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八章 第二讲 农业地域类型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809050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维设计】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八章 第二讲 农业地域类型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三维设计】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八章 第二讲 农业地域类型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三维设计】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八章 第二讲 农业地域类型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三维设计】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八章 第二讲 农业地域类型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三维设计】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八章 第二讲 农业地域类型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维设计】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八章 第二讲 农业地域类型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维设计】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八章 第二讲 农业地域类型课件(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纲下载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考情上线 以区域图或农业生产的数据资料为背景材料,综合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生产特点、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农业地域类型,一、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区,美国,水稻,小麦,玉米,小农经营,商品率,较低,大,二、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牛奶,澳大利亚,阿根廷,大,高,温和,地广人稀,便利,温凉,市场,1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条件,2生产经营特点,3我国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分析 (1)典型地区: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区。 (2)区位因素: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三角洲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社会经济因素:机械化

2、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科技发达,国家政策扶持。不利因素:人多地少,受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影响大,伏旱、酸雨危害。,1(2011黄山模拟)2009年9月11日,在长沙开幕的“中国 杂交水稻技术对外合作部长级论坛”上,地处非洲的甲国(如下图)希望与中国展开合作,以缓解其粮食供应紧张问题。结合非洲略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图,完成(1) (3)题。,(1)为解决粮食问题,甲国政府在充分利用该国优势资源的 基础上,应促使形成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季风水田农业B商品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 D乳畜业 (2)甲国发展以上农业地域类型,图中显示的其优势条件是 () A劳动力资源丰富 B地形平

3、坦 C水热条件充足 D土壤肥沃,(3)甲国与我国展开合作,主要是希望从我国引进() A先进的农业生产机械 B杂交水稻品种及生产技术 C农业科技人才 D优质的化肥、农药,解析:第(1)题,甲国水热条件优越,且水稻产量高,适合该国发展。第(2)题,甲国发展季风水田农业,图中显示的优势条件是水热条件充足。第(3)题,甲国应从我国引进杂交水稻品种及生产技术。,答案:(1)A(2)C(3)B,商品谷物农业,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比较,2(2011苏州测试)下图为美国本土小麦区和玉米带分 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解析:图中阴影地区是美国的中央大平原,以商品谷物农业为主。,答案:D,(1

4、)图中阴影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 B混合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商品谷物农业,解析:都属于小麦生产区,而且都位于中央大平原,只是纬度位置较低,热量丰富。,答案:B,(2)与小麦区相比,小麦区农业生产的主要有利因素是 () A地形 B热量 C政策 D市场,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与西欧乳畜业 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均属于畜牧业,但因区位条件的差别,生产特点和产品等也存在差别。具体如下表:,1表解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与我国牧区畜牧业,2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方法 建立一种从生产对象生产目的生产规模地域类型的思维模式,如下表:,3(2011广州质检)现代农业发展虽然对自然条件的依 赖性有

5、所减弱,但由于受传统农业和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各国各地区仍表现出一些各具特色的农业地域类型。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B、C处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_、_。D处的经济作物生产属于_农业。 (2)_处(填写图中字母)的_草原是大牧场牧牛业,它是世界上出口_最多的地方,其产品能远销欧洲,主要得益于_的发明。该地区牧牛业的发展对我国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发展畜牧业有何启示? (3)A处农业生产的突出特色是形成了_模式,它属于_农业。,解析:第(1)题,考查世界各国各地区各具特色的农业地域类型。第(2)题,考查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上的大牧场放牧业。该地区牧牛业实施的培育良种牛、种植牧草、开辟水源等一系列措

6、施对我国发展畜牧业有很好的启示。第(3)题,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属于混合农业。,答案:(1)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种植园 (2)E潘帕斯牛肉海上冷冻船培育良种牛,种植牧草,开辟水源,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3)基塘生产混合,例1(2010浙江高考)阴影部分为四个农业区。读图,完成(1)(2)题。,(1)甲、乙、丙、丁的主要经济作物依次是() A茶叶、咖啡、棉花、橡胶 B甘蔗、棉花、柑橘、葡萄 C棉花、黄麻、香蕉、可可 D花生、大豆、茶叶、棉花 (2)四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均属于() A自给型农业 B混合型农业 C热带种植园农业 D集约型农业,解析第(1)题,从图中提供的经纬度和海陆轮廓信息可知:甲

7、地位于我国台湾西部平原,主要经济作物是甘蔗;乙地位于尼罗河三角洲,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丙地位于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主要经济作物为柑橘;丁地位于法国南部的地中海沿岸,主要经济作物是葡萄。第(2)题,自给型农业主要分布在比较落后的地区,而台湾西部的甘蔗,法国南部的葡萄商品率都很高,故可排除A;混合农业多是种植业与畜牧业并重。四地显然不是混合农业区,故可排除B;除甘蔗为热带经济作物外,其它均不是热带经济作物,故可排除C;四地生产投入的劳动力、技术等都很多,故都为集约型农业。,答案(1)B(2)D,例2(2009广东高考)农作物栽培布局与距离农村居民点的远近有一定联系。某村位于我国平原地形区,主要种植蔬

