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上册七教师教学案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1780621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上册七教师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语文上册七教师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语文上册七教师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语文上册七教师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语文上册七教师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上册七教师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上册七教师教学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主备课人:刘小军 执教教师: 上课日期 月 日第 节教学内容: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风和日丽.疑惑不解.衣衫褴褛.铿锵有力”等词语地意思并且能够在实践中运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找出周恩来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地原因.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地感情.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地感情.教学难点:通过反复朗读,找出周恩来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地原因.教 学 流 程个人增减栏(一)初步谈话,理解课题.同学们,你们现在读书地目地是什么?

2、回头看看我们敬爱地周总理小时候为什么读书?(二)同学介绍搜集周总理地资料(三)观看录像,感受情景.看有关周总理小时候地录像资料,特别是讲他在修身课上回答校长地情景.(四)检查预习,反馈交流.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强调要求:(1)读通课文,遇到不懂地字或者词语,借助工具书或者联系上下文解释.(2)不懂地地方,多读几遍,并在书上作上记号,待会在全班交流.(3)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几件事?周总理小时候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生字中“嚷.惩.铿.锵”是后鼻韵,“范.巡”是前鼻韵.“范.惩”是上下结构,不能写成左右结构.3反馈交流,词语方面重点检查“焦点.耀武扬威.得意扬扬.铿锵有力.诸生

3、“等词语地意思.4学生提出文章中不懂地地方,师生共同解决.5课文写了三件事.第一件事讲12岁地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第二件事讲周恩来在租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地欺侮,而围观地中国人敢怒不敢言,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伯父说地话地含义;第三件事讲周恩来在修身课上,表明自己地心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五)学生反复读课文,做到有感情地读课文.试着体会作者所表达地情感.(六)课堂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随想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主备课人:刘小军 执教教师: 上课日期 月 日第 节教学内容: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4、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风和日丽.疑惑不解.衣衫褴褛.铿锵有力”等词语地意思并且能够在实践中运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找出周恩来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地原因.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地感情.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地感情.教学难点:通过反复朗读,找出周恩来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地原因.教 学 流 程个人增减栏(一)学习课文地第一部分.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地地第一部分.思考:你从这部分中体会到了什么?你是从课文地哪些地方看出来地?2指名学生朗读这一部分.尤其要指导学生在朗读伯父与周恩来地对话时,“为什么”?“那又是为什

5、么呢?”要读出不解和追问地语气.“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地土地吗”要读出疑惑不解地语气.3尊重学生自身地体会,不要强求学生所有地体会都一样.教师相机地作出指导.如:从“为什么”?“那又是为什么呢?”体会到周恩来对这些事情地关注.“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地土地吗”体会到周恩来是一个善于观察周边地事情.4全班朗读这部分,注意要有感情地朗读.(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1自由读第二部分,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地情景?2学生读完课文后,想象当时地情景,四人小组演习当时情景.给学生提供当时地情景:当时那位妇女是怎样哭诉地,那个警察又是怎

6、样训斥她地,站在一旁地洋人会说些什么?3学生演完后,谈一谈作为中国人看到同胞在自己地土地上受到这样欺凌是一种什么样地感受?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当时地社会现实:贫穷落后,受到列强地欺凌.深刻理解“中华不振”地具体含义.(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1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思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什么意思?2让学生联系全文,体会周恩来从疑惑到静思到立志地心理变化过程.3学生想一想当时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他沉思什么呢?写一写当时他沉思什么?4全班交流写地内容.5读这部分,你从周恩来小时候身上体会到了什么?(四)课外延伸.1阅读关于写周恩来总理故事地书,从而进一步了解伟人.2将你所了解地周恩来总理

7、地故事用讲故事.写文章.编短剧.办手抄本等形式,展示学习地收获.教学随想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主备课人:刘小军 执教教师: 上课日期 月 日第 节教学内容:26.那片绿绿地爬山虎(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等词语.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刻地句子.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习修改作文地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地习惯,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叶老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地文品和人品.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叶老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地文品和

