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自动化教学大纲精编版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41810423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办公自动化教学大纲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办公自动化教学大纲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办公自动化教学大纲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办公自动化教学大纲精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办公自动化教学大纲精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办公自动化教学大纲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办公自动化教学大纲精编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资料推荐办公自动化(非师范专业) (第一学期)一、课程简介:办公自动化课程是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系统基本知识;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Windows XP的使用;文字处理的基本知识,Word的使用;电子表格的基本知识,Excel的使用;演示文稿的基本知识,PowerPoint的使用;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主要组成部件和性能指标及软件系统的分类,了解计算机多媒体的基本知识、多媒体基本播放工具、基本处理工具等。本课程将讲授的内容进行整合划分为若干个模块,分别是“计算机系统”、“信息处理中常用的硬件简介”、“操作系统使用和文件管理的基本知识”、“办公信息处理的基本技

2、术”“电子表格处理技术”、“文稿综合处理技术”。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具有应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利用办公软件的水平。 2、学生学习完本课程之后经过自己的努力完全可以考取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信息处理技术员的水平资格认证证书。 三、课程的性质公共基础课四、学时分配表章节教学内容总学时学时分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述642第二章计算机硬件简介642第三章Windows基本操作422第四章文稿的基本操作18810第五章Word软件的高级应用422第六章电子表格的应用1257第七章综合实训

3、1055合计603030五、教学内容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概述1.1计算机系统概述授课形式理论+实践教学目的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和分类掌握计算机的系统结构和组成教学重点计算机的系统结构和组成教学难点计算机的组成授课内容1计算机定义:是一种计算速度快,运算精度高,能按程序的规定进行计算和进行自动控制的电子设备。2计算机的发展1946年,在美国陆军总部的支持下,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埃克特和莫奇勒领导研制出的电子数字积分机和计算机 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经过50多年的时间,计算机经历了电子管,

4、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时间,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3微型计算机的发展:类别时间段微处理器(CPU)代表产品第一代197119734位-第二代197419788位-第三代1978198416位80286第四代1985199232位80386、80486第五代1992年出现6480586(Pentium,奔腾)4我国计算机的发展概况时间段业绩基本元件1956开始研制计算机-1958我国第一台计算机研制成功电子管1965第一台大型通用计算机研制成功晶体管1971第一台集成电路计算机集成电路80年代以来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并不断发展,97年的银河三号机的运算速度已达每秒百亿次以上

5、。超大规模集成电路5计算机的分类:(1)巨型机动车(2)大型机 (3)中型机 (4)小型机 (5)微型机6计算机的应用:(1)数值计算 (2)信息处理 (对大批量的信息进行收集、分类、排序、传送、存储等。) (3)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4)实时控制 (生产过程控制、导弹卫星控制等)(5)现代教育(计算机辅助教学 CAI、多媒体教室、网上教学)(6)家庭生活7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之父 冯诺依曼 提出计算机基础理论:(1)计算机由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2)采用二进制数。(3)计算机工作采用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原理。8计算机系统组成9计算机

6、的主要性能指标(1)字长:字长是指计算机能直接处理二进制数据的位数,目前一般为32位和64位(2)运算速度:指计算机处理数值运算的能力(单位:MIPS,与计算机的主频有关(3)主频:计算机的时钟频率,单位是MHz(4)存取速度:存储器完成一次读操作或写操作所需要的时间(5)存储系统容量:内存容量和外存容量.存储容量单位为字节(Byte).实用单位为KB、MB、GB、TB,换算关系为:1KB=0124Byte,1MB=1024KB,1GB=1024MB,1TB=1024GB.(6)可靠性:是经定的时间内,计算机系统能正常运转的概率。通常用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表示外部设备的配置:显示器、打印机等

7、(7)可维护性:指发生故障后能尽快恢复正常.(8)性能/价格比:性能包括硬件、软件、使用性能等,价格包括硬件和软件价格等。性能/价格比愈大,表明该计算机系统愈好。1.2多媒体和多媒体技术(一)授课形式 理论+实践教学目的了解并掌握多媒体计算机掌握多媒体信息的数字化了解并掌握数据压缩有相关知识教学重点多媒体计算机 多媒体信息的数字化教学难点数据压缩授课内容1.2.1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1媒体:泛指承载或传播信息的载体。但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说法。2多媒体:指能够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两个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这些信息媒体包括文字、声音、音乐、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 3多媒体

8、技术:对多种媒体上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技术。4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征:1)多样性 2)数字化 3)集成性 4)交互性 5)实时性5计算机多媒体技术(Computer Multimedia Technology):是利用计算机把文本、图形、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种信息一体化,使之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具有交互性的系统,并能对多种媒体信息进行获取、压缩编码、编辑、加工处理、存储和展示。 6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性是信息载体的集成性和交互性。集成性:计算机多媒体一方面把数值、文字、图像、图形、声音等信息载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把结果综合地表现出来,改善了信息的表现方法,它比其它任何一种单一媒体都有更

