板的长这一环节,让学生在测量的过程中 感受到用“厘米”作单位太麻烦,从而产生学习较大长度单位的兴趣;接着出示 米尺,让学生通过比比、看看、数数等活动探索出1 米100厘米;最后让学生 联系生活进行实践活动,明确测量长度的方法。 10 第 4 课时认识线段 【教学内容】 教材第 56 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从实物中抽出线段的过程,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3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