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沥青路面纤维微表处设计施工 技术指南2020版

上传人:沧海****3 文档编号:141810695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650.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沥青路面纤维微表处设计施工 技术指南2020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公路沥青路面纤维微表处设计施工 技术指南2020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公路沥青路面纤维微表处设计施工 技术指南2020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公路沥青路面纤维微表处设计施工 技术指南2020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公路沥青路面纤维微表处设计施工 技术指南2020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沥青路面纤维微表处设计施工 技术指南2020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沥青路面纤维微表处设计施工 技术指南2020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DB22/T 31452020 1 公路沥青路面纤维微表处设计施工技术指南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路沥青路面纤维微表处技术的术语和定义、设计、施工、质量控制和工程验收。 本标准适用于二级及以上公路沥青路面纤维微表处。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T/T 776.1 公路工程 玄武岩纤维及其制品 第 1 部分:玄武岩短切纤维 JTG 5142 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 JTG E20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 E30 公

2、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JTG E42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F40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H30 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纤维微表处 fiber micro-surfacing 将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级配集料、纤维、填料、水和必要的添加剂等按照设计配比拌和成稀浆混 合料并摊铺到路面上的薄层结构。 3.2 稀浆混合料稠度 slurry mixture consistency 表征稀浆混合料施工和易性的指标。 3.3 纤维与乳化沥青粘附性 adhesion of fiber and emulsified asphal

3、t 表征纤维与乳化沥青之间粘附程度的指标,通常以纤维抗水剥离强度值表示。 3.4 拌和开纤率 fiber mixing dispersion rate 表征集料和纤维拌和过程中纤维束打开程度的指标。 4 设计 4.1 适用条件 DB22/T 31452020 2 纤维微表处预防养护措施使用年限为 2 年3 年。适用于需要改善抗滑、平整度等功能的公路沥 青路面。当高速公路 PCI、RQI 均不小于 85,一级及二级公路PCI、RQI均不小于 80,车辙深度小于 40 mm时,应在原路面上铺筑纤维微表处。 4.2 材料 4.2.1 改性乳化沥青 纤维微表处选用的改性乳化沥青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 1

4、中的要求。 改性剂剂量 (改性剂有效成分 占纯沥青的质量百分比)一般不宜小于3%。 表1 纤维微表处用改性乳化沥青技术要求 试验项目 单位 技术指标 试验方法 筛上剩余量(1.18 mm 筛) % 0.1 JTG E20 中的 T 0652 电荷 - 阳(+) JTG E20 中的 T 0653 破乳速度 - 慢裂 JTG E20 中的 T 0658 恩格拉粘度 E25 - 330 JTG E20 中的 T 0622 粘度 a 沥青标准粘度 C25,3 s 1260 JTG E20 中的 T 0621 含量 % 62 JTG E20 中的 T 0651 针入度(100 g,25 ,5 s) 0

5、.1 mm 40100 JTG E20 中的 T 0604 软化点 53 b JTG E20 中的 T 0606 延度(5 ) cm 30 JTG E20 中的 T 0605 蒸发残留物 溶解度(三氯乙烯) % 97.5 JTG E20 中的 T 0607 1 d % 1 贮存稳定性 5 d % 5 JTG E20 中的 T 0655 a 乳化沥青粘度以恩格拉粘度为准,条件不具备时也可采用沥青标准粘度。 b 重载交通及用于填补车辙时,蒸发残留物的软化点应不低于 57 。 4.2.2 矿料 4.2.2.1 纤维微表处用粗集料、细集料应符合表 2 的要求。 表2 纤维微表处用粗、细集料的质量要求

6、材料名称 项目 单位 技术指标 试验方法 备注 石料压碎值 % 26 JTG E42 中的 T 0316 洛杉矶磨耗损失 % 28 JTG E42 中的 T 0317 石料磨光值 PSV - 42 JTG E42 中的 T 0321 坚固性 % 12 JTG E42 中的 T 0314 粗集料 针片状含量 % 15 JTG E42 中的 T 0312 坚固性 % 12 JTG E42 中的 T 0340 0.3 mm 部分 细集料 砂当量 % 65 JTG E42 中的 T 0334 合成矿料中 4.75 mm 部分 4.2.2.2 纤维微表处混合料按矿料公称最大粒径的不同, 可分为 FMS-

