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散文阅读训练卷 B卷 学生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1793118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8.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散文阅读训练卷 B卷 学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散文阅读训练卷 B卷 学生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散文阅读训练卷 B卷 学生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三单元散文阅读训练卷 B卷 学生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21届第三单元散文阅读语 文 (B)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在呼伦贝尔的雪中艾平寒冷的呼伦贝尔,无雪不冬。我收拾停当,驱车向草原深处,去看一只

2、与人和谐相处的雪鸠。这是一片平地。四下望去,除了雪,还是雪。雪在我脑袋四周旋转,落在我的睫毛上,融化了又凝结成冰粒,没有光芒,没有云朵,天像严守秘密的长者一般苍茫着,甚至都看不出哪里的阴云重一些,哪里的阴云淡一些。感觉自己是在一个无形的蛋壳里,这个蛋壳很大很大,大到无极,也很小很小,就像一床白被将我紧紧裹着,让我窒息。为了来看雪鹑,我重读了这场雪。雪号鸟在哪里?护鸟志愿者周晓亮向我挥舞起红围巾,我在大雪里找到了他。他告诉我,雪号鸟每天准时莅临。一切是如此美好来自北极冻土带的珍稀大鸟雪鶏,把呼伦贝尔草原当成它们的三亚,把周晓亮认作长生天派来照顾它们的亲人。我走向麦地,那里是雪鹑喜欢的地方,周晓亮

3、在那里给雪鹑立了一根桦木杆。或许雪还是不够厚,旧年割过的麦秸在雪里露出头,我发现麦秸旁有丝丝白气冒出来,细看,雪上有香烟粗细的小孔,白气就是从那里冒出来的。我拂去浮雪,冬眠的呼伦贝尔草原,以其独特的方式醒着!雪下面是一个更大的洞口,这是草原豆鼠的洞穴。虽然草原需要豆鼠,但不能让它们泛滥成灾,它们的洞穴密度太大,就会导致草原沙化。雪号鸟是草原豆鼠的天敌。呼伦贝尔向北,是西伯利亚和北极圈,在那大片的苔原和荒野上,雪鸠和各种猛禽,以呑噬的方式控制着鼠类种群,成为土壤和植被的捍卫者。就在此时,雪号鸟悠然而来。它驻足在桦木杆上,昂首挺立,神色淡定,像一个目无下尘的巡视大员。这是我第一次看到雪鸦,不由惊叹

4、大自然的种奇一它身长70厘米左右,羽毛灰白相间,花纹简约,一双翅膀婀娜而刚健。作为唯一白天活动的绝号鸟科猫头鹰,雪号鸟生就一张圆圆的娃娃脸,眼睛像透明的琥珀珠,根据朝向的变化呈现不同的颜色,眼球不会转动,却可以看清一公里之内的各种猎物。它的超级武器是脖子和耳朵。它的脖子可以旋转270度,耳朵隐藏在眼睛后面,靠鼻翼上浓厚的绒羽传导各种声音,甚至土层下极细微的声音也不会忽略。雪号鸟的五官独具表情功能,有时喜悦,有时甜美,有时严肃,有时呆萌。人们看到它,总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婴儿,身体中会悄然分泌慈爱的多巴胺,直想把它抱在怀里爱抚。此刻,雪号鸟在我置身的无形蛋壳里划过,忽而像巨大的蝴蝶,忽而像逆浪的飞鱼

5、,忽而像长臂的银鸥,忽而像强悍的鹰隼,看着它的翅尖,我找回了天和地的边界。根据它飞翔的流线,我知道了微风尚在,因为雪号鸟是逆风起飞的。雪号鸟起起落落,一会儿在树干上金鸡独立,一会儿贴着地面盘旋,一会儿又腾空跃起,借助自然的力量收放自如每一个动作都是美妙绝伦的舞蹈,它让迷蒙的雪原成了辽阔的舞台。不知何时,雪渐退,风乍起,阳光开始在雪原上拂荡。呼伦贝尔草原如梦初醒,瞬间红装素裹,风景焕然。周晓亮告诉我,那是在三年前的冬天,他在雪原上看到一堆大鸟的羽毛,羽毛排列得非常有序,从头部的羽毛开始,然后是腹羽、背羽、尾羽周晓亮接着寻找,发现了一只死去的大驚。接着,他又发现一只雌雪号鸟挂在附近的铁丝网上,正拼

