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第一章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792437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学原理第一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政治学原理第一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政治学原理第一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政治学原理第一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政治学原理第一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学原理第一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学原理第一章课件(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绪 论,姜旭之 教授,学习目标,1.理解关于政治的各种观点。 2.熟悉政治在中国、西方的发展过程。 3.熟悉政治学的研究内容。 4.掌握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5.理解学习政治学的意义。,课堂教学目标与重点,本章共计4学时,两堂课完成。 本章第一堂课教学目标:理解掌握政治的各种含义,熟悉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理解政治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政治的各种含义 。 本章第二堂课教学目标:掌握中国与西方政治学的历史演变过程,掌握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了解政治学的学习意义。 教学重点:中国与西方政治学的历史演变过程。,本章提要,第一节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2、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习题 小知识,第一节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一、政治的含义 1.传统解释与西方学者的解释 (1)用道德的观点解释政治,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代表人物:我国古代的孔子、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2)认为政治是一种法律现象,将政治说成是立法和执法的过程。代表人物:凯尔逊,(3)将政治视为争夺权利以及施展谋略和玩弄权术的活动。代表人物:我国古代的韩非子、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维里。 (4)将政治看作是“管理众人之事”即管理公共事物的活动。代表人物: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5)把政治解释为围绕政府制定和执行政策而进行的活动,是一种实现“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的活动。代表人

3、物: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2.马克思主义对于政治的论断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政治的论述,我们可以将政治的实质和含义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政治的根源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第二,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 第三,政治的核心是政治权力。 第四,政治活动是科学,是艺术。,3.政治 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和政治行为及其规律,都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三、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1.政治学基础理论 2.中

4、国政治 3.比较政治 4.公共政策 5.行政管理 6.国际政治,四、政治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1.政治学与哲学的关系 2.政治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3.政治学与法学的关系,第二节 政治学的发展历史,一、中国古代政治学和西方政治学的历史演变 1.中国古代政治学 儒学的主要典籍是论语和孟子,它的政治原则为:“礼治”“德治”和“王道”。 法家的代表作韩非子,主张“法治”和“霸道”。 道家的代表作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孔 子,孔子的政治思想 一、孔子的政治理想 二、孔子政治思想的总纲是“克已复礼” 三、孔子仁学的基本内容 四、孔子仁学的来源和关于“仁”学的历史考察 五、孔子的“举贤”主张和人才学思想

5、,道德经 第八章 上 善 若 水 。 水 善 利 万 物 而 不 争 , 处 众 人 之 所 恶 , 故 几 于 道 。 居 善 地 , 心 善 渊 , 与 善 仁 , 言 善 信 , 政 善 治 , 事 善 能 , 动 善 时 。 夫 唯 不 争 , 故 无 尤 。,老 子,2.西方政治学的发展脉络 ()西方政治学最早发端于古希腊社会,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是古希腊时代最为著名的思想家,他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提出并论证了“神创等级论”、“正义国家论”的政治理想和主张。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第一个试图将政治问题与伦理问题加以区别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被公认为是西方政治学

6、的真正开山之作,他本人也由此而成为西方政治学的奠基者。,柏拉图(左)与亚里士多德(右),理 想 国,(2)中世纪是西欧社会的黑暗时代,当时的主题是人与上帝以及教会之间的关系,其主导思想是神学世界观。代表人物有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 (3)文艺复兴是西方政治学发生历史性转折的阶段。,(4)世纪至世纪,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形成时期。 马基雅维里被马克思称为新时代第一个政治思想家,他的代表作有君主论。布丹的代表作共和六论,莫尔和康帕内拉为代表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政治思想,代表作有乌托邦和太阳城。,(5)世纪至世纪,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繁荣阶段。 荷兰的格老秀斯和斯宾诺莎,英国的霍布斯和洛克,法国的伏尔泰

7、、孟德斯鸠和卢梭,美国的杰斐逊、潘恩和汉密尔顿等,他们根据自然权利和自然法理论提出的天赋人权学说,社会契约理论、分权制衡学说。,(6)世纪末至世纪末,是西方近代政治学的发展和变革阶段。 以孔斯坦、边沁为代表的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家,以孔德、斯宾塞为代表的实证主义政治思想家。,(7)世纪后期,资本主义世界的范围不断扩大,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政治、经济矛盾也日趋尖锐化和复杂化。由此开始至今,西方政治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世纪末开始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这个时期的西方政治学主要以国家为研究对象。,第二个阶段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夜。 资产阶级政治学从国家制度的研究转向政治

