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1786069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PPT 页数:191 大小:2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1页
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1页
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1页
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91页
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课件(1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张春兴 著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年5月第1版。 7.教育心理学第8版 Anita Woolfolk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8. 教育心理学,斯滕伯格 著 校图书馆有书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网站 http:/chiron.valdosta.edu/whuitt/interact.html,高等教育心理学课主要学习的内容,第一编 心理学与高等教育 第二编 高等学校学习心理 第三编 高等学校教学心理 第四编高等学校德育心理,教学主要内容,解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掌握什么是高等教育心理学; 理解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第一章心理学概论 心理学是

2、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第一节 人类心理现象 一、个体心理系统(p.2) 个体心理现象可分成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四个方面。 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的区别在于其稳定性。心理过程是流动的,动态的、变动不居的;心理特征是相对稳定的、人各不同的;心理状态的稳定性居于其间。,(一)心理动力(个性心理倾向性) 个体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态度,和对活动对象的选择与偏向。是人对现实的倾向、朝向、态度。 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世界观。,(二)心理过程人的心理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 心理过程分为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1)认识过程:指人认识现实的各种形式:感觉、知觉、

3、记忆、想象、思维。 (2)情绪情感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可分为情绪和情感。 情绪又有激情、热情、应激等形式。 高级情感就其内容来说可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客观事物是情绪、情感的客观来源;人的需要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基础;认知在情绪情感产生中起中介作用。,(3)意志过程:自觉的确定目的、克服困难,通过有意识地调节行动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体现在对行为的发动和制止两个方面。 基本意志品质有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和自制力。,(三)心理状态心理状态是指心理活动在一定时间里出现的相对稳定的持续状态。 如忧郁、孤寂的心境;犹豫不定的抉择;睡眠、催眠与觉醒状态;注意集中与

4、分散状态。,(四)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特征就是人们在认识、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的经常出现的意识特征。 比较稳定,具有个体差异。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能力: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影响各种活动成效的认识性能力叫智力。 气质:个人在心理活动与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动力性特征,及在速度、强度、稳定性、指向性方面的个性特征。气质受生理素质影响较大。 典型的气质类型有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四种 性格: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二、西方心理学流派,(一)构造主义 创始人是冯特(W.Wundt),著名的代表人物是铁钦纳(E.B.Titchener)

5、。 主张心理学研究人的意识经验。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科学心理学(脱离哲学的怀抱并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二)机能主义 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W.James),代表人物有杜威(J.Deway)。 主张心理学研究意识,但不把意识看作是个别心理元素的复合,而是看作川流不息的过程。 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三)行为主义 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Watson),代表人物还有斯金纳(B.F.Skinner)。 否认意识,主张心理学只研究人的行为。(无头无脑的心理学)。 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四)精神分析学派 创始人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医生弗

6、洛伊德(S.Freud)。 重视对异常心理和异常行为的分析,重视对无意识的研究。强调性本能的作用。,(五)人本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有马斯洛(A.Maslow)、罗杰斯(C.R.Rogers). 认为心理学的任务是研究人的尊严、价值、自由意志、自我实现等。 主张采用整体分析法。,第二章教育心理与高等教育心理学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对象 一、教育心理学对象 高等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任务不同 ; 2教育对象不同 ; 3社会职能不同 ; 4地位作用不同 ; 5培养方式不同 .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主要研究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高等

7、教育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问题: 请谈谈你对教育心理学和高等教育心理学学科性质的认识。 1、高等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2、高等教育心理学是反映高等专业教育特色的教育心理学。具有“高”和“专”的特点; 3、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20岁左右的大学生; 4、高等教育心理学要为实现高校的三大社会职能(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直接为社会服务)和适应高等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提供心理学依据。,二、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一)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问题 (二) 高等学校学习心理研究 (三) 高等学校教学心理研究 (四) 高等学校德育心理研究 (五) 高等学校的教学设计与教

8、学评估,三、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用,高等教育心理学对大学教师的教育和教学活动有什么作用? (一)有助于提高高校师资水平 (二)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包含哪些环节?心理学在其中起什么作用? 1.明确教学目标 2.分析任务 3.确定学生原有水平 4.设计课程 5.教学 6.评价,心理学可以为教学过程科学化提供依据:1.明确教学目标:依靠心理学知识,可以正确规定和陈述目标。2.分析任务:依靠心理学知识可以分析达到目标所需要的从属概念、基本技能、主要策略。3.确定学生原有水平:借助各种测量工具,确定学生知识、动机、技能、身心发展的准备状态。,4.设计

