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总作业文化生活六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1799652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总作业文化生活六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政治总作业文化生活六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政治总作业文化生活六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政治总作业文化生活六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政治总作业文化生活六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总作业文化生活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总作业文化生活六(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课我们地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中华文化地包容性.(3)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地贡献.(1)中华文化地包容性.(2)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地贡献.(1)“文化走出去”活动,所展现中华文化地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展示中国新形象.(2)海峡两岸地文化、经济等交流活动.特别提醒:(1)源远流长是从纵向角度说地,是指历史悠久,没有中断.博大精深是指内涵丰富.(2)注意区别文字与汉字地位作用地不同表述.(3)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地原因.名师点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地原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地独特性、中华文化地区域性、中华文化地民族性状元笔记

2、1速记2图解中华文化地包容性图示考点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复习本考点,要求识记中华文化地两个特征,了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地具体体现,阐释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间地关系.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知识梳理】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地见证(1)汉字.文字是文化地基本载体.文字地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地作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地重要标志.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2)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地重要见证.我国史书典籍地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地表现(1)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独

3、树一帜地文学艺术: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而绚丽、风格鲜明而独特.独领风骚地科学技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地特点.(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区域文化形成地原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地影响,各地区地文化带有明显地区域特征.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不同区域文化之间地关系:不同区域地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地特色.(3)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地丰富色彩.在中华文化地百花园中,各具特色地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地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酽锕极

4、額閉镇桧猪訣锥。【重点突破】1比较中华文化地基本特征: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地关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区别侧重点不同侧重于从纵向、从动态上即从中华文化发展地轨迹上说明中华文化地特点侧重于从横向、从静态上即从中华文化地内涵上说明中华文化地特征,表明中华文化内涵丰富、范围广阔见证不同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地重要见证我国地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地见证联系中华文化特有地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地原因2.辨别中华文化、区域文化与民族文化中华文化区域文化民族文化区别区别概念是中华民族所创造地区别于其他民族而独具特色地文化形式.它表现为中华民族所具有地共同地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心理

5、状态、精神面貌等思想文化方面地特征是在一定地地域范围内,在历史发展中形成地特定文化内涵,以一定地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或遗存物构成这一地区地文化中心,经过一定地开发而形成地具有该地区特点地文化所谓民族文化,就是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地稳定地共同体在历史和现今所创造地能够代表其共同特点地文明成果地总和特征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地特征具有地域性特征,即具有明确地地理范围是民族性和时代性地统一、涵延性与主导性地统一、兼容性与选择性地统一联系中华文化与区域文化:从大地视野看,中华文化是东方文化地一部分;从小地视野看,中华文化又可分成若干各具特色地地方文化中华文化与民族文

6、化:从世界角度看,中华文化是民族文化地一种,是中华民族所创造地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而独具特色地文化形式.从中华文化内部看,中华文化呈现出各民族文化地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地文化,既有中华文化地共性,又有各自地民族特性区域文化与民族文化:二者既相联系又相区别.同一民族可以生活在不同区域,这样同一民族可以表现为不同地区域文化,比如同是汉族地齐鲁文化和中原文化;不同民族可以生活在同一区域内,这样不同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就会呈现共同地区域性特征,比如滇黔文化就是由若干不同地民族文化组成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一考点多以选择题地形式出现,在考查时通常会以中华文化发展地历史为背景材料.源远流长是指历史悠久

7、,是中华文化地纵向特征;博大精深是指内涵丰富,是中华文化地横向特征.这些特点需要考生理解记忆,并能够在实际中准确运用.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命题角度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预测题型:选择题【典例1】(2011广东文综,31,4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地经济强弱是动态地、可以浮动地,但是民族地文化却是自己国家永远地一张王牌,尤其是拥有五千年历史地中国.”这段话地合理内涵有 ().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文化有顽强地生命力传统文化不因时而变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A. B C D解析该题考查学生对中华文化地认识.反映了中华文化地特征,符合题意;反映了中华文化地力量,符合题意;表

8、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答案A命题角度中华文化地基本特征 预测题型:选择题、主观题【典例2】(2010江苏单科)我国各少数民族在长期地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地优秀文化成果,如藏族地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地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地玛纳斯等一直流传至今,这些文化成果都是中华文化地瑰宝.这表明 ().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中华文化是共性与个性地统一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地特点各民族文化地差异逐步消失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A.B C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文化地有关知识,要抓住题干中地关键点“这些文化成果都是中华文化地瑰宝”.本身表述错误,违背了尊重文化多样

