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德化三中岳麓全国高中历史必修一《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教案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1788851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德化三中岳麓全国高中历史必修一《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福建德化三中岳麓全国高中历史必修一《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福建德化三中岳麓全国高中历史必修一《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福建德化三中岳麓全国高中历史必修一《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福建德化三中岳麓全国高中历史必修一《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德化三中岳麓全国高中历史必修一《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德化三中岳麓全国高中历史必修一《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学设计德化三中 一、教学内容分析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第一册(岳麓版)专题六“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3课。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课程标准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本课旨在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统一大业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十分深远的重要意义,本节课是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横向看,它与外国相比较,有助于学生理解各国模式都是从历史和国情出发,同时也是各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从纵向看,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历程中,国

2、家统一是一个民族振兴的重要保障,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科学的价值观,这是本课学习的意义所在。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我校属于三级达标学校。学生素质整体不太理想。学生的知识储备还相当有限。但通过一个学期的高中历史学习后,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归纳、综合、理解、分析能力已经有了较大的提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比较灵活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高一的学生仍属于未成年人对某些问题尤其是敏感话题的理解会产生片面或是偏激的言论(例如怎样让台湾顺利回归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健康指导,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积极的世界观。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三、设计思路基于以上学情,

3、处理教材时应粗取精,紧紧围绕“论证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这一主题,抓住“潮流”,让学生把握、清晰历史脉络基础上,引出反思,对“潮流”的论证和思考,培养学生正确史观,进而让学生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等,由此可升华到世界历史现实的理性思考,有效地落实三准课程目标。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一国两制”理论形成的过程、含义及其在港澳的成功实践。海峡两岸关系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论证祖国统一的趋势2、能力与方法(1)合作学习,培养思维课前设计“论证祖国统一的趋势”的表格,引导学生围绕此核心问题展开分组讨论、探究、交流,制作课件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独立

4、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在此基础上加以适当的启发和点拨。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论证祖国统一的趋势组别论证角度评价优秀组别1理论引领2成功范例3地缘关系4民风民俗5史学材料6民族情感7法律见证8经贸文化9统一障碍10实力智慧(2)情景创设,感悟历史课前、课后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歌曲东岸西岸和走向复兴让学生放松身心,以欢愉心态投入学习,同时营造,乡情氛围,激发学习的兴趣。利用图片、史料、影像等体验历史、感悟历史。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3)收集史料和思辨能力的培养以“论证祖国统一的趋势”为主题,把课文三个目的内容融为一体,把班级学生分成10个组,每组5-6个人,从不同论证角度、收集资料、制作课件,

5、选代表上台论述和展示。培养了学生以史料为基础,以问题为核心论证方法,从而更深化了主题。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论证祖国统一的趋势”,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必然的趋势,台湾一定会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任何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人都将被时代抛弃。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2)“一国两制”是中国共产党依历史和国情出发,具有创新性的政策,对祖国统一大业做出巨大的贡献。国家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较深远的重要意义,使学生认识到我党的非凡智慧,培养爱党的情感。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3)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共同的心声,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学生在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的同时,关注人

6、类共同发展的命运与前途。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五、重点与难点重点:1、论证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的角度和方法,培养历史价值观和辩证史观;2、“一国两制”的理论形成和成功实践。难点:1、统一台湾存在的阻力;2、台湾顺利统一的方法。六、教学方式以学生合作学习为主,教师点拨疏导为辅。七、教学用具采用学生、教师制作ppt课件的方式辅助教学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东岸西岸以及视频台湾同胞到大陆寻亲访友的感人场面(师)导言:这首歌唱出了海峡两岸儿女的深情大爱,唱出了时代心声。祖国统一,中华同心是炎黄子孙的共同期盼。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更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这一节课,

7、让我们一起来探究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投影课题)(二)传授新课(全班同学依课前“论证祖国统一的趋势”表格,分成10个组,并选派代表分别上台论述和展示自己制作的课件。)师:下面有请10组代表分别来向大家展示他们学习和研究的成果。理论引领组(生):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图并让台湾、香港、澳门三个区域不断闪烁;播放宝岛台湾风情组图的短片。宝岛台湾名不虚传,党和国家为让这片美丽的沃土尽快回归提出“一国两制”的政策。设计思路创设情景,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交给学生,进行合作学生,培养学生的论证史实的能力运用图片和历史地图使问题清晰明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1、酝酿: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2

8、、雏形:叶剑英的“九条方针”3、提出:80年代初,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4、确立:1984年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成为实现祖国统一的指导方针投影:“一国两制”基本含义一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前提和基础大陆社会主义制度主体两制港澳台资本主义制度补充不会动摇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生)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没有先例的天才创造,为香港特殊的历史环境提供了富有想象力的答案”。从中说明了“一国两制”具有了前所未有的独创性,符合国情的务实性,非凡智慧与创造精神,就其内容具有科学性、灵活性。师:“一国两制”为解决台湾问题的提出,但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时首先获得成功的实践。成功范例组(生):

