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瓦凝气式汽轮机的设计说明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41809309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8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兆瓦凝气式汽轮机的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兆瓦凝气式汽轮机的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兆瓦凝气式汽轮机的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兆瓦凝气式汽轮机的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兆瓦凝气式汽轮机的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兆瓦凝气式汽轮机的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兆瓦凝气式汽轮机的设计说明(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摘 要本课题是对某25MW凝汽式汽轮机组进行热力设计。进行这次主要时为了提高电厂的经济性,以求达到“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的目的。在提高其经济性的同时还要保证该机组的实用性和安全可靠性。因此在设计之前,要先查找一些资料,然后对汽轮机的蒸汽系统,汽轮机级的热力等进行计算,如除氧器的抽汽量,凝结水量,汽轮机装置的热经济性,级热力参数的选择,各能量损失计算等;同时对其通道部分进行选型以及对其级数进行确定。整个设计完成后,证实了我们的设计在拥有适用性和安全可靠性的前提下确实能够提高发电厂的经济性,达到“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目的本设计的主要容包括:汽轮机的工作原理、多级汽轮机的工作过程、汽

2、轮机的变工况下的工作特性、汽轮机的结构及叶片强度。根据通流部分形状和回热抽汽点的要求,确定压力级既非调节级的级数和排汽口数,并进行各级比焓降分配;对各级进行详细的热力计算,求出各级通流部分的几何尺寸,相对效率,实际热力过程曲线。根据各级热力计算结果,修正各回热抽汽点压力以符合实际热力过程曲线的要求,并修正回热系统的热力平衡计算;分析与确定汽轮机热力设计的基本参数,这些汽轮机热力设计的任务是,按给定的设计条件,确定通流部分的几何尺寸,参数包括汽轮机的容量,进汽参数,转速,排汽压力冷却水温度,给水温度,供热蒸汽压力等;分析并选择汽轮机的型式,配汽机构形式,通流部分形状及有关参数;对汽轮机的原则性热

3、力系统进行汽耗量及热经济性的初步计算;根据汽轮机运行特性,经济要求及结构强度等因素,比较和确定调节级的型式,比焓降,叶型及尺寸等。关键字:汽轮机;热力计算;热力系统 目 录摘 要1第一章 文献综述3第二章 概述62.1 设计任务62.2热力设计的容及要求72.3 国产汽轮机基本参数的选择与系列7第三章 汽轮机总进汽量的初步估算103.1回热抽汽压力的确定113.2 计算11第四章 通流部分的选型204.1 排汽口数与末级叶片204.2 配汽方式和调节级的选型214.3 压力级设计特点24第五章 压力级比焓降分配及级数的确定265.1 蒸汽通道的合理形状265.2 各级平均直径的确定265.3

4、级数的确定及比焓降的分配29第六章 汽轮机级的热力计算326.1 叶型及其选择326.2 级的热力计算356.3 热力计算示例44图(6.4)级的热力过程曲线49第七章 汽轮机漏汽量的计算与整机校核497.1 阀杆漏气量的计算497.4 整机校核52第八章 轴向推力的计算538.1 轴向推力的计算公式538.2 叶轮前压力的确定548.3 推力轴承的安全系数55结 论56致 57参考文献58第一章 文献综述汽轮机是将蒸汽的能量转换成为机械功的旋转式动力机械。又称蒸汽透平。主要用作发电用的原动机,也可直接驱动各种泵、风机、压缩机和船舶螺旋桨等。还可以利用汽轮机的排汽或中间抽汽满足生产和生活上的供

5、热需要 。 汽轮机是将蒸汽的能量转换为机械功的旋转式动力机械,是蒸汽动力装置的主要设备之一。汽轮机是一种透平机械,又称蒸汽透平。 公元一世纪时,亚历山大的希罗记述了利用蒸汽反作用力而旋转的汽转球,又称为风神轮,这是最早的反动式汽轮机的雏形;1629年意大利的布兰卡提出由一股蒸汽冲击叶片而旋转的转轮。 19世纪末,瑞典拉瓦尔和英国帕森斯分别创制了实用的汽轮机。拉瓦尔于1882年制成了第一台5马力(3.67千瓦)的单级冲动式汽轮机,并解决了有关的喷嘴设计和强度设计问题。单级冲动式汽轮机功率很小,现在已很少采用。 20世纪初,法国拉托和瑞士佐莱分别制造了多级冲动式汽轮机。多级结构为增大汽轮机功率开拓

