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一号】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1-2地图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817088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1,0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师一号】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1-2地图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名师一号】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1-2地图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名师一号】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1-2地图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名师一号】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1-2地图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名师一号】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1-2地图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师一号】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1-2地图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一号】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1-2地图课件 新人教版(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2地图,走进高考第一关:考点关 考点回归,考点一地图三要素 1.地图三要素包括1比例尺、2方向、图例和注记。,2比例尺 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形式:3文字式、4数字式、线段式 大小:比例尺的分母愈大,比例尺愈5小, 表示的范围愈6大, 内容愈7粗略; 比例尺的分母愈小, 比例尺愈8大, 表示的范围愈9小,内容愈10详细 用途:确定图上两个地点的实际距离,3方向 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11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指向12北 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13南北方向, 纬线指示14东西方向,4图例和注记 (1)图例: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15符号。 (2)注记:地图

2、上说明地理事物的16文字和数字。,考点二等值线图的判断规律 1.同线等值,一般同图等距; 2邻线数值差:等差或为17零; 3等值线一般不相交(除等高线中的18陡崖外); 4等值线有密有疏:等值线密集,单位距离内数值变化19大;等值线稀疏,单位距离内数值变化20小。,考点三等高线地形图 1.海拔与相对高度,图中A为21海拔高度,B为22相对高度,C为23海拔高度。,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判断24地形坡度。 (2)根据等高线走向形状,可判断地形类型。 3地形剖面图:以25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更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26起伏和坡度的27陡缓。,解读高考第二关:

3、热点关 热点精析 热点一常见等值线的判断等高线,1.常见地形的等高线图,2.基本特征 (1)同线等高,一般同图等距:同一条等高线上的点,海拔高度相同,任何相邻的两条等高线,其等高距也相同。图中所有高度均为海拔高度,单位是米。 (2)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一般不相交,但陡崖除外。 (3)等高线的疏密反映坡度的陡缓:在同一幅地图中,等高线密集,则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则坡度缓。,(4)等高线与山谷线或山脊线垂直相交。山脊线也称分水岭或分水线,山谷线也称集水线。 (5)等高线弯向高值的部分为山谷,弯向低值的部分为山脊。 (6)特殊地形的海拔高度 海平面(或海岸线)0米 平原200米 丘陵200500米

4、低山5001000米 高山1000米,3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见下图甲),(1)判断凹凸坡及通视问题。凸坡剖面图如图乙中,凹坡剖面图如图乙中。凸坡等高线特点是:上稀下密,坡度上缓下陡,上下不能通视,即从A点看不到B点。凹坡等高线特点是:上密下稀,坡度上陡下缓,上下可以通视,即从A点能够看到B点。再如图甲中,由M到A,等高线先缓后陡,为凸坡;由N到C,等高线先陡后缓,为凹坡。,(2)确定海拔高度 山顶的海拔高度(h):山顶外等高线数值h山顶外等高线数值等高距。如图甲中,山顶M的高度为650700米,山顶N的高度为700750米。 陡崖的高度(h):可利用公式:(n1)dh(n1)d,n为陡崖处重合

5、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例如图甲中,陡崖处有3条等高线重合,图中等高距为50米,所以陡崖的高度是100米h200米。,崖顶(h顶)、崖底(h底)的海拔高度:陡崖最大等值线海拔h顶陡崖最大等值线海拔等高距;陡崖最小等值线海拔等高距h底陡崖最小等值线海拔。如图甲中,陡崖的崖顶高度为600米h顶650米,崖底高度为450米h底500米。 非等高线上两点的相对高度(h):可利用公式:(n1)dh(n1)d,n为两点之间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如图甲中,B、M两点之间有4条等高线,所以B、M两点的相对高度为150米h250米。,4等高线地形图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1)选点,(2)选线,5.地形剖面图

