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大桥工程液压爬模安全施工技术交底大全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41810425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路大桥工程液压爬模安全施工技术交底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公路大桥工程液压爬模安全施工技术交底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公路大桥工程液压爬模安全施工技术交底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公路大桥工程液压爬模安全施工技术交底大全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公路大桥工程液压爬模安全施工技术交底大全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路大桥工程液压爬模安全施工技术交底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大桥工程液压爬模安全施工技术交底大全(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公路大桥工程液压爬模安全施工技术交底目 录一、工程概况11、概述12、气象条件2三、总体施工工艺31、施工方法32、液压爬模工作原理及施工流程3四、液压爬模系统结构51、主要技术参数52、系统结构及其功能6A、移动模板支架6B、模板后移装置6C、外爬架6D、液压系统6五、液压爬模爬升操作71、爬架安全操作程序72、爬架施工操作过程中的检查工作93、人员配置10六、液压爬模施工过程中安全检查工作111、一般性检查112、重点检查11A、高空防护设施检查11B、爬架施工操作过程检查11C、机电设备检查12七、爬架安全、防火、防风12附1、塔柱施工安全控制14 . . . . 液压爬模

2、安全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概述索塔为门型结构,包括上塔柱、下塔柱和上横梁、下横梁组成。塔柱顶标高为+180.000m,塔柱底高程+8.300 m。塔柱顶左右中心间距34.80 m,塔柱底左右中心间距为42.734 m。塔柱顺桥向宽度由塔顶的8m直线变化至塔底的10m,横桥向宽6m,塔柱倾的倾斜度为43.282:1。塔柱采用矩形空箱断面,上塔柱顺桥向塔壁厚度为1.2m,横桥向塔壁厚度为1m,下塔柱顺桥向塔壁厚度为1.4m,横桥向塔壁厚度为1.2m,塔柱底部设置6m高的实心段,塔柱外侧四角均设有0.60.6m的槽口。南塔塔身构造见图: 图1.1、索塔结构图(高程单位:m;尺寸单位:cm)2、气象

3、条件(1)、水文桥址区属长江下游感潮河段,潮位受长江径流与潮汐双重影响。每个太阴日潮位两涨两落,为非正规半日型,水位、流量受到潮汐的明显影响。每日涨潮历时3小时多,落潮历时8小时多。潮位主要受上游径流变化为主,每年的510月是汛期,11月次年4月为枯季;潮位年变幅较大。桥址区最高潮位通常出现在台风、天文大潮和洪水期两者或三者遭遇之时。 近些年来,长江连续出现几次大水,1995年洪峰流量为74500m3/s,1996年洪峰流量出现75000m3/s,1998年洪峰流量达81700m3/s,1999年洪峰流量达到84500m3/s。 (2)、气象 桥位区属副热带湿润气候类型,主要特征有:受季风环流

4、支配,季风显著,干湿冷热四季分明,雨水充沛,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干旱、雨涝、低温、连阴雨、台风、冰雹等气象灾害间有出现。多年年平均蒸发量12001400mm,地面蒸发量约800900mm。据资料,区日照数量累计年约20002200小时,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为110120千卡/平方厘米左右。多年年平均气温1516,月平均最热与最冷月温差为25左右,历史最高和最低气温分别为39.4和-19.2。区平均干燥度在0.95左右。三、总体施工工艺1、施工方法本系统根据长江大桥C06标主塔塔身施工的具体要求及相关技术条件(节段高度4.5m、浇筑强度30m3/h等),采用江都中润模板厂研究开发的液压自

5、动爬模系统的技术成果,选用其通用部件配置成两套液压自动爬模系统,专用于主塔塔身施工,本系统爬模标准施工节段高4.5m,索塔共设39个施工节段。2、液压爬模工作原理及施工流程导轨依靠附在爬架上的液压油缸进行提升,导轨提升到位后与上部爬架悬挂件连接,爬架与模板体系则通过顶升液压油缸沿着导轨进行爬升。液压自动爬模系统爬升的工作原理如下:、起始浇注段中,按照设计位置埋设锚锥,并保证其位置准确。、砼达到强度要求后拆模,以起始段中预埋的锚锥为支点拼装系统。、调整模板位置,保证定位精度,进行浇注工作并埋设锚锥。、拆模,操作动力装置控制器爬升轨道,使其上部与挂在预埋锚锥上 的悬挂件固接,固定爬升轨道。、操作动

6、力装置控制器爬升爬架,带动系统爬升至下一工作节段。、支模,并重复上述工作流程。液压爬模施工流程见示意图4.1、液压爬模施工流程图; 1)合模,设置好埋件系统 2)进行砼浇筑 3)退开模板,同时进行上部钢筋施工 4)安装好上层附墙挂座,提升导轨 5)爬模向上爬升一个层高 6)合模,进行下一节段施工循环。图4.1、液压爬模施工流程图四、液压爬模系统结构1、主要技术参数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爬升装置单元设计额定垂直爬升能力 100 kN 最大垂直爬升能力 130kN爬升装置单步步长 300mm最大爬升倾斜角 17.50最大施工节段高度 4.5m模板、浇筑、钢筋绑扎工作平台单层最大承载能力 3 kN

7、/m2总体额定承载能力 3 kN/m2爬升装置工作平台最大承载能力 1.5 kN/m2修饰及电梯入口平台单层最大承载能力 1.0 kN/m2液压系统额定工作压力 20MPa 最高工作压力 25MPa供电制式 三相交流,380/220V外形尺寸最大高度 15.52m最大宽度 2.96m2、系统结构及其功能A、移动模板支架浇筑砼时安装和支撑模板并承受部分砼侧压力;砼浇筑完毕后,通过支架上齿轮齿条带动固定在支架上的模板整体脱模,并可让出足够空间,进行模板维护工作。B、模板后移装置后移装置可通过后移梁及主背楞使模板前后移动,支撑模板并使模板就位,并可让出足够空间,进行模板维护工作。C、外爬架外爬架由上