6、了道路,已被广泛采用,机组功率不断增大。帕森斯在1884年取得英国专利,制成了第一台10马力的多级反动式汽轮机,这台汽轮机的功率和效率在当时都占领先地位。 20世纪初,美国的柯蒂斯制成多个速度级的汽轮机,每个速度级一般有两列动叶,在第一列动叶后在汽缸上装有导向叶片,将汽流导向第二列动叶。现在速度级的汽轮机只用于小型的汽轮机上,主要驱动泵、鼓风机等,也常用作中小型多级汽轮机的第一级。 与往复式蒸汽机相比,汽轮机中的蒸汽流动是连续的、高速的,单位面积中能通过的流量大,因而能发出较大的功率。大功率汽轮机可以采用较高的蒸汽压力和温度,故热效率较高。19世纪以来,汽轮机的发展就是在不断提高安全可靠性、耐

7、用性和保证运行方便的基础上,增大单机功率和提高装置的热经济性。 汽轮机的出现推动了电力工业的发展,到20世纪初,电站汽轮机单机功率已达10兆瓦。随着电力应用的日益广泛,美国纽约等大城市的电站尖峰负荷在20年代已接近1000兆瓦,如果单机功率只有10兆瓦,则需要装机近百台,因此20年代时单机功率就已增大到60兆瓦,30年代初又出现了165兆瓦和208兆瓦的汽轮机。 此后的经济衰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爆发,使汽轮机单机功率的增大处于停顿状态。50年代,随着战后经济发展,电力需求突飞猛进,单机功率又开始不断增大,陆续出现了325600兆瓦的大型汽轮机;60年代制成了1000兆瓦汽轮机;70年代,制成

8、了1300兆瓦汽轮机。现在许多国家常用的单机功率为300600兆瓦。 汽轮机在社会经济的各部门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汽轮机种类很多,并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结构分,有单级汽轮机和多级汽轮机;各级装在一个汽缸的单缸汽轮机,和各级分装在几个汽缸的多缸汽轮机;各级装在一根轴上的单轴汽轮机,和各级装在两根平行轴上的双轴汽轮机等。 按工作原理分,有蒸汽主要在各级喷嘴(或静叶)中膨胀的冲动式汽轮机;蒸汽在静叶和动叶中都膨胀的反动式汽轮机;以及蒸汽在喷嘴中膨胀后的动能在几列动叶上加以利用的速度级汽轮机。 按热力特性分,有为凝汽式、供热式、背压式、抽汽式和饱和蒸汽汽轮机等类型。凝汽式汽轮机排出的蒸汽流入凝汽器,排汽

9、压力低于大气压力,因此具有良好的热力性能,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汽轮机;供热式汽轮机既提供动力驱动发电机或其他机械,又提供生产或生活用热,具有较高的热能利用率;背压式汽轮机的排汽压力大于大气压力的汽轮机;抽汽式汽轮机是能从中间级抽出蒸汽供热的汽轮机;饱和蒸汽轮机是以饱和状态的蒸汽作为新蒸汽的汽轮机。 汽轮机的蒸汽从进口膨胀到出口,单位质量蒸汽的容积增大几百倍,甚至上千倍,因此各级叶片高度必须逐级加长。大功率凝汽式汽轮机所需的排汽面积很大,末级叶片须做得很长。 汽轮机装置的热经济性用汽轮机热耗率或热效率表示。汽轮机热耗率是每输出单位机械功所消耗的蒸汽热量,热效率是输出机械功与所耗蒸汽热量之比。对于整个

10、电站,还需考虑锅炉效率和厂用电。因此,电站热耗率比单独汽轮机的热耗率高,电站热效率比单独汽轮机的热效率低。 一座汽轮发电机总功率为1000兆瓦的电站,每年约需耗用标准煤230万吨。如果热效率绝对值能提高1%,每年可节约标准煤 6万吨。因此,汽轮机装置的热效率一直受到重视。为了提高汽轮机热效率,除了不断改进汽轮机本身的效率,包括改进各级叶片的叶型设计(以减少流动损失)和降低阀门及进排汽管损失以外,还可从热力学观点出发采取措施。 根据热力学原理,新蒸汽参数越高,热力循环的热效率也越高。 早期汽轮机所用新蒸汽压力和温度都较低,热效率低于20。随着单机功率的提高,30年代初新蒸汽压力已提高到34兆帕,