9、简要介绍香港问题的由来后,展示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1982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发表等历史图片,完成以下表格。项目多媒体展示南京条约签订时的资料图片多媒体展示邓小平会见撒切尔夫人的资料图片地点英军的军舰上北京人民大会堂人物中、英双方谈判代表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人物表情中方:神情沮丧,屈辱求和英方:趾高气扬,傲慢无礼友好平等邓小平:据理力争,态度坚定撒切尔夫人:柔中有刚,步步为营此处是教学的重点,改变课堂传统模式,培养学生归纳演绎的能力,体现课改精神。师生互动,表格归纳,使复杂问题简单化,由抽象到具体,便于理解对比史实,教会学生寻找比较点,得出结论,理解“主

10、权”的重要性(生):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是被迫的、屈辱的,是不平等的,1982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和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是在友好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展示了中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体现了邓小平的外交睿智和坚定立场。中英通过外交协商,中国收回香港,水到渠成。(播放1997年7月1日全国人民欢庆香港回归实况录像片段,重温洗雪百年屈辱的喜悦!)(生):香港回归洗刷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翻开了香港历史新的一页,中华民族迈出祖国统一的坚定一步。师:在这一天,人们不能忘记那位可敬的老人,不能忘记他在捍卫国家主权问题上的坚定立场。(播放MTV:你说那一天你要来)。香港回归为澳门问

11、题的解决提供了成功的范例。1987年,中葡双方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了对澳门行使主权,正确像七子之歌中唱的那样:“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澳门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港澳回归,雄辩地证明了“一国两制”的正确性,为祖国的完全统一提供了典范。地缘关系组:生:我选择从地理的角度来审视祖国统一。台湾岛是中国大陆架伸向太平洋的一部分。台湾与祖国大陆在地理上是相连接的。按照国际公认的大陆架公约“同在一个大陆架上之岛屿归该国所有”的原则,我国对东海全部大陆架享有主权,自然也对坐落在东海大陆架上的台湾岛、钓鱼岛等岛屿享有领土主权。史学材料

12、组:生:我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请大家看右面的表格,这说明祖国大陆很早就与台湾有密切联系,台湾自上而下以来就在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而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法律见证组:生:从国际法的角度来说,1943年12月签订的开罗宣言就庄严宣布“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的或占领的一切岛屿;把日本所侵占的中国领土: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国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必将实施。”9月2日的日本无条件投降书又明确提出,日本必须将台湾归还中国。上述三个国际法文件都明确无误地确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法律地位。联合国2

13、758号决议、中美三个联合公报都反复强调:“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上述原则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民风民俗组:生:这是一首台湾民谣。其中可以看到,台湾同胞与祖国大陆人民过春节的风俗几乎完全相同:接神、请女婿、敬关公、过十五。海峡两岸同文同祖,都是炎黄子孙,几千年的血脉相传,不是一条浅浅的海峡可以隔断的,不是几十年的分离可以隔断的。七子之歌台湾(1925)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我胸中还氲氤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矲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

14、回来,母亲!民族情感组:台湾民谣好过年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到饱,初四接神到。初九天公生,初十有食实,十一请子婿十三关老爷生十五上元明。生:这是七子之歌中更让人痛彻心肺的“台湾”篇,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海峡两岸人民血浓于水的亲情,听到了海峡两岸人民血浓于水的亲情,听到了海峡两岸人民要求统一的呼吸。我们再看60多年前台湾光复时的情景:日本投降的消息一经传出,台湾到处响起鞭炮声,母亲们拿出压在箱底的长衫,老爷爷不知从哪里找来了龙灯,走在街头的人们吃惊的发现,50年的殖民地生活无法改变台湾人民内心的民族情感。经贸文化组:生:这是我们在街头随处可见的招牌。海峡两岸中国人交往越来越频繁,经贸关系越来越密切

15、。据统计,2002年两岸贸易额已达446亿美元,台湾在大陆投资累计额已达357亿美元,人员往来每年超过300万人次。仅在上海就有30多万台湾同胞常住经商或从事其他行业,以至于春节来临之际,要租用包机经香港中转,运送台湾同胞回宝岛与亲人团聚。经贸联系的加强使海峡两岸人民更加热切地盼望早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统一障碍组:生:与大家不同,我认为对台湾回归祖国不仅要看潮流,也要看逆流。首先,出于政治与经济利益上的考虑,“不统不独”的现状是最符合美国的现有利益的。同时,台湾地方当局在台湾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进行“台湾正名”、“”等“渐进式”活动,蓄意挑起两岸对立,竭力破坏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现状。同时,近年来,祖国大陆经济实力不断增长,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于是某些“”势力纷纷叫嚣袭击三峡大坝、2008年奥运会时宣布“”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