6、死挣脱。他救助了那只雌雪鹃,猜想那些雪原上的羽毛很有可能属于它的配偶。那只雄雪鹑在狩猎的时候吃了中毒的豆鼠,又被大驚吃掉,导致了大驚之死。从此,周晓亮开始了护鸟之旅。这个冬天,他又发现了一对雪鹑夫妻,眼前的这只正是其中的雌性。一只雪号鸟每天至少要吃掉三十只仓鼠,才可以保持体力。雄性雪号鸟捕猎能力很强,生存不成问题,雌性却经常食不果腹。周晓亮每天给这只雌雪号鸟投十只活仓鼠,让它保持饥饿状态,留存狩猎的愿望。在这片雪地上,周晓亮和雪号鸟每天如约而至,周晓亮每十分钟投出一只仓鼠。当夕阳西下,雪号鸟吃掉了十只仓鼠,便飞到周边狩猎,它吃“嗟来”之食,被宠爱着,但不依赖人类。雪号鸟晚间藏身于附近的湿地,立

7、在草墩子上貌似不动,看上去就是草墩子的一部分,没有谁知道它正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旦大雪消融,雪号鸟就会返回故乡,在北极圈苔原产卵孵化,进行新一轮的繁衍生息。呼伦贝尔的冬天,是雪号鸟世代的冬日港湾。周晓亮让我给这只雪号鸟起个名字,我说就叫它 雪孩儿吧,因为它是在呼伦贝尔大雪的庇护下度过冬天的。天空蓝得如翻过来扣在人们头上的大海,太阳在大海里穿梭,几块碎云像斑斑的金银,厚重而辉煌。雪孩儿的翅膀抖落绚烂的光晕,再一次冲到天上的海里,晴天雪徐徐而落。呼伦贝尔,万物安然。(有删节)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呼伦贝尔的雪”,既可作为行文线索将雪、雪号鸟与护

8、鹘人有机地连在一起,也可以作为作者情感抒发的切入点。B“雪号鸟每天准时莅临”一句运用拟人的手法,既表现了雪号鸟对周晓亮的信任,同时也体现了周晓亮对雪号鸟的尊重。C文中对三年前的故事进行了必要的补充,交代了周晓亮护鸟的原因,这使得文章情节更合理,人物形象也更鲜明。D作者写雪号鸟和猛禽以吞噬的方式控制着鼠类、周晓亮用仓鼠投喂雪号鸟,说明作者对物竞天择的自然法则充分认同。2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6分)3文中写到“为了来看雪鹑,我重读了这场雪”,作者从这场雪中读出了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哲人其萎汪曾祺端木蕻良真是一位才子。二十来岁,就写出了科

9、尔沁旗草原。稿子寄到上海,因为气魄苍莽,风格清新,深为王统照、郑振铎诸先生所激赏,当时就认为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大小说,应该尽快发表,出版。原著署名“端木红粮”,王统照说“红粮”这个名字不好,亲笔改为“端木蕻良”。从此端木发表作品就用了这个名字。他后在上海等地发表了一些短篇小说,其中鸢鹭湖的忧郁最受注意。这篇小说发散着东北黑土的浓郁的芳香,我觉得可以和梭罗古柏比美。端木后将短篇小说结集,即以此篇为书名。端木多才多艺。他从上海转到四川,曾写过一些歌词,影响最大的是由张定和谱曲的嘉陵江上。这首歌不像“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样过于哀伤,也不像“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那样直白,而是婉转深挚,有一种“端

10、木蕻良式”的忧郁,又不失“我必须回去”的信念,因此在大后方的流亡青年中传唱甚广。他和马思聪好像合作写过一首大合唱,我于音乐较为隔膜,记不真切了。他善写旧体诗,由重庆到桂林后常与柳亚子、陈迩冬等人唱和。他的旧诗间有拗句,但俊逸潇洒,每出专业诗人之上。他和萧红到香港后,曾两个人合编了一种文学杂志,那上面发表了一些端木的旧体诗。我只记得一句:“落花无语对萧红。”我觉得这颇似李商隐,在可解不可解之间。端木的字很清秀,宗法二王。他的文稿都很干净。端木写过戏曲剧本。他写戏曲唱词,是要唱着写的。唱的不是京剧,却是桂剧。端木能画。和萧红在香港合编的杂志中有的小说插图即是端木手笔。不知以何缘由,他和王梦白有很深