11、温度为400450。随着高温材料的不断改进,蒸汽温度逐步提高到535,压力也提高到612.5兆帕,个别的已达16兆帕,热效率达30以上。50年代初,已有采用新蒸汽温度为600的汽轮机。以后又有新蒸汽温度为650的汽轮机。 现代大型汽轮机通常采用新汽压力24兆帕,新汽温度和再热温度为535565的超临界参数,或新汽压力为16.5兆帕、新汽温度和再热温度为535的亚临界参数。使用这些汽轮机的电站热效率约为40。 另外,汽轮机的排汽压力越低,蒸汽循环的热效率就越高。不过排汽压力主要取决于冷却水的温度,如果采用过低的排汽压力,就需要增大冷却水流量或增大凝汽器冷却面积,同时末级叶片也较长。凝汽式汽轮机常

12、用的排汽压力为0.0050.008兆帕。船用汽轮机组为了减轻重量,减小尺寸,常用0.0060.01兆帕的排汽压力。 此外,提高汽轮机热效率的措施还有,采用回热循环、采用再热循环、采用供热式汽轮机等。提高汽轮机的热效率,对节约能源有着重大的意义。 大型汽轮机组的研制是汽轮机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这其中研制更长的末级叶片,是进一步发展大型汽轮机的一个关键;研究提高热效率是汽轮机发展的另一方向,采用更高蒸汽参数和二次再热,研制调峰机组,推广供热汽轮机的应用则是这方面发展的重要趋势。 现代核电站汽轮机的数量正在快速增加,因此研究适用于不同反应堆型的、性能良好的汽轮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全世界利用地

13、热的汽轮机的装机容量,1983年已有3190兆瓦,不过对熔岩等深层更高温度地热资源的利用尚待探索;利用太阳能的汽轮机电站已在建造,海洋温差发电也在研究之中。所有这些新能源方面的汽轮机尚待继续进行试验研究。 另外,在汽轮机设计、制造和运行过程中,采用新的理论和技术,以改善汽轮机的性能,也是未来汽轮机研究的一个重要容。例如:气体动力学方面的三维流动理论,湿蒸汽双相流动理论;强度方面的有限元法和断裂力学分析;振动方面的快速傅里叶转换、模态分析和激光技术;设计、制造工艺、试验测量和运行监测等方面的电子计算机技术;寿命监控方面的超声检查和耗损计算。此外,还将研制氟利昂等新工质的应用,以及新结构、新工艺和

14、新材料。第二章 概述2.1 设计任务 一. 设计题目:25兆瓦凝汽式汽轮机的热力设计 二. 原始数据: 蒸汽初参数: =3.43MP=435; 凝汽器出口处压力:pc=1.9kPa; 给水温度:tfw=160; 经济功率:Pc=12000kW1%; 汽轮机转速:n=3000r/min; 汽轮机效率:oi=0.801%2.2热力设计的容及要求力求获得高的相对效率。汽轮机热力设计主要设计程序如下:1.分析与确定汽轮机热力设计的基本参数,这些汽轮机热力设计的任务是,按给定的设计条件,确定通流部分的几何尺寸,参数包括汽轮机的容量,进汽参数,转速,排汽压力冷却水温度,给水温度,供热蒸汽压力等;2.分析并

15、选择汽轮机的型式,配汽机构形式,通流部分形状及有关参数;3.对汽轮机的原则性热力系统进行汽耗量及热经济性的初步计算;4.根据汽轮机运行特性,经济要求及结构强度等因素,比较和确定调节级的型式,比焓降,叶型及尺寸等。5.根据通流部分形状和回热抽汽点的要求,确定压力级既非调节级的级数和排汽口数,并进行各级比焓降分配;6.对各级进行详细的热力计算,求出各级通流部分的几何尺寸,相对效率,实际热力过程曲线。7.根据各级热力计算结果,修正各回热抽汽点压力以符合实际热力过程曲线的要求,并修正回热系统的热力平衡计算;8.根据需要修正汽轮机热力计算的结果。在进行汽轮机热力计算时,所设计的汽轮机应满足下列主要要求:1.运行时具有较高的经济性;2.不同工况下工作时均有高的可靠性;3.在满足经济性和可靠性要求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汽轮机的结构紧凑,系统简单,布置合理,成本低廉,安装和维修方便,以及零件的通用化和系列等应素。2.3 国产汽轮机基本参数的选择与系列汽轮机热力设计的基本参数即是热力设计的原始数据,除用户提出的要求外,应按照电力部门明确规定的系列规选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