9、课程:借助心理学知识,选择适当教学媒体,选择教学方法、确定教学过程。5.教学:呈现教材,激发动机,引起反应,给予强化。6.评价:借助心理测量的知识,制定或选择恰当的测评工具,对测评结果作合理的解释。,教育心理学历史上重大事件1.瑞士教育家裴斯特洛齐(J.M.Pestalozzi,1746-1827)提出“教育心理学化” 的主张;2. 德国心理学家赫尔巴特(J.F.Herbart,1776-1841)把这一主张付诸实现,提出教育的四个形式阶段,后由其学生定型为广为流传的五段教学法(准备、提示、联想、系统、方法);,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 联想-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 系统-做出概括和总结 方

10、法-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3. 1867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1824-1870)发表了人是教育的对象,指出生理学、心理学、逻辑学是教育的“三个主要基础”,而心理学“当然站在一切科学的首位”;4.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一书的问世,标志着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教育心理学的诞生;5.1924年廖世承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心理研究的具体方法 常用的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个案研究法四种。,第三章 高等教育心理学与高等学校教师 第一节 教师的社会角色 (一)角色 角色,亦称社会角色,它指个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相应的社会身

11、份和社会地位,并按照一定的社会期望,运用一定权力来履行相应社会职责的行为。(二)教师角色 1知识传播者、学习发动者、组织者和评定者。这是教师职业的中心角色。2父母长者、朋友和管理员。3榜样和模范公民。4学生灵魂塑造者。5,教育科学研究人员。,二、教师角色的影响与作用,(一)教师领导方式对学生的影响 强硬专断型、仁慈专断型、放任自流型、民主型(二)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影响 教学风格是指在计划相同的教学目的前提下,教师根据各自的特长,经常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的特点。 在讨论教学风格时,经常涉及到两个问题: 1、讲演式教学与讨论式教学; 2、以学生集体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风格。,(三)教师期望对学

12、生的影响(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 罗森塔尔(Rosenthal 美国心理学家)效应(1968年做的试验):教师对学生寄以期待,学生就会发生相应于这种期待的效应。也称皮格马利翁效应。 (四)教师的举止言谈对学生的影响,三、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一)教师职业角色意识的形成过程 1角色认知阶段。认知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的区别; 2 角色认同阶段。不仅有认知,而且有情感上的体验; 3角色信念阶段 。坚信教师职业在促进儿童与青少年的发展、促进社会进步中的作用。,(二)促进教师角色形成的主要条件,1全面正确认识教师职业 ;2 树立学习榜样 ;3积极参与教育实践 。,教师的能力素质,一、教师的教学效能感(p.51

13、) 什么是教学效能感?影响教学效能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教师的自我效能感? 教学效能感来自班杜拉(A.Bandura)的自我效能感理论。 自我效能感指个人对自己具有通过努力成功完成某种活动的能力的主观判断与信念。 结果期待与功效期待,班杜拉区分了功效期待与结果期待. 结果期待指一个人对某一特定的行为将造成某种结果的估计; 功效期待指一个人能成功地执行某种可以产生一定结果的行为信念.,教学效能感的构成: 教学效能感分为一般教学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 一般教学效能感指教师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作用的看法,相当于班杜拉所说的“结果预期”;(随着教学时间的增加,有降低的趋势)。 个人教学效能感指教

14、师相信自己具有通过努力教好学生的能力,相当于班杜拉所说的功效预期。 (随着教学时间的增加,有上升的趋势)。 教学效能感影响教师的工作动机、情绪体验、经验积累。,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因素: 1、尊师重教的社会环境; 2、良好的人际关系; 3、教师个人的教育观念; 4、个人的成功经验; 5、同行的替代经验; 6、他人鼓励和劝说。 培养有关技能:发展敢于尝试的精神;获得成功经验;获得反馈;观察他人成功范例;受到鼓励;减少焦虑等,都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发展与提高,1、外部环境: 全社会必须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必须建立一套完整、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规则并严格加以执行 努力创立

15、进修、培训条件 2、教师自身: 要树立形成科学的教育观,不断地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在教育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 增强自信心:向他人学习、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二、教学的反思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反思有三种: 1、对活动的反思; 2、在活动中的反思; 3、为活动反思。,教学反思的过程(教学反思的四个环节): 具体经验阶段观察分析阶段抽象的重新概括阶段 积极的验证阶段 在以上四个环节中,反思最集中地体现在观察和分析阶段 。,教学反思的成分1认知成分。它指教师如何加工信息和做出决策。2批判成分。指驱动思维过程的基础

16、。3教师的陈述。教师的陈述反映教师自己的声音。 教学反思的方法: 1、反思日记;2、详细描述;3、实际讨论 4、行动研究,三、教学监控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称为教师教学监控能力。 教学监控能力能力主要可分为三个方面: 1、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排; 2、教师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 3、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类型,根据教学监控的对象,可以把教学监控能力分为自我指向型和任务指向型两类: 自我指向型的教学监控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兴趣、动机水平、情绪状态等心理操作因素进行调控的能力。 任务指向型的教学监控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材料、教学方法等任务操作因素进行调控的能力。,根据作用范围,教师的教学监控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