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结构关系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1796809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结构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结构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结构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结构关系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结构关系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结构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的结构关系(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的结构关系李芳1张耀灿2 摘要“05方案”规定的四门必修课是一个严密的系统,要素之间包括层次、数比、时间和空间四层基本关系,进而形成层次结构、数比结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四种基本结构。科学认识这种基本结构,不仅是促进和优化新课程结构,不断完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基础,而且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高。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关键词“05方案”;课程;结构 2005年2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方案,即“05方案”。新方案设置了4门必修课,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称“

2、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简称“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这四门课程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分别担负着不同的价值使命,而弄清这四门课程之间的结构关系,是实现这一使命的认识论前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结构是指组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系统的各门课程及课程之间的客观、稳定关系所构建而成的体系,四门必修课就是这一结构系统中的四个基本要素。这四个基本要素之间主要有四种最基本的关系:层次、数比、时间和空间。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一、新课程的层次结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因层次关系而构建的结构就是层次结构。层

3、次关系是由要素的内在本质决定的。要素的内在本质决定各要素具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从而使要素之间体现出一定的层次关系。笔者认为,在新课程体系中四门课程都具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原理”是基础,“概论”是重点,“纲要”是主线,“基础”是落脚点。“原理”是基础,是指“原理”所进行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教育,可以为其它三门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概论”是重点,是因为“概论”课的教学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不同时期社会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理论成果,这些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的、直接的指导思

4、想。大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不仅关系到大学生对党的方针政策和社会现实问题的理解和判断能力,而且关系到大学生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对党和国家的信任。所以,“概论”成为新课程体系的重点, 6个学分的规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层意思。“纲要”是主线,是说“纲要”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以历史为线索,勾画出近现代中国人民选择马列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的历史根源的主线。“基础”是落脚点,是说“基础”课立足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目标也是全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落脚点。综上所述,四门课程正如意见中所指出的,

5、是“各有侧重,功能互补”,虽然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但是不能替换,缺一不可。每个本科生都要学习全部的课程,不能搞片面化教育。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二、新课程的数比结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因数比关系而构建的结构就是数比结构。恩格斯曾指出:“关于物质结构不论采取什么观点,下面这一点是非常肯定的:物质是按质量的相对的大小分成一系列较大的,容易分清的组,使每一组的各个组成部分互相间在质量方面都具有确定的,有限的比值。”1因此,新课程系统各课程之间应该具有恰当的比例关系。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课程之间的数比关系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上。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组合成一定的教学体系,而教学体系的科学构建又必须依

6、托科学的理论体系。虽然四门课程目前都还没有成熟的理论体系,2但是每门课程所依托的理论体系的内容是丰富的。在大学教学时间有限的条件下,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数比关系的确定是一个复杂的重要问题。中央对四门课程的数比关系既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又给各高校和教育者留下了较大的发挥空间。一方面,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中规定:“原理”、“概论”、“纲要”、“基础”分别为3学分、6学分、2学分、3学分;另一方面,中央也允许各高校根据本校学分与学时之间的对应关系来分配新课程的总课时数和各门课时数。一方面,中央规定全国各高校统一使用“马工程”编写的教材,设定了统一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各门课程的教学计划由各

7、高校自定,教学内容的详略裁剪由教育者自审。这种刚性与柔性相结合的数比关系的规定,既为当代大学生在校接受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同时也照顾到各高校的差异性,有利于促进“05方案”的贯彻落实。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三、新课程的时间结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因时间关系而构建的结构就是时间结构。这里的时间关系不是指四门课程产生的时间,而是指四门课程在教学环节中的排课顺序。科学合理的排课顺序是保证高质量实施“05方案”的一个重要方面。排课顺序要科学合理,就要既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层次关系,又符合当代大学生学习和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的一般认知规律。基于此,笔者认为,四门课程的排课顺序

8、应当是:“基础”“纲要”“原理”“概论”。这是因为:第一,这样的排课顺序符合大学生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地接受知识的认知规律。四门课相比较而言,“基础”课更侧重于联系大学生的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各种思想困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纲要”课更侧重于对中国近现代国情、国史的介绍,具有较强的经验性。这两门课相对比较具体。而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阶段理论成果的“原理”课和“概论”课则相对比较抽象,理论性较强。所以,“基础”“纲要”“原理”“概论”这样的排课顺序有利于大学生循序渐进地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第二,这样的排课顺序有利于各门课程前后衔接,做到前面的教学内容为后面的教学内容奠定基础,

