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物学讲义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832092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PPT 页数:168 大小:1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生物学讲义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68页
植物生物学讲义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68页
植物生物学讲义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68页
植物生物学讲义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68页
植物生物学讲义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生物学讲义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生物学讲义课件(1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植物生产技术讲稿,我认为作为老师,首先还是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综合素质首要的是社会责任感。要培养学生关注现实、关注前沿的学术品质,严谨勤奋的学风,要有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精神,使学生具有广泛的兴趣、强烈的求知欲、坚强的意志。,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他承担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对自己所在单位、所在社区、所在乡村,负有责任,要把当地的有关工作做好,要为当地人民服务,具体到这门课程就是要学好有关知识,能理解并协助农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做好生产的参谋。,另外,作为辅导老师,要告诉学生,学无止境,并不是学习了一门课程、一个专业就学到头了,其实这只是终身学习的一部分,或是说只是打了一个

2、基础,今后还要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学习。所以特别要学会学习,养成学习的习惯,学会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学会利用各种媒体学习,当然首先是书本,然后还有电视、广播,网上还有很多课件,都可以帮助学习。,如果需要,也希望我们的辅导老师利用这些学习资源,以身作则,带头学习。,植物生产技术这门课程是为注册学习管理类、养殖类的学生开设的,是在学习了种植业基础课程之后学习。要想学好这门课程,要关注有关生产发展、技术应用情况。,这是一门概论性质的课程。 包括了这样六章内容:粮食作物生产、经济作物生产、蔬菜生产、果品生产、林业生产和花卉生产。,第一章 粮食作物生产,在这一章里介绍这样几个方面:粮食生产的发展战略、禾谷类作

3、物、豆类作物、薯类作物生产。,一、粮食生产的发展战略,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它既是种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养殖业的基础。所以首先要非常明确粮食生产对国家的意义,粮食问题是世界性问题,所以有所谓粮食安全问题,还开过多国首脑会议。我国粮食生产成就举世公认,我国耕地面积占世界的7%(新土壤普查统计数据耕地面积13253万公顷,占世界10%),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22%。,这样少的耕地,养活了这么多的人口,成就的确很大,但不能盲目乐观,粮食生产中的问题不容忽视,人口的发展、耕地的减少(耕地面积从1957年以来,每年平均减少4

4、9万公顷,近几年,平均年减少有所缓和,但减少是总趋势)、土地的恶化(减少的往往是质量较好的土地)、环境的污染等都给粮食生产造成巨大的压力和困难。,我国人口多,粮食问题只能主要依靠自己生产来解决。粮食生产不稳定将会危及国家粮食安全,造成价格体系的紊乱和经济波动。政府一向重视粮食生产,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国家大幅度提高主要粮食品种的收购价格,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连年增产,不少地区取消了鼓励粮食生产的政策,19851989年,播种面积减少,总产下降并连续四年徘徊。到1990年后,政府高度重视发展粮食生产,从投入、资金及政策方面采取多种办法鼓励粮食生产。1995年实

5、行的“粮食省长负责制”,在保障粮食面积、投入、供求区域平衡乃至推动区域间粮食市场发育等方面,起到了出乎意料的作用。,1995年,国家实行稳定粮食定购数量和价格,议价粮坚持实行市场收购的政策。1996年,国家再次调高了粮食收购价格。1996年,我国粮食总产量5.045亿吨。粮食丰收后,数次出现农民卖粮难,而且粮价低,投入高,使得粮食播种面积逐年减少。,200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4.5264亿吨。粮食问题已经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了。今年,特别采取措施鼓励农民种粮,比如给直接给农民种粮补贴,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在农业部制定的2003年至2007年优势农产品竞争力提升科技行动中,对主要粮食作物中的专

6、用小麦、专用玉米、高油大豆等的发展都有明确的预期目标、主攻方向及要研究解决的关键技术。,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的培育将解决制作面包、面条、饼干、糕点的专用小麦品种缺乏问题,解决现有小麦品种出粉率和面粉色泽等磨粉品质普遍偏差,附加值低的问题。专用玉米重点是培育优质饲料专用、工业加工专用的玉米新品种。高油大豆培育的主攻方向是提高含油量和提高单产。,因而在生产中抓住时机,发展适合当地条件的优质专用粮食作物新品种的生产,切实保证它们的优良质量,是一条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粮食生产的潜力和对策包括:低产田改造、复种指数提高和新技术推广;资源保护、加工增值、科技教育和资金投入。,粮食储藏有两种形式,即农户储藏和