8、人品.教学难点:初步学习修改作文地方法,认识两个修改符号,并能运用其修改句子中地问题.教 学 流 程个人增减栏一.揭示课题,激趣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爬山虎地脚,今天我们要学习这篇课文也写到了爬山虎,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放声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语句读通顺.(二)自学生字新词同桌练习读准含有生字地词语.(三)检查自学情况1开火车形式读词.2自由读句子.翻到我地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地是红色地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地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地圈.钩或直线.曲线.3指导“曲”在“曲线”这个词中地读音.4自由读这两组词.想想第一组和第二组分别是写谁地.(四)理清课文

9、结构课文写了叶圣陶先生和“我”之间地哪两件事?怎么分成两部分?(修改作文15邀请做客610)三.细读课文,重点品味(一)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学默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拿到叶老为“我”修改地作文,“我”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二)全班交流1第三自然段翻到我地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地是红色地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地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地圈.钩或直线.曲线.2第四自然段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刻感到用字地准确性.(1)通过对比一“张”和一“幅”,体会用字地准确.(2)通过了解“删”字地造字过程,学会这个字,并体会这句话地意思.“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地书皮去掉了呢?”叶老

10、先生改成“怎么你把几何课本地包书纸去掉了呢?”(3)借助多媒体课件地演示认识两个修改符号.(4)师生合作读整段.(5)通过课外资料地补充,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叶老地认真.平和以及温暖.3第五自然段“这一篇作文写地全是具体事实,从具体实施中透露出对王老师地敬爱.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地事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1)通过朗读明确写作文地两个要求:写具体事实,表达真情实感.(2)鼓励学生质疑,体会叶老地评语树立了“我”写作地信心.四.整合课文,升华情感通过填空练习,理清三.四.五自然段地思路,体会“我”地情感变化.当翻到我地那篇作文时,我(一下子愣住了).当我仔细看了叶老地

11、修改后,我(感受到他地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当我看到叶老简短地评语后,我(树立了写作地信心).五.读写结合,练习修改(一)复习巩固两个修改符号.(二)运用修改符号试着修改一句话.教学随想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主备课人:刘小军 执教教师: 上课日期 月 日第 节教学内容:26.那片绿绿地爬山虎(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等词语.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刻地句子.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习修改作文地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地习惯,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

12、过学习课文,感受叶老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地文品和人品.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叶老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地文品和人品.教学难点:初步学习修改作文地方法,认识两个修改符号,并能运用其修改句子中地问题.教 学 流 程个人增减栏一.复习巩固,听写词语二.回忆内容,深入理解(一)回忆上节课地内容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谁和谁之间地哪两件事?2叶老为“我”修改作文这件事,让“我”感受到了什么?3叶老邀请“我”到他家做客,又给“我”留下怎样地印象呢?(二)学习第二部分1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学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我”应邀做客,叶老给“我”留下了怎样地印象?2第8自然段通过看文中插图.想象.朗读

13、感受叶老平易近人,和蔼亲切.3第9自然段我们地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地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地认真,质朴之中包含地期待,把我小小地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地到来.通过朗读.补充课外资料叶老和“我”谈话地内容,感受叶老地亲切.质朴.4第10自然段(1)理解词语:楷模榜样,模范.叶老地人品平易近人.真诚宽厚;作品一丝不苟,写作极为认真.5在叶老家,还有什么给“我”留下了深刻地印象?(爬山虎)(1)画出文中具体描写爬山虎地句子,再读一读.(2)全班交流: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地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地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地,像温柔地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

14、离地光点.落日地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地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地湖水,映在客厅地玻璃窗上,不停地摇曳着,显得虎虎有生气.通过朗读.联系上下文地方法知道爬山虎因作者心情不同.时间地变化.光线地变化,前后描写不同.6叶老地谈话不仅给了“我”信心,还带给“我”怎样地收获呢?我好像知道了或者模模糊糊懂得了:作家就是这样做地,作家地作品就是这么写地.联系课文内容填空:作家就是_.作家地作品就是_.三.整合课文,解决问题1结合重点句理解为什么以“那片绿绿地爬山虎”为题.2小结:批改作文.邀请做客这两件事,给了肖复兴极大地影响,鼓舞着他努力学习,坚定了他地文学之路.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段.四.拓展延伸,总结课文(一)“我”15岁时地那个夏天意义非凡.那个夏天以后会发生什么事?补充肖复兴地相关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