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阶段的高考语文复习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825412 上传时间:2020-08-13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后阶段的高考语文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最后阶段的高考语文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最后阶段的高考语文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最后阶段的高考语文复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最后阶段的高考语文复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后阶段的高考语文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后阶段的高考语文复习课件(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后阶段的高考语文复习 王伟娟,写作方面,明确整体要求,写作三大能力 选材立意的能力 结构布局的能力 语言表达的能力,有积累就材料而言 有思想就立意而言 有创意主要就写法而言 有文采就语言而言 思想水平、生活积累、文化储备、语言素养、行文技巧,读懂材料(题目) 把握题意 准确立意 深入思考,强化训练重点,读懂材料(题目) 把握题意,【回看近年高考题】 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 (09年高考题),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

2、”。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可以思考: 独创性(或自成一格)缘何而来 有何效果 如何保持,2010上海春考作文题,几个年轻的营养师在城里工作多年,生活安定,事业有成。两年前他们回到家乡,承包鱼池,树林和农田,还开了网上店铺,介绍产品的营养价值,展示劳作的情景,销售产品。最近,他们又想邀请顾客来参观自家的鱼塘树林。 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网上第一时间的“最佳答案”:,学有所成,回报社会。 建设新农村是每个人的责任。 不要忘本,回报家乡。 有思想、有创意的人在哪儿都可以创业。 成功离不开理想和追

3、求。,要注意咀嚼字里行间的意思,2010上海春考作文题,几个年轻的营养师在城里工作多年,生活安定,事业有成。两年前他们回到家乡,承包鱼池,树林和农田,还开了网上店铺,介绍产品的营养价值,展示劳作的情景,销售产品。最近,他们又想邀请顾客来参观自家的鱼塘树林。,事业有成依然思进取、求开拓;学以致用,在创业中发挥所长;以现代化手段经营事业;以创新促发展等,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他们说:“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两千多年前,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

4、胜食也。”意思是,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 实际上,其中的道理也贯穿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方面。,2010上海语文高考作文题,本材料的整体性意蕴是: 人类不能为了一时的利益或某个短期目标而放弃、牺牲长远的利益,最终导致所追求的利益受损害。,两个人在山里看到一片材质优良的树林,于是各自买了一棵树苗带回家,一人把树苗植在瓦盆中,用铁丝左缠右绕,改变其生长形态,树长得虬枝旁逸,成为盆景中的精品。一人把树苗栽在庭院里,浇水施肥,任其自由生长,树长得参天蔽日,成为建筑的栋梁。 有比较意味的材料怎么看?,2011上海语文春考作文题,两个人在山里看到一片材质优良的树林,于是各自

5、买了一棵树苗带回家,一人把树苗植在瓦盆中,用铁丝左缠右绕,改变其生长形态,树长得虬枝旁逸,成为盆景中的精品。一人把树苗栽在庭院里,浇水施肥,任其自由生长,树长得参天蔽日,成为建筑的栋梁。,2011上海语文春考作文题,材料隐含的信息一: 前提都是优质树苗,结果却有差异。,材料隐含的信息二: (两者)无好坏之辨 但有高下之分,准确立意 深入思考,前提:准与稳 读懂题意 把握方向(如:藏锋与露锋) 力求:新与深 发人之所未发 写己之所能写 (如:打开“第三只眼”) 深入思考 做足文章(如:曾子易箦等),准确立意 深入思考,古人论书法时说,“藏锋以包其气,露锋以纵其神”;现代人则说,“善藏锋者”与“善

6、露锋者”皆成大器。 请根据你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就“藏锋”和(或)“露锋”,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准确立意 深入思考,我们要“藏锋”不要“露锋”。 或 我们要“露锋”不要“藏锋”。 这样的立意符合题意吗?,准确立意 深入思考,古人论书法时说,“藏锋以包其气,露锋以纵其神”;现代人则说,“善藏锋者”与“善露锋者”皆成大器。 请根据你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就“藏锋”和(或)“露锋”,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准确立意 深入思考,(例1)古人云“藏锋以包其气,露锋以纵其神”,从字里行间不难看出,无论是“藏锋”还是“露锋”,都是人们