8、爬架和下吊架两大部分组成。上爬架拼装后构成模板的安装、调整、拆除,锚锥的安装及未浇砼段的塔肢钢筋绑扎处理的工作平台的支架;下吊架拼装后构成爬升装置操作,锚锥的拆除,塔肢砼表面修饰及设置电梯入口的工作平台的支架。D、液压系统系统由液压动力站、快换管路、液压缸和电控及其操作系统等几个主要部分构成。4.1、液压爬模结构图五、液压爬模爬升操作1、爬架安全操作程序1.1、导轨爬升程序、导轨爬升前应做好以下工作A、 安装上部爬升锚板和爬靴并及时检查其实际位置与理论位置是否一致,不符合要求的应进行相应的调整。爬升悬挂件安装好后,应派专人检查其连接高强螺栓是否完全到位。B、用棉纱清洁导轨,并在导轨表面涂上润滑

9、油。C、改变上下爬箱中复位机构摆杆的状态,使其一致向上。D、导轨爬升时,液压装置应由专人操作,现场施工负责人必须到场。E、与实验室联系确认砼强度是否已达到20MPa以上。、确认爬升准备工作完全符合要求后,打开液压油缸的进油阀门、启动液压控制柜,拆除导轨顶部楔形插销,开始导轨的爬升。、导轨爬升时,外爬架 0号平台及1号平台上各配3人和一台对讲机,并选用专用频道,以保证通讯畅通。、轨道每爬升一格时应通过对讲机联络,并确认上下爬箱是否都到位,到位后才可开始下一格爬升。、导轨爬升过程中要保证保险钢丝绳不得影响导轨的爬升。、导轨爬升至接近上部悬挂靴的高度时暂停,复核导轨与爬靴上导轨槽口的位置是否一致,若

10、不一致,调节下方的支撑脚,使导轨能够顺利地通过悬挂靴的导轨槽口。、导轨爬升到位后,应从右往左插上导轨顶部楔形插销,以确保插销锁定装置到位。下降导轨使顶部楔形插销与爬靴完全接触。、关闭油缸进油阀门、关闭控制柜、切断电源,完成导轨的爬升。、拆除下层爬架悬挂件,取出混凝土的预埋锚锥,及时修补螺栓孔,以便进行爬架的爬升。、发现导轨爬升不同步及其它异常情况时应停下来研究处理。1.2、爬架爬升程序、爬架爬升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撤除各层平台中所有连接平台。应清除爬架上不必要的荷载(如钢筋头、氧气乙炔空瓶等)。抬起爬升导轨底部支撑脚,并旋转伸长使其垂直顶紧塔身混凝土面。将承重架下支撑的支撑脚完全缩回。改变上

11、下爬箱中复位机构摆杆的状态,使其一致向下。检查爬架长边与短边的连接(如电线)等是否已解除及安全保护绳是否已套牢。检查塔吊至爬架主电缆的悬挂长度,保证爬架爬升时电缆有足够的长度。爬架爬升时,液压装置应由专人操作,现场施工负责人必须到场。检查上节段砼修补是否已符合要求。、经确认爬架爬升准备工作已完全符合要求后,打开液压油缸的进油阀门、启动液压控制柜,拔去安全插销,开始导轨的爬升。、爬升时,外爬架 0号平台各配3人和一台对讲机,并选用专用频道,以保证通讯畅通。1号平台两端各安排1人观察。、爬架架体荷载通过导轨来传递后,拔去承重销。、在轨道上每爬升一格需通过对讲机联络,让爬架爬升操作者确认上下爬箱是否

12、都完全到位,到位后才可开始下一格爬升。、当爬架爬升到位后,应及时插上承重销及安全插销。、关闭油缸进油阀门、关闭控制柜、切断电源,完成爬架的爬升工作。、旋上支撑脚至混凝土面,调节支撑架使竖向支架与混凝土面平行。、当爬架爬升不同步及其它异常情况时,应停下来研究处理。、爬架爬升到位后,检查所有平台的滚轮是否顶紧砼面。1.3、预埋件及模板施工 、预埋前,现场技术员应检查其是否完全进入爬锥。、预埋时,严禁采取电焊固定方式。、严格控制钢筋堆放在爬架上的重量。、等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模板系统的对拉杆及附着在模板上的悬挂螺栓。、模板拆除后应及时进行确定爬架悬挂预埋件位置的工作,在此过程中,操作工人应严格

13、按现场技术人员所提供的数据进行作业,同时值班技术员应跟班作业。、每次模板安装前,应通知测量测放相应施工节段的模板底标高。、模板按测量所放理论位置安装到位后,应及时通知测量复核。、应确保模板下口与已浇节段砼的结合严密。同时应保证模板间接缝严密。、模板对拉杆安装时,应确保端部塑料套与模板的结合严密,同时 应使拉杆处于拉直状态。、浇筑过程中应派专人观察模板的变形及偏位情况,并做出及时处理。2、爬架施工操作过程中的检查工作液压爬模爬架操作前及操作中的检查工作特别重要,爬架每次操作时指定专人检查,专人指挥,并填写记录表(见下表)。塔柱前几节段施工时,由现场经理统一指挥,施工顺利后由工段长统一指挥。 第 次爬升 第 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