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十册二教师教学案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1776167 上传时间:2020-08-1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语文十册二教师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苏教版语文十册二教师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苏教版语文十册二教师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苏教版语文十册二教师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苏教版语文十册二教师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十册二教师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语文十册二教师教学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 题5、负荆请罪课 型新授课 时1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由来。2、学会阅读剧本重点难点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由来。教具准备教学光盘、课件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简单提示阅读剧本的一般方法。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一个剧本。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曾经学过么剧本?剧本的一般特点是什么?阅读剧本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剧本开头先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本中的任务。 剧始和剧中的方括号内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及任务活动情况,剧中的小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剧本一般都是

2、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爱展示人物性格特点。阅读时,要弄清故事情节,仔细品位任务语言,了解人物性格特点。 2、板书课题,启发谈话。 看了课题,你知道谁向谁请罪吗?为什么请罪?请罪的结果怎样?我们读恶劣这个剧本就知道了。二、 自读课文,疏通词句1、录音欣赏 2、自由轻声读,要求:(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3)边读边思考揭题时所提的问题。3、检查自学效果(1)指名读词语。(2)指名读课文,结合正音,理解词义。 厉害:难以对付。 惧怕:害怕。 宽恕:宽容。 昏庸:糊涂而愚蠢。三、感知课文,理清脉络1、理解“负荆请罪”。(1)“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

3、?(2)谁向谁请罪?(3)为什么要请罪?(4)结果怎样?2、默读课文,想一想:这两幕剧讲了什么?四、指导书写五、作业1、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2、补充习题课 题5、负荆请罪课 型新授课 时2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练习排演小话剧。2、通过朗读理解剧本语言,体会廉颇知错就改及蔺相如顾全大局的品质。重点难点通过语言文字体会蔺相如为国家而不计较私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胸襟和廉颇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教具准备教学光盘、课件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复习检查“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的来源是什么?二、精读剧本第一幕1、轻声读这一幕,想一想;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体现在什么地方?

4、2、分组讨论、指名说。(行动、语言)3、深入体会蔺相如的语言。(1)、指名说;蔺相如避让廉颇为的是什么? (2)、假如他们俩闹翻了,将会出现什么结果?(3)、指导朗读这几句话。4、分角色朗读这几句话。二、精读剧本第二幕1、默读课文,想一想:你从这一幕中读懂了什么?把读懂的内容在书旁做简单的批注。还有什么不懂的?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2、集体交流读懂的及不懂的。3、指导归纳出不懂的几个主要问题,再次默读课文,思考:(1)为什么说蔺相如“真实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表现在哪里?(2)廉颇是怎样的人?(知错就改。从语言、动作可以看出。)4、第二幕剧本主要通过语言、动作刻画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爽直磊

5、落的性格特点,对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宽容大度也有一定的揭。斜面我们来看文中插图,想像一下他们当时的神情、心理活动。三、分角色朗读全文。四、排演话剧1、分组练习。2、学生表演。五、总结课文学了本课,你有哪些收获?三、作业将剧本改写成一篇记叙文。课后反思 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年级: 六 学科: 语文 授课人:cbt课 题6.最后的姿势课 型新授课 时1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清课文脉络。重点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教具准备课文朗读光盘、教学课件(汶川地震相关资料)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背景

6、导入,初入情境1、师:同学们,还记得2008年5月12日14分28分04秒吗?(四川汶川里氏8级地震) 2、看图片(书上的两幅),感受大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灾难。3、出示汶川地震相关视频资料4、请学生交流预习中搜集的地震中的感人故事。(至少两个)二、揭示课题,了解谭千秋1、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最后的姿势,也是发生在地震中的一个感人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谭千秋2、简介谭千秋,先请学生讲,教师补充。教参57页三、课题引领,初读课文1、通过预习,你能来模仿一下,谭老师最后的姿势是怎样的吗?(请生模仿)2、录音欣赏3、初读课文,读完后思考:谭老师“最后的姿势”是什么样子的?用“”在文中画出相应的语句。(

7、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文中还有两处也可。四、朗读词语组块,概括主要内容1、分组出示词语,朗读,交流预习中理解的词语(1)、废墟 坍塌 塌陷 尘埃(2)、震撼 诠释 生死攸关(3)、妙语连珠 大公无私 师德灵魂 爱与责任2、浏览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时候,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五、理清课文脉络,体会写作方法1、学习给课文分段,学生自主练习。第一段(1)5.12谭千秋老师早早地赶到学校上班。第二段(2-7)在地震来临时,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身体保护四个学生的经过。第三段(8-10)地震后,救援人员、获救学生和老师的感受。第四段(11-12)人