7、型和 FMS-型, 级配范围应符 合表 3 的要求。 DB22/T 31452020 3 表3 矿料级配范围 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 注 级配类型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FMS- 100 90100 6590 4570 3050 1830 1021 515 FMS- 100 7090 4570 2850 1934 1225 718 515 允许波动范围 - 5% 5% 5% 5% 4% 3% 2% 注:填料计入矿料级配。 4.2.2.3 矿料需要遮盖,防止雨淋。 4.2.3 填料 选用矿粉、水泥或消石灰等,应干燥、疏松,无结

8、团,并符合 JTG F40 的规定。 4.2.4 添加剂 应符合 JTG 5142 的规定。 4.2.5 水 应符合 JTG 5142 的规定。 4.2.6 纤维 纤维长度宜为 6 mm,用量宜为矿料质量的 0.1%0.3%。玄武岩纤维技术指标应符合表 4 的规定, 玻璃纤维技术指标应符合表 5 的规定。 表4 纤维微表处用玄武岩纤维质量技术要求 序号 项目 单位 技术指标 试验方法 1 外观合格率 % 90 2 密度 g/cm 3 2.602.80 3 断裂强度 MPa 1200 4 弹性模量 MPa 7.510 3 5 断裂伸长率 % 3.1 6 可燃物含量 % 0.11.0 7 含水率

9、% 0.2 8 吸油率 % 50 JT/T 776.1 9 纤维与乳化沥青粘附性 N 50 见附录 A 10 拌和开纤率 % 50 见附录 B 表5 纤维微表处用玻璃纤维质量技术要求 序号 项目 单位 技术指标 试验方法 1 密度 g/cm 3 2.402.76 JTG E30 中的 T0503 2 纤维与改性乳化沥青粘附性 N 50 见附录 A 3 拌和开纤率 % 50 见附录 B DB22/T 31452020 4 4.3 组成设计 4.3.1 纤维微表处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充分考虑使用要求、原路面状况、交通量、气候条件等因 素,选择适当的纤维微表处类型,确定施工方案。 4.3.2 不同

10、类型纤维微表处混合料的应用条件如下: a) FMS-型纤维微表处,公称最大粒径为 4.75 mm,适用于中等交通量高速公路,一、二级公路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 b) FMS-型纤维微表处,公称最大粒径为 9.5 mm,适用于高速公路,一、二级公路沥青路面预 防性养护和修复性养护。 4.3.3 单层纤维微表处通常的材料用量范围见表 6。 表6 单层纤维微表处通常的材料用量范围 项目 单位 FMS- FMS- 养生后的厚度 mm 46 810 矿料用量 kg/m 2 6.015.0 12.022.0 油石比(沥青占矿料的质量百分比) % 6.59.0 6.08.5 纤维用量(占矿料的质量百分比)

11、% 0.10.3 水泥等填料用量(占矿料的质量百分比) % 03 外加水量(占干矿料的质量百分比) % 根据混合料的稠度确定 4.3.4 纤维微表处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应符合 JTG F40 规定。纤维微表处混合料的技术要求见表 7。 表7 纤维微表处混合料的技术要求 试验项目 单位 技术指标 试验方法 可拌和时间(25 ) s 120 JTG E20 中的 T 0757 30 min(初凝时间) Nm 1.2 黏聚力试验 60 min(开放交通时间) Nm 2.0 a JTG E20 中的 T 0754 负荷车轮粘附砂量 g/m 2 450 JTG E20 中的 T 0755 浸水 1 h

