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综合测试训练卷 A卷 教师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1793139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67.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综合测试训练卷 A卷 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综合测试训练卷 A卷 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综合测试训练卷 A卷 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综合测试训练卷 A卷 教师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21届第十一单元综合测试语 文 (A)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现代

2、艺术文化是在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广泛地接受西方文化而形成的一种价值形态。中国现代文化构成中的精神文化可分为三类,一类是创思文化,主要包括思想文化、学术文化,这些文化是创造性思考的结果;一类是创作文化,包括文学、音乐、美术、雕塑、戏剧、舞蹈、电影、建筑等;还有一类是创意文化,是创意性工作的结果,包括了设计和传媒文化。中国现代艺术文化一般体现为“创作文化”的内容。创作文化从字面上理解往往鼓励更富于创造性的思维冒险,然而,因为作为创作资源的历史因素、人生元素、艺术审美要素与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结合得更加紧密,中国现代艺术文化较之于其他创思文化、创意文化类型,更能体现出传统与现代的结

3、合,东方与西方的结合,以及殿堂与民间的结合的文化特性。中国现代艺术文化的发朝,往往与对传统艺术的反思和批判联系在一起。现代戏剧由文明新戏发朝,从命名即可看出对传统戏剧的批判性。这样的批判在新文化倡导时期达到了顶峰。此后,中国现代文化对传统戏曲虽然仍然保持着批判态度,但批判的火力并不如新文化倡导时期那么猛烈,现代艺术建设也未能真正撞弃传统要素的渗入。同时,在中国新文学建设中,文学艺术家们就已经充分认识到对现代文化的追求,离不开对传统艺术因素的开发利用。郭沫若的女神充满着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要素,在表现五四时代精神时透露出浓厚的传统艺术文化的色彩。闻一多围绕着女神贡献了两篇高水平的评论,一篇论述女神

4、的现代性思想和精神内涵,一篇论述女神的传统文化特色。这其实也体现了中国现代文学和现代艺术最初的文化结构和价值形态:以传统文化的根柢追逐现代思想潮流,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中完成新艺术文化的建构。古为今用是中国现代文化建设的重要原则,也是中国现代艺术文化价值形态的基本体现。现代艺术文化从空间结构方面看,分为东方艺术文化与西方艺术文化。中国现代文化建设以这两大空间板块为基本资源,在音乐、电影、戒剧、美术等领域绽放出独特的现代艺术风采。中国现代音乐文化既包含着古老的东方音乐遗存,也融入了西方音乐的形式和因素,从而整合为一种时代风格独特的艺术文化。新文化早期的学堂乐歌是典型的现代音乐文化的样本。它利用西洋

5、音乐的曲调,借助西洋音乐的表现手法,传播的是自由、民主的新文化思想,而音乐格调和审美风格却体现着东方的伤感和精致。现代艺术文化被概括为创作艺术,一般可理解为是艺术家在艺术概论的框架内从事个人创作,也被称为“殿堂的艺术。然而,艺术家的价值形态很多来源于民间文化、民俗文化。如果没有山东高密民间积累的厚重而神秘的文化与奇特的民俗,莫言的文学就不可能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如果没有陕南山区和关中平原两千多年沉淀的民俗文化,贾平凹的文学成就自然会受到影响。几乎没有一位杰出的文艺家可以离开他所浸润其中的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之水而畅游于文学文化的海洋。中国新文化是在批判反思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的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6、,但同时又无时无刻不在关注和开掘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这就是鲁迅既批判二十四孝图等民间经典文本,同时又对目连戏等倾注巨大热情的原因,也是周作人既向往明人小品的殿堂艺术境界,同时又积极参与民间歌谣搜集活动的理由。在与民间、民俗文化的复杂关系中,中国现代艺术文化获得了自身的丰富性、厚重性。(摘编自朱寿桐中国现代艺术文化的结构形态)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设计和传媒文化强调创意性思考,这充分体现了中国民间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创造性融合。B就作家的创作而言,从中国民俗文化和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比创造性思维显得更为重要。C艺术家认识到传统艺术因素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开发和利

7、用,这体现了古为今用的原则。D中国现代音乐文化的特点主要是借助西方音乐的形式,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和情感。【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A项,“这充分体现了中国民间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创造性融合”错。结合“创作文化从字面上理解往往鼓励更富于创造性的思维冒险,然而,因为作为创作资源的历史因素、人生元素、艺术审美要素与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结合得更加紧密,中国现代艺术文化较之于其他创思文化、创意文化类型,更能

8、体现出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东方与西方的结合,以及殿堂与民间的结合的文化特性”分析,应该是“体现出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东方与西方的结合,以及殿堂与民间的结合的文化特性”。B项,“更为重要”错,文中没有比较关系。D项,“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和情感”错。结合“中国现代音乐文化既包含着古老的东方音乐遗存,也融入了西方音乐的形式和因素,从而整合为一种时代风格独特的艺术文化。新文化早期的学堂乐歌是典型的现代音乐文化的样本。它利用西洋音乐的曲调,借助西洋音乐的表现手法,传播的是自由、民主语文试题的新文化思想,而音乐格调和审美风格却体现着东方的伤感和精致”分析,表达的应该是“传播的是自由、民主的新文化思想,体现

