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精品作业文档专题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教师版)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1799275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精品作业文档专题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考地理精品作业文档专题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考地理精品作业文档专题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考地理精品作业文档专题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考地理精品作业文档专题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精品作业文档专题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精品作业文档专题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教师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高考地理精品复习资料 专题18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教师版)【自主梳理归纳】一、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1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历史阶段人类活动人地关系产生根源采集渔猎时代和,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保持原始的关系生产力水平农业文明时期和技术发展,大规模开发利用、等资源明显增强生产力水平有了,但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工业革命”以来提出“”的口号,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全面呈现,人地矛盾迅速激化发展,获取自然资源的能力提高,片面追求经济增长2直视环境问题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表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环境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人的新陈代谢和人类消费活动的废弃物要排放到中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向环境

2、的速度超过了速度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答案】环境索取资源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自净能力环境问题及主要表现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水、土地、矿产资源和等短缺、土地荒漠化、减少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音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地域差异发达国家更突出地区,发展中国家地区,发达国家【答案】能源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乡村城市【注意提示】发展中国家一般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人口增长很快,环境承受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加之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因此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更严重。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3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1)概念:既满足的需求,而又不危及满足其需求的发展。(2)内涵(3

3、)原则:_原则、_原则、_原则。【答案】当代人后代人公平性 持续性 共同性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1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1)严峻挑战;人均资源不足;严重。(2)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白皮书。【答案】庞大的人口基数环境污染人口、环境与发展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1)循环经济手段:。核心:提高生态效益。资源利用方式:环境友好方式。目的:经济活动的生态化。意义:是新世纪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实践模式,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2)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即从生产制造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评价。(3)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即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将农业生产和纳入协

4、调一致的轨道。【答案】环境无害化技术清洁生产原料开采消费使用生态农业生态平衡【剖析高考真题】(2012重庆卷)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的第十七次缔的方会议于2011年11月28日在南非德班如开。图3是南非矿产资源分布图,读图3回答6-7题。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6.南非人均碳排放高的主要原因是A工矿业发达 B人口数量大C森林覆盖率高 D石油资源丰富7.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将就增强是德班气候大会关注的焦点,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2012浙江卷)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

5、东部海滨城市德班召开,大会重点关注了二氧化碳排放。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1.2009年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该目标的有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推广太阳能、核能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增加森林面积提高单位GDP能耗A. B. C. D.(2012上海卷)(十二)阅读关于PM2.5的资料,回答问题。(18分)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颗粒直径只有一根头发丝的1/20,又称“可入肺颗粒”。人吸入过多的PM2.5可引起多种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环境空气质量指导值中,PM2.5为每立方米

6、10微克。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我国华北某城市冬季监测采样点环境状况和PM2.5监测浓度采样点采样点环境状况PM2.5(g/m3)甲学校。东、北、西约1000米处各有一条车流量较大的公路。140乙老城改建区。南面、西南面约1000米是煤矿,北临车流量较大的公路。160丙步行街。紧邻车流量较小的公路。70丁居民区。紧邻大型集市、交通繁忙区,东北约500米有一热电厂。170戊煤化工区。东邻车流量较大的国道。34026.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值相比,所列采样点的PM2.5浓度均已超标。归纳监测点PM2.5污染物可能的主要来源。(4分)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27.一般而言,大气中的PM2.5浓度除与污染源

7、有关外,还会受哪些气象因素影响?如何影响?(6分28.大气中的PM2.5除影响人体健康外,还会对大气环境产生哪些影响?(4分)29.为降低大气PM2.5含量可以采取哪些积极的举措?(4分) 【答案】(2012天津卷)13.(30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二氧化碳排放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1)图9中甲省的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什么?请列举两条原因。(6分)a城市应对矿产资源枯竭问题,更加重视发展旅游业。(2)请填表说明,发展旅游业对促进a城市持续发展的作用。(9分)某地理小组的学生考察了中国与新加坡合建的中新天津生态城。【考点归纳总结1】1环境问题产生的机理从产生的机理

