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填图技术应用材料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791670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13.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字填图技术应用材料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数字填图技术应用材料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数字填图技术应用材料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数字填图技术应用材料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数字填图技术应用材料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字填图技术应用材料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填图技术应用材料课件(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字区调介绍,1/5万矿调和数字区调 一、矿产资源和1/5万矿调 二、区域地质和矿产调查工作程度 三、1/5万矿调中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方法 四、数字区调 2005年1月,一、区域地质和矿产调查工作程度 1、 矿产远景调查,近10年来,对四川三江地区、攀西地区和川西北地区的部分重要成矿远景区先后开展了以铜、锡、铅、锌、金、锰等为主攻矿种的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新发现了一批矿产地,圈定了一批物化探异常,为进一步勘查奠定了一定基础。 1:5万矿调从2005年开始实施,已完成和正在开展的共有57.5幅(其中,四川三江地区47幅,攀西地区6.5幅,川西北地区4幅),面积25808平方千米(图2-9),占四

2、川重要成矿远景区面积的20%左右。,四川省面积48.5万km2,跨1:25万图幅48幅,全部及大部在四川境内的图幅约有32幅;从1997年四川开始1:25万甘孜幅区域地质调查(修测)以来,至2012年底已完成12幅;正在进行的9幅,其中2012年底野外验收了5幅,合计覆盖面积(省内部分)257775平方千米,占全省面积的53.15%。,2、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程度,(2)1:5万区域地质调查:四川从上世纪80年底开始1:5万区调,至2012年底,全省已完成1:5万区调286幅(包括区域地质调查194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50幅,城市区域地质调查41幅),面积(省内部分)11.98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

3、面积的24.7%。,3、1/5万矿调目的和任务 1:5万矿调是战略性矿产勘查的前期基础工作,是为矿产预查直接提供靶区和勘查基地的区域找矿工作。 目的任务是:为战略性矿产勘查发现一批可供预查的矿产地和找矿靶区,以解决矿产预查基地紧缺的问题。为政府矿产资源规划管理、提高矿产可持续供给能力提供基础保障。为提高国家勘查资金的投入产出效益、促进矿业可持续发展服务。 项目工作周期一般为35年 1/5万矿调目的是发现一批可供预查的矿产地和找矿靶区,因此必须以矿为中心。,三、在1/5万矿调中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方法 (一)有关资料、规范、规定和要求 ZBTD1000489城市地质调查工作技术要求(1:50000

4、) DZT015895浅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细则(1:50000) GB 95889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 DZT 0179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0000) DZT 01971997数字化地质图图层及属性文件格式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制度汇编(包括:立项、设计和审查、质量检查、工作报告、野外验收、报告评审、资料汇交等)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成果资料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 青藏高原区域地质调查野外工作手册(中国地质调查局编) 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 青藏高原B类区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 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手册(四川地质矿产局,1992)

5、15万区域地质填图新方法(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火山岩),三、在1/5万矿调中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方法,在地调局颁发的15万区域矿产调查技术要求(讨论稿)中15万矿调的工作程序规定,应遵循资料收集、立项论证、野外踏勘、设计编审、野外调查、野外验收、报告编写、评审验收、资料汇交等九个程序。 项目工作方案、实物工作量、资金预算按年度分别编制。 资金预算按照财政预算管理系统编制。,各地勘单位,(三)资料收集与综合整理 充分收集、分析、应用工作区内地质、矿产、物探、化探、遥感、科研等各类资料,了解区域地质及矿产信息,编制工作程度图,有一定工作程度的地区还应编制矿产卡片。作为设计编写前的必要程序,应以地

6、质成矿观点为指导,按区域成矿单元处理以往化探数据,综合分析1:20万(或1:50万)区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分布范围及检查情况,综合地球物理等信息圈定有利异常及重点工作区,作为部署野外调查工作的依据。 资料收集非常重要,作得好可以提高研究程度和工作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根据1:20万或者1:5万资料编制地质矿产图,找出问题,明确工作重点。 (2)处理以往化探数据,初步圈定有利异常及重点工作区。 (3)编写项目踏勘计划,相当于初步设计。,(四)野外踏勘 设计编写前,视工作区工作程度、具体工作任务和野外工作需要开展野外踏勘,从整体上对工作区地质、矿产情况,以及自然地理、地形地貌、植被覆盖