6、的绘制及其应用 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而成的。主要步骤(如下图): (1)在地形图上根据需要画出剖面线AB。 (2)确定剖面的比例尺:画出水平基线,其长度宜和剖面线AB相同,纵坐标上标注和等高线海拔相同的高度。一般情况下,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与地形图比例尺相同,垂直比例尺通常比水平比例尺大若干倍。 (3)将地形图上剖面线AB与诸条等高线的交点转绘到剖面图上:从这些点作垂线,在与相应各点高程的平行线相交处画各点。,(4)连成曲线:将各点连成一条圆滑的曲线,即成为剖面图。,地形图只能表示一定区域内的地面状况,包括高低起伏、坡度陡缓和地形类型等。地形剖面图能更直观地表示地面的垂直变化。根

7、据等高线绘制的地形剖面图,在平整土地,修筑渠道、大堤,建设铁路、公路时,作为计算土石方工程量的依据。,热点二常见等值线图的判读等温线 1.由递变规律判断南北半球:因为气温自赤道向两极递减,所以气温值自南向北递减为北半球,自北向南递减为南半球。 2由疏密规律判断温差:等温线密集单位距离气温差异大;等温线稀疏单位距离气温差异小。同一地区,一般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南北温差小。,3由延伸方向判断影响气温的因素,4.由弯曲情况判断气温高低 (1)等温线向高纬弯曲,气温比同纬度气温高。,(2)等温线向低纬弯曲,气温比同纬度气温低(情况与上述相反)。,典例精解 【例1】(2010江苏)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

8、图。读图,回答(1)(2)题。,(1)甲河与乙河的分水(脊)线是() AKLOP线 BKMOP线 CKMNQ线 DKRQ线 答案 :B,(2)拟在K点与T点之间选择起伏较平缓的路线,修建供拖拉机通行的道路,合理的路线是() AKRQPT线 BKMNQPT线 CKLOPT线 DKST线 答案:D,解析第(1)题,分水(脊)线即是山脊线,是等高线凸向低处,中间高于两侧的地形。甲、乙两河之间的分水线即甲、乙两河之间凸向低处点的连线,也就是KMOP线。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KST线经过的地区坡度小,地势起伏和缓,较适合修路。,【例2】(2010重庆)如图为四位同学分别绘制的某局部海域8月表面水温

9、图(单位)。读图,判断正确的是(),A B C D 解析:由图中经纬网及海陆轮廓可知,该区域位于北半球的北美洲西海岸。影响沿海地区等温线分布的因素除纬度因素外,还有洋流的影响。该海域的洋流为自北向南流的加利福尼亚寒流,等温线应向低纬(南)方向弯曲。故图正确。 答案:A,笑对高考第三关:技巧关 技巧精讲,1.等温线的弯曲分布规律高高、低低规律 等温线向高纬弯曲,气温比同纬度气温高;等温线向低纬弯曲,气温比同纬度气温低。此规律可归纳为“高高、低低”。,2等值线中局部小范围闭合曲线,数值变化不符合一般递变规律,其判读特点是:等于大值,则里面更大;等于小值,则里面更小。如下图所表示的等温线分布图,图中

10、闭合曲线m的数值可能为2(小值)或4(大值)。若m2,则A的气温范围是0 2;若m4,则A的气温范围为4 6。,3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因素对等温线弯曲的影响,可归纳为:“一陆南,七陆北”,即一月陆地等温线向南弯曲,七月陆地等温线向北弯曲,南、北半球弯曲情况一致。,4等值线中弯曲处的判读技巧图示法 (1)垂线法(以等高线为例) 垂线法是指在等值线图中弯曲最大处两侧,作等值线的垂线,方向为从高值指向低值,若箭头向中心辐合,则为低值区(等高线图上为山谷);若箭头向两侧辐散,则为高值区(等高线图上为山脊)。如下图:,(2)切线法(以等温线为例) 切线法是指在等值线弯曲最大处作某条等值线的切线,比较切点与切