12、g/m 2 540 湿轮磨耗损失 浸水 6 d g/m 2 800 JTG E20 中的 T 0752 轮辙变形试验的宽度变化率 b % 5 JTG E20 中的 T 0756 配伍性等级值 c - 11 JTG E20 中的 T 0758 a 至少为初级成型。 b 不应用于车辙填充的纤维微表处混合料,不做轮辙变形试验的要求。 c 配伍性等级指标作为参考指标使用。 5 施工 5.1 一般规定 5.1.1 纤维微表处应采用专用摊铺机摊铺,摊铺机的拌和箱应为大功率双轴强制搅拌式,具有精确计 量系统并应记录显示矿料、改性乳化沥青等材料用量。摊铺箱应带有两排布料器。当采用微表处修补车 辙时应配有专用的

13、 V 字形车辙摊铺槽。 5.1.2 纤维微表处施工的环境温度不应低于 15 ,地表温度不应低于 20 ,不得在雨天施工,摊铺 后未成型混合料遇雨时应予铲除。 DB22/T 31452020 5 5.1.3 不得在潮湿积水的路面上进行纤维微表处施工。 5.1.4 纤维微表处施工时,施工现场的交通控制符合 JTG H30 的规定。 5.2 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1。 图1 施工工艺流程图 5.3 施工准备 5.3.1 施工前需优选料源,应进行质量检验并出具检测报告。 5.3.2 摊铺车的校准按该车的使用说明书规定方法进行。通过摊铺车的自校准,得出摊铺车各料门开 度或泵的设定等与各材料出料

14、量的关系曲线,出具自校准记录。以下情况应进行自校准: a) 新机器第一次使用时; b) 机器每年的第一次使用时; c) 新工程开工前; d) 原材料改变和配比发生较大变化时。 5.3.3 各种施工机械和辅助工具均应备齐,并保持良好工作状态。 5.3.4 纤维和矿料掺配应选用具有储料、计量和掺配功能的配料设备,并拌合均匀。 5.4 原路面处理 原路面病害处理应符合 JTG 5142 的规定。根据原路面的车辙病害情况,纤维微表处既可以单层铺 筑,也可以双层铺筑,车辙病害处置方案见表 8。 表8 车辙病害处置方案 车辙深度/mm 处置方案 RD15 直接进行纤维微表处施工 15RD25 先进行单层填

15、补车辙,再进行纤维微表处施工 25RD40 先进行双层填补车辙,再进行纤维微表处施工 DB22/T 31452020 6 5.5 铺筑试验段 5.5.1 正式施工前,应选择合适路段摊铺试验段,试验段长度不宜小于 200 m。 5.5.2 通过试验段的摊铺,检验各施工机械的类型、数量及组合方式是否匹配,确定最佳施工工艺。 5.5.3 根据试验段的摊铺情况,确定施工配合比。矿料级配应符合表 3 规定。 5.6 摊铺 5.6.1 根据设计路幅宽度,调整摊铺槽宽度,应减少纵向接缝数量,宜使纵向接缝位于车道线附近。 5.6.2 将装好料的摊铺车对准控制线,调整摊铺槽,使其周边与原路面贴紧。 5.6.3

16、依次或同时按配比输出已预拌纤维的矿料、填料、水、添加剂和改性乳化沥青,进行拌和。 5.6.4 拌好的混合料流入摊铺槽并分布于摊铺槽适量后,开动摊铺车匀速前进,地表温度过高时,可 打开摊铺车下边的喷水管湿润路面。 5.6.5 摊铺速度以保持混合料摊铺量与搅拌量基本一致,保持摊铺槽中混合料的体积为摊铺槽容积的 1/2。 5.6.6 应及时使用橡胶耙等工具对刮痕等缺陷及横纵向接缝进行人工找平。 5.6.7 摊铺的稀浆混合料需达到合适的稠度,稠度状态判定可见附录 C。 5.6.8 当改性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含量、矿料含水量及天气气温等因素发生变化时,应调整摊铺车的 参数,确认材料配比符合设计配比后方可继续摊铺。 5.6.9 当摊铺车内任何一种材料将用尽时,应及时关闭所有输送材料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