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七单元默写训练卷 A卷 学生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1793084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9.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七单元默写训练卷 A卷 学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七单元默写训练卷 A卷 学生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七单元默写训练卷 A卷 学生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第七单元默写训练卷 A卷 学生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21届第七单元默写语 文 (A)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郁郁不得志,不得已而开始了自我放逐的道路;但内心又思念

2、故国,于是在放逐的路上频频回望,文中“_,_”便是这一心理矛盾冲突的生动体现。(屈原离骚)(2)年老的琵琶女回顾自己年少无知轻狂,不懂得青春韶华的重要性,而随随便便地浪费消磨掉,文中“_,_”便是上述情形的真实写照,为其孤独不幸的老年生活埋下伏笔。(白居易琵琶行)(3)“_,_”表现了春冬之时,三峡一带水流清澈、碧绿,倒影着四周景物的影子,这一美好的景致。(郦道元三峡)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认为自己用一年时间治理一个国家,可以达到“_,_”的效果。(2)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_,_”两句慨叹自己只能以作书品茶消磨时光,于国事无补,真是无聊而可悲

3、。(3)诗经有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谏太宗十思疏与此意思相近的两句是“_,_”。三、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疫情爆发后,很多人谈“鄂”色变,几乎忘了湖北之美,西起重庆奉节、东至湖北宜昌的长江三峡便是盛景之一。三峡中从色彩上对三峡景物进行了精妙的描写:“_,_”。黄州赤壁更是因苏东坡的赤壁赋而名扬天下,其中,“_,_”写出了江水无边无际和远方天际相接的壮阔景观。除了自然景观,湖北还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屈原更是生长于此。如果屈原目睹疫情之下百姓的生活,必然会伤心感叹“_,_”(离骚)。四、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逍遥游中宋荣子对才智、行为、品德、能力杰出的四种人有所嗤笑。他

4、自己面对世间毁誉则不为所动,这句子是“_,_”。(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志在恢复的辛弃疾见江北沦陷太久而忧患不已,其中就有民众安于异族风俗的描写,语句是“_,_”。(3)陋室铭一文以山水起兴,点出“陋室德馨”的主旨,接着写出室外的环境清幽,句子是“_,_”。五、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蜀道难中,“_,_”两句引用“五丁开山”神话传说,增添了浪漫气息。(2)杜甫登高中,“_,_”两句借风、猿、飞鸟等意象写出秋天的景象。(3)诸葛亮出师表中,“_,_”两句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相呼应。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白居易观刈麦中“_,_”两句借贫妇的话揭示了

5、当时社会繁重的赋税,寄寓了作者对贫苦人民深切的同情。(2)滕王阁序中用“_,_”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变幻,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深秋景物的特征。(3)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两句描写了下雨前乌云密布、天昏地暗的景象。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在劝学中,用“_,_”两句说明君子需要广泛的学习来提升自己。(2)李白蜀道难中“_,_”两句写急流和瀑布在千山万壑间发出的巨大声响,强调蜀道的山高路险。(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结尾“_,_?”用历史典故,表达了自己英勇不减当年,希望能为国效力的愿望。八、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牧阿房宫赋中“_”一句,从视觉的角

6、度写焚烧香草时的景象,“_”一句则从听觉的角度写宫车经过时的巨大声响。(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词人凭吊英雄人物,以一杯清酒祭月,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的诗句是“_,_”。(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以色彩纷呈、明暗相交的艺术手法刻画江南残冬早春景色的句子是“_,_”。九、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在蜀道难先以“六龙回日”的神话极写山势的高峻,又以“_”描写激浪回旋的河川,再以“_”一句用拟人的手法衬托山之高峻。(2)屈原在离骚中,以“_,_”两句表达了自己为了正义和理想,纵使死去多次,也不会后悔的坚定态度。(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军营中分享牛肉、奏响军乐的诗句

7、是“_,_”。十、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如实汇报了自己和祖母的年龄,其目的是为了说明“_,_”,从而为下文提出赡养祖母终老作铺垫。(2)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融写景、抒情和哲理于一体,艺术价值很高。写春江花月之夜景,抒思乡孤独之情,其“_,_”两句则渗透了人事变幻、江水永恒的哲理。(3)古典诗词常以杜鹃表达悲切、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如锦瑟中的“_”和琵琶行中的“_”。十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论语述而中孔子指出,即使吃粗劣的食物,枕着胳膊睡觉,也可以乐在其中;而“_,_”。(2)白居易观刈麦中“_,_”两句,写劳动者珍惜夏日时光,不顾劳累,也忘记

8、了炎热。(3)阿房宫赋中以一连串的排比夸张表现阿房宫的奢华,如写架起房梁的椽子“_”,嘈杂的音乐声“_”。十二、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商隐锦瑟中“_,_”两句运用典故,写出了迷离美好的梦境以及诗人内心难言的悲慨。(2)李白在蜀道难中引用神话传说增添了浪漫气息,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的句子是“_,_”。(3)孟子鱼我所欲也中批评那些 “_”的人是见利忘义,并用“_”指出他们的行为丢弃了初心。2021届第七单元默写语 文(A)答 案一、【答案】(1)忽反顾以游目兮 将往观乎四荒 (2)今年欢笑复明年 秋月春风等闲度 (3)(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

9、、理解、默写能力。本题属于理解性情境默写,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其次要镇定作答,规范写字。此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荒、湍、潭。二、【答案】(1)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2)矮纸斜行闲作草 晴窗细乳戏分茶(3)有善始者实繁 能克终者盖寡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矮”“晴”“繁”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三、【答案】(1)(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2)

10、白露横江 水光接天(3)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另外,较长的句子不能掉字。从历年高考题来看,名篇名句考查的内容基本上诗词文兼顾,立足课

11、内,也涉及少量课外名句。从考查的倾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湍、潭、倒、横、太、涕、兮、艰。四、【答案】(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2)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3)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完成此类型的题,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生僻字、通假字、同义异形字、语气助词等),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情景默写的方式增加了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学生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识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沮、佛、祠、苔。五、【答案】(1)地崩山摧

12、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2)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3)臣本布衣 躬耕于南阳【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属于理解性情境默写,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其次要镇定作答,规范写字。此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崩、栈、渚。六、【答案】(1)家田输税尽 拾此充饥肠(2)潦水尽而寒潭清 烟光凝而暮山紫(3)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古诗文名句名篇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平时要注意背诵,重视积累,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默写要注意以下重点字词:“输”“拾”“饥肠”“潦”“潭”“凝”“暮”等。七、【答案】(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3)廉颇老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