9、着东方的伤感和精致”。故选C。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釆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提出问题一分点论述一总结评价”,论证思路完整清晰。B作者在第一段首先阐释了何为中国现代艺术文化,然后再将其和中国现代文化进行比较。C第二段引用闻一多的观点,以证明现代艺术文化充分体现了传统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D作者以莫言和贾平凹为例,证明了中国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对作家价值形态有重要影响。【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

10、,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A项,“总分总”错,“总结评价”错;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文章最后没有进行总结评价,结构应该是“总分”。B项,“然后再将其和中国现代文化进行比较”错。结合“中国现代艺术文化较之于其他创思文化、创意文化类型,更能体现出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东方与西方的结合,以及殿堂与民间的结合的文化特性”分析,原文没有进行比较。C项,“引用闻一多的观点”错。原文只是说“闻一多围绕着女神贡献了两篇高水平的评论”。故选D。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明新戏虽然对传统戏剧进行了反思批判,但最终也未能完全脱离与传统戏剧

11、的联系。B中国现代文化在许多领域能展现出风釆,这得益于其将东西方艺术文化作为建设资源。C文艺家如脱离浸润自己的民间和民俗文化,那么他将很难创作出有影响力的文艺作品。D现代艺术文化丰富的原因是艺术家们能从民间经典文本和民间歌谣中去获取创作资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概括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时,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题型多种多样,有直接要求用自己的语言做分析概括的;有列出文中的一些语句要求做是非判断的;也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者的观点作判断的;还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推断的。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要注意着眼于全文,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直接表述的观点,可从字面

12、上看出来;分散在文中各个部分的观点,就需要综合与概括;二要注意把握关键句子、显性内容,如各段的起始句、结束句,文章的标题、论点或分论点、结论性句子等。三是综合分析,比较鉴别。D项,“原因是艺术家们能从民间经典文本和民间歌谣中去获取创作资源”错,结合“艺术家的价值形态很多来源于民间文化、民俗文化”“几乎没有一位杰出的文艺家可以离开他所浸润其中的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之水而畅游于文学文化的海洋”“在与民间、民俗文化的复杂关系中,中国现代艺术文化获得了自身的丰富性、厚重性”分析,“原因是创作资源”错误。故选D。(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精致的青花瓷盒

13、里,淡粉的胭脂甜香诱人;朴素的小铁盒里,乳白的润肤膏细腻润滑。在国际美妆大牌盘踞各大商城之时,国货老品牌化妆品在历经沧桑之后重返大众视线,并迅速汇集了大批拥趸,成为美妆界的一股清流。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怀旧消费新需求的崛起,国货老品牌遇到了新机遇。然而,在追捧热潮退去,消费者回归理性后,国货老品牌商品能否持续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还有待市场检验。国货老品牌商品从“重出江湖”到“东山再起”,需要坚持特色,需要创新发展,同时,亦需要立足不同的时代触觉,打破代际隔阂,让怀旧文化的影响力持续深入到消费者的情感需求中。此外,国货老品牌商品必须把产品质量当成自己的生命,努力维护品牌信誉。当然,消费者也应擦亮双眼

14、,仔细辨别国货老品牌商品的真伪,谨防落入侵权者的圈套。(摘编自老国货“重出江湖”靠什么?)材料二:保持中国特色,传承中国文化,老字号发展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从2006年“振兴中华老字号”的工程开始到目前为止,商务部认定了1128家中华老字号。但老字号的传承和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据商务部统计,50%以上的老字号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只有近10%的老字号发展得还算不错。品牌知名度下降,导致市场销量下降,而销量下降又进一步降低了品牌的知名度。即使通过成功的转型和互联网营销成为网红,一些老品牌在当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仍然面临着众多的考验。“新时代对老字号必然要提出新要求。”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副司长尹虹认

15、为,老字号应该更好地适应当前消费升级的需要,将老字号所拥有的传统记忆、文化情怀传承下去。商务部等部门制定了促进老字号发展的意见,试图从老字号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四个方面,构建老字号发展的长效机制,不断推动老字号企业开发新产品、新工艺。老字号应该借助现在的网络优势,特别是信息技术的优势,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摘编自老国货成为新“国潮”)材料三:材料四:从当前的消费基础来看,一方面,对很多人而言,老国货代表的是回忆和情怀,这种情怀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市场感召力;另一方面,那些曾被老国货包围着的孩子们如今已成长为消费的主力人群之一,具有很强的购买力。此外,中国人的消费观也越来越自信。有报告显示,当前国人在消费时已将视线转向本土品牌。对于大多数品类而言,品牌归属地不再像以前那么重要,而性价比、品质和售后服务成为中国消费者最关注的三个标准。可以说,老国货的发展正当其时。创新不仅体现在营销上,更体现在产品的开发和设计上。在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经典国货要想保持较高的“出镜率”,不仅要在线下精心布局,更要抓住互联网时代的传播特点,通过各种社交软件、电商平台多做线上尝试。在产品开发设计方面,要对接年轻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审美特点和品位追求,以更有活力、更时尚的设计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