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惠州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标准答案)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1791959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惠州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标准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三惠州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标准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三惠州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标准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三惠州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标准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三惠州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标准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惠州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标准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惠州模拟考试语文试题(附标准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惠州市201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2012.04)本试卷分必考和选考两部分,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并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考生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请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的答案信息点涂黑;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联袂/妩媚诅咒/咀嚼 肖像/惟妙惟

2、肖B炽烈/整饬 通缉/修葺 奢靡/风靡一时C拓本/鞭挞 依偎/煨汤 露宿/原形毕露*D内讧/拱手 枯槁/长篙绿茵/绿林好汉【项mi/mi,z/j,xio/xio;B项ch/ch,j/q,m/m;C项t/t,wi/wi,l/l;D项hng/gng,go/go,l/l。】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有这样一种骤雨:华北平原的雨季,乍暖还寒,闷热的天气一下子变冷;半晌,铅云伴随着电闪雷鸣低低地漫上来了,瞬间暴雨倾盆。还有这样一种毛毛雨:一连多日雾丝一样氤氲着,它沾衣欲湿,但绝对打不湿泥土;它是吝啬的守财奴,面对饥渴难忍者,永远无动于衷。这两种雨,农人都不叫

3、酥畦雨。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A乍暖还寒 B暴雨倾盆 C沾衣欲湿 D无动于衷【A项,乍暖还寒:形容冬末春初气候忽冷忽热,冷热不定。联系下面相关句子看,应是夏季的情况,可知用词不当。B项,暴雨倾盆,形容雨非常大,就像用盆子盛着水往下倒一样。C项,沾衣欲湿,形容雨非常小,像要打湿人的衣服又没有打湿。D项,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指对令人感动的事毫不感动,对应该关心的事毫不关心。】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健康的主流文化能不能真正占领手机文化市场,能不能真正对公众产生影响,关键在于具有文化创新的思维紧密结合新技术的特点展开文化创新。謀荞抟箧飆鐸

4、怼类蒋薔。B广州亚运会期间,“越秀山”、“白云山”、“罗浮山”、“西湖风景区”、“锦绣中华”、“世界之窗”等无不以其迷人的风姿和厚重的文化承载为中外游客所倾倒。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C海外华人参政意识不强,跟欧美白人甚至非裔相比,华人不太擅长公共演说,这是与中国人的性格和传统观念有关造成的。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D市井百姓的生活实实在在。他们的欲求原本就简单,只是盼望着生活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然而,这看似简单、实则难得的进步,离不开中国稳扎稳打的“内功修炼”。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A项,两面对一面,应改为“关键在于是否具有文化创新的思维,能否紧密结合新技术的特点展开文化创新”。B项

5、,主客体颠倒,应改为“令中外游客为之倾倒”。项,句式杂糅,“与中国人的性格和传统观念有关”和“是中国人的性格和传统观念造成的”两个句式杂糅。】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陆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通向西方的贸易通道,从西安出发,经新疆的南路和北路,到达中亚、西亚各国,再由这些国家转道至欧洲。因此“海上丝绸之路”又被称为陶瓷之路、香药之路。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又一重要通道与茫茫沙海、驼铃叮当的陆上丝绸之路一样其路线是由广东、福建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国南海,至波斯湾、红海史料记载,“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在中国

6、秦汉时期便已出现,到唐宋时期最为鼎盛而欧洲商人则带来毛织品、玻璃器皿、象牙等异域珍品中国商人将中国丝绸、陶瓷、香料、茶叶、漆器等物产运往欧洲A *BCD【承接“陆上丝绸之路”,故在最前;中的“又一重要通道”承接的内容,又引出了“海上丝绸之路”这一话题,故在第二;中的“史料记载”是关键词,后面的内容都是其内容,故该句排在剩余句子前面;写路线,写商品,故排在前,中的关键词“而”又决定了它要排在后面。】渗釤呛俨匀谔鱉调硯錦。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

7、贾谊、陆贽书。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嘉祐二年,试礼部。主司欧阳修思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铙誅卧泻噦圣骋贶頂廡。时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安石滋怒,使御史谢景温论奏其过,穷治无所得,轼遂请外,通判杭州。高丽入贡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擁締凤袜备訊顎轮烂蔷。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

8、锸以出,筑东南长堤。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贓熱俣阃歲匱阊邺镓騷。徙知湖州,上表以谢。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摭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坛摶乡囂忏蒌鍥铃氈淚。元祐三年,权知礼部贡举。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轼尽奏逐之。蜡變黲癟報伥铉锚鈰赘。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轼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绍圣初,御史论轼所作词命,以为讥斥先朝。遂以本

9、官知英州,寻降一官,未至,贬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居三年,泊然无所蒂芥,人无贤愚,皆得其欢心。又贬琼州别驾,居昌化。独与幼子过处,著书以为乐,时时从其父老游,若将终身。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買鲷鴯譖昙膚遙闫撷凄。或谓:“轼稍自韬戢,虽不获柄用,亦当免祸。”虽然,假令轼以是而易其所为,尚得为轼哉?【参考译文】苏轼字子瞻,是眉州眉山人。十岁时,父亲苏洵到四方游学,母亲程氏亲自教他读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綾镝鯛駕櫬鹕踪韦辚糴。到刚成年时,就博览精通经传历史,写文章每天达几千字,喜欢贾谊、陆贽的书。后来读庄子,感叹说:“我从前有些见解,不能表述出来,现在看到这本书