9、后面的教学内容能够深化和提高对前面的教学内容的认识。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首先,良好的道德情操是立身之本,自觉的法律意识是成才基础。“基础”课就是要帮助大学生养成现代中国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而有了做人的基本素质,一个人才有了探索真理和遵守社会规范的基础。这也就为后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奠定了基础。其次,旨在对大学生进行中国近现代国情、国史教育的“纲要”课,可以使大学生对“三大选择”的正确性和历史必然性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这有利于后续“原理”和“概论”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三大理论成果的形成、发展过程和客观必然性,有助于大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理解和相信马克思主义理

10、论及其三大理论成果的真理性和历史正当性。再次,“原理”课安排在“概论”之前,可以为大学生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奠定理论基础,也有助于其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进行革命和建设并结合国际环境和时代特征进行理论创新的成果,从而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为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而储备知识,努力学习。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四、新课程的空间结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因空间关系而构建的结构就是空间结构。空间关系主要是指四门新课程在空间上的并存关系。鹅娅尽

11、損鹌惨歷茏鴛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中的“原理”课,旨在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教育,帮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整体上弄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容和精神实质,为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历程以及运用等奠定理论基础。明显是一门侧重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原理的课程。“概论”课旨在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帮助大学生进一步掌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发展成果,是一门侧重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历史的课程。“纲要”课旨在开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帮助大学生理解国史国情,特别是我们党和国家当初选择和持久坚持马克

12、思主义的历史背景、历史必然和历史逻辑,确立并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是一门侧重阐述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历史的课程。“基础”课旨在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是一门侧重阐述马克思主义具体运用的课程。可见,这四门课程之间蕴含着一种紧密的内在逻辑演绎关系,形成了空间上的并存与序列。即:理论原理理论发展理论历史理论运用。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空间结构的准确把握,有利于避免四门课程在某些知识点上的重复。通观四门课程的教材,其中有些知识点是重复的。比如,“

13、概论”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生产力理论等可能与“原理”中的相关内容重复或交叉;“概论”中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等可能与“纲要”中的相关内容重复或交叉;“基础”课中的部分内容可能与“概论”中有关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等内容重复等等。马克思主义本是一个整体的理论体系,四门课程只是从相异的角度来阐释它,并共同致力于形成大学生整体的马克思主义观,所以有些重复是必要的,不可避免的。但是,四门课程之间又具有明显的逻辑关系,各自关照知识的切入点或者角度是不同的。“原理”的切入角度是“理论原理”,着重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14、理论来源中所包含的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渗透浓厚的原著因素,而不必过多阐述涉及中国的具体内容。“概论”的切入角度是“理论发展”,着重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和理论性是其的突出特点,前者使它与“原理”相区别,而后者使它与“纲要”相异。“纲要”的切入角度是“理论历史”,着重用历史史料来说明问题。所以就同样的知识点“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言,“概论”要不断探索、追问这一革命的根据、底蕴和意义,而“纲要”就要用丰富的历史史料对这一血雨腥风的革命进行诗史般的再现。“基础”的切入角度是“理论运用”,着重于公民个体的马克思主义内化,用马克思主义“这双慧眼”来认识、分析、判断世间的纷纷扰扰。渗釤

15、呛俨匀谔鱉调硯錦。总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应该按照“理论原理理论发展理论历史理论运用”的逻辑演绎,刚性规定与弹性空间相结合的数比关系,呈“基础纲要原理概论”的排列顺序,全部的循序渐进地传授给大学生,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整体的、历史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这对于有效地实施“05方案”具有重要价值。铙誅卧泻噦圣骋贶頂廡。参考文献: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讲义(初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1: 248.2陈锡喜.直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建设的结构性矛盾M.思想理论教育, 2005, (6).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重点与难点辨析郑永廷 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 要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

16、以主导性思想政治教育和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为重点、难点, 进行突破与深化, 这既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需要, 也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价值的根本途径。擁締凤袜备訊顎轮烂蔷。 当前, 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是推进学科发展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的二级学科, 是一个既具有理论性, 又具有应用性的学科, 即它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和教育内容, 坚持以理服人, 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立足于解决人们的思想与实际问题。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必须根据实践与理论发展的需要, 确立研究重点,突破研究难点, 在促进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进程中丰富完善学科体系。如果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