8、菜和春小麦,下图为以该村居民点为中心的农作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甲、乙、丙分别为() A蔬菜带、混作带、粮食带 B粮食带、蔬菜带、混作带 C蔬菜带、粮食带、混作带 D粮食带、混作带、蔬菜带 (2)该村最可能位于() A成都平原 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解析第(1)题,距人口密集区远近不同,其农作物分布有明显的差异。由于地价高低不同,经济效益高、产品对运输迫切性要求高的农作物分布在距人口密集区较近的地方,经济效益低、产品对运输迫切性要求低的农作物分布在距人口密集区较远的地方;蔬菜的单位面积产值最高,粮食的单位面积产值最低。第(2)题,题干明确说明该

9、地主要种植春小麦,故该村最可能位于东北平原。,答案(1)A(2)B,材料1:2010年10月17日北京日报报道,昨天是第30个世界粮食日。“团结起来,战胜饥饿”是今年主题。常言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今年7月以来国际粮价大幅攀升,国际小麦价格一度上涨60%至80%,现40年来最凌厉涨势,国际社会着实“心慌”。,材料2:我国部分商品粮、棉基地分布图。,(1)农业地域类型。 (2)农业地域发展的条件。 (3)我国粮食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4)商品粮基地的发展变化。,(1)图中甲乙两商品粮基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甲是_,乙是_。 (2)与丙相比,甲商品粮基地发展农业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3)面对国际粮

10、价上涨,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加以应对? (4)简述丁省珠江三角洲商品粮基地地位不断下降的原因。,解析:第(1)题,甲地为松嫩平原,属于商品谷物农业,乙为洞庭湖平原,属于季风水田农业。第(2)题,丙地位于新疆,与丙地相比,甲地在气候、土壤、水源、工业、交通等方面优势明显。第(3)题,解决粮食问题的措施,可以从发展农业技术、保护耕地、兴修水利等方面。第(4)题,珠江三角地区城市化的发展,耕地减少,农业结构调整,人口增长,人均粮食少,导致珠三角商品粮基地的地位降低。,答案:(1)商品谷物农业季风水田农业 (2)距海近,降水丰富(水热配合好);河网稠密,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经济发达,工业基础好;交

11、通便利;接近市场等。 (3)发展农业技术,提高粮食单产;保护耕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兴修水利,防灾减灾。 (4)城市化水平的提升,非农业用地的增多,耕地比重下降;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粮食种植面积下降;人口增多,人均粮食产量下降等。,一、选择题 (2011泰安模拟)读、两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回答12题。,1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A季风水田农业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种植园农业 2与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 A刚果盆地 B四川盆地 C大自流盆地 D墨累达令盆地,解析:从表中可知以种植业为主,商品率低,投入劳动力多,由此可知为季风水田农业。地种植业和畜牧业比重大体

12、相当 ,故为混合农业,墨累达令盆地分布有混合农业。,答案:1.A2.D,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下图为“商品谷物农业区位条件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图中a、b、c、d与下列区位条件对应正确的是 () 农业科技先进人均耕地面积大机械化水平高市场广阔 Aa、b、c、d Ba、b、c、d Ca、b、c、d Da、b、c、d,解析:首先“单产高”应该是“农业科技先进”的结果;其次,“生产率高”应该是“机械化水平高”的结果,而“机械化水平高”必须以“人均耕地面积大”为前提,通常人少地多的地区,因劳动力不足,才实行机械化生产;同时,

13、“市场广阔”会导致“商品率高”。,答案:C,解析:与东北地区相比,长江三角洲地区在水热条件、市场条件、科技水平上具有优势,但东北地区人少地多,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多地少。,4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 势条件是() A水热条件优越 B人均耕地面积大 C市场广阔 D农业科技先进,答案:B,(2011苏州模拟)读图,完成56题。,5a、b两地农业() Aa为大牧场放牧业 Bb为乳畜业 Ca为商品谷物农业 Db为季风水田农业,解析:a为中国的季风水田农业,b为荷兰的乳畜业。,答案:B,6a处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 A生产规模大 B产品商品率高 C单位面积产量高 D机械化水平

14、高,解析: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生产规模小、产品商品率低、单位面积产量高、机械化水平低。,答案:C,二、综合题 7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要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把800个产粮大县的基本农田加快建成高标准农田,建立稳固商品粮基地。,材料2:下图为我国商品粮基地分布图。,(1)甲、乙两商品粮基地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为_、_。 (2)与丙相比,甲商品粮基地发展农业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3)简述丁省江汉平原要巩固商品粮基地地位应采取的 措施。,解析:本题以商品粮基地切入,综合考查了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区位优势、农业结构调整等。第(1)题,甲位于东北地区,主要发展商品谷

15、物农业;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应主要发展水稻种植业。第(2)题,甲商品粮基地发展农业的区位优势可以从自然条件(降水丰富或水热组合好;河网稠密,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和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达,,工业基础好;交通便捷;接近市场)方面分析。第(3)题,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升,非农用地的增加,耕地比重下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粮食种植面积下降。江汉平原要巩固商品粮基地地位应从保护耕地着手,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答案:(1)商品谷物农业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 (2)距海近,降水丰富(或水热组合好);河网稠密,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经济发达,工业基础好;交通便捷;接近市场。 (3)保护耕地,加大科技投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