8、们对谭千秋老师的深情赞颂。2、体会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环境烘托等写作方法。(1)第二段:正面描写 第三段:侧面描写(2)第二段:环境烘托六、布置作业1、抄写文中的词语2遍。摘抄文中的成语。2、补充习题作业 。课后反思 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年级: 六 学科: 语文 授课人:cbt课 题6.最后的姿势课 型新授课 时2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品读语言文字,能够说出“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2、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重点难点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具准备课文朗读光盘、课件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复习主要内容,直入文本中心1、回忆课文的

9、主要内容,关注写人的文章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2、说说谭老师给你留下的初步印象。3、朗读课文的最后一节。找找他是个怎样的老师?二、学习第一段,感受谭老师的爱与责任自由读课文,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老师?从哪些词语中读出来的?三、学习第二段,感受潭老师的爱与责任1、朗读课文,先在小组内分读课文,再在全班展示读。2、说说段意,比较这段的段意和文章主要内容的关系,体会抓住重点内容,删除次要内容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3、自主圈画批注式学习谭老师的语言和动作。(1)用“”画出语言,用“”画出动作。(2)仔细阅读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写上你的批注。(3)交流。4、朗读鉴赏式学习四处环境描写。用“”画出来。5、朗

10、读体会环境描写在写作中的烘托作用。四、学习第三段,体会这一段侧面描写的作用1、默读课文,思考:如果去掉这段,你觉得行吗?(显然不可以,这段侧面描写使故事变得真实可信。)2、这一段引用了哪三位人物的话语?为什么这样选择?(救援人员、学生、老师)(他们的所见最后说服力)3、朗读课文,抓住救援人员的语言,抓住飞身,抓住生死攸关组织有感情地朗读。五、学习第四段,深情赞颂潭老师的爱与责任1、朗读第11小节,体会文本表达的情绪线索:亲切痛苦赞颂2、课后3(教参56页)3、“英雄不死,精神千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4、倘若请你把题目中的“最后”换成文中另外的词语,你会换成什么?(爱的姿势/责任的姿势 /英雄

11、的姿势 师德的姿势/千秋的姿势/)六、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的第2.3题,记住答案的要点。2. 完成补充习题剩下作业。课后反思 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年级: 六 学科: 语文 授课人:cbt课 题7、船长课 型新授课 时1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理清课文脉络,概括文章大意。重点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教具准备课文朗读光盘、课件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国伟大作家雨果写的一篇小说船长。板书:船长2、究竟发生了什么?同学们打开课本,读课文。二、初读课文 1、录音欣赏2、学生读文。要求:(

12、1)放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词,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要多读几遍。(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课文想想其意。(3)自己质疑。3、检查:(1)、 出示词语:(2)、 指名朗读,注意加点字的读音。(3)、 了解词语掌握情况,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调遣、履行、肇祸、深渊、井然有序(4)、指导书写生字:4、引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教师相机板书:遇险救援殉职)(2)学生讨论、交流分段结果。(3)概括段落大意。二、学习课文“遇险”部分1、诺曼底号遇上了一场可怕的灾难。是怎样的可怕灾难呢?自由轻声朗读第一自然段,并画出有关语句加以体会。2、交流。(1)那是正在全速前进

13、的玛丽号巨轮,它直向诺曼底号的侧舷撞来,只听一声巨响,诺曼底号的船身一下被剖开了一个大口子。 (2)船发生了可怕的震荡,顷刻间,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男人,女人,孩子,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呼喊着,哭泣着。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 a、理解“涌进船舱”:为什么不是“流进船舱”呀?(水流的速度快;水量非常的大。) b、“顷刻间,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男人,女人,孩子,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呼喊着,哭泣着”你能想象出是什么样子吗? 3、面对如此糟糕的情况,人们的生命安全还有保证吗?请同学们课后阅读课文的330自然段。三、作业布置: 1、补充习题作业。 2、练读课文。课后反思 小学部集体备课教案年级: 六 学科: 语文 授课人:cbt课 题7、船长课 型新授课 时2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哈尔威船长的高尚品质和做人之道。3、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重点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片段。教具准备课文朗读光盘、课件教 学 过 程二次备课一、学习课文“救援”部分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哈尔威船长在组织自救的过程中,一共下了几次命令?每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出的?2、交流讨论:3、出示四次命令:4、这四次命令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命令是什么?为什么这个命令给你的印象最深?哈尔威船长为什么下这样的命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