8、来看,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二是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如下图所示: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2解答有关环境问题试题的基本思路(1)弄清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与分布。从题目所给图、表、文字等中判断环境问题是什么,属哪种类型,其表现特征、分布等。每类环境问题都有不同的表现、分布等特征。弄清类型,便容易与已学的相关知识进行联系。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2)成因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一般要着重分析人为原因,多数是因不合理地利用资源和能源造成的,但不要忽略自然原因。明确成因,有助于环境问题的解

9、决。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3)分析后果与危害。环境问题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影响,要能准确全面地进行分析。例如温室效应的增强对地理环境、对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等。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4)提出解决的措施和建议。针对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3.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成因、分布、危害和对策总结环境问题成因分布危害对策荒漠化自然:气候变干人为:滥伐、滥垦、滥牧我国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生态环境恶化,耕地、林地、草地面积减少生物生物措施:保护好现有植被;植树造林工工程措施:跨流域调水,引水灌溉;管理管理措施:退耕换林、还牧沙

10、化季风区的边沿地带沙尘暴自然:干旱大风气流上升人为:植被破坏西北、华北(春季)降低大气能见度、危害健康、交通、湖泊、水库、农业生产、村庄、城市水土流失自然:暴雨、土质疏松人为:滥垦、滥牧黄土高原,南方地区的丘陵、山地使山区成为荒漠,高原表面沟壑纵横,淤积湖泊、河床,加剧洪涝灾害保护好现有森林和植被,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种草,严禁开垦陡坡地公害病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污染,如日本的“水俣病”(汞)城市、工矿区及其周围地区危害人体健康,出现中毒症状修建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后排放水体富营养化含N、P废液大量排入池塘、湖泊、河流城镇郊区,江河湖海水中缺氧,使水生生物生长受到影响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使用低残

11、留的化肥和农药,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再排入江河湖海赤潮自然:温度高,蒸发大,降水少,水体交换少人为:含NP的工农业废水、工业、城市集中的沿海使水中溶解氧浓度降低,导致生态失衡,危害水生物生长繁殖和渔业生产、水产养殖全球变暖CO2增多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森林大量减少全球全球变暖,极冰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使各地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保护好现有植被,并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量酸雨Ph5.6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大量的SO2、NO等世界、西欧、北美、日本 我国,主要在南方河湖水酸化,危害生物;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农作物、人体健康,腐蚀建筑物对矿物燃料进行脱硫处理,加强综

12、合利用,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光化学烟雾汽车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不利于气体扩散的谷地、盆地和大城市降低能见度,损害植物体,危害人体严格控制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的排放臭氧减少人类大量使用制冷剂、杀虫剂等,使空气中氟氯烃增多南极臭氧层空洞,北极臭氧层变薄青藏高原上臭氧层变薄速度加快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强,损害人的免疫力,易患皮肤癌;危及海洋生物,导致全球变暖禁止或减少氟氯烃的排放城市环境问题人口增长过快工业大量集中缺乏科学规划一些大城市及部分中小城市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绿化面积少,不利于改善环境,社会秩序差控制城市规模(人口和用地),合理规划,加强管理(郊区城市化,建设新城和卫星城

13、,分散大城市的职能)【例1】结合所学知识,读下面地理关联图,将下列地理事物前的代号填入图中方框内(每个代号限填一次)。【例2】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完成(1)(2)题。(1)图中字母代表的含义不正确的是 () Aa表示资源开发 Bb表示生产活动Cc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Dd表示废弃物排放 (2)属于a阶段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A煤矿开采地面沉降 B化工厂水污染C火电厂大气污染 D冰箱使用臭氧层破坏【解析】第(1)题,b、c表示生产活动及产品。第(2)题,a表示开采资源,煤矿开采会导致地面沉降。【答案】(1)C(2)A 【考点归纳总结2】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流,可持

14、续发展实施的前提是明确其内涵和原则,具体内容如下表示: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生态持续发展基础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数量增长,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经济持续发展条件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社会持续发展目的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公平性原则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代际之间的纵向公平性;人类生存与其他物种生存的公平性;各国有权开发本国资源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持续性原则面对有限的地球面积和有限的地球承载力,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等共同性原则地方性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的整体协调;许多跨国界的全球性问题必须进行全球合作;对于全球共有的资源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