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发展过程--发展经济学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810870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2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本经济发展过程--发展经济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日本经济发展过程--发展经济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日本经济发展过程--发展经济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日本经济发展过程--发展经济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日本经济发展过程--发展经济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日本经济发展过程--发展经济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本经济发展过程--发展经济学课件(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国崛起,小组成员:吕云娇、王萍,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遭受了巨大的浩劫:国家财产的 4 5 化为灰烬 ,全国一百几十座 城市变成一片废墟 。战争中死亡人 口 6 0 0 多万,农业生产只达到战前的 6 0 水平,工业生产下降了 6 7 ,由于经济衰落,粮食和日用品极度匮乏,通货膨胀如脱缰的野马,不可控制。当时国际上一些人断言 ,无论日本怎样医治战争创伤,日本的前途在相当长的时期都是十分暗淡渺茫的。 然而,战后日本的发展,却创造了令世人震惊的奇迹,仅仅三十多年 ,便在钢铁 、汽车、化工 、电子产品等领域雄居世界市场成为令美国和欧洲又怕又恼的超级经济大国,很多人认为:日本奉行 “拿来主义”,善

2、于吸收外来文化是经济腾飞的重要原因,强调日本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的作用,然而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并不是单一的经济增长过程,它涉及到政治制度,文化教育、思想意识、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的影响。,民主改革 否定天皇制度,修订新宪法 稳定日本政局 农地改革 从根本上瓦解了农村的半封建土地所有制,铲除了军阀主义 ,调动 了农 民的生产积极性,为日本农业迅速实现资本主义现代化开辟了道路。,2.发展教育 教育经营是 日本发展教育的首要问题,日本政府把对教育 的投资放在首位,很多大型企业也向教育事业提供资助,国民的重教意识浓厚 。 日本形成 了国 ( 国家 )公 ( 地方政府 )私 ( 私人 )三管齐下的学校

3、教育体系 ,为日本战后经济的高速 发展,提供了大批合格的 、经济战线急需的、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源 。,3.岛国地理文化 危机意识 勤勉的劳作传统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群体主义方式和极和谐的人际关系 开放型特征和自我更新的择优机制,日本历年经济发展状况,日本的低成长时代和长期低迷,1973年,全球爆发第一次石油危机,日本经济陷入混乱,1974年经济增长率锐减,战后以来的经济高成长宣告终结。主要出口产品由钢铁转为汽车。1970年代后,日本长期维持巨额贸易出超,而美国在贸易上长期赤字。此后,根据广场协议,日元不得不升值而导致经济不景气。1980年代后,因为金融环境宽松,景气持续强劲,导致股票价格和地价大幅

4、攀升。即泡沫经济。 1990年代,资产价格(股票价格、地价)急剧下跌,受泡沫经济崩溃引发的后遗症影响,日本经济长期低迷,被认为是“失去的十年”。2002年后,在外国需求上升的拉动下,情况有所改善。但增长率持续低迷。,引起日本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因素 第一,经济基数的增大。 第二,后发展效应消失。 第三,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空洞化,第一,经济基数的增大。 日本的国土面积不到中国的125,总人口相当于中国的110,然而日本200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却是中国的4.44倍。按照2000年中日两国GDP的比值来算,如果日本GDP增长2,中国要在GDP绝对量的增加上与日本持平,就需要有8.88增长速

5、度。显然,同样的GDP增加量相对于不同的基数,会有不同的增长率。基数越大,得出的增长率越低。随着经济基数的增大,增长速度下降是一种必然趋势。,第二,后发展效应消失。 随着后发展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经济技术上的差距逐步缩小,可供模仿的成熟技术减少,新的产业部门发展速度减缓,需求方面的新陈代谢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快,甚至出现需求不足、设备过剩、资金过剩等现象。日本20世纪80年代后期经济泡沫的膨胀以及90年代以来的经济低迷,都与后发展效应消失有关。,第三,产业结构单一,产业空洞化,日本产业就业人数比例: 第一产业-5.0% 第二产业-29.5% 第三产业-64.3% 服务业产值占了全国3/4的经济产值,随

6、着泡沫经济的影响,势必对日本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冲击。,日本经济发展对于中国发展的启示 培育自主开拓创新的能力。 作为后发展国家,要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地增长,需要搞好追赶型经济发展阶段与自主开拓型经济发展阶段的衔接。这就需要利用自身后发优势的同时培育起自主开拓创新的能力。 大力发展教育和民族精神 人是构成人类直接的动力源泉 。一个国家只有在高素质的劳动力和民族凝聚力的基础上才能可能达到长期稳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防止两极分化,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需注意优化产业结构比例和劳动力的合理分配,避免出现单一的产业结构和定向化专业人才。同时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避免收入差距不不断增大和两极分化。,The end 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