7、、社会经济、道路交通等进行概略了解,并对室内收集的有关资料进行必要的野外验证。野外踏勘以能最多穿越不同类型的代表性矿化带、典型地质体和自然景观区路线地质踏勘为主。测区内矿产资源丰富、矿(化)点分布较多时,还应对重点地段进行全面踏勘,以了解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化特征。 踏勘时应适当采集关键地段、有代表性地质、矿化现象的岩矿标本,并进行必要的切片观察和快速分析测试。通过踏勘选择确定实测地质剖面位置,建立遥感解译标志。 野外踏勘有四项目主要工作:,1、实测地质剖面 一般在一个测区按沉积地层、火山岩、侵入岩和变质岩填图单位要求测制12条代表性实测剖面,比例尺以不小于1:1万,一般以1:5千为宜。对与成矿有

8、关的主干构造带,也要测制代表性构造剖面。采取岩矿鉴定、岩石化学、地球化学样等必要的样品。如有符合要求的实测剖面,可部分和全部参照使用。 实测沉积岩、侵入岩、火山岩、变质岩剖面的目的见15万区域矿产调查技术要求(讨论稿) 根据实测剖面测量的结果,编制综合地层柱状图。 剖面观察记录按照兰皮书175页检查记录卡所列各项应该齐全。 2、化探扫面:建议配合现场X荧光快速分析测试。 3、地质矿产填图:由于工作周期比较短,一般第一年均有面积工作量。 4、矿(化)点踏勘或者检查:确定找矿目标和措施。,(五)编写设计 设计格式及编写主要内容见附录C。设计是项目的执行标准,一定要 心中有数,目标明确,工作量安排恰

9、当。 综合考虑测区内工作量的布置,路线间距原则上500m,一个图幅内地质观察路线总长度在700km800km。成矿有利地段调查路线应视需要适当加密。 (1)在野外踏勘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剖面和观察路线。技术要求规定“路线间距及布置原则应在设计书中具体规定。”踏勘路线、填图路线、检查路线、主干路线、辅助路线、遥感解译路线、利用已有路线等。 (2)在已有资料和规范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填图单元,不要过粗、也不要过细。 (3)主要目标是找矿,适当考虑提高地质调查程度,达到1:5万地质简测程度。 (4)设计的工作量要合理,一要满足基本工作要求,二要量力而行、可操作性强,三要符合经费标准。,(六)填图方法和研

10、究内容 地质矿产填图的目的任务是提高测区内地质矿产研究程度,基本查明地质特征,大致查明成矿条件,发现新矿(化)点。 基本要求: (1)地质矿产填图必须以野外实测为主、野外调查和室内修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地质矿产填图应充分应用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不断提高区内地质、矿产研究程度和填图质量。必须采用数字填图技术。 (3)对做过1:5万区调的地区,可根据区域矿产调查目的要求进行修测,对于未开展1:5万区调的地区,地质填图应达到1:5万地质简测程度。 (4)野外手图应为1:2.5万比例尺,使用GPS定点。 (5)地质研究程度:基本查明区内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的产出、分布、岩石类型、变质作用及矿

11、化作用等特征。 (6)矿产研究程度:初步了解含矿层、矿化带、蚀变带、矿体的分布范围、形态、产状、矿化类型、分布特点及其控制因素、矿石特征、矿石工业利用性能等。,(7)地质观察点记录内容要尽量详细,记录格式必须规范。 对于沉积岩石的基本层序、火山岩石的相序特征、侵入岩石的组构特征、露头显示的构造特征、接触关系、矿化蚀变现象等均应有详细描述记录,并有相应照片或素描图。点与点之间的路线亦应有连续观察记录;每条路线应有路线小结。主要穿越路线、重要含矿层位、蚀变带、矿(化)带、矿(化)体的追索路线应有信手剖面。 重要地质现象、矿化蚀变应有必要的素描图或照片。 野外地质观察记录格式应统一,点位准确,记录与