8、权利的研究。 第三个阶段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 研究方向从以权利研究为主逐渐转变为对公共政策的研究。,(8)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方法是本世纪以来西方政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这种方法的主要特征是运用行为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影响人的政治行为的各种因素,并力图从中找出人类政治行为的规律性。 行为主义政治学在方法论上存在着致命的缺陷,即单纯使用现象调查和计量的方法来说明政治行为的动机和规律性,因而无法认识政治现象的本质。,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形成和发展 共产党宣言是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治纲领。它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并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原理做了系统的阐述,其主要内容是: 第一,宣言

9、提出了国家是阶级组织的观点。 第二,宣言明确提出了阶级斗争的核心是政权问题。 第三,宣言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第四,宣言强调指出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根本目的,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来代替私有制,从根本是消灭私有制和剥削制度,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实现真正的民主。 第五,宣言系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的政党学说。马克思主义政治认为,政党是阶级的组织。,马 克 思,恩 格 斯,2.政治学研究的具体研究方法。 ()历史研究法。从政治现象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目的是探讨政治活动和政治关系发展的规律性,并预测政治现象的发展趋势。 ()制度研究法。就是从政治制度的形成与演变角度,来探求制度结构类型变化

10、规律的方法。,()比较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是通过分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政治现象的相同点和相异点,来发现政治现象本质和规律的方法。 ()结构功能研究法。政治结构功能分析方法,主要是试图通过剖析政治结构和政治功能来揭示政治系统运转的规律性。,一、选择题 119世纪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方政治学研究的主题是( ) A 国家 B 权力 C 法律 D 政策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这句话是由_提出的。( ) A 马克思 B 恩格斯 C 列宁 D 斯大林 3.创立近代资产阶级国家主权学说的思想家是( )。 A.布丹 B.洛克 C.卢梭 D.杰斐逊 4.乌托邦的作者是( )。 A.康帕内拉 B.莫尔 C.圣

11、西门 D.欧文 5政治现象的基本内容,是围绕着( )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 A阶级和阶级斗争;B.意识形态;C.经济利益;D.争夺和掌握国家政权。,习题,5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根本特征是( ) A认为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B.强调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 C.把政治等同或归结为伦理道德;D.强调经济对政治的决定性作用。 6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以( )为中心。 A公共政策;B.国际政治;C.国家政权;D.上层建筑。 二、名词解释 1、政治 2、政治学 3、权力 4、行为主义政治学 三、简答 1、简述历史上剥削阶级思想家和当代西方政治学者的政治观。 2、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简要回答政治的实质

12、和含义 3、简要列举出政治学若干研究方法 4、简述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形成和发展。 5、简述学习政治学的意义,四、论述 1、试评历史上剥削阶级思想家的政治学观 2、从19世纪后期开始,西方政治学的研究出现了哪些特点?,与东方文化相比较,我们通常认为西方政治文化是以个人权利本位的文化,具有如下结构性的特点: 1、基于性恶论之上的法治主义 西方近现代化文化继承了基督教的罪感文化,依据这一宗教文化,人的天性过去就从来没好过,将来也恐怕不能指望它会有什么好转。每个人总是追求自己的幸福和利益,这势必造成社会的矛盾与混乱,避免这种矛盾与混乱、维持社会的稳定与秩序、协调公私关系的机制就在于立法。人性为恶,立法

13、方使之为善。因此,道德说教和善良意志从来也不能成为政治生活的依据,只有法治才能使大家过上一种稳定和谐的共同生活。 2、基于个人主义至上的怀疑主义 所谓的个人主义是指人们行为的一种方式和倾向,即把个人的体验、个人的判断和个人的意志作为衡量一切事物标准和尺度。文艺复,小知识,西方政治文化的结构性特点,小知识,兴实际是个人主义的兴起。近代以来,西方许多文化名人一再阐述“个人永远是目的,国家或政府始终是手段”的个人主义理念,这一理论必然导致对人性、对政府官员的权力以及对国家或政府的怀疑和戒备心理。在这种文化中,“清官明君”的思想教难形成气候。政治设计的立足点不是产生“好人政府”,而是从制度上防止“坏人”当政。 3、基于相对主义至上的宽容精神 个人的体验、个人的判断和个人的意志被视为衡量和判断一切事物的标准与尺度,这也就是说,人们在价值判断方面,可以坚持自己的独立性。与此同时,自我的独立性和价值判断的个人性并不能成为强制别人服从的依据。因此,彼此不同的见解只有在相对宽容中寻求共同的认识。既然你有你的真理性,我有我的真理性,那么,我们只有在相互宽容中平心静气地行事,寻找彼此的共同点。即所谓的“求同存疑”。 资料来源于政治学十五讲第2425页,燕继荣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一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