11、线上其他点(该切线与其他等值线的交点)的数值大小。若切点数值小于其他点的数值,则为低值区;若切点数值大于其他点的数值,则为高值区。如下图:,【考例】下图中实线表示等高线,虚线表示等潜水位线(潜水海拔高度相等点的连线),等高距均是5米,甲处为一口水井,读图回答(1)(3)题。,(1)图中河流流向及河水与潜水的补给关系正确的是() A自西北向东南流潜水补给河水 B自西北向东南流河水补给潜水 C自东南向西北流潜水补给河水 D自东南向西北流河水补给潜水 答案:B,(2)图中甲处水井的水面离地面可能为() A2米B3米C4米D8米 答案:C (3)从图中内容可知,甲地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地下水开

12、采过度B地下水污染严重 C土壤盐碱化 D土地荒漠化 答案:A,解析第(1)题,利用图中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的规律,可判断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所以该地区西北高,东南低,可依次确定图中各实线和虚线的数值。利用垂线法,判断出潜水的流动方向是从河流干流流向两侧,说明是河水补给潜水。第(2)题,水井的水面深度海拔高度潜水海拔高度。由上面分析可知甲处海拔为55米,甲处的潜水位海拔位于4752米之间,因此潜水距地面有38米的距离。第(3)题,甲处水井潜水位海拔低于周围潜水位,说明地下水开采过度。,【变式训练】读下图,判断正确的是(),A图中河流自南向北流 B图中河水补给潜水 C此时为河流丰水期 D此

13、时为河流枯水期 解析:根据图中潜水位的海拔高度可知:图示区域北高南低,因此河流自北向南流。再根据垂线法,判断出潜水的流向是由两侧流向河流,说明此时潜水补给河水,为河流的枯水期。 答案:D,课内基础达标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是河北省某同学为家乡绘制的平面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1图中缺少的地图要素是() A方向B图例 C注记 D比例尺 答案:D,2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它是() A工厂的位置 B河流流向 C果园距居住地较远 D绿化带占用耕地 答案:B,12.解析:第1题,地图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很明显图中缺少比例尺。第2题,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及海拔高度可以看出河流流向明显错

14、误,河流应由西南向东北流。,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34题。,3图中陡崖的高度可能是() A50米 B150米 C300米 D350米 答案: B 4图中四点海拔高度可能相等的是() AM、N BM、P CM、Q DP、Q 答案: A,34.解析:第3题,图中等高距为100米,在陡崖处有2条等高线重合,因此利用公式(n1)dh(n1)d(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h为陡崖高度),即可知陡崖高度(h)为100米h300米,故B项符合题意。第4题,根据等高线空间分布规律可知,N点海拔为500米600米,P点海拔为400米500米,Q点海拔为200米300米。M点的海拔有两种情况:M周

15、围的等高线等于大值(500米),M点为海拔为500米600米;M周围的等高线等于小值(400米),则M点的海拔为300米400米。所以M、N两点的海拔高度可能相等。,下图是某地区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影响图中等温线如此延伸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因素 B洋流因素 C地势因素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答案:D 6图示时间可能是() A1月 B5月 C7月 D9月 答案:A,56.解析:根据经纬网分布可知此图为北半球,120E以西为亚欧大陆,120E以东主要为太平洋。图中等温线此时陆地部分向低纬弯曲,海洋部分向高纬弯曲,应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再根据“一陆南,七陆北”判断此时最可能为1月份。,二、综合题 7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名称: _,_,_,_ _,_。 (2)、两地的垂直距离为_米,若两地图上水平距离为2.3厘米,其实际水平距离是_千米。 (3)如果把该图上的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为_。,盆地,陡崖,山谷,山脊,山峰,鞍部,11,4.6,1100000,(4)图中河流流向为:_。计划把河水调到C处,有AC和BC两条路线,选择哪一条比较合理?_为什么?_ (5)图中河流上游甲段与支流乙段相比,水能资源较丰富的是_,理由是什么?_,自西向东,AC,因为A处比C处高,引水可自流,而B处比C处低,往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