12、手图要一致。记录内容应丰富翔实,真实可靠。地质现象观察要求仔细,描述要求准确,除详细描述岩性特征外, 当发现重要含矿层位、蚀变带、矿化带、矿体(点)时,应采用适当的轻型山地工程予以揭露控制。工程应采用GPS定位。 尽量多定有效点。不能用同上点。,地质调查野外原始记录格式及内容 日期( 年 月 日) 天气(睛、阴、小雨等) 地点(野外基站) 路线:自 经 至 路线号: 手图号: 航片号: 点号: (如0066) 座标: GPS: 经度 纬度 高程 位置: 村(或高地)NE35460m处小路东侧 露头:人工采场(或天然),良好(或一般、差等) 点性:地层界线点、构造观察点、化石点、岩性岩相观察点等

13、 描述:点E为(岩性、岩相、古生物、构造、矿化、地貌、生态环境等) 点W为(岩性、岩相、古生物、构造、矿化、地貌、生态环境等) 接触关系:(依据、性质) 标本(或样品) 照相:一般均有野外素描或照相; 遥感影像图上的特点:进行遥感影像的描述与记录 信手剖面:所有路线必须有信手剖面 路线地质:(1) D0066SE+50m : 沿途为 (2) 50m+150m: 沿途为于90m处采同位素年龄测试样(样号) (3) 150m 至D0067: 沿途为 上墨 批注:鉴定成果、地质单元归属、变更及依据、补充的内容 路线小结:(当日路线结束后必须认真撰写小结,小结含三项基本内容: 一是对当日路线工作量统计

14、(路线总长、地质点、素描图、照相数量、各类标本数量);二是对当日路线的地质认识; 三是对存在问题及对相邻工作路线的工作建议。),123,D1032,D1031,D1033,D1034,D1035,1 灰岩 2 ,信手剖面格式:,(七)各种地质体方法填图要点 1、沉积岩 沉积岩采用岩石地层方法填图。 基本查明岩石地层单位的沉积序列、岩石组成、岩性、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岩相、厚度、产状、构造特征以及接触关系、地球化学特征,查明其含(控)矿性质、时空分布变化等。建立地层层序和填图单位。 (1)以四川省岩石地层为基本单元;图面过稀的地方可进一步分段;但不要过于复杂化。 (2)加强非正式的填绘,与成矿

15、有关的岩层、含矿层、含矿标志层等应以非正式单位单独表示。 (3)复杂区注意用小构造等标志判别地层正倒,特别注意地层重复; (4)沉积构造、沉积相、基本层序。 (5)适当注意盆地演化,为建立地质发展史提供资料,2、侵入岩 侵入岩一般以单元或年代岩性单位作为基本填图单位,脉岩作为非正式填图单位; (1)侵入岩按侵入体为基本的填图单位,不进行单元、超单元划分; (2)尤其要注意对与成矿有利的侵入体的划分,对岩相带、蚀变带等要表示在图上; (3)特别注意接触关系,作必要的同位素分析,为建立岩浆岩演化系列准备一些基本资料。测量接触带产状 (4)特别注意蚀变带划分,采集系统的配套薄片样(有利于划分蚀变带发

16、现矿化);并圈定内外接触带、捕虏体或顶盖残留体 (5)特别注意研究斑岩蚀变找矿,在硅化带、钾化带一定要深部取样。,Maniar七类花岗岩主要特征,3、火山岩岩石地层单位一般按地层学方法划分到组,必要时可划分岩性段、特殊岩性(层)等非正式单位。 研究火山岩的成分、结构、构造、层面构造和接触关系。基本查明火山岩层的层序、厚度、产状、分布范围、沉积夹层及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正确定名和划分岩石地层单位。 划分火山颈相、次火山相、喷发相和喷发沉积相。 调查研究火山机构、断裂、裂隙对矿液运移和富集的控制作用及与火山作用有关的岩浆期后热液蚀变、矿化特征。 研究探讨火山作用与区域构造及成矿的关系。 确定火山喷发时代。 火山岩采用火山地层加岩性(岩相)双重方法填图。一般划分到组。对其中与成矿有关的火山岩中含矿层、标志层等可以非正式单位单独表示。 注意研究火山岩相、构造环境,火山机构、断裂、裂隙,岩浆期后热液蚀变、与成矿模式对比,提供找矿思路和信息。,4、变质岩 一般以(岩)组作为基本填图单位,可视情况细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