9、强的表现能力。另一方法,通过计算机把各种设备集成并控制起来,在这些部件之间建立逻辑连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交互性:计算机多媒体是人机交互式媒体,它把接受信息的主导权交给了人,它不仅向用户传递信息,还可以接受用户的指令,通过人机交互,人可以任意干预和控制媒体信息的传递。1.2.2 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计算机:指能够处理多媒体信息的计算机。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由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系统和多媒体计算机软件系统组成1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系统2多媒体计算机软件系统:用于处理多媒体信息、支持多媒体硬件设置工作的程序,包括多媒体操作系统、多媒体数据库、多媒体数据的采集和制作软件以及多媒体开发制作工具。1.2.3

10、 多媒体信息的数字化要使计算机能够处理多媒体信息,就要解决声音和视频数据的数字化、压缩及编码等问题,这是多媒体技术的关键问题。1声音媒体的数字化2视频信息的数字化1.2.4 数据压缩压缩处理一般是由两个过程组成:一是编码过程,即将原始数据经过编码进行压缩,以便存储与传输;二是解码过程,此过程对编码数据进行解码,还原为可以使用的数据。衡量一种数据压缩技术的好坏有3个重要的指标:一是压缩比要大,即压缩前后所需的信息存储量之比要大;二是实现压缩的算法要简单,压缩、解压缩速度快,尽可能地做到实时压缩/解压缩;三是恢复效果要好,要尽可能地恢复原始数据。 针对数据压缩后,原有信息是否有损失的角度来看,数据

11、压缩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叫做无损压缩,另一种叫做有损压缩。 1无损压缩经过压缩后,可以将原来文件中包含的信息完全保留,它是一种可逆压缩方式,即经过解压后,数据可以完全复原。主要用于要求数据不能丢失的环境中,它利用数据统计特性进行压缩处理,压缩效率不高,但保留了源文件中全部信息。无损压缩图像格式有BMP、TIFF、PCX、GIF等。2有损压缩经过压缩后,不能将原来文件中包含的信息完全保留,是不可逆压缩方式。数据还原后有一定损失但不影响信息的表达。它以损失源文件中某些信息为代价来换取较高的压缩率,其损失的信息多数是对视觉和听觉感知不重要的信息。3混合压缩1.2.5 多媒体技术规格1多媒体技术标准:

12、JPEG、MPEG、HyTime、MHEG、MPC等。2多媒体通信标准3CD标准1.2.6 声音和图像文件的分类1声音文件的种类2静态图像文件格式3动态图像文件格式1.2.7 多媒体创作工具简介1图形与图像编辑工具:CoreDraw、Photoshop、Paint等。2音频编辑工具:Wave Edit、Wave Studio、Audio Edit、Sound Edit、3DStudio等。3二维动画制作工具:Animator Studio、AXA 2D、Flash 等。4三维动画制作工具:3D Studio MAX等。5视频编辑工具:Premiere、Video For Windows、Dig

13、ital Video Productor等。6多媒体制作工具:Authorware、ToolBook、Director等。1.2.8 Windows中的多媒体应用1画图程序2CD播放器3录音机4Windows Medie Player 第二章 信息处理常用硬件简介2.1 PC机系统授课形式 理论教学目的掌握个人计算机的系统组成及存储系统的相关知识教学重点硬件系统、存储系统教学难点存储系统授课内容1、主机(1)机箱(2)主板(3)主板结构2、电源(1)电源的分类(2)每一类电源的特点3、总线4、CPU(1)CPU的性能指标(2)CPU厂商和产品2.2 存储系统1、内存(1)内存的分类(2)DRA

14、M的分类2、硬盘驱动器(1)硬盘的结构(2)硬盘的存储容量(3)硬盘接口(4)硬盘的技术指标(5)CMOS中的硬盘信息(6)硬盘的格式化(7)硬盘工作方式3、软盘系统(1)软盘驱动器(2)软盘4、光盘驱动器(1)CD-ROM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刻录机(3)DVD-ROM驱动器5、移动存储器(1)移动存储器的分类(2)闪盘(优盘或闪存)(3)移动硬盘2.3输入输出系统、网络设备、CMOS授课形式 理论教学目的掌握个人计算机的输入输出系统及网络设备的相关知识教学重点输入输出系统教学难点网络设备、CMOS授课内容1、键盘2、鼠标3、显示系统(1)显示器(2)显卡4、声音系统(1)声卡(2)音箱5、其他输入、输出设备(1)扫描仪(2)数码相机(3)数字摄像头(4)视频卡(5)打印机2.4 网络设备1、网卡(1)网卡的分类(2)网卡的组成及工作原理(3)网卡的技术指标(4)无线网卡2、Modem调制解调器(1)Modem的工作原理(2)Modem的分类3、ADSL调制解调器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