10、,说到我心里了。”嘉祐二年,参加礼部考试。主考官欧阳修见到苏轼刑赏忠厚论,很惊喜。后来写信谒见欧阳修,欧阳修对梅圣俞说:“我应当避让一下,让这个人出人头地了。”听到的人开始哗然不服,时间久了就信服此语。驅踬髏彦浃绥譎饴憂锦。当时王安石正创设推行新法,苏轼上书论新法不当之处。王安石更加愤怒,叫御史谢景温论奏苏轼的过失,彻底审查而一无所得,苏轼就请求到外地任职,做了杭州通判。高丽来进贡,使者向官吏分送见面的礼品,书函用甲子纪年。苏轼拒绝说:“高丽对本朝称臣,而不接受我们的年号,我怎敢接受!”使者换了写熙宁年号的书函,然后才接受。猫虿驢绘燈鮒诛髅貺庑。调任徐州知州。黄河在曹村决口,汇集于徐州城下,水

11、位上涨无法及时排泄,城墙将要被浸坏。苏轼到武卫营去,叫来士卒头目说:“河水将要冲坏城墙,事情紧急,你们虽说是禁军,姑且给我出力。”士卒头目说:“太守尚且不躲避水患,我等小人,应当效力听命。”他就率领兵卒拿着畚箕铁锹出来,筑起东南长堤。苏轼住在堤上,路过家门也不进去,派官吏分段防守,最终保全了这座城。锹籁饗迳琐筆襖鸥娅薔。调任湖州知州,上表谢恩。又因为有些事对百姓不利而不敢说,用诗来寄托谏言,以求有益于国家。御史李定、舒亶、何正臣摘取他章表中的话,并且引申附会他所作的诗说是诽谤皇上,把他逮捕进御史台监狱,想处以死罪,罗织罪名很久不能判决。惟有神宗怜惜他,把他作为黄州团练副使安置。苏轼与农夫老翁,

12、一起在溪谷山林间生活,在东坡建造房屋,自称“东坡居士。”構氽頑黉碩饨荠龈话骛。元祐三年,苏轼代理掌管礼部贡举。正逢大雪严寒,士子们坐在庭院中,颤抖说不出话来。苏轼放宽他们的禁约,使他们能尽量发挥。巡视考场的宦官常侮辱应试士人,苏轼奏请把这些宦官全都驱逐出去。輒峄陽檉簖疖網儂號泶。元祐四年,因积累了一些议论政事的话,遭当权的人怨恨。苏轼怕不被他们所容忍,请求调到外地,任龙图阁学士、杭州知州。尧侧閆繭絳闕绚勵蜆贅。绍圣初年,御史论奏苏轼所作的文辞命令,认为是讥讽斥责先朝。因此按本官任英州知州,不久降一官级,还未到任,又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安置惠州。过了三年,他淡然处之毫不介意,对人不论贤才或是愚夫

13、,都能得到他们的欢心。又被贬为琼州别驾,住在昌化。他独自和小儿子苏过一起住,用写书来自娱自乐,时常和当地父老一起来往,如同要在当地终老。建中靖国元年,在常州去世,享年六十六岁。识饒鎂錕缢灩筧嚌俨淒。有人说:“苏轼自己如果能稍微收敛锋芒,即使不被重用,也可以免去灾祸。”虽然如此,假使苏轼因此而改变他的为人,还能成为苏轼吗?凍鈹鋨劳臘锴痫婦胫籴。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属文日数千言 研究*B闻者始哗不厌 信服C使者发币于官吏 金钱D使官吏分堵以守 堰塞【A连缀,写作。C礼物。D量词,一段、一截。原为古代墙壁的面积单位。】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14、3分)A率其徒持畚锸以出卒全其城B虽禁军且为我尽力为当轴者所恨*C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积以论事D锻炼久之不决神宗独怜之【A他的,自己的那;B替表被动;C连词,“因为”。D起后缀作用,他(苏轼)】7下列各句编为四组,分别表现苏轼德和才的一组是(3分)A轼遂请外,通判杭州/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B时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穷治无所得,轼遂请外*C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主司欧阳修思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D人无贤愚,皆得其欢心/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德:无私无畏/才:文才难得】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苏轼自小随父母游学,听到古今的成败得失,常能说出其中的要害。B

15、苏轼成年即已博学精通经传历史,后来读庄子,产生共鸣。C欧阳修见了苏轼的考场文章和求见信,大为赞赏。D“黄州惠州儋州”的苦难曲折的经历,反倒为我们展现了苏轼豁达的情怀。【“苏轼自小随父母游学”不合“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的意思。】9断句和翻译。(10分)(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高丽入贡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泊然无所蒂芥,人无贤愚,皆得其欢心。虽然,假令轼以是而易其所为,尚得为轼哉?【(1)高丽入贡/使者发币于官吏/书称甲子/轼却之曰/高丽于本朝称臣/而不禀正朔/吾安敢受/使者易书称熙宁/然后受之(每错两处扣1分。“轼却之”后停顿亦可。)(2)他淡然处之毫不介意,对人不论贤才或是愚夫,都能得到他们的欢心。(得分点:“无所蒂芥”“无贤愚”、句意)虽然如此,假使苏轼因此而改变他的为人,还能成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