7、国家储藏,特别是国家实行了粮食储备制度,国家储藏尤其重要。,农业的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业正在有机地结合,形成一种全新的工业部门。当然农产品加工业也可能造成对环境的污染,这是要特别注意防止的。另外在食品工业的生产、转化、包装、储存和运输等阶段,都可能出现食物被微生物污染及防腐剂、添加剂和其它物质的不适当使用,而影响食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生产者必须注意。,粮食作物包括禾谷类、豆类和薯类作物等。,二、禾谷类作物,禾谷类作物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中总产量最高的就是水稻、小麦和玉米,这三种作物也是我国最重要的三大粮食作物。,水稻要扩大北方稻区恢复南方稻田面积;坚持多熟制技术;实施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包括旱

8、育稀植、抛秧、直播、再生稻等技术;实施“品种更新与种子优质”技术;实施培育地力和科学施肥技术;实施“化学调控”技术;实施“植物保护技术”,特别注意无公害生产技术;实施低产田改良工程;实施吨粮田工程。,小麦生产的主要问题是种植面积不足,关键是优良品种比例较小,要继续推广小麦高产技术和优质品种。,玉米不仅是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饲料作物和适于深加工的工业原料作物。近几年,我国玉米出口量较大。,其他禾谷类作物,大麦、燕麦、荞麦、黑麦、高粱、谷子、黍、薏苡等,有些属于有一定保健价值的小杂粮,有些属于生育期短,可用于灾后补种的。,形态特征和生长发育禾本科共同的特征:,根为须根系, 茎由节和节间组成,基部节

9、间密集不伸长,中上部节间伸长。 叶互生,每节着生一叶,禾谷类作物的主茎叶片数目是比较稳定的。 花序有总状、穗状、圆锥、肉穗花序等,通常称为穗。穗由小穗组成,禾谷类作物的种子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作物从播种到收获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可以分成几个生育阶段或生育期。,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土壤大多数禾谷类作物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广,几乎所有农业土壤都可以种植,但要获得高产,需要有良好的土壤条件、丰富的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养分禾谷类作物对氮、磷、钾三要素的要求,虽然不同作物需要量有一定差异,但总体看都要求较高。,水分禾谷类作物的需水量,黍和粟最少,高粱次之,水稻最多,但也随栽培技术、气候、土壤等条件的影响而变化

10、。,温度小麦、大麦、黑麦等是典型的耐寒作物,其生物学零度一般在0左右,玉米、水稻、谷子、高粱等是喜温作物,其生物学零度在10以上。,光照小麦、大麦、黑麦等属长日照作物;玉米、水稻、谷子、高粱等属于短日照作物,缩短光照时间可以加速植株发育,使穗提前分化。,产量形成禾谷类作物的产量取决于单位面积的穗数、穗粒数和粒重这三个因素,即: 单位面积产量(kg)(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g)/(10001000),产量是在整个生育过程中的不同生育时期逐步形成的。产量构成因素的主要特点是可以自动调节。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是陆续在生育的中、后期表现出来,并随着个体发育的进程而降低的。,穗数是禾谷类作物产量因素中补偿

11、能力最大的。分蘖的发生或成穗或死亡,都是适应环境的一种有效调节。小穗和小花最后的结实,也反映了自身的调节,粒数和粒重是最后可适应调节的因素。,可见,禾谷类作物产量因素的自动调节作用,是生长后期的产量因素补偿生长前期损失的产量因素。根据不同的地力条件确定合理的群体结构,调节群体与个体的关系,是禾谷类作物高产的关键。,禾谷类作物的栽培要点主要是在轮作与整地、播种与合理密植、合理施肥、浇水等方面。,三、豆类作物,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特别是大豆蛋白质含量高,在为我国人民提供蛋白质营养方面作用很大。豆类作物的主要栽培种,有大豆、豌豆、绿豆、小豆、蚕豆、饭豆等。豆类作物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分布较广,在