11、的交情。我见过他一篇写王梦白的文章,似传记性的散文,又有小说的味道,是一篇好文章!王梦白在北京的画家中是最为萧疏淡雅的,结构重留白,用笔如流水行云,可惜死得太早了。一个人能对王梦白情有独钟,此人的艺术欣赏品味可知矣!关于端木的为人,有些议论。不外是两个字,一是冷,二是傲。端木交游不广,没有多少人来探望他,他也很少到显赫的高门大宅人家走动,既不拉帮结伙,也无酒食征逐,随时可以看到他在单身宿舍里伏案临帖,他写“玉版十三行洛神赋”;看书;哼桂剧。他对同人疾苦,并非无动于衷,只是不善于逢年过节,“代表组织”到各家循例作礼节性的关怀。这种“关怀”也实在没有多大意思。至于“傲”,那是有的。他不愿自竖大旗希

12、望被别人奉为宗师。他和王采比较接近。王采告诉我,端木曾经写过一首诗,有句云:“赖有天南春一树,不负长江长大潮”这可真是狂得可以!然而端木不慕荣利,无求于人,“帝力于我何有哉”,酒后偶露轻狂,有何不可,何必“世人皆欲杀”!真知道端木的“实力”的,是老舍。老舍先生当时是市文联主席,见端木总是客客气气的。老舍先生在一次大家检查思想的生活会上说:“我在市文联只怕两个人,一个是端木,一个是汪曾祺。端木书读得比我多,学问比我大。今天听了他们的发言,我放心了。”老舍先生说话有时是非常坦率的。端木晚年主要力量放在写曹雪芹上。有人说端木这一着是失算。因为材料很少,近乎是无米之炊。我于此稍有不同看法。作为小说的背

13、景材料是不少的。端木对北京的礼俗、节令、吃食、赛会,搜集了很多,编组织绘,使这大部头小说充满历史生活色彩,人物的活动便有了广宽天地,此亦曹雪芹写红楼梦之一法。有些对人物的设计,诚然虚构的成分过大。如小说开头写曹雪芹小时候是当女孩子养活的。有评论家云“这个端木蕻良真是异想天开!说曹雪芹打扮成丫头,有何根据?!”没有根据!然而何必要有根据?这是小说,是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小说,不是传记,不是言必有据的纪实文学。是想象,不是考证。我觉得治“红学”的专家缺少的正是想象。没有想象,是书呆子。端木的身体一直不好。我认识他时他就直不起腰来,天还不怎么冷就穿起貉绒的皮裤,他能“对付”到八十五岁,而且一直还不放笔

14、,写出不少东西,真是不容易。只是我还是有些惋惜,如果他能再“对付”几年,把曹雪芹写完,甚至写出科尔沁旗草原第二部,那多好!(取材于汪曾祺同名散文)1下列对端木蕻良为人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冷淡傲慢B冷峻狂放C淡泊孤傲D清高纯朴2文章开头说“端木蕻良真是一位才子”。“才子”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3这是一篇悼念端木先生的文章。“哲人其萎”出自礼记,记录孔子在去世前七日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子贡听闻后说“哲人其萎,则吾将安放(效仿)?”作者以此作为文章的题目,有何寓意?对你的写作有哪些启示? (6分)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草书的表情时常听到抱

15、怨,草书难懂如同天书。我的想法是,何必执意认出每一个字?墨迹浓淡枯腴,运笔顿挫缓急,或者凝重如山,或者细若游丝,抚摸得到搏动于撇捺点划之间起伏的内心波澜,这就是懂得草书了。那些戏迷不在乎舞台上的故事情节,他们是为演员的柔软身段和激越唱腔而摇头晃脑。草书也是如此。跌宕错落,奔走踊跃,蓬勃之势潮水般地涌过纸面,至于写下的是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还是周敦颐的爱莲说,不是多么重要的事情。无声的书法是有表情的。“厚德载物”也罢,“天道酬勤”也罢,“宁静致远”也罢,“清风遣怀”也罢,相同的辞句可以写出迥不相同的书法表情。草书甩开了一笔不苟的横竖撇捺,颐使气指,是篆、隶、楷诸体之中表情最为丰富的一种。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一把推开了正襟危坐的楷书,纵笔驰骋,不拘浓淡,率意涂抹,一腔的悲愤跃然纸上。王羲之当年与众多贤人聚会兰亭,流觞曲水,惠风和畅之间生死无常的哲学感叹没有切肤之痛。据说他的兰亭集序是微醺之际的书写,字形俊朗,风神飘逸。然而,日后的哀祸帖终于丧失了那一份优游自得,刚硬硌人,不暇修饰,第一行的几个字形同仰天哀号。怀素的自叙帖呼风唤雨,飞沙走石,阖上的字帖仿佛仍然有长长的呼啸回旋。因此,日后读到了怀素的小草“千字文”,不禁大为吃惊。这是他六十三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