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5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三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的危害课件 湘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798778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6.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5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三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的危害课件 湘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2017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5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三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的危害课件 湘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2017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5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三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的危害课件 湘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2017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5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三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的危害课件 湘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2017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5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三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的危害课件 湘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5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三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的危害课件 湘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5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三节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的危害课件 湘教版(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考点一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知 识 整 合 1概念 存在于 ,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 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自然界,经济价值,矿产,3自然资源可再生与非可再生分类的相对性,4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 (1)不同时期能源结构的变化,石油和天然气,煤炭工业,(2)能源消费结构变化趋势,5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2)自然资源的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依据图,结合社会发展历程,不难分析出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如下关系: (1)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对资源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

2、 (2)人类对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所利用资源的分布空间从地表到地下,利用程度从单一到综合。 (3)不同的历史阶段,各种资源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有所不同。如能源在当今社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深 度 解 读 1我国的能源问题 (1)主要表现 石油供应紧张,长期大量依赖进口的局面难以改变。 世界石油资源主要集中在中东,中国进口石油一半左右来自这里,这些地区政局的不稳定,直接影响到我国石油进口的可靠性。 中国石油进口运输以外国油轮运输为主,增加了石油进口的脆弱性。,(3)解决措施 开源:加大国内资源勘探力度,加强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利用,积极开发水能资源,加快发展核电,鼓励发展新能

3、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 节流:适度开发,均衡生产,提高能源开采率;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充分利用经济杠杆促进节能,提高能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能产业。 区际协调;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建设石油储备基地,保证我国能源的正常供应;将高耗能的产业转移到国外生产,降低能源使用量。,2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2)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对 接 高 考 命题角度一海水资源开发背景分析 1(2015课标,79)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1)(

4、3)题。,(1)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 () A葫芦岛 B秦皇岛 C大连 D烟台 (3)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 () A成本过高 B破坏环境 C资源量不足 D市场需求不足,【审题突破】 1从题干材料中获取信息 由图名“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可知,日数越 ,气候越 ,海冰厚度越大,单位面 积海冰资源越丰富。,多,寒冷,2从图像中获取信息 答案(1)B(2)A(3)A,(2013安徽文综,27)下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第2题。,命题角度二石油、

5、天然气资源的开发,2图中所示石油、天然气 () A与伏尔加河水能的能量来源不同 B直接形成于伏尔加河的沉积作用 C开发得益于伏尔加河水资源丰富 D输出主要通过伏尔加河运往西欧,解析石油、天然气主要是地质历史时期埋入地下的动植物有机体经过一定的作用形成的,而动植物有机体能量来源于太阳能,因此石油、天然气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而伏尔加河的水能来源于太阳辐射使水汽蒸发而形成的势能,也是来源于太阳辐射,因此二者的能量来源是相同的,均属于太阳能。伏尔加河沿岸地区水资源丰富,工农业生产发达,人口集中,经济发展水平高,有利于石油、天然气的开发。石油、天然气的运输方式主要是通过管道运输实现的。 答案C,命题角

6、度三淡水资源不足原因及解决措施 32011课标全国,36(1)(3),16分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图1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2为对应的气候资料。,(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10分) (2)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6分),解析第(1)题,由图2可知,该国月均温均大于15 ,年降水量超过2 000 mm,故该国为热

7、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可以从自然原因和社会经济原因两方面分析。第(2)题,本题属开放性试题,答案有很多种,但要注意说出一种时需说清理由。,答案(1)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多雨。 主要原因:国土面积小,地势低平,四周环海,陆地上储存淡水(地表水、地下水)的条件差(河流短小);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生活、生产对淡水需求量大。 (2)从邻国(马来西亚)购买淡水。邻国(马来西亚)面积较大,高温多雨,有较多淡水。两国之间的海峡狭窄,输送淡水成本低。 海水淡化。该国经济比较发达,四周环海,可选适当地点,建海水淡化厂,生产淡水。 废水(污水)回收利用。该国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

8、生活、生产废水(污水)产生量大。,考点二中国的洪涝灾害 知 识 整 合 1自然灾害概述 (1)概念: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2)类型: 灾害、气象灾害、 灾害、海洋灾害。 (3)主要特征:复杂性、 性、突发性、多因性、 性、潜在性。 (4)危害:不仅造成 和人员伤亡,而且还会带来各种间接损失,甚至会影响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地质地貌,生物,周期,群发,直接经济损失,【温馨提示】判断某个事件是否成为自然灾害必须具备两大条件:一是该事件必须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危害;二是致灾因素必须属于自然过程。,2中国的洪涝灾害 (1)洪涝灾害的类型,山洪暴发,洼地积水,(2

9、)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原因,季节性,洪枯流量,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的推移 我国暴雨的特点:季节性、频发性和 。,江淮,华北,高强度,【温馨提示】(1)夏季风强,我国北涝南旱;夏季风弱,我国北旱南涝。 (2)分析某流域洪涝灾害特点主要从开始早晚、持续时间、来势、洪峰次数、水位高低等方面考虑。,深 度 解 读 1我国三种洪水灾害类型的成因及时空分布规律的对比分析,2洪涝灾害的防御措施(以淮河、黄河、长江为例) (1)淮河的治理 上游建水库和蓄水工程;中游利用湖泊洼地蓄洪,加固干流的堤防;下游开辟入海河道,分流排泄洪水。,(2)黄河的治理 上游兴建水利枢纽蓄积洪水;中游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下游

10、加固黄河大堤。,(3)长江的综合利用和治理,3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对 接 高 考 命题角度一台风的移动及预防 1(2015北京文综,910)下图示意2015年3月9日22日气旋“帕姆”的移动路径。读图,回答(1)(2)题。,(1)“帕姆” () A生成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 B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C移动路径受控于西风漂流 D自东向西穿过日界线,(2)该气旋 () A标志当地进入台风多发季节 B引发滑坡、赤潮等次生灾害 C造成的灾情可以用GPS监测 D对瓦努阿图的危害最大,【审题突破】 1读文字材料,抓住核心词语 题干中的核心词语有:“3月9日22日”“气旋”“移动 ”等。,路径,2审图像材料,

11、把握关键信息 答案(1)B(2)D,命题角度二防灾减灾的措施 2(2014天津文综,8)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题。,上图所示甲、乙、丙三地都是淤泥质海岸,且属于地壳持续下沉区。,为了减轻未来可能发生强烈地震造成的损失,断裂带附近的城市制定建筑防震标准应主要考虑 () A震级 B震中距 C烈度 D震源深度 解析烈度反映了地震的破坏程度,而震级、震中距和震源深度是影响烈度的因素,故判定建筑防震标准应主要考虑烈度。 答案C,32012安徽文综,34(2),10分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材料一近些年,“千湖之省”湖北省针对省情,夯实农业发展基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材料二鉴于近些年铁矿石进口量和钢材出口量增加很快,武汉钢铁厂计划将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到广西沿海防城港市。,19902009年湖北省耕地面积变化的区域差异,针对图示区域洪涝灾害隐患,列举宜采取的主要措施。(10分)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应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因地制宜采取措施(包括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答案修建水库及分洪、蓄洪工程,加固大堤,治理河道等;山区:退耕还林,植树造林;湖区:退田还湖;城市:完善排水系统;农村: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以法治水,加强洪涝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体系建设,参加水灾保险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