7、在应对事件时的策略,其间蕴含着无限智慧。,为何周敦颐独爱莲,因为莲最懂得露锋与藏锋之间的分寸。它出淤泥而不染,它濯清涟而不妖,它让人留恋于那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美。可见,把握露锋与藏锋之间的尺度着实是一门处世的艺术,只有善用自己的优势才能最终有所成就。,准确立意深入思考,前提:准与稳 读懂题意 把握方向(如:藏锋与露锋) 力求:新与深 发人之所未发 写己之所能写 (如:打开“第三只眼”) 深入思考 做足文章(如:曾子易箦等),准确立意 深入思考,女娲造人可惜得很,也吝啬得很,她只给了人两只眼睛。所以千百年来,人也渐渐习惯了两眼看世界的生活,进而也便习惯了一颗脑袋去思索世界的方式。我不禁疑惑:这

8、世界原本就复杂,这答案难道不也千变万化吗? 打开“第三只眼” (返回),【题目】曾子易箦(檀弓上),曾子寝疾,病。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 童子曰:“华而睆(hun),大夫之箦(z)与?” 乐正子春曰:“止!”曾子闻之,瞿然曰:“呼!”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箦。”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例:坚守的立意与层次,以生命来坚守自己遵从的原则,实在是体现了君子

9、的高尚 。(一层),然而,坚守原则固然令人敬仰,但是各种原则却往往受到历史的局限。曾子以身捍卫的是封建礼教的等级观念,这份坚持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价值多元的现代社会,我们在对曾子表示赞赏和钦佩之余,还需对这种坚守作深入的思考,也就是说,我们既要学习曾子坚守原则的精神,更要明辨究竟什么才是真正值得我们用生命去坚守的东西。(三层),对于原则的态度,不仅仅是道德情操的问题,更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二层),针对弱项训练,【题目】 法国有位哲人说过:“你可以期待太阳从东方升起,而风却随心所欲地从四面八方吹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感受和思考。,理想与现实?有规律与无规律?,材料蕴含的意思:

10、,生活中有确定与不确定,有的是可以自己掌控的,有的是无法掌控的;但不要因为不可掌控的因素而放弃了对可以掌控的期待;甚至可以借助不确定因素中有利的一面帮助期待的实现。,风 能吹走一张无助的纸片 却吹不走一只会飞的蝴蝶,思考:同在风中,为何状态不一,结果不同?,关键:能(否)会飞(能力、技能、本领),材料隐含的意思: 掌控自己(命运)需要靠能力 有了能力即使受负面外力作用也能把握自身 可思考: 在“风”四起、“象”乱生的环境中,我们应该具备怎样的能力才能够不盲目跟风、不茫然从众、不随波逐流。,【题目】 (比喻类比型) 2006年的一本杂志上,有人用下面的话形象表达自己对幸福的理解与追求:农夫、山泉

11、、有点田。 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针对弱项训练,针对弱项训练,恰当、合理地找准比喻类比点 对现代生存状态的思考 农夫(日出暮归)简单、有规律的生活方式、生活状态 山泉(宁静悠远)不嘈杂、不喧嚣,宁静的生存环境 有点田(生存所需)自足而不负重的物质需求,【题目】远与近(关系型) 确立关系 合理引申 远与近是相对的近在咫尺却远在天边,远隔天涯却犹在眼前。(情感亲疏、人际关系等),针对弱项训练,远与近是可以变化的变远为近,变近为远是为人处事的艺术。(理想与现实等),远与近是相辅相成的该远则远,该近则近,各得其宜,各尽其妙,方是人生高境界。(眼界与识见、视野与事业等),针对弱项训练