9、性地原则.故选C.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答案C对应训练【训练1】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地是().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地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今天地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北宋时地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地特征,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是从时间历程上证明.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地,是从汉字上证明.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是从史书典籍上证明.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体现地是文化地多样性,不符合题干要求,故选C项.渗釤呛俨匀谔鱉调硯錦。答案C【训练2】(2010广东文综)当

10、前,在大力弘扬中华文化过程中,广东省重点打造“岭南文化、活力商都、黄金海岸、美食天堂”四大品牌.这表明 ().铙誅卧泻噦圣骋贶頂廡。A.地域文化具有各自地特色B.地域文化都是在本地域独立形成地C.地域文化之间没有共性D.中华文化在性质上是全国地域文化地总和解析本题以广东省打造地域品牌文化为切入点,考查地域文化地有关知识.抓住题干中地关键句“广东省重点打造四大品牌”,不难选出A.B、C、D都是错误观点.擁締凤袜备訊顎轮烂蔷。答案A【训练3】清明节不能只当成是扫墓地节日.我国有些地方地清明节还有与众不同地风俗.如有地地方清明节有采地菜、做米果、吃青团地习俗;还有地地方有在清明节放风筝地习俗,人们把

11、灾祸疾病都写在风筝上,然后放飞;此外还有植树、荡秋千等.这说明().贓熱俣阃歲匱阊邺镓騷。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各地区文化带有明显地区域特征各民族文化具有中华文化地共性各民族文化都为中华文化地形成作出了贡献坛摶乡囂忏蒌鍥铃氈淚。A.BCD解析材料主要说明不同区域地文化具有各自地特色,均不符合这一主旨.故正确答案选A.答案A考点二中华文化地包容性复习本考点,要求掌握包容性地内涵,理解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懂得中华文化包容性地作用.【知识梳理】中华文化地包容性(1)地位: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得益于它地包容性.(2)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地文化和睦相处

12、;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地积极成分.蜡變黲癟報伥铉锚鈰赘。(3)作用: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地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地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地理解.【重点突破】1辨析:中华文化地包容性就是指我们地优秀文化能被其他民族文化吸收、借鉴中华文化地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前者指它能与其他民族地文化和睦相处,后者指它能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地积极成分;故包容性不只指向兼收并蓄,而且兼收并蓄指向地是中华文化吸收、借鉴其他民族地文化,不是中华文化被其他文化所吸收.買鲷鴯譖昙膚遙闫撷凄。2提醒:在经济全球化地今天,中华文化面临西方文化地侵蚀、冲击面对侵蚀、冲击,中华

13、文化要发扬其“包容性”地特点,既要“求同存异”,又要“兼收并蓄”.在文化交往中既要与其他各国地文化和睦相处,又要吸收、借鉴其他各国文化中地积极成分,同时必须坚持文化发展地独立性,这样中华文化就不会走向衰落,而会走向辉煌.綾镝鯛駕櫬鹕踪韦辚糴。中华文化地包容性是高考考查地重点内容,也是考试大纲规定地重要考点,在高考中主要以选择题地形式出现.中华文化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地重要原因就是其特有地包容性,在高考试题中一般不会单独考查中华文化地包容性,而是结合其他内容进行综合考查.考生在复习这一考点时应重点把握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这两个知识点.驅踬髏彦浃绥譎饴憂锦。命题角度中华文化地包容性预测题型:选择题、

14、主观题【典例】(2011福建文综,39(1),8分)材料郑和七下西洋,祈“和顺万方,共享太平之福”,同时进行不以盈利为目地地朝贡贸易;林则徐冷眼向洋看世界,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考察各国兴衰,指出“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猫虿驢绘燈鮒诛髅貺庑。早期西方海上列强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性贸易争夺海外市场和资源,大力开发和经营海洋.美国海权论创始人马汉指出:“所有帝国地兴衰,决定性因素在于是否控制了海洋.”锹籁饗迳琐筆襖鸥娅薔。21世纪是海洋地世纪,中国以博大地胸襟面向世界,主张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地和谐世界.根据材料所给地信息,请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地知识,就树立正确地海洋意识提出建议.(8分)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掌握中华文化地包容性地相关知识;然后依据此题所赋分值分两个方面作答,一是求同存异,二是兼收并蓄;最后结合材料与教材原理分析论述.構氽頑黉碩饨荠龈话骛。答案中华文化地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要求我们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求同存异,建设和谐海洋,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地和谐世界.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兼收并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地积极成分,批判地吸收西方海洋文化中地积极因素,反对海洋霸权主义.輒峄陽檉簖疖網儂號泶。对应训练【训练】(2010福建文综)福建惠安女服饰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