12、粮食作物中占有重要位置。各种豆类作物的加工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因此,豆类的种植和加工,也是农民致富的方式。,食用豆类作物是双子叶显花植物,属于豆科。,根 为圆锥根系,由明显而发达的主根和各级侧根组成。 茎 草质或木质,多数柔软易倒伏。茎秆大多呈圆筒形,内部充实,如大豆、小豆等;有四方形而内部中空的,如蚕豆、豌豆等。 叶 豆类作物的叶群由阔叶组成,遮光性强,群体内部透光差,光的利用主要在群体的上层叶内进行。 花及花序 为总状花序,花朵排列较密,蝶形花,自花授粉,也有异花授粉的。 果实 为荚果,多呈扁平或圆筒形。,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光照 食用豆类作物对光照的反应有两种类型。豌豆、蚕豆等属于

13、长日照型,大豆、绿豆、豇豆等属于短日照型。 温度 食用豆类作物分为喜凉作物和喜温作物。喜凉作物(如蚕豆、豌豆),可在南方秋播,北方春播。喜温作物(如大豆、菜豆)一般用于晚春播。,水分 豆类作物种子富含蛋白质,吸水膨胀后体积可增大一倍以上,因此发芽时需水较多,在整个生育期中也需要供给较多的水分。 养分 豆类作物在生育期中对氮、磷、钾的需求量较高,尤其对钙的需求显著高于禾谷类作物。 土壤 豆类作物对土壤的要求不很严格,较耐瘠薄,但以疏松、保水性良好的土壤为宜。,栽培技术包括,间作轮作 整地、 播种、 田间管理等几方面内容。,四、薯类作物,共同的特点是: 地下部具有特别膨大的块根、块茎或球茎等。 薯

14、类作物中我国重要的栽培种有甘薯、马铃薯、木薯、山药、芋头等。世界甘薯的栽培面积在亚洲最大,亚洲,我国的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高,而且分布较广,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马铃薯在世界粮食作物生产中,总产和面积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和大麦。我国的马铃薯收获面积和总产量均占世界第二位。近年加工业(如甘薯脯、淀粉、粉丝、酒精、葡萄糖等加工)的发展促进了这两种薯类的栽培。,薯类作物食用部分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同时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等,特别是维生素的含量明显高于其它粮食作物。,薯类作物主要是无性繁殖,常用块根、块茎或球茎繁殖。甘薯喜温暖而对低温反应敏感,最怕霜冻,耐旱,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适

15、应性广,甘薯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约为2:1:4。,马铃薯块茎通过休眠后,气温超过5即可萌发,马铃薯植株正常发育的土壤湿度以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80%为宜。马铃薯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而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为宜。在砂壤土中栽培比在粘土中淀粉含量高,马铃薯是高产块茎作物,需肥多,吸钾量大。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与甘薯同。,栽培要点,主要包括: 轮作 间作 整地 播种或栽秧 田间管理几方面内容。,第二章 经济作物,经济作物生产关系到人民的生活和生产者的收入两方面,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发展很快。 这一章介绍油料作物、纤维作物、糖料作物及药用植物四类,每类介绍二、三种较重要的或有代表性的作物。,油料作

16、物主要介绍花生、油菜和芝麻。 纤维作物主要介绍棉花和麻类。 糖料作物主要是甘蔗、甜菜和甜叶菊。 药用作物根据药用部位的不同,分类介绍。 经济作物在种植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油料、纤维、糖料及药用植物都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一、油料作物,1花生,花生 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是我国人民食物中重要的植物蛋白质来源和重要出口农产品,居我国油料作物年总产量和出口量之首,出口创汇大约每年57亿美元。花生价格近年一路攀升,从2001年的每吨3800元到2006年已经达到5600元。我国出口花生增长。,花生,但在花生生产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是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没有形成优势产业带;榨油和食品的专用花生品种混杂,品种改良不够;加工方面,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数量少;质量安全问题,化肥农药过量使用以及运输贮藏加工过程中霉变问题。,花生,花生是喜温作物,花生的根生有根瘤菌,有固氮作用。花生比较耐瘠薄和干旱。花生一生中80的养分是在开花下针与结荚期间吸收的。花生适宜种植在微酸性的沙壤土上。花生栽培要注意晒种、合理密植、施肥、清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