12、,【题目】 “走”与“停”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其内涵十分丰富,可以引起我们对自然、社会、历史和人生的种种感受、联想和思考。请以“走与停”为题写一篇8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关系型),可以确立怎样的关系:,1、两者是互为依存的关系,所以只走不停或只停不走都是不可取的。走时别忘了停,停是为了更好地走。 2、两者是并重的关系,不能偏废一方,所以该走则走,该停则停。反之,后果不堪设想。 3、两者是辨证关系,看似“走”实为“停”,看似“停”却在“行”。所以,走和停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形式,而有着丰富的内涵。 4、两者是互补的关系,停是为了更好地走,走则赋予了停的意义。 5、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要

13、确立思考点,对人生之路怎么才能走得更远的思考 对人生、城市、社会等发展方向或速度的思考 从走与停的适度看智慧人生、成功经验、历史规律、舆论导向(“慢活”“低碳”“和谐”等) 从走与停的失度观社会心态、失败教训等 对走与停内涵的解读看现代人生存困境或认识误区 ,强化立意的层次训练,【题目】人生难得几精彩 (命题作文),关键词:难得,因为“难得”,才要拼搏,才需珍惜。,虽然“难得”甚至“不得”,但也不可放弃追求精彩,因为,追求精彩的过程本身就是人生的一种精彩。 抓住关键词“难得”作辩证思考,因为“难得”,所以要有一颗平常心享受追求精彩的过程,看淡有无精彩的结果。,强化立意的层次训练,【题目】 人在

14、景观中(命题作文) 抓住 “人与景观”的关系作辩证思考,有的人身处景观之中,心却游离于景观之外(思考现代人的浮躁心态导致了他缺少审美的情趣与心境因而对景观美好事物的视而不见)(一层);有的人不在景观之中,却可以一步一景观、满眼皆景观。因为境由心生,即使身处穷山恶水,心中自有美景相伴(二层);更有甚者,还有的人,身处穷山恶水,又遭人生重创,却依然以自身的人格魅力与才华,创造出“一片江山皆姓韩”的景观来,这种人,本身就是一道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观(三层)。,【题目】年轻(话题作文) 年轻,多么诱人的字眼!因为年轻,我们代表着未来的希望,因为年轻,我们敢于冲破传统的束缚,要进行片段写作,年轻是美好的,年

15、轻不是永恒的,我们的心是可以永远年轻的,年轻,并非人生旅程中的一段时光,也并非粉颊红唇和体魄的矫健。它是心灵中的一种状态,是头脑中的一个意念,是理性思维中的创造潜力,是情感活动中的一股勃勃朝气,是人生春色深处的一缕清新。六十岁的男人可能比二十岁的小伙子更多地拥有这种胆识和气质,没有人仅仅因为时光的流逝而变得衰老,只是随着理想的毁灭,人类才出现老人。无论是六十岁还是十六岁,每个人都会被未来所吸引,在你我心灵的深处,同样有一个无线电台,只要它不停地从人群中,从无限的时空中接收着美好、希望、欢欣、勇气和力量的信息,你我就永远年轻。,要进行片段写作,阅读方面,阅读三大能力 认读、理解能力 分析、综合能

16、力 鉴赏、评价能力,对照能力 拾遗补漏,对照能力 拾遗补漏,一、认读理解能力 检测:是否已具备了“底线积累” 如:名句、文学文化常识、修辞复句等 有否具备抓住重点的本领 如:迅速把握主旨(论点、思想)的能力等,一般的学生,因根基的太狭太薄,真正的精通( )谈不到,广泛的博通( )无从求得;结果各大学每年只送出一批一批半生不熟的智识青年,既不能作深刻的专门研究,又不能正当地应付复杂的人生。(09年) 也 更 既 又,是否已具备了“底线积累”,对照能力 拾遗补漏,一、认读理解能力 检测:是否已具备了“底线积累” 如:名句、文学文化常识、修辞复句等 有否具备抓住重点的本领 如:迅速把握主旨(论点、思想)的能力等,有否具备抓住重点的本领,联系全文,概述培养“通人”的重要性。( 5分) 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位,分析他为什么是通人。(不超过45字)(4分) 鲁迅 朱光潜 马克思 爱因斯坦,二、分析综合能力 检测:有无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